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8出圈背后,是電商巨頭的工廠之戰

2 評論 9176 瀏覽 18 收藏 15 分鐘

編輯導語:阿里旗下的批發平臺1688是越來越火了,在1688批發需要的用品,正成為中國年輕人的新興生活方式。憑借對產業鏈的價值重構,1688掌握了議價優勢,“便宜”成為吸引這屆年輕人的直接因素。在1688出圈的背后,其實是電商巨頭的一場工廠之戰。

后疫情時代,等來了一群精打細算的年輕人。作為阿里巴巴旗下的批發電商鼻祖1688,一直在做的是B2B的生意,沒有進入主流電商消費的視野。近半年,卻突然在年輕群體中風靡了起來。

在豆瓣「摳門女性聯合會」小組搜索1688,會發現平均每天都有幾個新冒出來的相關主題帖,內容大多是好物推薦,0元買三塊上海硫磺皂、兩塊錢買蝴蝶結發夾、100塊買四個背包···

豆瓣用戶熱情地分享自己在1688上的購物心得,圍觀的組員收下安利,隨手打開1688沖浪。

同樣的場景也在微信公眾號里上演,一些時尚kol已經將探店陣地從淘寶轉移到1688,寫出了一篇又一篇平價好物種草,這些文章的反響都很不錯,粉絲們在評論區不遺余力地贊美1688是個寶藏app。

C端微小的改變,在瞬息萬變的互聯網江湖激不起什么聲浪,但多少可以從數據報告里窺見一二,QuestMobile數據顯示,1688月度活躍用戶同比增長82.14%。成為唯一入圍2020半年度APP增長top榜的電商平臺。

一躍成為國民級APP的1688處處釋放著理性購物的信號,后疫情時代,還沒有等來報復性消費,年輕人就已經先精打細算起來了。

一、消費者更精明了

幾周前,1688對外公布了一組數據:截至2020年6月,1688平臺上20-30歲的買家數占比明顯提升,從去年同期的30%增長到近40%。

也就是說,1688上超過4成的買家,是20多歲的年輕人。

這和大家的固有印象不太一樣,在人們的心目中,這屆90后寧可貧窮也要精致,左手白條右手花唄,這樣一群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后浪,怎么開始上批發市場買起東西了?

經濟學家程實把這種現象歸結為,中國人均GDP邁入1萬美元后,年輕一代有了越來越強的民族自豪感,中國工廠直供正在崛起。年輕人不再需要從高消費中獲得價值認同和身份認同。

聽起來很體面,但多少有些不接地氣。中國經濟從十幾年前起就開始騰飛,國人偏偏在疫情時期意識到,原來我并不需要從高消費中獲得認同,這個解釋還是有些勉強的。

更合理的可能性是,近兩年拼多多的崛起,讓人們接受且適應“低價”這一標簽,從而開始尋找其他性價比更高的渠道。另一方面,在疫情的沖擊面前,許多人意識到了開源節流的重要性,也得以更理性地看待消費主義。

在淘寶搜索“襪子”,跳出來的商品基本都是29.9元/5雙包郵,同樣在1688搜索時,就會發現商品單價普遍不超過1元,購買數量越多,價格優勢越明顯。

淘寶搜索的推薦邏輯是千人千面的,系統會根據買家標簽展示商品,價位也通常根據過往消費水平決定。而1688的模式是批發走量,采購商對價格更加敏感,一般情況下,銷量靠前的商家,產品的價格也是經過篩選的,買家可以更直觀地看到商品底價。

1688一頭鏈接著工廠,一頭鏈接著消費者,砍掉中間商環節和品牌溢價等不必要的成本,讓用戶以超低的價格購買到產品。

而且很多淘寶賣家都是在賺信息差的錢,從1688進貨,經過二次包裝上架淘寶,消費者直接上1688買工廠貨,是購買商品的最短路徑。

直播電商的爆火也基于同樣的底層邏輯,人們喜歡看李佳琦的“全體女生,給我買它!”,但更喜歡的是低于市場的商品價格,主播直接對接品牌,供應鏈層級少,頭部主播還可以擁有更高的議價權。

疫情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市場機會,全國人民無所事事宅在家,沒有那么在意時間成本,1688和直播帶貨等模式,都是在為用戶提供一個價格更低的購物渠道,也因此得以破圈。

二、2B生意難做

如果只是消費者單方面的需求,1688也很難短期內迎來零售訂單繁榮。

對于1688的商家來說,2B業務走量,成交一個就能頂上百個C端訂單,所以一直以來,商家都不太重視2C的業務線,更別提為零售業務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務了。

這樣佛系的心態在用戶端的反饋是,要另付運費,起批量很大,售前售后都找不到客服,每一環都不算致命,但串起來,也就足夠勸退了。

直到今年疫情,大量外貿產業帶工廠出現嚴重貨品積壓,2B的生意不好做了,工廠陷入危機,只能把零售業務也做起來,降低庫存,回籠資金,零售的客單價雖然低,好在盤子足夠大,也能多少緩解部分資金壓力,沒準還能將一些C端買家轉化為B端買家。

另一方面,也有大環境的原因,隨著拼多多、阿里和京東的競爭加劇,各大平臺都開始向工廠直購發力,將一個更赤裸真實的價格擺到消費者眼前,經過幾輪低價轟炸,消費者開始對價格更加敏感,這也讓一些沒有生產能力,只是倒買倒賣的商家陷入了尷尬的處境。

與此同時,淘系流量越來越貴,這也擠壓著賣家的利潤空間,淘寶賣家和1688是一榮俱榮的關系,淘寶賣家的日子不好過,1688商家也得另尋出路。

并且,1688上的產品,大多屬于白牌,質量和功能基本上不會有太大出入,用戶不期待什么品牌價值,更看重性價比,想要突圍只能打價格戰,也就意味著,必須將中間環節降到最低,最好是工廠可以直接面對消費者。

前段時間炒得火熱的夜市經濟,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著1688出圈,不少攤主在進貨時想起了1688這個國民批發市場,1688商家抓住了這次機會,將起批數量調整為2件甚至1件,降低了普通用戶的購買門檻。

散客入侵1688,也給別有用心的人帶來了一些可乘之機,在消費者的心智里,1688是最便宜的渠道。

所以在1688看到的價格,就不太會再去三方比價,有些賣家利用這點,在1688上開設無貨源店鋪,從淘寶、拼多多等地方進貨,賺取差價。

1688商家意識到向C端用戶敞開大門,也許會是一個還不錯的轉機,雖然疫情遲早會結束,但在疫情期間變得已經變精明了的消費者,很有可能會將理性的消費習慣保留下去。

于是很多商家開始在詳情頁設計和文案上花心思,以此吸引零售客戶。

三、工廠之爭

1688出圈,表面上看是用戶和商家的共同決策,實則是電商巨頭在背后助推,有意促成的局面。

2011年底,阿里巴巴判斷淘寶用戶增長將在2015年前后進入瓶頸期,所以2012年,阿里將淘寶商城更名為天貓,阿里放棄了9.9包郵的低端貨,著重運營有品牌的優質企業和大賣家。

在上行和下沉之間,阿里做出了和京東一樣的權衡,也給了拼多多崛起的機會。當淘寶、京東還囿于自建倉庫、改善物流時,拼多多搶先對源頭工廠下手。

拼多多意識到五環外的小鎮青年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同時期,消費降低的概念頻出,即使是一線城市用戶,也不需要件件商品都是品牌,像衛生紙、插線板、塑料袋這樣的標品。

如果白牌商品的價格足夠低,且質量能夠維持在一定水準,就大有機會殺出重圍。

2018年12月,拼多多正式實施新品牌計劃,計劃扶持1000家行業工廠,幫他們有效觸達4億消費者,拼多多想將原有的“生產-品牌方-代運營-物流-消費者”的供應鏈簡化成“生產-物流-消費者”。

在流通側打造最精簡的供需體系,幫助企業壓縮成本,也讓消費者直接接觸到商品的底價,這是以價換量的邏輯。

新品牌計劃扶持起了一批具備供應鏈優勢的工廠,這些新銳品牌通過拼多多拔地而起,營業額實現幾十倍的爆發式增長,和傳統品牌崛起不同的是,沒有人在意他們的名字。

這不是一個資本市場喜歡的故事,它不性感,低價走量,看起來和十幾年前商店里播放的“廠家直銷,全場清倉”沒什么區別,但依靠著9.9包郵,硬是走進了千家萬戶。

風口逐漸浮現,很快阿里和京東也加入了戰場。

去年3月,阿里宣布整合聚劃算、天天特賣和淘搶購等主打下沉市場的業務,并提出要打造中國1000個產業帶做C2M和C2B的定制;2019年12月,淘寶事業群成立C2M事業部,由阿里巴巴副總裁汪海兼任總經理,足以看出阿里的決心。

京東方面,在主打下沉市場的“京喜”,將「廠直優品」聚合到了一個單獨的板塊,在首頁給予推薦,該頻道展示的都是各個產業帶工廠型商家生產的商品。

這些工廠由京東挑選,質檢合格后上線,并且孵化了上百個產業帶溯源主播,為用戶挖掘廠家直銷的好貨。

阿里、京東、拼多多在做的本質上是同一件事情,他們要聚合足夠多的工廠,用最精簡的供需環節,以自身的數據優勢對產業鏈進行改善,生產線從需求側反向定制,可以避免冗余成本,進一步降本增效,和工廠形成互惠共生的關系。

電商巨頭的戰場已經從品牌、物流,悄悄地轉移到了產業帶上,中國從來不缺工廠,缺的是能達到定制化且規?;a的優質工廠,產業帶之爭,比的是供應鏈能力和資源。

在這場爭奪賽里,阿里有1688作為基本盤,可以源源不斷向淘寶特價板滲透,拼多多已形成“便宜”的品牌認知,搶先一步占領了消費者的心智,京東有自建物流的優勢,但在產業鏈整合能力的短板凸顯,需要加快產業帶布局的步伐。

盡管從現有市場規模來看,C2M行業尚不足萬億級市場,市場滲透率也不足5%,但如果把視角拉高,下沉市場一直是電商平臺的藍海,在這一部分市場里搶占先機,對全局的控制能力也將得到大幅提高。

這是一條屬于電商巨頭的賽道,消費者不關心誰能在這場幕后變革里笑到最后,重要的是,他們也許能夠一直買到9.9包郵的紙巾了。

比起突然興起又隨時消亡的風口,這才是互聯網時代,實實在在能夠觸達用戶的紅利。

四、小插曲

我在參加人人都是產品經理2020年度作者評選,希望喜歡我的文章的朋友都能來支持我一下~

點擊下方鏈接進入我的個人參選頁面,點擊紅心即可為我投票。

每人最多可投3票,投票即有機會獲得百萬驚喜禮品&起點學院千元豪禮哦!

投票傳送門:http://996.pm/7V8Ky

#專欄作家#

張美芽,微信公眾號:張美芽,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ヂ摼W/財經觀察作者。記錄日新月異的賽博時代。寫較有趣、相對中立、盡量嚴謹的互聯網觀察。關注電商、社交、視頻、新消費等賽道。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寫的不錯哇!

    來自上海 回復
  2. 有點東西

    來自浙江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