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硬件、智能硬件,三者的區別

2 評論 15542 瀏覽 91 收藏 15 分鐘

編輯導語:在產品中,硬件是軟件賴以工作的物質基礎,軟件的正常工作是硬件發揮作用的唯一途徑,硬件和軟件協同發展;智能硬件產品是隨著互聯網和技術的發展而來的新產物;本文作者分享了關于三者的區別,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筆者今年參與了一個智能硬件產品項目,故想聊聊軟件產品和硬件產品之間的區別。

軟件產品研發,相對而言,在互聯網上的聲量更大,我們也更熟悉;而硬件產品,則會更陌生一些;然而隨著國內C端軟件產品市場逐漸飽和,在B端軟件產品以外,智能硬件產品也許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向。

一、硬件產品和軟件產品的區別

1. 結構組成不同

硬件,是看得見也摸得著的,它有物質世界的形態,不需要其他載體也能使用功能。

而軟件,則相反,沒辦法直接觸摸到,是由電子世界里的0、1組成的,需要載體才能使用(從這點看,軟件還是依賴硬件的)。

這個結構上的差異,是兩者的本質區別,又產生了以下的區別。

2. 研發流程不同

軟件研發過程一般由市場調研、產品需求設計、交互設計、視覺設計、開發、軟件測試組成。

硬件研發過程包括:市場調研、產品需求設計、物料選型、ID設計、MD設計、電子設計、模具開模、應用軟件研發、底層系統開發、包裝包材設計生產、整機驗證、第一次試產、小批量測試、大批量投產。

顯然,硬件研發過程更復雜,耗時更長。

3. 研發和生產成本不同

由客觀世界的生產物料組成的硬件,研發過程更復雜,在研發生產的時候也需要投入更高的資金;如物料費用、開模費用、加工費用等等。

研發流程及成本不同,也就造成了硬件和軟件產品的盈利模式,以及產研設計模式側重點不同。

4. 盈利模式不同

這首先就要先聊聊邊際成本了。

“在經濟學和金融學中,邊際成本(marginal cost)指的是每一單位新增生產的產品(或者購買的產品)帶來到總成本的增量——這個概念表明每一單位的產品的成本與總產品量有關,比如,僅生產一輛汽車的成本是極其巨大的,而生產第101輛汽車的成本就低得多?!?/p>

互聯網軟件產品研發出來后,它每多一個用戶的邊際成本極低,后期就算因為用戶量大;需要增加服務器成本、開發人力成本等,攤在每個用戶身上也非常薄。

因此,企業是很有動力通過免費下載來快速獲得大量用戶的,然后在后期再考慮商業變現;尤其是會產生規模效應的產品,如社交產品——用戶規模本身就是價值,獲得用戶,就是獲得價值本身。

相反,硬件一般要付費才能使用,為什么呢?

硬件本身研發就周期長成本高,大批量投產后,邊際成本雖然有所下降,但每生產一單也都要支出固定比例的生產費用——這就意味著每多生產一單,企業花出去的錢越多。

這時如果采取的方式還是用戶免費獲取到產品,在用戶使用后期才考慮商業變現的話,企業很可能難以為繼;因為資金回籠壓力很大,企業沒有那么多時間可以等待;因此,硬件產品一般需要付費使用;至少需要用戶支付一定硬件生產的成本,保本的前提下企業才有足夠的時間去考慮通過后續的服務獲得更多價值。

總的來說,互聯網時代的軟件產品,尤其是c端產品,一般是免費下載使用,付費獲取增值服務;或者B2C產品,C端用戶通過付出自己的時間和注意和企業交換得到產品免費下載使用,然后企業用C端用戶的注意力,時間和另一頭B端用戶交易,最終實現商業變現。

硬件產品,一般都是付費購買,先回點血;然后企業在此基礎上再去挖掘價值,比如賣了電視,還可以賣會員、賣開機廣告。

5. 產品研發模式側重點不同

現在的軟件產品研發,講究“快速迭代,快速試錯”,一方面是因為大家思路不一樣了,另一方面是因為有可行性——由0和1組成的軟件,研發過程快,分發也快;只要聯網,就可以隨時更新,因此試錯成本低。

發版管理沒做好或者新上的app,一周發個包,也不罕見。

而這絕不可能發生在硬件產品上,硬件只要決定開干,通常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這才能驗證在需求階段的設計和決策是否正確,資金成本也高;因此硬件產品設計決策需要很謹慎。

此外,前面提到,硬件一般需要付費,而且是一錘子買賣;交易完成了,硬件性能也就固定了,不會再迭代了;因此,從用戶角度上講,相比下載就能免費使用的軟件產品,硬件的購買也是個重決策的行為。

所以,和追求極致用戶體驗的軟件產品不同,硬件產品的關鍵詞是匹配度:

  • 定價與目標用戶消費能力匹配。
  • 解決方案與目標用戶的需求匹配。
  • 成本與定價匹配。

二、智能硬件產品

前面說了軟件和硬件,現在來講講智能硬件產品。

看兩個例子:

智能垃圾桶

1)感應開合

主要感應器件為人體紅外傳感器——當人進入感應范圍時,紅外傳感器探測到人體紅外光譜的變化,自動接通;人一直不離開感應范圍,就會持續接通;人離開后,延時自動關閉。

從而實現了人體接近時,垃圾桶自動開蓋,若一直在感應區內,自動識別延時關蓋,避免夾手;解決了扔垃圾時,騰不出手開關蓋的痛點。

2)一鍵自動打包垃圾袋

這款智能垃圾桶有適配的垃圾袋,它的垃圾袋中間沒有間隔,只有最底部是封口,相當于一個超長的垃圾袋,長度有11.5米——這就是為了實現自動打包;原理是垃圾桶的上半部分有一個熱縮封裝置,通過X軸,Y軸兩根移動的桿子,將垃圾袋推到右下角,然后進熱塑封口;打包完成自動開蓋,蜂鳴器提醒取出垃圾袋。

3)一鍵自動更換垃圾袋

更換垃圾袋時,利用風機抽氣把垃圾袋吸入桶內;因為氣壓差,垃圾袋會緊貼在桶壁上,解決了套垃圾袋和桶貼合的問題。

智能音箱

智能音箱最大的特點是語音智能交互,基本功能支持語音輸入指令如放歌、簡單聊天;升級功能,與其他智能家居產品產生協同效應,如開啟其他智能設備,如開窗、開電視,解放用戶的雙手,用戶只需動動嘴。

為什么能實現語音智能交互呢?因為進行語音交互時,后臺有一系列AI算法在支撐:

遠場拾音:檢測到語音后,通過麥克風陣列前端處理算法進行預處理,降噪,消除聲學回音,去除混響,同時對目標說話人聲音進行增強。

語音識別ASR:將預處理后的語音信號轉化為文本。

語音喚醒(小型語音識別模塊):目前,智能音箱一般在檢測到喚醒詞如“小度小度”“天貓精靈”,才會開始進一步的語音采集和識別,主要是考慮到用戶隱私和減少誤識別。

自然語言處理NLP:NLP 是人類和機器之間的翻譯器,讓彼此能理解,然后進行溝通。

兩個核心模塊:

  • 自然語言理解NLU: 負責理解自然語言
  • 自然語言生成NLG:負責生成自然語言。

語音合成TTS:根據給定的文本進行語音輸出,應用舉例如AI有聲書。

通過上面2個例子,我們現在可以總結一下智能硬件產品對比傳統硬件產品有什么變化:

1. 接收信息方式的改變

智能硬件相比傳統硬件,硬件組成多了很重要的一部分:傳感器。

“傳感器是一種檢測裝置,能感受到被測量的信息,并能將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規律變換成為電信號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輸出,它是實現自動檢測和自動控制的首要環節;傳感器的存在和發展,讓物體有了觸覺、味覺和嗅覺等感官,讓物體慢慢變得活了起來?!?/p>

有了這些傳感器后,智能硬件能主動接收信息,比如智能垃圾桶使用了紅外傳感器、智能使用了麥克風(聲音傳感器)——通過這些傳感器,解放了用戶的雙手。

2. 聯網

聯網意味著數據存儲,處理能力有了顯著的提升,產品可以輕松從互聯網上下載大量的資源和內容來滿足用戶。

同時,數據可以傳輸到云端進行計算,不再受限于硬件本身的數據存儲、處理能力。

并且,產品經理可以獲取大量的反饋數據和信息,幫助進行正確的決策和判斷,從而不斷完善產品。

3. AI

多個傳感器傳入海量且復雜的數據后,如何更高效地進行數據處理,如何讓機器理解數據想要表達的意思?

就如上文智能音箱的例子,答案是AI技術;目前主要應用的是兩個方向:圖像(視覺)和語音(聽覺)。

攝像頭和麥克風,讓硬件看得到,聽得見;AI讓硬件看得懂,聽得懂。

4. 解決問題的思維

智能,其實是一個很泛的詞,表達的是用戶使用這款產品的主觀感受,減少了人為操作,讓用戶感覺省事方便。

但這不一定是要結合高大上創新的技術才能實現,最重要的還是產品思維,充分地把握用戶的心理需求,解決痛點;比如智能垃圾桶的一鍵自動打包,更換垃圾袋功能在技術上并沒有大的創新,用的是簡單的熱縮封,風機等原理,卻切實打到了用戶的痛點。

5. 顏值

智能硬件研發過程中,也是頗為重視顏值;有些時候,在同類型產品性能拉不開大的差距的時候,顏值就成為重要賣點之一。

6. AIoT

AIoT(人工智能物聯網)=AI(人工智能)+IoT(物聯網)

人與物、物與物的泛在連接,在此基礎上賦予其更智能化的特性。

舉例來說,日常家居場景,當你只有一個智能家居的時候,你的生活并不會有顯著的提升;比如說百來元的智能音箱,嘗鮮之后,很容易吃灰;因為它的主要功能可替代性強,能播放音樂的設備不只有它,音效也一般,沒有強理由一定要使用它來播放音樂。

但是當你有一整套智能家居,智能音箱作為你和所有智能家居的連接入口,你只需動口,就能向所有設備發出指令;而當發展到主動智能階段,甚至無需你主動提出需求,智能家具系統可以根據你的行為偏好、用戶畫像、環境等各類信息,主動提供適合你的服務,簡直懶人的福音。

(懶惰是人類進步的動力源泉)雖道阻且長,但未來可期。

 

作者:石青;微信公眾號:shiqingzixishi

本文由 @石青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其實智能硬件和硬件的區別就人類勞力的簡化

    回復
  2. po主也是智能硬件產品經理嗎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