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孤獨是如何變成一門生意的?
編輯導讀:隨著單身人口的不斷增長,孤獨經濟也正在崛起。單身群體的消費實力不容小覷,其中寵物和機器人成了滿足孤獨人群需求的代替品。本文對孤獨經濟展開了分析討論,與大家分享。
2020年8月20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的第23屆寵物展覽會上,快手寵物負責人趙文謙正式發布《2020快手寵物生態報告》。
根據報告顯示,快手上有關寵物的視頻單日最高播放量達7億;每5.4秒就有一場寵物直播,快手寵物的觀眾數量已超1億。
根據Frost&Sullivan的最新監測數據顯示,中國養寵家庭數量從2013年的6934萬戶,增長到2018年9978萬戶,5年里同比增長了43.9%。
中國每萬戶養寵家庭比例也從2013年的16%增長至22%,隨著中國寵物市場將會進一步發展,預計到2023年,中國寵物市場規模將達到4723億元。
可觀的市場基數,龐大的商業規模,寵物市場已經成為時下最熱門的經濟賽道之一。
八九十年代中國農村看家護院逮老鼠的貓狗,搖身一變成為現代都市生活的新風尚。
而根據互聯網公開數據,飼養寵物的群體結構中,單身青年的增速尤為可觀,這與八九十年代以家庭為單位的飼養情況截然不同。
追求新奇科技與便捷生活的互聯網時代反身顧望石器時代與人類亦敵亦友的走獸,商業社會投射在寵物之上的分身也許正應了東野圭吾《分身》一書中“其實每個人都在尋找自己的分身,而正因為找不到,所以每個人都是孤獨的”的讖語。
01 貓狗大戰,吹響一個時代的結束?
在寵物界,貓與狗占據了半壁江山,截至2018年,中國有2.48億只寵物,而貓狗的數量占據了1.41億只,其中,寵物貓數量為6700萬只,寵物狗數量則高達7400萬只。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養貓的數量比狗少了700萬只,但根據《2019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2019年全國城鎮養寵(犬貓)主人達6120萬人,比上年新增472萬;2019年全國城鎮養貓人數為2451萬人,養犬人數為3669萬人,貓主人增幅超過犬主人。
這意味著養貓的人群在不斷擴大。
走訪多家寵物店,老板給出的說法與數據相對吻合:“貓比狗好賣,年輕人更喜歡買貓,干凈好養?!?/p>
隨著2010年各地《限狗令》的逐漸出臺與實施,寵物狗的飼養受到了一定的沖擊,這給了貓寵市場一定的機會。
經過10年來的發展,寵物貓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視為城市生活的最佳伴侶。與養狗需要花時間陪伴逗遛不同,養貓迎合了現代年輕人渴望輕松的心理。
根據互聯網公開數據,一半的寵物貓的飼主都是90后,除了現實政策原因之外,養貓也更加符合這代年輕人的需求。
“狗子太熱情了,我承受不起了。”寵物店里,一個決心養貓的90后女孩小雅(化名)這樣說道。
“我之前養的是一只狗,最近搬家,它總是在我走后大叫,被隔壁租客投訴,只好送人了?!?/p>
在被問及小雅為什么想要養一只寵物的時候,小雅解釋道:“想要找個伴陪一下,一個人晚上悶在公寓里太令人窒息了?!?/p>
在一二線城市,寵物貓的市場尤為可觀,隱藏在居民樓里的大小貓舍成為愛貓人士的朝圣之地。
根據《2019加班報告》顯示,有26.42%的90后每天加班,在一線城市,平均下班時間要晚于正常下班時間1.5小時。
這讓互聯網一代的90后普遍缺少生活上的社交。在90后最喜歡的書單中,《你的孤獨雖敗猶榮》曾一度在互聯網上大火。而最先接觸互聯網并善于透過互聯網隱藏自己的年輕人,更容易產生社交恐懼癥。
漫長的工作節奏,缺少社交的互聯網交友,讓這一屆處在獨生子女時代的年輕人愈加容易感受到孤獨的存在。
而養寵物成為了解決孤獨的最好方法。這其中,貓寵又與互聯網時代的氣質尤其相符。不需要特別的關注,只需要靜悄悄的觀察,互不打擾的生活習慣和仿佛無處不在的陪伴,宛如一個個躲在微信朋友圈后面窺屏的好友。
從21世紀初,寵物狗以“德牧”“大黃”“京巴”以數量上的絕對優勢走進千家萬戶,到2020年貓狗市場的基本持平,貓狗寵物市場第一頭銜的較勁其實是互聯網帶給一代人生活節奏的變遷。
在未來,貓寵市場很可能超過寵物狗的市場規模,承載著孤獨印記的90后與00后成為了喵星人統治人類的最好理由。
02 孤獨經濟崛起:一種孤單,多種表達
排解孤獨不只飼養寵物這一條路。實際上,被互聯網分割成“鳥籠”的現代社會雖然被冠以“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的美譽,但由此而來的孤獨感卻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而孤獨是有需求的,需求會感召商業的到來。
在泛社交領域,雖然尚無企業可以撼動騰訊的位置,但 “陌生人社交”已經成為細分領域火熱的賽道之一。
不論是質感聲音的陪伴、游戲世界的陪玩,還是甘于充當“情緒垃圾桶”的工具人,多元化社交,正在從相對熟悉且封閉的社交圈子,逐漸延伸出隨機生成的樹洞,帶給孤獨世界里互聯網式的陪伴。
而孤獨不止會在年輕人中間發生。中年人實際承擔的壓力與孤獨感會更重。
根據招商信諾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發布的《2018年中國健康指數白皮書》的數據顯示,存在有不可應付壓力的員工中,中年群體(35-49 歲)占了近半數。大多中年受訪者認為工作相關壓力較大、工作量和工作時間合理度較低,工作內容單一枯燥,缺少物質以外的動力。
而壓力不得宣泄的原因之一,在于缺少積極有效的社交。這其中,首先是親密關系的瓦解。
根據《100萬國人性生活調查大報告》顯示,40.5%的男人同時擁有多個性伴侶,其中,在婚姻中同時擁有多個性伙伴的男人占比23.8%,而女性的比例則為5.4%。
在另一份有關性心理的調查中,婚內擁有性伴侶的男人并不希望被拆散家庭,而夫妻間的“無話可說”成為中年人渴望重燃激情的宣泄,這未嘗不是一種孤獨。
而伴隨著日本一代草食男、草食女孤獨文化產生的性愛機器人,成為了解決孤獨人士無法有效建立良好親密關系的福音。
正如歐洲機器人研究網絡的亨利克·克里斯滕森指出,“人們將在21世紀跟機器人發生關系,它將為孤獨人士聊天解悶,提供心理滿足需要?!蔽磥砼c人工智能高度結合的機器人,也許正是后互聯網時代如同手機一樣的必需品。
老人們的孤獨最為隱蔽,作為商業社會的次要消費群體,老年人的生活往往并不聚焦在商業鏡頭之下。但互聯網時代忙碌的中年與奔跑的少年,往往讓老年人難以追上子孫們的時間。
老年人的孤獨可以是公益廣告片里對著雪花屏幕睡著的奶奶一輩。但更多的,是廣場大媽舞姿之外躲在家中渴望子女陪伴的老年群體。
在商業并未發力的關口,往往是別有用心的騙子一次又一次敲響老年人孤獨的警鐘,用甜言蜜語編織出精心的謊話,一遍一遍誘導孤獨的老年人買下無用的保健品。
互聯網高效、便捷、輕松,但社交是復雜的,情緒是聚合的,體驗是豐富的?;ヂ摼W過于扁平的交互邏輯使人的行動可以如同機器般高效運轉,但唯獨“人之所以為人”的情感,與互聯網的特性截然不同。
人們需要時間去適應這種趨勢,在這中間,孤獨不可避免,他們各有各的感觸,又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表達。
03 互聯網創造孤單,商業買單?
城市化的進程,割裂了合家大院式的鄰里關系,互聯網的進程加速了割裂的進程。這是現代社會轉型階段必然經歷的陣痛。
而實際上,現代社會的一切商業,也在逐步發展的過程中,盡可能提供一切服務為這種孤單買單。
在城市用不銹鋼的門封閉千家萬戶的時候,即時通訊打開了通往世界的窗;在無人排遣的夜晚與周末精神乏味時,一切投射在屏幕上的影音書軟件成為了獨自一人的最佳伴侶。
衣食住行可以通過一個手機解決,是否值得購買可以參考買家的評論和各類up主的種草與評測;你可以一個人點起外賣度過無人共享的“一人食”,也可以偶爾去海底撈體驗毛絨娃娃陪吃的互聯網式服務。你可以跟千千萬萬人互不認識,卻可以肆意享受他們分享在互聯網上的人生風景。
“你的孤獨,雖敗猶榮”放在商業里,卻是“你的孤獨,與我相融?!被ヂ摼W在商業的協助下完成了信息社會的基礎建設,手機成為了第二個自我。懷抱著寵物和宅文化中通過互聯網云社交的年輕人,終究會在中年的階段去面對人性與家庭的大考。
缺少真實豐富體驗而愈加被感受到孤獨,讓屏幕中的自己代替成為真實的自我,正因如此,各類附加于虛擬人生中的商業才得以如火如荼。
可以說,互聯網的買單行為,也是更深層次孤獨的開始。
“人類終究會是一堆數據”,黑客帝國的預言如今正在悄無聲息地實現。而當下互聯網的熱詞“工具人”也許更好地詮釋了“數據”二字在互聯網時代下對于人的意義。
在孤獨經濟的崛起中,商業用盡一切“數據”經營起孤獨驅動的需求,從盲盒到炒鞋,從QQ寵物到鏟屎官,從各種聊天直播到游戲里更好看的皮膚,孤獨從未停止,商業從不停歇,而其中又有多少是真實的需求呢?也許無人可以給出答案。
商業社會從不吝惜搜刮全社會的注意力,而孤獨的人群往往是注意力最為集中的。講好一個故事,就能收獲一批擁躉。
田園牧歌的小國寡民注定不會再來,對于未來只有更好地適應才是捷徑。時間暫時做不來的事情,就交給商業吧。也許孤獨不會是一個好伴侶,但商業有可能會是,這也許是互聯網時代有關孤獨的陣痛中,為數不多的好消息。
作者:錦鯉財經,深度有趣好運氣,公眾號:jinlifin。
本文由 @錦鯉財經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