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農業的商業模式,及如何申報數字農業項目

0 評論 8761 瀏覽 22 收藏 9 分鐘

編輯導語: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各行業都在像數字方向發展,進行互聯網融合;農業也不例外,隨著不斷融合,數字農業隨之發展起來,讓三農在此背景下獲得更多價值;本文作者分享了關于數字農業的商業模式,及如何申報數字農業項目,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一、主流的數字農業

之前分享過一篇文章《最全的16個農業模式分類概念解釋》里面對數字農業解釋,是一個高階農業狀態,一個商業模式變革;并應用新的信息技術,融合管理技術的形態,數字農業=智慧農業+管理理念+業務創新+產業融合。

數字農業的商業模式和項目申報

農業模式圖

百度百科對數字農業的定義:數字農業是指將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計算機技術、通訊和網絡技術、自動化技術等高新技術與地理學、農學、生態學、植物生理學、土壤學等基礎學科有機地結合起來;實現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對農作物、土壤從宏觀到微觀的實時監測,以實現對農作物生長、發育狀況、病蟲害、水肥狀況以及相應的環境進行定期信息獲取,生成動態空間信息系統;對農業生產中的現象、過程進行模擬,達到合理利用農業資源,降低生產成本,改善生態環境,提高農作物產品和質量的目的。

此概念有點把數字僅僅理解為通信方向的數字,并非數據帶來的數字化。

隨著國務院對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數字經濟概念的興起,數字農業作為農業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

二、數字農業老商業模式

農業公司和涉農政府單位的IT項目立項,都可以以數字化轉型為立意,充分將管理技術、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與農業相結合,包括農業物聯網和5G,當然現在學術界也把這些合成為數字技術。

不僅IT立項可以從數字農業立項,種子種苗培育、新型農機開發、農技發明、生鮮新型產線、農業立體倉等都可以從數字農業出發,蓋高帽,好立項。

面向數字農業,其實我們不同主體的商業模式有很多,基本上將現有的商業模式上面套一個數字農業的大帽子;并結合農產品供應鏈或者生鮮供應鏈,以生產標準為抓手,以訂單農業為保障,以物流城配為交付,全鏈路為農業服務。

數字農業最終就落到用物聯網降低成本,用電商解決銷路,用AI和BI支撐決策的老套路;這些都是傳統的農業信息化公司和農業物聯網,僅限于從自己公司的主營業務出發去為農業制定數字農業商業模式,有些自己還沒實現數字化轉型就來拿政府項目幫縣域政府實現農業數字化轉型。

數字農業的商業模式和項目申報

老數字農業商業模式圖

三、數字農業新玩法

實則不然,除了以上受到所生產農產品屬性影響之外,數字農業的商業模式不應該是簡單的數字技術,或者說是信息技術;而是從整個產業的角度出發,去服務一個去做內的農業業態,不能做全國性質的,區域的范圍隨自己而定,具體如下圖。

以龍頭為核心,構建產銷聯盟,數字技術和管理技術服務龍頭,幫龍頭做大做強,主要幫助其構建渠道,幫其做擔保獲取擴張資金支持,幫其重塑數字管理體系;能夠支撐其適當的業務創新和商業創新,最終將數字技術和管理理念帶給區域當地所有的農業業態,以實現區域性質的數字農業。

龍頭做大做強后,自然能以標桿,這個我之前的文章也有描述,當然要自己學會發現優質龍頭。

圖片我就相比老模式簡單示意一下了,核心強調區域性質、產銷聯盟、產業基金、全面現代供應鏈管理能力、農業生態、管理技術和數字技術結合。

數字農業的商業模式和項目申報

新數字農業商業模式圖

四、生鮮電商在新模式中的不足

這些像一些電商賦能公司卻在從事一部分,并沒有在整個農業產業鏈上面鋪開。

原因就在于電商只在于銷售側,再往前就是農產品加工(所謂的農業供應鏈),做得強的還有農業品牌,這些僅僅涵蓋整個農業產業鏈的部分環節;所以生鮮電商現階段無法全面服務整個農業產業鏈,不過其與生俱來買全球賣全球的優勢,就足夠給農業帶來流量,就差在數字農業轉型過程中合理利用這些流量,造福農業,使能三農。

五、啟動資金立項來源

雖然有新的數字農業商業模式,需要做很多,也需要資金來源,通過立項方式獲取的資金,新老兩個數字農業商業模式,還是一樣的。

目前數字農業的立項出處有:

  • 數字經濟;
  • 產業鏈扶持;
  • 區域電商;
  • 智慧農業工程;
  • 現代農業試點;
  • 農業扶貧;
  • 農業信息化及物聯網;
  • 各類農業試點;
  • 農產品物流園;
  • 自動產線;
  • 立體倉;
  • 質量追溯智能工廠;

當然傳統的有機肥、生態養殖、循環農業等還是能夠申報補貼。

具體在實操項目申報的時候,建議多找合作(包括科研院校),將模式往產業模式、數據采集與應用、商業模式變革等方向引,能夠帶上系統界面就更佳了,還可以描述所帶來就業機會。

六、數字農業的潛在價值

當然以上只是農業人明面上從數字農業獲利,實際上數字農業對于三農,最大的價值在于將更多的管理理念傳遞給農民(包括個體戶和小微農企);這才是最為農業賦能的,也是新商業模式給三農帶來的實際價值。

其他的都是給IT公司、物聯網公司服務,并促進社會的經濟內循環的。

#專欄作家#

清河落河清,公眾號:農業一二事,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一名熟悉農業的IT架構師,現從事企業架構工作,創建農業微信公眾號、農業社群。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