未來的信息交流形式,會是怎樣的?
編輯導語:隨著科技的發展,信息交流的形式也變得豐富多樣。從面對面交流到篝火狼煙、從語言到文字、從語音到視頻,信息交流已經逐漸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你有沒有想過,未來的信息交流傳達形式會是怎樣?本文作者基于這個問題展開了思考,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自2016年短視頻興起以來,整個短視頻行業一路高歌猛進。抖音、快手巨頭領跑,各大廠商積極布局,硬生生將我們送入一個全民視頻的時代。
得益于4G時代的紅利,視頻在信息交流傳播中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人類信息交流傳達的媒介在經過了語音、文字、圖片、視頻等方式的變更后,未來是否會出現新的更為高效的信息交流傳達方式?
一、視頻
《2019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網絡視頻是僅次于即時通訊的中國第二大互聯網應用,短視頻成為網絡視頻的生力軍。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4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絡視頻(含短視頻)用戶規模達8.50億,較2018年底增長1.26億。
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網絡視頻應用的用戶規模、使用時長均有較大幅度提升。
不論是綜合視頻領域的優愛騰三足鼎立、芒果臺一家盈利,還是各大廠商在短視頻行業的深度布局,加之B站來勢洶洶的破圈野心,視頻,目前已經成為中國人最主要的娛樂休閑方式。
人類接受外部信息有5種感官:眼耳鼻舌身。其中,又以眼睛獲得的信息最大,占比80%以上。眼睛獲取的信息形式有文字、圖像和視頻,而視頻是信息量最大的形式,4G網絡網速的提升為視頻行業的火爆埋下了沃土。
通信技術的發展往往推動著信息傳達形式的變更。2019年是5G的商用元年,5G技術的發展或許將給網絡視聽行業帶來歷史性、突破性的發展機遇,而這是否又能帶來新的信息的高效傳播形式呢?
我們不妨來回顧一下1G到4G的發展歷程:
1. 1G時代
模擬通信技術為我們帶來了聲音,人們可以利用“大哥大”來打電話。這個時候,語音還是主流的信息交流方式。
2. 2G時代
數字調制讓發短信成為了當時時髦的交流方式。相較于語音,人們從文字中獲取信息的效率更高。
一段100字的語音至少需要幾十秒的時間才能聽完,而一段100字的文字多數人可以在幾秒鐘之內掌握它的核心信息,2G時代文字的交流形式大大提升了信息傳播獲取的效率。
3. 3G時代
網速和用戶容量大大的提升給移動互聯網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紅利,之前在電腦上才能瀏覽的網頁,在手機上也有了不錯的體驗,圖文并茂是3G時代最大的特點。
4. 4G時代
短視頻平臺的興起,王者榮耀等多人實時競技游戲的繁榮,移動支付的全民普及均得益于4G網絡帶寬的增加,而視頻可以說是4G時代信息傳播形式典型代表。
完全可以想象,5G技術的發展很有可能會推動新的信息傳播形式出現。
信息傳播形式變化的背后,是日益增大的信息傳輸量,是更高的信息傳播效率與豐富程度,和逐漸降低的信息傳輸成本。
二、未來會出現新的主流信息傳達形式嗎
未來會出現新的信息傳達形式嗎?
答案是必然。
未來會出現新的主流信息傳達形式嗎?
我覺得很難。
什么是信息?《通訊的數學理論》中給信息的定義為:信息是用來消除隨機不定性的東西。在日常交流中,信息泛指人類社會傳播的一切內容。
語音、文字、圖片、視頻等均是信息傳播的形式,中國古代的烽火臺,經典的摩爾斯電碼,甚至于通信系統中調制后的電磁波形等均是信息傳播的形式。
圖文音影之所以作為主流信息傳播形式,是因其具有較高的信息傳播效率。如果普通老百姓要用摩斯電碼、用電磁波形來交流信息,交流溝通效率之低可想而知。
未來會出現新的信息傳達形式嗎?
答案是肯定的,但要想完全取代已有的圖文音影恐怕不易。但如果未來出現了新的更為高效的信息傳播形式,則非常有可能像圖文音影一樣被廣大群眾接納。
三、未來信息傳播形式可能具有的特點
本科時上《設計思維》課,老師講過一個例子:要求畫一頭怪物,但幾乎所有人都是將牛頭、蛇尾、馬面等大眾熟知的元素拼湊起來形成一個怪物,很少能有人能創造出一個全新的怪物來。
人類對于未來、對于新事物的暢想往往難以擺脫當下知識的束縛。未來的信息傳播形式會是怎樣,大多數人也難以逃出這個知識束縛的框框。
但能夠想象,在短暫的未來,可能的主流信息傳播形式是:是圖文音影的整合完善,及圖文音影+。
至于其特點是什么,在我看來有兩點:交互性和體驗感。
1. 交互性:讓人從“接收者”變成“參與者”
1)案例1
RCS短信2020年4月,我國三大運營商正式官宣RCS,RCS全稱Rich Communicate Suite,即融合通信,更有人將此稱為5G短信。
簡單講,RCS就是進化后的短信,它讓我們可以在短信界面上發送語音、文字、圖片、音樂、視頻等多種豐富的內容。
針對商家企業的RCS商業富媒體消息(RCS Business Messaging,也曾叫MaaP)更可以完成查詢、訂票、購買付費等一系列操作。
以利用RCS購買火車票為例,有了RCS,用戶可以直接在短信界面中完成車票查詢、預定、購買等操作。
圖 短信內完成火車票購買
RCS讓終端用戶能夠在短信入口解決衣食住行、文娛互動的問題,做到 Messaging as a Platform (MaaP),消息即平臺。
一方面,用戶接收到的是圖文音影的一套組合拳,如短信圖文、卡片短信、短信視頻等;另一方面用戶直接參與到了信息獲取的過程,在傳統的短信平臺上通過交互機制的引進,減小了用戶額外下載APP的煩惱,實現更為高效的信息獲取交互。
2)案例2:互動視頻
2020年年初熱播的《愛情公寓5》第13集《彈幕空間》廣受好評,該集視頻采用了互動視頻的形式,影視劇情會根據觀眾的選擇展開,實現了演員與觀眾的互動。新奇的方式讓這集視頻一經播出便迅速霸占熱搜。
圖 《愛情公寓5》互動視頻
“為什么年輕人看劇喜歡開彈幕”,這個話題被頻頻討論。
彈幕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這種互動方式使視頻用戶從“旁觀者”變成了“參與者”,甚至直接成為視頻作品的重要組成要素。
彈幕如此,互動視頻在未來會不會成為新的潮流呢?
人不僅僅是信息的獲取者,人的決策也變成了信息的一部分,互動視頻的交互性給了用戶更為新奇的體驗,同時也觸發了更多姿多彩的劇情。
3)案例3:愛奇藝奇觀
2020年伴隨中愛奇藝《青春有你2》的熱播,愛奇藝上線了一款叫做“奇觀”的應用。奇觀是愛奇藝推出的提升用戶互動體驗的AI創新應用產品,支持即時識別和搜索視頻畫面信息。
奇觀為用戶提供了一鍵解鎖“她是誰”的互動新方式——通過打通愛奇藝百科、愛奇藝泡泡圈等愛奇藝生態體系,用戶通過奇觀就能夠邊看邊了解訓練生的基本信息、相關作品,還支持一鍵跳轉泡泡圈為其助力。
據統計,奇觀在節目上線首周被使用近百萬次,蔡卓宜是該時間段內被識別最多的訓練生,第二期節目上線當天她也曾登上多個微博熱搜,引發廣泛討論。
圖 奇觀識別出畫面中藝人,并展示出藝人的相關信息
奇觀通過視頻畫面的實時識別與搜索,讓用戶可以一鍵獲取視頻畫面中內容的詳細信息。用戶只需點擊視頻播放頁面的奇觀按鈕,便可獲取圖文鏈接并茂的附加信息,這對促進用戶對視頻內容的理解、提升用戶體驗、視頻畫面中物品的識別、物品購買鏈接的生成及促進商業的變現均具有強大的推動作用。
4)小結
交互不僅僅是用戶體驗的提高,更是用戶信息需求的直接體現,讓用戶直接參與到信息的獲取過程中,通過引導、協助的方式幫助用戶獲取其真正希望了解的信息。
但是可以看到,當前已有的交互方式,多為通過屏幕按鈕點擊、對話框輸入等方式進行,如何設計更加規范、更加便捷的交互方式,可能是未來的信息傳播形式設計時需要考慮的關鍵因素。
2. 體驗感:視聽觸嗅,虛實相生
人類接受外部信息的感官有5種:眼耳鼻舌身,未來的信息傳播形式可能會充分利用人類接收信息的各種感官,從而給用戶帶來更加真實、極致的體驗感。
1)案例1:4D電影
3D電影是通過偏振鏡片與偏振眼鏡,將不同的畫面分別投射至左右眼球,從而產生立體效果。
相較于3D,4D電影在3D的基礎上,將震動、吹風、噴水、煙霧、氣泡、氣味、布景等效果模擬引入3D電影中,讓觀眾通過視覺、嗅覺、聽覺和觸覺多重身體感官體驗電影帶來的全新娛樂效果。
不僅是4D,市場上有關5D電影的宣傳也不在少數。
不論是3D4D,還是5D6D,其核心均在于充分調動觀眾眼耳鼻舌身各個方面的感官,從而帶來身臨其境的真實體驗。
2)案例2:VR——虛擬現實
2016年曾經被業內認為是VR的爆發年,但好景不長,短暫的爆發之后便進入了平靜期。在我看來,平靜并非意味著窮途末路,更多的再次爆發前的蟄伏。
2018年,《頭號玩家》在中國大陸上映。電影中人們只要戴上VR設備,就可以進入一個與現實形成強烈反差的虛擬世界。這部科幻電影中最令人矚目的未來科技,并不是VR眼鏡;相反,其核心在于提供一種超越視覺與聽覺的新感受:觸覺。
其中的體感設備X1套裝可以根據虛擬世界中的接觸,對使用者產生真實的觸覺反饋。在女主角貼近男主角身體的時候,現實中的男主角也體驗到了皮膚貼在一起的感覺。
圖 身穿套裝的男主在真實世界中感受到了觸摸
我們的皮膚、關節、肌肉以及器官中的神經會時刻提醒我們如何通過身體進行定位,我們握住的是怎樣的東西,當前的天氣如何,以及親朋好友之間在擁抱時表達出的感情。
觸覺的在VR中的添加,大大提升了玩家的真實體驗感。
3)案例3:AR——增強現實
與VR相比,AR不會把使用者與真實世界隔開,雖然VR可以讓人們在處于虛擬的環境中進行面對面的交流,但只能帶給用戶一個虛幻的世界。而AR注重的是在于與周圍人員的互動,包含對對方眼神、神情。
原本天馬行空、甚至不切實際的想法能夠通過AR真真切切地展現在你眼前,你可以在看到現實環境的同時,同時和好友視頻通話、處理文檔、演示內容、進行游戲體驗。
AR,讓虛擬和現實世界沒有了界限。
圖AR嘗試吊扇安裝及油畫擺放的效果
未來的AR是否可以兼顧視聽觸嗅等各種感覺暫且未知,但AR帶來的虛擬與現實的融合無疑將帶來全新的體驗。
同時,用戶通過AR設備如手機、iPad、AR眼睛等的交互,可以傳達更為豐富的信息,通過AR,我們可以看到心臟的內部結構,可以看到植物根莖的生長過程,可以了解人體肌肉的健康狀態。
圖Apple的AR項目,虛擬畫面信息和實物的結合
近年來,Apple、Google等科技巨頭大力發展AR??梢韵胂螅磥淼腁R領域非常有可能誕生出新的消費級智能設備。
小結:無論是AR的虛實相生、視聽體驗的加強,還是VR、4D的視聽觸嗅各種感覺全面開花,未來的信息交流方式會為用戶帶來更加極致、更加真實的體驗。體驗感的加強與豐富,是未來信息交流形式的另一特點。
四、我們跳出知識束縛的框框了嗎
人類對未來的想象往往難以擺脫當下知識的束縛。不論是交互性,還是體驗感,都是我們在現有產品、技術上的拓展想象。
劉慈欣的《三體》中,三體人可以不通過語言,而是通過思維直接交流。現實生活中,熟人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你立馬就能理解TA傳達的意思。
生活中經常會聽到這樣的事情,逝者去世前,遠在千里之外的親人,會莫名其妙地出現心慌意亂、六神無主、渴望與家人聯系等情況。嚴重者身體某部位還會出現疼痛、流血的情況,人們稱這一現象為親情間的心靈感應。
當你全神貫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身后有一個人在盯著你,而你并沒有看見他,但是你能感覺的到他的存在,有時你會本能地轉過身去看他。
種種現象引發了不少人的思考。未來我們會通過什么方式來交流信息呢?腦電波、意識、磁場等各種說法層出不窮。
目前來看,這類想法的真實性還有待考證,要想實現更是遙遠。
“腦機接口”是近年來的另一個研究熱點:通過在腦后插入一根線纜,我們就能夠暢游計算機世界。學習知識不再需要通過書本、視頻等媒介,也不需要再花費大量時間,只需直接將知識傳輸到大腦當中即可,這是經典科幻電影《黑客帝國》為我們描繪的科幻畫面。
這看起來天馬行空的幻想,卻是基于早已有的“腦機接口”技術的合理設想,或許科技的加持終將讓科幻走向現實。
世間種種,親友的分分合合,科技的繁榮發展,股市的跌宕起伏,王朝的興衰更替,時間挾裹著萬事萬物奔涌向前,從不回頭。
未來會怎樣?是幾乎所有人都會有的疑問。
然而人類的想象多數過于狹隘,未來究竟會怎樣,我們都說不準。然而,人類當下所做的點點滴滴,都是未來之路上堅實的墊腳石。
立足當下,才能有更好的未來。
本文由 @FergusNie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