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集團暫緩上市引發網絡熱議,大數據下看輿論如何傳播發酵?

0 評論 4214 瀏覽 5 收藏 28 分鐘

編輯導語:11月3日晚,原定于11月5日上市的“史上最大IPO”螞蟻集團被喊停。上交所指出暫緩上市的原因是:螞蟻集團實控人等被監管約談以及金融科技監管環境發生變化等重大事項,可能會使得螞蟻集團不符合相關發行上市條件,或者信息披露要求。這一事件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本文通過大數據下看輿論如何傳播發酵?

11月初,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證監會)、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兩則公告,讓正值掛牌上市前夕的螞蟻集團成為輿論關注議論的核心。

原定11月5日“A+H股”同時上市的“全球最大IPO”為何在此時突然被按下“暫停鍵”引發公眾探討,螞蟻集團的商業模式、市場監管環境的變化等成為輿論熱議的重點。

一、事件始末梳理

螞蟻集團暫緩上市-輿論傳播分析報告

二、網絡輿論傳播概況

1. 輿論傳播平臺分布

螞蟻集團暫緩上市-輿論傳播分析報告

“螞蟻集團暫緩上市”引發全網關注,監測時段內,事件信息傳播量共78萬余條,相關信息主要分布于社交平臺(占比83.80%),其次是APP和新聞平臺。

從內容分布來看,“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的信息多為網民情感偏向明顯的言論表達及主觀意識較強的分析性博文。

其中,多名微博大V博主,發文談論“螞蟻集團運作、盈利模式”等話題,引發大量網民參與討論,在相應話題的討論中,網民評論性回復和轉發性博文總占比達90%以上。

此外,“中國證監會”“上海證券交易所”等將“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作為發布公告信息的重要場所,也是輿論信息較為集中分布在社交平臺的原因之一。

而與社交平臺不同的是,APP與新聞平臺的內容則以傳播事件相關信息的文章為主,相關信息集中于資訊聚合類新聞網站及APP平臺。

其次,“經濟日報”“中新社”等部分主流媒體的分析性文章也引發了眾多媒體及網民的轉載與討論。

2. 輿論傳播趨勢

螞蟻集團暫緩上市-輿論傳播分析報告

11月2日,中國證監會在多平臺發布《四部門聯合約談螞蟻集團有關人員》的公告,引發輿論關注;11月3日晚間,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公告《關于暫緩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上市的決定》。

隨后,螞蟻集團在官方微信發文回應,輿情熱度不斷上漲,相關事件傳播于次日達到頂峰,“螞蟻集團暫緩上市”、“阿里巴巴股價大跌”等成為輿論熱議話題。11月5日后,相關輿情熱度開始回落。

螞蟻集團暫緩上市-輿論傳播分析報告

11月2日21時,中國證監會在官網、微博、微信等多個平臺發布公告《四部門聯合約談螞蟻集團有關人員》,引發了輿論對螞蟻集團的關注與討論。

從整體上看,本時段民間輿論場表現活躍,網民關注討論的焦點集中在“為何會被約談”等話題,有“@胡錫進”“@管清友”等微博大V參與事件相關信息討論,使得事件熱度不斷上升。

其次,針對被約談事件,部分網友聯系馬云外灘演講內容展開了討論。此外,正值螞蟻集團正式掛牌上市前夕,部分網民也就此次約談是否會對螞蟻集團順利上市有所影響提出了疑問。

而就媒體輿論場而言,本時段以“央視新聞”“中國新聞網”等媒體參與傳播相關信息為主,其在一定程度擴大了事件影響范圍。

螞蟻集團暫緩上市-輿論傳播分析報告

爆發期的輿論熱度集中在11月3日21時-4日0時和4日8時-12時兩個時段,主要由“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公告、螞蟻集團回應暫緩上市等重要節點引起。

“螞蟻暫緩上市”“阿里巴巴股價大跌”等是這一時段引發輿論熱議的關鍵話題點。

11月3日20時,“上海證券交易所”在微博、微信等多個平臺發布《關于暫緩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上市的決定》,相關信息被“@人民日報”“@財經網”等大量媒體大V和網民的轉發傳播,引發輿論廣泛關注。

當日22時,螞蟻集團在官方微信賬號發文《致投資者》,回應表示“A股和H股同步上市計劃暫緩,將妥善處理后續工作”,相關信息推動事件熱度進一步上升,事件信息量暴增。

本時段內,除關注傳播事件信息外,多數輿論從“螞蟻集團運作、盈利模式”、“螞蟻集團暫緩上市原因”等方面展開討論,如“經濟日報”發文《螞蟻集團暫緩上市彰顯保護投資者利益的堅定決心》。

次日,事件輿情熱度仍在持續,“螞蟻暫緩上市”話題登上“新浪微博”熱搜榜;同時,當日上午螞蟻集團最大股東“阿里巴巴”港股開盤跌超9%,相關話題“阿里巴巴股價大跌”等也成為“新浪微博”的熱門話題,也是推動輿論對事件持續關注的重要原因。

在本時段內,除持續討論“螞蟻集團運作、盈利模式”等話題外,部分輿論也開始關注暫緩上市對螞蟻集團的后續影響。

而后,4日下午,中國證監會發言人就螞蟻集團暫緩上市表示“避免螞蟻集團在監管政策環境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倉促上市,是對投資者和市場負責任的做法”,相關信息被“@新華網”“@新浪財經”等多家媒體傳播,引發輿論持續討論,少數網民對“金融監管部門”的監管行為提出了質疑。

螞蟻集團暫緩上市-輿論傳播分析報告

11月5日之后,輿情開始逐漸回落。在這一時段內公眾的視線主要集中在螞蟻集團暫緩上市的后續處理工作,相關話題涉及“螞蟻集團11月6日啟動退款程序”、“螞蟻戰配基金聯合說明”、“五只螞蟻戰配基金可按份額凈值退出”等。

此外,在該時段內,除后續處理工作相關話題外,媒體報道還主要涉及“關注螞蟻集團暫緩上市的后續影響”等內容;民間輿論場的話題則更為偏重“螞蟻集團為何被暫緩上市”等。

3. 網民情緒分析

螞蟻集團暫緩上市-輿論傳播分析報告

從情感分布來看,有關“螞蟻集團暫緩上市”事件的社會情緒以中性為主,占比50.2%,主要涉及傳播事件相關情況、討論螞蟻集團運作或盈利模式、關注馬云外灘演講內容等話題。

有關此次事件的負面言論占比30.2%,負面情緒的主要內容為網民表達對螞蟻集團高杠桿循環放貸模式的不滿,以及對監管部門突然叫停螞蟻集團上市行為的質疑等等。

正面情緒言論占比19.6%,主要為網友對國家實行金融監管行為的支持。

三、話題分析

1. 輿論傳播熱詞圖

螞蟻集團暫緩上市-輿論傳播分析報告

11月2日,中國證監會發布四部門約談螞蟻集團有關人員的消息,“螞蟻集團”、“馬云”、“約談”、“證監會”和“中國人民銀行”等事件相關詞匯成為熱門詞匯。

11月3日晚,螞蟻集團暫緩上市消息公布后,“上市”、“暫緩”、“叫停”、“推遲”和“延期”等詞的熱度開始急速攀升。隨著事件不斷發酵,輿論也開始對螞蟻集團暫緩上市的原因做出了種種解讀和猜測。

“金融監管”作為呼聲較高的一大原因之一,與之相關的“花唄”、“借唄”、“資產證券化”、“次貸危機”和“消費貸款”等詞匯的熱度隨之升高,頻繁出現在相關分析性文章或者博文中。

另外,馬云在“2020年外灘金融峰會”上的講話也成為較多輿論猜測的原因之一,涉及馬云演講內容及分析的詞匯如“當鋪思想”、“信用思想”、“巴塞爾協議”“高杠桿循環貸款”成為輿論提及的高頻詞。

2.? 輿論話題分布

螞蟻集團暫緩上市-輿論傳播分析報告

螞蟻集團暫緩上市-輿論傳播分析報告

在“螞蟻集團暫緩上市”的相關信息中,媒體主要對螞蟻集團暫緩上市、四部門聯合約談螞蟻集團有關人員等信息進行了傳播,相關報道分別占比36.3%、20.5%。

“馬云被約談”“螞蟻集團上市被叫停”的消息公開后,中國證監會、銀保監會等監管部門的態度和回應受到媒體密切關注。

11月4日,“新華社”、“環球網”“中國經濟網”等多家媒體報道或轉載了“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就螞蟻集團暫緩上市答記者問”一事,相關報道占比16.8%。

面對“全球最大IPO”的突然停擺,不少媒體開始關注起螞蟻暫緩上市后對企業盈利能力、市場估值、投資機構及投資者帶來的后續影響,相關報道占比13.4%。

其中,大部分媒體報道認為暫緩上市本身已經對投資者造成了影響,并報道了螞蟻集團打新資金退款一事;同時,也有部分媒體對螞蟻集團暫緩上市的原因做出了解讀,相關報道占比8.8%。

代表文章如“新京報”文章《四問螞蟻集團暫緩上市:為何按“暫停鍵”?估值、投資者影響幾何》、“中新社”文章《權威專家釋疑:螞蟻集團暫緩上市依的哪些法?》和“深圳商報”文章《螞蟻上市 為何按下暫停鍵》等。

另有4.2%的其他報道,相關內容主要涉及“傳播小貸新規落地”、“評析互聯網金融平臺的創新與合規”等。

網民方面,41.3%的網民言論對螞蟻集團的運作模式進行了討論。

在微博大V發布的科普性或分析性博文帶動下,多數網民表達了對螞蟻集團高杠桿循環放貸模式的不滿,指責該模式是“空手套白狼”;也有不少網民質疑螞蟻集團旗下產品花唄、借唄利率過高,有高利貸之嫌。

23.6%的網民言論對國家監管層叫停螞蟻集團上市的舉動表示支持,認為螞蟻集團本身模式存在較大問題,如果順利上市可能對投資者不利,一旦崩盤甚至可能引發“次貸危機”,危害國民經濟,國家緊急踩下“剎車”,是對投資者負責。

10.2%的網民言論也對監管部門的做法提出了疑問。他們認為監管部門在此事的處理上存在決定反復、行為前后矛盾的問題;還有18.5%的網民言論關注了螞蟻集團實際控制人馬云在2020年外灘金融峰會上的講話內容。

不少網民猜測馬云講話內容過于敏感和張揚,導致了螞蟻集團被暫緩上市;也有部分網民批評了馬云講話的內容,認為其發言名義上是為了中國金融業創新,實則是為謀取自身利益。

此外,還有6.4%的其他言論,主要是吐槽銀行借貸門檻過高、討論互聯網金融對當代年輕人的不利影響、以及關注當前監管模式的弊端等方面的言論。

四、輿論聚焦

輿論主要聚焦于對螞蟻集團暫緩上市原因的討論,主要從三個角度切入進行解讀和猜測:

1. 螞蟻集團商業模式

伴隨著螞蟻集團上市暫緩風波,螞蟻集團的商業模式和利潤來源成為近期輿論關注的焦點。

首先,輿論圍繞螞蟻集團放貸業務中存在的問題爭論不休。

據業內人士分析,螞蟻集團目前的放貸資金主要源于銀行抵押貸款、資產證券化和聯合貸款;其中,資產證券化又是輿論討論度較高的一類模式。

對于資產證券化的融資力度,重慶市前市長、現中國國際經濟副理事長黃奇帆曾在公開講話中表示螞蟻集團在幾年時間里,將38億元的自有資金通過資產證券化滾動40輪后,最后放貸額度達到3600億元。

黃奇帆的這段發言在螞蟻暫緩上市后被輿論頻繁提及引用,同時輿論也對螞蟻集團高杠桿循環放貸的模式予以了抨擊和譴責。

多數輿論認為,螞蟻集團放貸資金杠桿過高,同時巧妙地將潛在風險轉嫁給了借款消費者、投資者,一旦經濟發生波動,或者放貸不精準引發壞賬,會形成連鎖、放大的雪崩效應,極有可能給社會穩定、金融系統造成毀滅性打擊。

而有如此高風險性、不確定性的公司如果成功上市,會有更多投資者和股民受損,他們認為這可能是國家監管層為螞蟻上市按上暫停鍵的原因之一。

如果說資產證券化更多的是將風險轉嫁給借款消費者和購買資產證券化理財產品的投資者,那么聯合貸款則是將風險轉嫁給了國有銀行和金融體系。

近兩年,在資產證券化循環次數受限后,聯合放貸成為螞蟻集團力推的貸款模式。

在這種合作模式中,銀行提供大部分資金,只能獲得較低的收益,并且還得承擔經濟波動、借款違約的系統性風險;而螞蟻集團只提供小部分資金,卻能獲取無風險且高比例的利潤。

有輿論認為,螞蟻集團借助這種合作模式,一是突破了對網貸公司資本金和杠桿率的監管限制;其二也突破了《巴塞爾協議》對于銀行表外資產的限制。

在這幾種貸款模式的交替作用下,螞蟻集團的信貸規模不斷膨脹,據其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上半年,螞蟻集團促成信貸余額達2.15萬億元。

其中,螞蟻的兩家小貸公司僅占約2%,余下98%的資金均來自合作的金融機構(含網商銀行)和發行ABS。

如此體量的貸款規模,一旦貸款收不回來,最后風險由誰兜底的問題也引起輿論熱議。

有不少輿論認為,螞蟻集團用區區幾百億的資金,撬動起幾萬億元的信貸規模,再加上螞蟻本身服務了超10億個人用戶、超8000萬機構用戶的龐大客戶群,一旦發生崩盤,將引發嚴重的風險傳染,其風險破壞力可能超過當年美國的次貸危機。

對于這種級別的風險,螞蟻集團根本無法處理,最后出來兜底的只能是國家。

2. 監管環境變化

根據11月3日上交所公告,螞蟻集團暫緩IPO的原因之一是公司報告所處的金融科技監管環境發生變化等重大事項。

輿論普遍認為公告中所指的“監管環境變化”與11月2日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下發的《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辦法》)關聯緊密。

部分媒體對《辦法》的具體內容進行解讀,指出此份條例中首次提出了諸多金融行業經營紅線,透露出的國家將對金融行業加強監管的意味很濃,而條例中的部分內容可能會沖擊到作為螞蟻集團“利潤奶?!钡男刨J業務,從而影響螞蟻集團的估值邏輯。

同時,有觀點還表示《辦法》將螞蟻集團的“科技外衣”徹底扒光,將它定義為網絡小貸公司,使得花唄和借唄喪失無限ABS的可能,新規的出臺實在可以稱得上是對螞蟻集團暫緩上市的“致命一擊”。

其中,“小額貸款公司不得跨省經營”、“自然人的單戶網絡小額貸款余額原則上不得超過30萬元”、“限定網絡小貸機構的融資杠桿上限”和“對網絡小貸的聯合貸款出資比例進行限制”等內容被輿論重點解讀,認為是影響螞蟻集團業務和IPO暫緩上市的關鍵。

有專家觀點指出螞蟻集團的收入支柱來源微貸科技平臺的規模得益于“聯合貸款”模式,借助聯合貸款模式,螞蟻集團通過360億表內資產撬動約1.8萬億聯合貸款,成為其信用擴張的最重要工具。

但該模式卻因存在的“隱性杠桿”和“實質風控”問題,存在較大的金融風險。

此次網絡小貸新規的出臺對聯合貸款模式實施了強有力的約束,使得螞蟻原有的業務模式被顛覆,支柱收入可能遭受重創,需要對公司進行重新評估,并按照規定向監管和公眾進行披露。

3. 馬云外灘演講

10月24日,馬云在外灘金融峰會上發表演講,抨擊傳統金融機構的“當鋪思想”早已過時,監管全球銀行業的巴塞爾協議像一個“老年人俱樂部”。

部分輿論將“馬云炮轟中國金融體系”視為是螞蟻集團IPO暫緩上市的導火索,認為監管機構臨時按下“剎車鍵”的原因在于馬云的外灘演講,表示“言多必失,禍從口出”。

但對于此類觀點,大部分輿論持反對意見。

有觀點表示擅長即興演講的馬云,此次在外灘金融峰會上并沒有采取脫稿,而是嚴格按照準備好的稿子進行復述,結合政府監管政策不會如此迅速的在一周內形成并發布的邏輯推斷,因為這個演講而催發對螞蟻集團監管的可能性比較小。

部分網民在復盤事件發展過程和分析螞蟻集團商業模式的基礎上,認為馬云演講言論處處透露出“把監管對立化”的情緒,表示馬云外灘發言或是在跟監管部門就《辦法》出臺對螞蟻集團造成的不利影響進行“討價還價”。

五、關注人群分析

1. 關注的人群構成

螞蟻集團暫緩上市-輿論傳播分析報告

在傳播“螞蟻集團暫緩上市”事件相關信息的博主中,以草根群體(普通+達人)最多,占比近9成。

螞蟻集團旗下花唄、借唄如今已成為普通民眾經常使用的借貸產品之一,螞蟻集團上市消息自傳播以來,便一直成為民眾關注的重點。

其次為認證用戶群體(名人+企業+媒體+政府+團體+其他),占比10.8%。

螞蟻集團暫緩上市的消息發布后,媒體官微如“@鳳凰網財經”“@新浪科技”等多次發布事件相關博文,加上名人博主參與事件討論并傳播,很大程度上帶動了普通網民對相關話題的討論。

2. 關注人群的發文習慣

螞蟻集團暫緩上市-輿論傳播分析報告

在“螞蟻集團暫緩上市”事件的相關討論中,原帖信息占比10.7%,主要為媒體、自媒體和個人大V對螞蟻集團暫緩上市消息、四部門約談馬云及螞蟻集團高管和中國證監會回應的傳播。

此外還有對暫緩上市原因的解讀等內容。89.3%的網民通過轉評參與相關話題討論,表達自身觀點看法,進一步擴大話題影響力和傳播效果。

3. 關注人群的地域分布

螞蟻集團暫緩上市-輿論傳播分析報告

數據來源:識微商情

對本次事件關注度最高的是廣東地區,其次是北京和浙江地區。廣東區域經濟發達,同時與港澳臺地區交易頻繁,投行眾多,故而對此事的關注度最高。

北京媒體資源發達,且網民數量眾多,故而對此事的關注度也較高。螞蟻集團總部坐落浙江杭州,而螞蟻集團上市消息傳出后,有媒體報道稱杭州房價受到影響開始上漲,所以該地區網民對該事件也較為關心。

六、商情觀察

從IPO流程上看,螞蟻集團已經走到了上市前的最后一步。但萬事俱備,東風卻沒有如期而至。11月3日晚,這個中國最大的金融科技“獨角獸”的上市之旅突然被摁下“暫停鍵”。

一夜之間,螞蟻上市事件發展形勢急轉而下。據業內人士分析,上市暫停后,螞蟻集團可能會遭遇估值暴跌,而其IPO的重啟則受網絡小貸新規的影響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但該事件對螞蟻的影響遠不止此,隨著各方對上市暫緩原因及螞蟻集團商業模式分析的展開,螞蟻集團和其創始人馬云也飽受輿論指摘,給企業品牌形象和個人口碑帶來諸多負面評價。

在“資本家”的標簽隨之而來的同時,花唄此前“工程隊隊長用花唄借錢給女兒過生日”的爭議廣告和馬云的“996福報”言論也被公眾重新提及,成為螞蟻營造消費陷阱,馬云施行資本壓榨的“證據”之一。

應當承認,螞蟻集團的確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也給中小微企業創造了新的發展機遇。

同時,螞蟻集團的成功還倒逼國內傳統銀行走出舒適圈,進行金融改革,不僅讓銀行在給國企、巨頭企業等放貸時有了更多的考量,還讓急需資金的小微企業更容易拿到貸款。

如今,作為螞蟻集團的主力產品,支付寶已覆蓋全國超10億用戶并滲透到民眾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也正是因為如此,螞蟻背后的高杠桿風險就更不應被忽視。

如果不對其加以控制,支付寶信用體系一旦崩塌,波及范圍不可想象。

對于當前的螞蟻來說,如何消除政府和公眾顧慮,解決網絡小貸新規給公司業務發展帶來影響是重中之重,但對于正在參與中國金融創新的從業者和監管層而言,螞蟻集團上市叫停也對其是一種警示。

正如媒體所言“國內金融監管環境依然發生改變,螞蟻集團官方回應中的‘穩妥創新、擁抱監管、服務實體、開放共贏’對于金融科技行業來說恐怕既是共識,也是底線?!?/p>

 

本文由 @黃薔薇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