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行為的底層邏輯:六億人的孤獨從何而來

10 評論 6292 瀏覽 16 收藏 20 分鐘

編輯導語:現代都市中的許多人,或多或少的都會感到“孤獨”,有的人享受著這種孤獨,有的人畏懼這種孤獨,孤獨似乎以不同的形態存在于每個個體當中。這種孤獨感,似乎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本文作者為我們揭露了社交行為的底層邏輯,看看六億人的孤獨到底從何而來。

一、引言

正文開始前,先講一個故事吧。

初冬的北京,夜色來的格外早。我在十號線的地鐵上,知春路站來了一位長相清秀的小哥站在了我旁邊。偶然間,我發現他在用soul。默認的頭像,連續幾個對話框的“你好”、“在嗎”、“在干嘛”。

我想提醒他,聊天要先提供價值再索取價值。

他關了soul,打開了她說和探探,點完了今日份的喜歡,沒有一個匹配。后來他鎖了屏幕,頭靠在車廂上,眼睛望著地面。那一眼,我看到了口罩后的孤獨。

這是我在北京冬天的地鐵上,不止一次看到的一幕。有的是Soul,有的是世紀佳緣,有的是她說。有的是把朋友圈刷新了一遍又一遍,有的是打開了應用列表又關掉。

——我相信這種孤獨感是大多數人都曾經擁有過的感受。

英國詩人John Donne在十七世紀曾寫下這樣一段文字:“沒有誰是一座孤島,在大海里獨踞。每個人都像一塊小小的泥土,連成整個陸地?!?/p>

四百多年后的今天,地鐵上的匆匆背影、黑夜被窩中的束束微光卻成了座座孤島。

這,也是我寫這篇文章的契機之一。

互聯網將人間海海映射到了二進制的0和1之中,從1G到5G,人世間一切的連接似乎變得更簡單了,曾經靠書信連接的愛情也仿佛沒了距離。而看似被互聯網拉近了的時空,卻讓孤島成了大多數人生活的常態。

在現代文明社會映射下的互聯網中,人與人之間根據關系的親疏遠近被定義為無關系、弱關系、強關系,從無關系到強關系的行為鏈路覆蓋了陌生人社交和熟人社交的所有。

以微信為代表的熟人社交工具明明已經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為什么越來越多人的精神世界活成了一座孤島?為什么人要社交?六億社交產品用戶的孤獨感究竟來自哪里?社交行為的驅動力是什么?人為什么會孤獨?

要理清這些問題,就要搞清楚人為什么要社交,驅動人社交的底層邏輯是什么。

相信本篇文章,會給讀者提供一種理解的思路。也希望有那么一天,可以做出一款產品,讓所有孤獨的人都能擁有精神上的溫暖。

二、社交行為的底層邏輯

有這樣一項神經學的研究:人腦擁有無數的神經網絡,其中存在一個默認網絡,這個默認網絡會在人們做具體的事情時關閉(比如學習工作),在任務完成時自動打開。

也就是說,在人們休息的時候,這個默認網絡會自動開始工作,而工作的內容,就是“社會認知”。社會認知(social cognition),指對他人、自己、個體間關系所進行的思考。

翻譯過來就是,人腦的機制決定了人們會本能的熱衷于社交,并支持人們去了解他人和了解自己。

為什么人腦的這種機制會默認支持人們進行關于社交的思考?這就繞不開一個問題,人為什么要社交?

人的一切社交行為,都擁有兩個底層邏輯:一是人性的本質是動物性,二是人類本身具有群體性。也就是人類的社交都是在做兩件事,要么在尋找配偶,要么在維系關系。

我們來分別解釋這兩個邏輯:

1. 動物性

在《自私的基因》中,有這樣的一句話:基因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最大化自己的生存機會。這意味著,在自然界中,求偶是一種動物性的本能。是為了盡可能多的獲取資源,讓自己的基因流傳下去。

所以,哪怕在經歷農耕文明后,作為一種高級哺乳動物的人類,性驅動下的種群繁衍依然是一種骨子里的本能。舉個例子:所謂男大當婚女大當嫁,說的就是群體繁衍的動物性本能。

我們常說的人性,就是一種本能的動物性。男女異性間的親近性接觸,包括擁抱、撫摸、性行為,都是動物性的本能,一種性別認同激發的過程,也是基因傳遞的必要條件。

這里面與動物不同的是,人生活的地方叫社會,動物生活的地方叫自然界。

區別在于,人的行為會受到社會法則的約束,也就是道德、法律和秩序。對社會法則的反叛,都會受到其懲罰。所以說,人的社會屬性決定,人會克制自己本能的動物性。

所以,在社會法則的框架下,為了獲得傳播自己基因的機會、并且使自己的基因更好的傳遞下去,人類社會出現了愛情和婚姻,這兩者的本質是一種服務于基因傳遞的交配權私有化,和私有化后組成的利益共同體。

在社會屬性的約束下,合理獲得私有化的交配權,實現自身的基因傳遞,就是作為人社交驅動力的一種動物性本能。

2. 群體性

作為人類社交過程的驅動力之一,除了動物性本能,生存也是優化資源利用效率的過程。而所謂群體性,就是指個體需要通過社會合作將資源利用最大化。

《社交天性:人類社交的三大驅動力》一書中提到:

在以靈長類動物為代表的高級種群中,成為一個大規模的群體的一分子可以給個體帶來極大的好處;但個體需要學會如何和其他個體建立正確的聯盟,并避免群體生活的缺點,從而使種群更好的存在,這些社會知識會導致個體需要更大的腦容量。

翻譯過來就是——多人合作需要人的大腦擁有更高的腦容量,因為多人合作對個體生存更有利。我們以華夏文明為例:華夏文明是一種關系社會,是以農業生產和農村聚落為基礎的文明系統。

用費孝通老師《鄉土中國》中的話來說,中國的社會建立在差序格局的基礎之上——人跟人之間有一定的義務和權利關系。這種存在于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會影響到一個人的層次和未來的發展空間。

再說的直白一點:我們在社會中生存,都身處在一個“場”中,馬克思有個很形象的說法叫做上層建筑。

人類社會的社會結構就是一種上層建筑,每個人都是構成建筑的磚瓦,而建筑的結構并不是僅由磚或者瓦組成,而是由結構件組成,結構件相比個體能夠更有效率獲取社會資源。

每一個結構件,就是一個利益共同體,結構件中個體相互支撐相互依存。建立結構的個體會比被結構的個體擁有更多的資源。

這也就導致,個體在社會生存中會本能的成為結構件中的一員,并且為了獲取更多資源,會更希望自己能夠建立結構。而被結構和建立結構都是需要社會活動的過程。

《增廣賢文》中說,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就是說的這個道理。群體性本能會導致社交行為的產生,但也會導致社交行為的馬太效應。

說了動物性和群體性,這兩個底層邏輯和我們常說的孤獨感是什么關系呢?

孤單感,其實是一種包括動物性和群體性的綜合感受,這種感受既可能包括了動物性的性欲望,也包括了群體性的認同感。而每個人對于孤獨的實際感受不同,則源于個人經歷影響所帶來的的兩種底層邏輯的占比不同。

那為什么現有已經擁有了如此多的社交產品,而孤獨卻依然隨處可見?

這就需要了解一個概念,“社交壓力”,社交壓力的存在影響了社交行為的發生,更催化了人的孤獨感。

三、社交壓力的本質原因

社交壓力的來源有三點:

  1. 人的標簽建設是一個熵減過程:在互聯網中,人會本能的建設和維護關于自己正向的標簽,而這個過程是一種逆自然趨勢的熵減過程。
  2. 社交維持存在極限:每個人可維護的社交圈層存在極限,這就意味著超過這個閾值的社交將處于一種低效的狀態。
  3. 社交思維差異:認知決定了每個人的思維方式,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男女性思維差異帶來的社交行為差異。

下面,我用人話翻譯一下上述的三點。

標簽建設是一個熵減過程,我回過頭去看19年的微信公開課,張小龍說過這么一段話:

“朋友圈像是個廣場,你去點贊或者是評論,意味著你在廣場里面公開大聲地說了一句話,意味著廣場很多人都可以聽到,這樣帶來的壓力感比較強。當好友越來越多,可能這一股壓力也會越來越大?!?/p>

在以朋友圈為代表的公共空間,每個人的言行都是對已有標簽和人設的深化,所有在熟人空間的行為都會影響每個人的已有人設。

舉個簡單的例子:有一種反差是,有的人在朋友圈或生活中展現出來的是一個積極向上的五好青年,但在微博卻成了一個口吐芬芳的狗粉絲,這種反差就是因為微信和每個人是強關聯的,在一個到處都是人的廣場上,當著認識人的面當然不敢造次。

人人都渴望體面,而越匿名的地方就越會放大人的動物性。這也就是為什么探探、陌陌、Soul、微博私信上隨處可見的“約么”、“網戀么”。

人們在公共空間的行為需要經過更精細的考量。而對于人類來說,這種需要思考的過程其實不符合人性。

這里要提到一個概念:熵,是一種用于衡量系統內在混亂程度的概念,在一個封閉系統中,如果沒有外力干涉,其混亂程度(熵)會不斷增加。自然界的自然狀態就是熵增的,即在無外力的情況下,所有的系統都會趨于混亂和無序。

而一切符合熵增的都非常容易和舒適,比如從自律變懶散、有序變無序、堅持變放棄、由節儉變奢侈。所謂熵減,是指需要通過輸入能量讓系統變得有序。

比如思考、建設自己價值標簽的過程,你需要精修照片,需要精打細算才能完成人設的包裝和展示。想想看,你為發朋友圈的文案改了多久,一張照片P了多久,你在soul上發的瞬間會像朋友圈那樣精致嗎。

在社交網絡中這種考量和行為的結果也就帶來了社交壓力。

1. 社交維持存在極限

關于社交壓力的第二點,事實證明,被互聯網拉近的時空距離,并不會真正的擴大人的圈子。人們可以經營的圈子大小擁有極限,每個人最多能夠保持經營的社交圈子大小只有150人。

這就是鄧巴極限——以人為代表的靈長類動物的腦容量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該個體可以維持社交關系的社群大小。

這也是為什么,一個連隊、原始的村落等最小化社會團體,都是保持在150人左右。因為超過這個了這個規模,信息的傳遞就會出現損耗,群體間直接交流的效率就會降低。而這不利于群體發展。

簡單的說,你的時間和精力讓你可以保持聯系感的人就那么多,超過了這個數量,你的社交狀態就會下降,社交質量自然下降。對于超過這個數量的人,以個人為中心的社交網絡難以觸及,就會不可避免的感情淡漠化。

所以這也是熟人社交的極限,社交行為超限帶來的感情淡漠化后果,會直接影響社交行為發起方的社交欲望,從而帶來社交壓力。

2. 社交思維差異

關于社交壓力的第三點,人的社交行為會受既有認知的限制,這一點尤其常見于異性間的社交過程。

舉個例子:為什么在異性社交中會經常出現沒聊幾句把天聊死的情況,這里的根本問題就在于男女思維的差異。

這種差異源于性別和生長環境的不同,男女的成長過程一般為同性聚集,這種相對的圈層隔離會使得雙方并不了解對方的思維方式。從整體上看,男性會更側重理性的講邏輯、講效率,從而會一定程度的忽視情感認同,而女性則更感性,更需要情感認同。

舉個例子說明這個差異的最直接體現,在關系開始前,男性會更偏向直接索取價值而不提供價值,比如“發個照片”、“在干嘛”,這是一種典型的以效率為導向的聊天方式。

但這種未提供價值先索取價值的行為就會導致女性,作為社交過程中承擔更大風險的一方,產生社交壓力和不安全感。

因為如果要成為親密關系,女性要承擔包括生育在內的巨大風險,而男性,尤其是不負責任的男性,只需要付出幾分鐘、甚至更短。

再比如在親密關系中,女性生理期不舒服的時候,男性為什么會說“多喝熱水”。

它出現的原因在于,男性此時出于關心女性的角度,提供的是在他當前認知下,可以提出的最優解決方案,他的邏輯是希望女性可以盡快擺脫疼痛的現狀。

而女生的感性思維會使其更愿意在這個時候首先獲得情感認同的關心,再理性的接受解決問題的方案。

那么“多喝熱水”難道就不是關心和解決方案了么?

也是,但是這句話的問題在于:一沒有表現出情感認同,二沒有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所以,符合女性思維方式的有效解決方案的邏輯是:先情感認同提供情緒價值,再提供當前事情的解決方案。

上述種種不符合對方思維方式的行為邏輯,都會直接給對方帶來直接的社交壓力,而這種社交壓力,常見于女性一方。

四、后記

互聯網一直在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科技平權,而在社交領域,這種科技平權分兩步走。獲得權平等是第一步,認知權平等是第二步。

獲得權平等,是讓越來越多孤獨的人可以擁有不囿于時空而產生連接的權利和渠道。但影響人們使用社交產品的關鍵原因,并非這種技術或者結構性因素,而是文化和心理因素,也就是認知權平等。

認知權平等,就是讓更多的人意識到,從線上關系轉化到線下關系,本質上和我們通過線下的方式建立新的關系沒有區別。

這種由認知不平等帶來的數字鴻溝,就是社交賽道仍擁有的紅利。社交是一件沒有終局的事情,人的一切感官都是市場,更何況,是幾乎人人都會擁有的孤獨。

只要人還會孤獨,社交產品就會不斷的開出新的花。

參考文獻:

  1. 《社交的尺度》騰訊研究院S-Tech工作室
  2. 《中國文化的精神》許倬云
  3. 《鄉土中國》 費孝通【強推,研究中國人的社交行為必看】
  4. 《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孫隆基
  5. 《社交天性:人類社交的三大驅動力》馬修·利伯曼
  6. 《群體性孤獨》雪莉·特克爾

 

作者:YUE,2021屆計算機碩士在讀,Deep Learning方向,曾做過策略產品、數據產品等PM實習。微信公眾號:RE完美主義者。

本文由 @YUE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看到孤獨 ,我突然想到了 佛教, 道教 。 心里有種感覺,他們能解決孤獨。

    來自廣東 回復
  2. 我覺得目前知識付費解決了我不少的孤獨,認知層次廣了,內心充實了,才不那么強烈想要社交或者說有更自然的社交。本自具足,其實一直跟外界索取永遠都是孤獨的狀態。那些低層次的社交,意義不大?

    來自廣東 回復
    1. 忙碌本身就可以避免孤獨,持續的充實自己當然也可以抵消社交欲望,但是從大腦的生理構造來看,只是說程度會減輕,有效的社交還是需要的

      來自北京 回復
  3. 所以說聊天怎么開場

    來自上海 回復
    1. 1. 可以簡單的通過對方的公開信息入手發起聊天,如果對方對你有興趣指標自然會打開話題。
      2. 直接輸出價值,比如你出去玩的照片,出去吃飯的照片,或者你現在的在做的事情的狀態照片等等,然后附上一句文案,一般來說都會回你。如果回了就可以順著話題一直聊下去。
      聊天開場除了輸出價值之外,最重要的是看對方對你有無興趣指標。沒有興趣指標的話,強聊灰飛煙滅。

      回復
  4. 只要人還會孤獨,社交產品就會不斷的開出新的花,說的真好。我想開出一朵,熟人社交之花

    來自湖南 回復
    1. 哈哈哈那可能難度是有些過于大了

      回復
  5. 其實我覺得抖音這個軟件確實解決了人孤獨的表面,內里還是沒有解決

    來自河南 回復
    1. 是呀 其實內容消費也是排解孤獨的手段之一

      回復
    2. 內容消費產品只是把孤獨緩了,但沒有解。還是需要社交,才能解。

      來自上海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