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再度進場之后,同城貨運的增長本質變了嗎?
編輯導讀:同城貨運一直是一個藍海市場,近些年不斷有企業獲得融資,一些龍頭企業也試圖入局。同城貨運到底有什么吸引力呢?資本再度進場之后,同城貨運的增長本質變了嗎?本文作者將對此進行三方面的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11月24日,服務于B端的智能運力平臺滿幫集團宣布完成約17億美元新一輪融資,據悉,此次融資由軟銀愿景、紅衫資本等多家明星投資機構領投,騰訊也參與了本輪融資。
根據天眼查App融資信息顯示 ,這是繼E輪19億美元融資之后,滿幫獲得的最大一筆融資。獲得融資后,滿幫方面表示將進軍同城貨運市場。
此前據每日經濟報道,有業內人士向媒體透露,2018年,滿幫集團獲得60億美元估值,去年該公司收入超過人民幣20億元,并準備于明年IPO上市。
一、同城貨運“風聲”再起,“入局者、攪局者”均已入場
作為國內“互聯網+物流”最大的車貨匹配平臺,滿幫知名度確實不高。2017年,運滿滿、貨車幫、福佑卡車三家ToB的物流智能運力平臺競爭激烈,當年11月份,運滿滿貨車幫合并,成為物流界的“滴滴”,市場份額達90%。
此次融資之后,滿幫正式宣布將進入同城貨運市場,對在同城貨運深耕多年的貨拉拉,快狗打車來說,不啻為一個值得重視的對手。加上今年6月份入局的滴滴貨運,同城貨運,硝煙味兒越來越濃。
1. 入局者:精細化運營是基本面,規模化則決定未來增長空間
據艾瑞咨詢的一份同城貨運報告顯示,在未來3到5年,行業預計增速在5%到7%左右,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萬億級。在行業集中度上,同城貨運企業前十的市占率僅為3.5%。
換句話來說,這個行業,是一個有待被規模化的行業。怎么樣去實現同城貨運的規?;??互聯網江湖團隊(VIPIT1)認為,一個是精細化運營,另外一個是服務網絡的規?;?。
在精細化運營方面,一方面,通過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運用,實現對于同城貨運運力的精準調配,降低運輸空載率,從而解決運力供給端的效率問題;另一方面,從市場競爭的角度來看,運營的效率越高企業經營的韌性就越強,從而進一步取得競爭優勢。
在服務網絡的規?;矫?,因為勞動力密集型特征的互聯網公司更強調服務網絡的規模,會員或者抽成模式下,服務網絡規模越大商業價值越高;另一方面,當未來無人貨運革新了整個行業的成本結構,規?;湍軒碜銐蚋叩脑鲩L空間。
所以,對于已經入局的貨拉拉們而言,市場規模足夠大,容量也足夠兩個獨角獸企業,問題在于,如何以精細化和規?;柟套陨韮瀯荩瑢彆r度勢把握增長節奏才是關鍵。
2. 攪局者:商業故事的“無限游戲”,也許并沒有那么“豐滿”
滿幫和滴滴有些相似,進入同城貨運市場,頗有些為資本“畫餅”的意味。不同的一點是,滿幫有做B端物流的豐富經驗,算是業務的拓展。而滴滴做同城貨運,大概還是為了講一個“圓滿”的資本故事。
滴滴入局同城貨運,可能是在網約車業務難以支持資本市場期望的情況下,去增加一些新的想象力,這和滴滴做共享單車、滴滴外賣沖出江湖,以及推出買菜平臺是一個內核邏輯。但問題在于,無論是同城貨運還是滴滴買菜,滴滴的“無限邊界”恐怕很難像美團一樣跑的通。
美團為什么能夠“無邊界”,一方面,美團有自己的生態流量池,“無邊界”的結果是流量價值的復用導致的生態流量效率提升,吃喝玩樂行的消費、服務閉環下,流量的協同效應被放大化。
另一方面,早年間美團進入的服務行業,大多還沒有形成一個穩固的行業格局,各家之間的壁壘還沒有那么厚。網約車領域算是例外,但網約車領域除了滴滴,也有曹操打車、享道出行,以及高德聚合打車等諸多玩家。
在貨運領域,貨拉拉早在2016年就開始切入同城貨運市場,58速運也改名快狗打車,切入C端市場。前者在多年的深耕下逐漸探索出一條精細化運營的路子,后者則依賴58做同城業務多年的經驗,也有一定的資源積累。
如今,B市場份額達90%的滿幫入局同城貨運,市場的競爭將進一步加劇,在“造血”能力受限的情況下,四面出擊的滴滴可能很難在這個從未涉足的領域“殺出重圍”。
二、同城貨運的增長本質,技術驅動下的行業成本結構變革
“平臺上找的司機不熟悉,司機也不會給你裝貨,而熟人是會幫你裝貨打包,卸貨,還可以給你賒賬?!苯洜I著一家小型家具廠的李旭(化名)表示。
在C端貨運上,也有類似的問題,比如,今年5月份,某網絡大V曾經爆料過的貨拉拉不到2公里收費5400元的情況,之后貨拉拉官方清退了該名司機,并且做出終生不可再加入平臺的處理。
實際上,貨運ToC 與ToB有著不同的商業邏輯,在C端,同城貨運實際上是搶奪的是搬家公司的份額,需求零散,因此,更強運力匹配的速度以及調價格上的競爭力。
而在實際操作中,也可能會遇到別的問題。比如,在定價問題上,A發布了一個需求,B與C給出了不同的報價,但由于B離A更近,油費成本更低,便能夠獲得更強的價格競爭力。
但對于平臺來說問題在于,如何避免司機之間發生惡性價格競爭,定價的標準該如何制定?這就不單單是定價的問題,可能會是一個管理上的問題。
在B端,對于企業的服務是重點,比如多點配送、發票、回單、代收貨款等復雜的需求,因此,面對不兩個不同市場,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才是立足行業的重點。
歸結到底,做貨運平臺,核心是解決傳統貨運行業的痛點,比如說信息匹配效率,比如價格的透明化和服務的標準化,最終的目的,是縮減貨運成本,提升效率。
也就是說,只有同城貨運平臺化能夠影響貨運行業的成本結構,同城貨運領域才有大規模增長的可能。如何影響行業的成本結構,深耕大數據運力匹配技術、以數據驅動商業效率變革是一個方向。
因此,互聯網江湖團隊(VIPIT1)認為,平臺貨運的增長本質是技術驅動,而非模式驅動,是以技術為工具,對貨運行業供需匹配的效率優化。
平臺的本質是鏈接供需的渠道,而技術則決定著鏈接供需的效率。字節跳動為什么能夠獨立成長為一個巨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技術驅動下,改變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減少了有效信息與人之間匹配的成本。
而一個貨運平臺有沒有增長潛力,不在于市場份額有多大,補貼力度多猛,而是有沒有在技術驅動下,去影響行業的成本結構。
2015年的O2O風口期,貨拉拉也曾大規模燒錢補貼,但后來人們發現,在貨運行業,用戶端的補貼似乎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這是因為,在沒有影響行業成本的情況下,這樣的投入是無效的。
本地生活領域補貼行得通,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高頻高復購的情況下,燒錢換來的流量有復用價值。貨運領域則不同,雖然C端貨運關注的是價格,但問題在于補貼完之后,獲取的流量實際上是一次性流量,復購率低的情況很難起到補貼應有的價值。
三、殊途同歸的同城貨運,服務競爭力才是最核心的壁壘
王興曾經說過,企業發展要經歷三個不同的階段,市場驅動增長階段,領導力驅動增長階段,以及創新驅動增長階段。
在市場驅動增長階段,往往是市場上有大量新的需求,需要快速跑馬圈地,形成業務規模。
在領導力驅動增長階段,市場增量空間已經開始見頂,企業需要通過管理效率的變革,把業務數據顆粒度化,來實現精細化運營/管理的內生性增長。
在創新增長階段,開創新業務、開創新服務,通過新技術來取得新的增長。
在同城貨貨運領域,實際上直接跳過了市場驅動增長階段,互聯網平臺的商業模式,在整個貨運領域的市場滲透率很低,而且,行業也并沒有涌現出大量的新需求。
也就是說,當下的同城貨運平臺,內生性的企業增長動能,要大于外部市場驅動增長。因此,接下來的行業競爭中,“貨拉拉們”借助資本的力量迅速跑馬圈地,可能不是一個商業效率最大化的選擇。
另外,創新服務、新業務可能會成為貨運平臺實現差異化增長的關鍵點。比如,新零售興起的同城即時配送、快遞服務、跑腿服務等項目,貨拉拉們其實也有著涉足的“基因”。
貝索斯曾經說:“要把資源投入到不變的東西中去?!?/p>
對同城貨運來說,什么是不變的東西?用戶?品牌?市場份額?都不是,不變的永遠都是用戶體驗。這也是蘋果一度把產品即服務當成 slogan的原因。
影響用戶體驗的是什么?是服務,運輸行業其實也是服務業,服務的質量、價格直接影響最終的用戶體驗。所以,在互聯網江湖(VIPIT1)看來,無論是精細化運營還是ToB轉ToC,同城貨運的核心壁壘其實只有一個:貨運服務的競爭力。
無論是ToB也好,ToC也好,足夠的運力、響應的速度、匹配的效率以及價格上的競爭力,都是同城貨運的核心競爭力,也就是說,要建立同城貨運的壁壘,應該建立在多個堡壘上,而不是一個堡壘,最終形成的是整個貨運服務的競爭力壁壘。
比如,在手機行業蘋果手機的競爭壁壘是頂級的硬件+頂級的生態+頂級的供應鏈,最終的結果是iPhone等產品上的超越同行的用戶體驗。
同城貨運領域也是如此,只有真正建立起多維的核心競爭力,并最終轉化貨運服務的競爭力,才是最核心的商業壁壘所在。
從初期的資本入場,到如今用戶行為習慣初步養成,同城貨運顯然已經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未來,隨著用戶的增加,智能貨運平臺也將在商業上將有更多的可能性,值得令人期待。
#專欄作家#
劉志剛,微信:13124791216,微信公眾號:互聯網江湖(ID:VIPIT1)。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資深媒體人,36氪/鈦媒體等多家專欄特約撰稿人,TMT領域深度報道。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