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智能貨柜技術方案大盤點,視覺圖像識別成主流?
編輯導語:自動售貨機的缺點較多,且成本較高;所以出現了一個新的業務——智能售貨柜,使用開門取貨,自動進行結算的方式;但是機器怎么判斷顧客拿走的是那個商品呢?本文作者列出了四種方案的利弊,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現代化意義上的自動售貨機出現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后,第三次工業革命又給了自動售貨機騰飛的翅膀。
但這些都是傳統意義上的自動售貨機,傳統的自動售貨機優點是先付錢后出貨且有完整的風控方案,運營過程中丟貨率低、漏洞少、物品人為損失少;缺點也很明顯:設備復雜制造成本高、受貨道結構限制必須專機專用;比如S形堆積貨道只能賣瓶罐裝飲品不能賣零食,彈簧螺旋貨道大部分商品都能賣但保溫性差功耗大且卡貨率也偏高。
為了解決自動售貨機成本高的問題,前兩年新興起的共享經濟催生出了共享貨架和共享貨柜,但這純粹靠人的素質來運營,商品丟失率遠超人的想象。
成本低廉的共享貨架失敗了,傳統的無人售貨機成本又那么高,新零售該怎么發展?這是很多零售行業從業者所焦慮的問題,于是出現了自動售貨機和共享貨架的結合體——智能售貨柜。
工作流程簡單,“開門取貨、自動結算”,就好像是從自己家里的冰箱取走貨品一樣,用戶體驗十分順暢。
最大的技術焦點是該機器怎么判斷顧客拿走了哪些商品?針對此業內目前主推四種技術方案,各有利弊。
一、RFID
RFID技術, 即射頻識別技術;每個RFID標簽都是獨一無二的,通過RFID標簽與產品的一一對應關系,可以清楚的跟蹤每一件產品的后續流通情況。
因信號干擾問題,RFID完全不適用于金屬包裝和液體商品;這就意味著,易拉罐飲料等貨柜主力售賣產品會被RFID技術拒之門外。
其次,RFID技術成本問題很高——“RFID需要將商品拆包裝、寫標簽、貼標簽,貼完了之后還要再次包裝好商品,運出去,加上標簽本身成本要在3毛錢到6毛錢,這個成本相當高?!?/span>
二、重力傳感器
重力感應解決方案在每個貨道上均裝有重力感應器,核心原理即通過感知貨道上的重力變化來判斷消費者實際拿取的商品。
基于底層原理,該方案擁有以下應用特性:
- 可自動稱重售賣散裝生鮮產品,適用于社區生鮮零售場景;
- 支持多種品類SKU售賣,商品可堆疊擺放,充分利用空間。
根據重力識別原理的要求,所有商品都必須被放在計劃好的原始位置才能保證識別正確,但消費者行為完全無法限制,一旦拿取后又放回在了非原始位置,識別正確的概率將大大降低;同時,主流售賣產品中重量相似的非常多,僅憑重力判斷無法區分。
因為如此,重力傳感器貨柜必須結合其它方案一同參與識別。
三、靜態識別
靜態視覺識別技術的原理,其實是圖片對比技術;通過拍攝拿貨前、拿貨后的兩張照片,對比得出缺少的商品,來判斷顧客拿走的商品是什么。
這一看起來高大上的圖片識別技術,其實弊端多多:
首先,是商品側:
- 頂部相同外觀的產品不支持,比如可樂雪碧芬達,頂部看起來都一樣,一旦發生傾倒,換位置等導致有遮擋,就無法識別。
- 另一個,運營端需要對實時更新的商品圖片內容進行采集標注。涉及人工智能算法模型搭建,需要對商品進行學習,便于商品上新。
其次,對于商品陳列擺放有極高的要求:
- 所有商品需要完全按照中間低、兩邊高的S形順序擺放。
- 柜子里面的商品不能疊放(不能摞著放),因為是圖片前后對比,若是疊放,拿走了上一層的商品,不會進行扣費。
- 不能中間高兩邊低,攝像頭會造成圖像畸變,尤其是當商品密集擺放或商品位于邊緣區域時,將給目標檢測、特征提取等造成障礙。
如此多的陳列要求,對運營商家挑戰極大,需要極高的運營維護成本和監督成本,以及由于商品識別錯誤而帶來貨損。
再次,空間利用上,靜態識別攝像頭需要距離下層隔板有一定高度,否則難以拍到商品全貌,因此柜子的利用空間會大大降低,基本上會浪費50%的容積;冰柜可展示種類少,且增加后期運營補貨成本,需要更頻繁地補貨來保證商品充足。
最后,對貨柜內部的光源有要求,太亮或者太暗都不行,太亮的環境會導致拍攝出來的照片一片死白,無法識別出商品。
四、動態視覺識別
動態視覺識別方案通常是在柜體頂端或兩側安裝1-4個攝像頭,對消費者開門后拿取商品的過程進行錄制,通過對消費者視頻進行識別從而確定消費者拿取的商品信息。
動態視覺柜的應用特性包括以下:
- 對商品陳列無任何要求,商品可堆疊擺放,能夠提高空間利用率,適用于倉儲運營場景;
- 商品的擺放成本比較低,支持多品類SKU售賣。
與靜態識別相比,硬件層需要安裝的攝像頭減少,同時基于識別方案的優勢,動態圖像識別智能柜,商品可以疊放,可售賣的品類眾多;附帶帶來的是補貨效率高,單柜日均銷量也相對高一些。
但動態視覺識別需要采集的數據更多,對于點位的網絡狀態有著極高的要求。
如需做到“千柜千面”,多場景全渠道售賣,兼容各類商家和商品,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復雜場景,對圖像識別的精準度和覆蓋度要求更高;如商品遭遮蓋、倒放、推倒、疊放等問題,都需要通過優化算法以及配合其他方案解決,這都提高了技術門檻。
綜合下來,RFID成本高,無法用于液體金屬飲料;重力感應需結合其他手段一起綜合運營;靜態識別貨損率高、貨柜利用率低且提升了運營成本;動態視頻識別是相對來說比較符合智能貨柜設計的。
可以說,新技術驅動了無人零售的發展,但也提升了無人零售行業的準入門檻與商家精細化運營服務水平。
在智能貨柜這個產品中,智能貨柜即一個最小單位的“場”;智能貨柜上的“貨”,通過數據驅動在消費者端可以做到千柜千面,反向驅動供應鏈端和產品設計端。
同時,在“場”和“貨”不斷迭代中,對不同用戶畫像進行精細化運營,提高坪效。
最終,利用AI數據、用戶畫像、商品推薦等技術實現智能貨柜“人”、“貨”、“場”的消費生態閉環。
#專欄作家#
江南布衣,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多年互聯網產品經驗,關注用戶體驗與商業價值。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請問知道上文的動態視覺識別技術的供應商有哪些嗎?
寫的真好 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