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豐巢出發,聊聊末端智能快遞柜的發展

0 評論 5639 瀏覽 10 收藏 10 分鐘

導讀:疫情防控下,政策助推“無接觸配送”,智能快遞柜作為主要方式被倡導優先使用。本文以豐巢的智能快遞柜布局為討論主題,對智能快遞柜這一商業模式當前存在的問題以及未來發展模式的可能性展開了分析探討,希望能夠給你帶來一定的啟發。

前言

前幾天,順豐總裁給員工發放5億紅包,人們紛紛調侃這發的都是豐巢收取的超時保管費得錢。雖然這是一句玩笑話,可今年關于智能快遞柜的新聞確實是接連不斷。

先是4月底豐巢開始對超期滯留包裹的非會員用戶收取保管費,再緊接著5月爆出豐巢全資收購速遞易。與此同時,中通、申通和圓通等各家快遞公司也紛紛推出自己的智能快遞柜,來搶占派件末端最后100米的市場。

一、現智能快遞柜是否已經達到市場飽和?

豐巢收購速遞易之后,豐巢在全國的智能快遞柜將達到27萬組左右,占65%的市場份額。加上其他公司推出的智能快遞柜,全國共有著42萬組智能快遞柜。而這42萬組快遞柜是否已經滿足市場需求呢?

答案顯然不是的,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分析:

1、據《國家郵政局公布2020年上半年郵政行業運行情況2020年上半年全國包裹量達到338.8億件,同比增長22.1,%。

我們要知道這可是在疫情的情況下,還擁有這樣的增長量,那么到年底全年的包裹量將超過700億不成問題,去年全年也才是600億,而這些包裹都是需要進行派送的。

2019年全年包裹入柜數達到64億,箱遞率達到10%,同比增長1.4%。因此按照這樣的增長,我們預估到2025年,箱遞率可達到33%,那就需要再新增將近170萬組智能快遞柜才能滿足業務量。(數據來源于力鼎產業研究網)。因此現今的45萬組智能快遞柜相較于5年后的市場需求,顯然還遠遠不夠,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2、信報箱與快遞柜的結合趨勢。

信報箱是每個小區作為基礎設施存在的,我們肉眼可察,信報箱的使用率極低,平時基本就是投放一些宣傳材料、電費賬單等。

而如果未來能將信報箱與快遞柜結合,既能保管快遞又能作為信報箱使用,每個小區或單位都必須安裝這樣的智能快遞柜。那么豐巢等其他公司完全可以轉型成為智能快遞柜的供應商或服務商,與地產開發商進行合作。這樣一來,智能快遞柜的增量也是非??捎^的。

當然智能快遞柜也絕對不是一家隨便具備生產或制造快遞柜硬件的公司就可以入局的??爝f物流有“收”、“發”、“到”、“派”和“簽”五個環節,而智能快遞柜主要還是承擔派件的需求,屬于“派”這個環節。

而只有跟上游和下游同時打通,才能讓一個包裹投派到智能快遞柜時形成閉環。并且在派件環節是有時效、投訴率、取件短信觸達率等多項指標的考核,而這些指標考核也是快遞公司之間相互制約的很重要的因素,這是任何一家不處在快遞物流行業的智能快遞柜公司所不具備的優勢。

豐巢現在也是依托于順豐,而像日日順智能柜就不具備這樣的優勢,傳言已被中通快遞收購。因此智能快遞柜未來的發展,必然是有快遞公司參與和發起的。

二、豐巢一家獨大的地位是否已不能夠撼動

豐巢智能快遞柜現市場占有率達到65%,目前雖然是行業老大,但是這個市場占有率數值這么大完全是因為全網智能快遞柜的總量少,那么比值就大。隨著未來各家公司鋪設自己的智能快遞柜,那么豐巢的市場份額也會隨之下降,撼動其龍頭地位,不是沒有可能。

但是說的簡單,做起來就不那么一回事了。智能快遞柜不是共享單車,可以做到一夜之間,大街小巷都是黃黃綠綠的單車。智能快遞柜是屬于重資產投資,不是輕而易舉的就可以入局來搶占市場,否則在豐巢快遞柜宣布開始收費的時候,其他智能快遞柜公司完全抓住這個機會,來打擊競品,發展推廣自己家的產品快遞柜了。

因為智能快遞柜除了設備單價高之外,一組柜子落地還要經過尋找點位、簽署合同、廠家生產、運輸、安裝調試等環節,才能落地投入使用,成本相當之高。

還有一個就是豐巢從15年開始發家,到現在差不多剛好也是五年,很多物業合同也剛好到期,需要找物業續簽合同。其他智能快遞柜公司就可以抓住這個時機,與物業進行談判,重簽合同,撤掉豐巢快遞柜,而安裝自己家的快遞柜。

我們在調研過程中,就發現很多網點就是這樣操作的,憑借著自己常年與本地的小區物業打交道的關系,是很容易拿到點位和合同的。這不乏是對其他智能快遞柜公司來說是一個機會。

三、智能快遞柜在當前末端市場的處境

“得末端者,得天下”

快遞的業務量主要來源于那幾家購物平臺,整個快遞的源頭也被其平臺嚴格控制,快遞公司處處受其制約。雖然他們控制了源頭,可是這些包裹終究還是需要送到用戶手里的,這就需要末端派送來支持。而現在的末端市場可謂是百家爭鳴,至今還沒有哪一家做到一家獨大,各家快遞公司也都知道“得末端者得天下的”的道理,競爭是相當激烈。

快遞柜雖然是作為末端的一個很重要的工具存在,可顯然不是此時戰場的主力軍。各家快遞公司核心還都是在爭奪門店,建設驛站,這才是主戰場。其原因很容易理解,就是落地一組快遞柜和建設一個門店所付出的成本是差不多的,而受益回報的差別卻很大。

快遞柜和門店都需要尋找點位,簽署合同,快遞柜需要生產硬件,而門店需要裝修買設備。但一組一拖4的智能快遞柜,一共才110多個格口,按照每個格口每天可投遞兩次的使用(這個使用率很高了),總共一天才能容納200多個包裹,而一個門店最少一天可以入庫600票,多的都可以達到2000票,甚至更高。

因此在這個爭奪末端天下的關鍵時刻,顯然投資驛站是最明智的。這也是菜鳥在18年推出快遞柜之后,投入了2萬組不到,沒有再安裝新柜子了,重點也放在了推廣菜鳥驛站。豐巢在今年也沒怎么安裝新柜子。各大快遞公司對智能快遞柜的態度也只是屬于跟進的狀態,避免缺失了這塊市場,其他也就沒有太大的動作。

雖然智能快遞柜現在是這樣尷尬的處境,可是這并不會影響到智能快遞柜未來的發展。畢竟智能快遞柜是有著它獨特的優勢,24小時無人看管,支持不間斷派取,這都是門店現在所不具備的。當末端市場開始進行精細化運營,搶占最后100米的派取市場時,智能快遞柜也將會迎來一個飛躍的發展。

 

本文由 @?小火柴大男孩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