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超腦”終于“騎手”,美團外賣“折疊時間”錯了嗎?
編輯導讀:9月8日,一篇名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里》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引起人們的廣泛討論。文中描述的騎手在系統的“壓榨”下艱難求生的情況令人唏噓,隨后美團的聲明反而掀起了更大的波瀾。這場算法與人的較量,并沒有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簡單。本文將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切工具本質上都是“時間的折疊”。
在擁有4億用戶的互聯網餐飲外賣游戲中,“外賣騎手”也成了一個被時間折疊的工具。逆行、闖紅燈、超速等等都只是為了盡可能“折疊配送時間”,避免送餐超時,導致自身“貶值”。
近日,《人物》雜志特稿《外賣騎手,困在系統里》一文就展示了這種現象,引發大眾熱議。美團第一時間并未回應。不過,在被懟一天后終于忍不住發聲了?;貞笱鬄⑸锨ё?,但網友認為并沒說清楚怎么改變外賣小哥處境,唯一讓人印象深刻的“8分鐘”,還被網友稱為“拆東墻、補西墻”。
一、始于“超腦”終于“騎手”,美團外賣用算法折疊時間
時間不會被消失,但可能被折疊。
近年來,依托算法,喊出“送啥都快,平均28分鐘送達”口號的美團,一直在“加速”。如《外賣騎手,困在系統里》一文提到的金壯壯,便是最好的見證者。
3公里送餐距離,從2016年到2018年,美團外賣小哥限時配送時間從1小時變成38分鐘,中間有22分鐘消失了,并且這種“限時配送”是一個“無限游戲”——理論上隨著系統不斷優化,外賣小哥送餐時間還會不斷被壓縮,外賣小哥還會不斷被“加速”。這是驅使外賣小哥逆行、闖紅燈、超速乃至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能不能不讓外賣小哥們不要這么“以命加速”?美團給出了回應“給騎手留出8分鐘彈性時間”。同時,有不少騎手在網上留言表示,這“8分鐘”其實早已存在,但問題依舊存在。因為在這個無限游戲中只動了一個無關緊要的參數(彈性時間),并不能改變游戲的機制,算法仍在優化,而小哥們還要“被加速”。
這是一個系統問題,美團在回應中提到“系統的問題,終究需要系統背后的人來解決”。但真是系統的問題嗎?恐怕也不盡然,因為系統是平臺意志的體現。不妨一起來看看。
美團甩鍋的系統是“美團超腦”,即“美團超腦即時配送系統”。你可以把它理解為外賣版的人工智能,主要擁有機器學習系統、IoT系統、感知系統、LBS系統、規劃系統、定價系統和調度系統。
系統很多,但核心都是圍繞著“體驗、效率和成本”在轉,由于成本和體驗又都受效率左右,因此本質上這個系統就是“唯效率是從”,對騎手的關懷不夠,這可能是騎手出現目前情況的原因之一。
造成騎手問題的另一個原因,則可能是美團系統的智能騎手調度機制。由于外賣業務峰谷效應明顯,其幾乎涉及24小時,如何安排騎手排班很棘手。當時針對騎手排班,美團系統有兩種選擇——按個人分或者按組分。
以人為維度,可以根據每個騎手的不同情況安排訂單配送,但騎手情況各異,變量太多,調度很難。
按組排班則不用管騎手個人差異和訴求,個人被簡化為無差別的“數字”,調度考慮的變量被簡化,調度容易,但騎手的訴求被邊緣化。最終美團系統在設定的時候選擇了按組排班,這才有了騎手不能請假,不能因為個人原因超時等發生。
此外,即使按組分,也只是降低了調度難度,如何提升配送效率,還是要回到騎手的激勵機制上。對此美團專家王圣堯在公開文章有提及“我們把業務約束轉化為帶懲罰的目標函數”(《智能配送系統的運籌優化實戰》這篇稿件,9月9日“美團技術團隊”公眾號已經修改,并刪掉了“帶懲罰”字樣)。
簡單說,就是影響騎手配送效率的因素有很多,天氣情況、路況、身體情況等等,但是不管個人什么情況,系統通過“帶懲罰”的機制,激發騎手的機動性,多送單、快送單等級變高,超時扣款、降薪甚至被淘汰。于是外賣小哥不敢超時送單。這也是造成目前外賣小哥生存狀況的一個原因。
可見,從系統邏輯“唯效率是從”,到騎手按組排班忽略騎手個人訴求,再到用送單效率衡量獎懲騎手的驅動機制,三者一起才讓騎手不斷“加速”,才有了如今的局面。因此“彈性8分鐘”并不能從根本解決系統問題,外賣小哥的情況也不會因此得到根本改變。
二、外賣小哥“時間折疊”背后的“無形之手”
若說美團系統是影響外賣小哥的“有形之手”,那以系統算法為基礎,設定帶懲罰的效率評價機制則是“無形之手”。這只無形之手直接導致算法出現“隱形偏差”,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1. 算法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算法是理想的,看起來面面俱到,但現實是復雜的。當算法中的理論值、平均值脫離了設定環境,放到復雜的配送場景中,算法也就可能“失靈”,畢竟騎手面對的每個訂單情況都可能有所不同。
以騎手配送時間為例。有些騎手提到算法規劃的路徑是直線距離,但騎手面對的可能是要過天橋、繞道。也有可能同樣的送餐距離,但有不同數量的紅綠燈等各種情況。再比如算法算出三單送達的平均時間是30分鐘,但這三單可能分別是20分鐘、30分鐘、40分鐘,那么40分鐘的訂單被算法平均后,騎手小哥很難完成,只能承擔“超時扣款”的后果。
可見,美團提出的“彈性8分鐘”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現實的“復雜性”。40分鐘的訂單,也依然不能在“30+8”分鐘送到。
2. 算法“四面出擊”,評價卻“專斷獨行”
美團評價機制最被詬病的就是用單一效率維度進行調控。這從美團以“效率、成本和體驗”作為核心建模,以及用“送單效率”作為獎勵就埋下了伏筆。不過既然算法是多維計算的結果,以算法為基礎的評價卻只考慮單一因素,評價顆粒度太粗,算法也難免“失靈”。
對此,美團在回應中也有所提及,并表示將采用更加綜合的獎勵的模式。不過,暫時還沒有具體細節。因為對美團來說,在平衡“體驗、成本、騎手權益”這個“不可能三角”的基礎上,提升效率挑戰并不小。畢竟用戶體驗需要騎手“快”,控制成本也需要騎手“快”,將“快”作為騎手考核,是最劃算的。但在“快”的背后,是騎手的不能請假、不能超時等等權益受損。
這就注定,在體驗、成本和騎手權益三者之間必定要有所犧牲,而從市場和企業角度來看,如果必須有犧牲,“最沒有議價能力”的騎手自然首當其沖。
3. 算法是“好仆人”,卻是“壞主人”
作為一家上市企業,美團發展算法,希望以此降本增效,提高財務的“利率比”,從企業和資本角度來說并沒有錯。
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第三季度,美團外賣訂單量達到25億,每單收入比2018年同時期增加了0.04元,每單成本則同比節省了0.12元——這幫助美團在2019年Q3多賺了整整4億元。
不過,若平臺只用財務“利率比”衡量算法價值,只會讓算法變成“壞主人”,騎手自然就成為算法的附屬品和犧牲品,算法價值也就偏離了正軌,因為它不能讓生態良性發展。只有兼顧社會價值,才能讓算法變成“好仆人”——它不僅服務于平臺和資本,也該服務于騎手,而非讓平臺和資本在享受算法紅利的同時,風險卻全部要騎手買單,讓社會買單(騎手引發的大量交通事故等),如此才會良性發展。
三、寫在最后
如今由《外賣騎手,困在系統里》一文引發的公眾輿論,直接指向了“如何拯救時間折疊的外賣小哥”,接踵而來的是對外賣平臺的洶涌指責,甚至對平臺回應一概否認??陀^來說,這并不“客觀”。
正如有網友所說,“以前催外賣小哥快點送單的是你,如今指責平臺加速外賣小哥送單的還是你”。如何讓外賣小哥和用戶都變得更好,既需要平臺,更需要用戶支持。
總而言之,系統和算法并沒有錯,錯的是操縱算法和系統的人。若美團只是讓“系統和算法”背鍋,而依舊靠“美團外賣,送啥都快“來贏得市場。那么美團只會越來越“高效”,而外賣小哥依然會被困在系統里,永遠走不出來。
#專欄作家#
曾響鈴,微信公眾號:科技向令說,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TMT新媒體“鈴聲”創始人,《移動互聯網+ 新常態下的商業機會》《趨勢革命:重新定義未來四大商業機會》作者,《網紅經濟學》作者之一,《商界》等多家雜志撰稿人。重點關注SaaS、智能硬件、互聯網金融、O2O、新媒體運營方向。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算法是一個沒的感情的系統,作為產品經理而言,在做設計系統的時候遇到取舍問題,還是以最大獲利為基準,但是我希望能夠將心比心,請不要忽略人情味。
每團外賣這個算法是屬于美團全體外賣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