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商業視角,重新審視“會員”

1 評論 9609 瀏覽 41 收藏 15 分鐘

編輯導語:從購物用的淘寶會員、京東會員,到聽歌用的網易云音樂會員、QQ音樂會員,我們使用的各種產品,仿佛都推出了會員功能,你有沒有購買過會員呢?為什么會員成為了產品的必備選項呢?本文作者從商業的角度,為我們進行了分析。

現在,好像越來越多的企業都在做會員了。

2018年8月到2019年8月,我在大眾點評做了1年的會員產品及運營。那時候是做產品的第1年,還沒有那個意識要對會員這件事去做一個更深入的思考。只知道公司要做這件事,就想各種策略去實現目標了。

最近因為跳槽的關系,關于這段會員的經歷跟許多面試官有過交流。同時因為在上一份工作中做了一些商業產品,所以再回頭看第一份工作中所做的會員相關工作時,又有了更多的思考。

為什么大家都在做會員?

如果老板決定大做會員,究竟該不該做,從商業的角度講為什么要做,到底解決了什么問題。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這些,我覺得都應該是任何一個稍微有經驗的產品經理,在面對會員產品這個考題時應該去想的。

會員、積分、等級,這些絕對不僅僅只應該被看做用戶運營的工具,也不僅僅是為了流量、GMV等運營指標服務。在移動互聯網沒有普及之前,這些工具就已經在商業領域被廣泛應用,我們需要從商業的角度,重新思考會員。

在這篇文章里,與大家分享我最近的一些思考,也許不成體系有些零碎,希望對你有一些啟發和幫助。

一、在高凈值和排他性的消費領域,會員是帶來確定性收入的重要工具

關于這一點,最經典的案例可能要屬來自航旅這樣的高客單價行業了。

在這些行業中,存在了一部分消費能力強,且對坐飛機有很強訴求的高凈值客戶。對于某個航空公司來說,吸引或流失一個高凈值客戶都是一件很大的事情。

為了理解這一點,我們來假設一個模型:

假使全國每年有100萬客戶會穩定地坐飛機出差,每個月一次出差,往返均價1000元,這就是120億的生意。

假設全國一共有10家航空公司,他們提供的是完全相同的標準化服務,每個客戶每一次出行決定做什么航班都是隨機的。那么對于這些航空公司來說,可以預料到的是每年的訂單將很不確定卻又很平均。

很平均,是因為在這個模型中,100萬客戶下單是完全隨機的,樣本足夠大時,訂單會呈現非常均勻的分布。

不確定,是因為在這個模型中,航空公司沒有任何的主動權,如果一家公司率先采用了讓利等差異化服務,那么對于其他對手來說都是降維打擊。所以每一家公司都在潛意識中想要主動做點事情,拿到主動權。

最核心的,就是影響用戶下單的決策樹(即用戶在做決策時的思維模型)。在模型中他們是被隨機選擇的,現在他們希望主動讓用戶選擇自己。

于是航旅行業里誕生了會員的概念,通過折扣、讓利和高附加值服務等手段,綁定了一個忠實的高凈值客戶,讓這個人在下單時,優先選擇自己的航空公司。通過爭奪老客,抓留存,最終抓到的是穩定的交易現金。

而穩定的現金流,這對于航旅這樣的高投入高回報行業來說,是非常關鍵的。

還是這個例子,100萬會員,10家航空公司,假設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10萬會員。80%會員在下單時會選擇注冊會員的航空公司,這樣每家公司每年至少有8萬的會員出行的生意,且這個生意是自己的,具有很明顯的排他性(人不可能在同一時間在兩個飛機上)。

除了航旅業,其他類似的還有健身、美容、美發等行業,他們都具備高凈值、高排他性等,通過會員抓住一個用戶,便抓住了一個穩定的現金流。有了現金,企業的經營就具備了更大的靈活性。

這便是我對會員的第一點商業思考。

二、在數字化程度較低的傳統零售業,會員是跟消費者建立渠道鏈接的重要觸點

你應該熟悉這個場景,你去線下的商場購物,店員跟你說掃一掃這個二維碼,注冊一下成為會員,就能獲得一個小禮品。

在這個場景下,企業通過你的注冊,與你完成了一次渠道鏈接。會員,就是企業在企圖與你產生鏈接時所使用的一種工具,往往伴隨著一定的激勵。

對于傳統零售業來說,在過去,企業和用戶之間通過商品產生連接,優質的商品吸引用戶的復購。但隨著新品牌的加入和同質化的加劇,單純依賴商品的連接已經顯得十分被動,企業和用戶之間需要有直接的連接渠道。

說到這里你可能已經發現了,這不就是觸達么?

的確,對于一家典型的互聯網公司來說,用戶在使用APP的時候需要通過手機號注冊,完成了注冊就完成了渠道鏈接,根本無需借助會員的名義。

但傳統零售行業不同,雖然收銀系統的出現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賬的問題,但還是無法跟用戶產生鏈接,因為場景不成立。你去超市買東西,店員要讓你報手機號,你一定覺得奇怪。

因為我可以在沃爾瑪買東西,我也可以在家樂福買東西,我可以買寶潔的洗發水,也可以買聯合利華的。只需要完成交易即可。

但企業不能止步于此。零售企業做營銷、做新品推廣,需要跟用戶之間產生不同層次的鏈接。信息的觸達是一種,定向的經營是一種,這些,都基于企業拿到了用戶的手機號。

所以他們使用了會員,引導你積分抵現,這樣你就跟這個超市或者這個零售主體產生了聯系。什么聯系?基于移動設備,企業跟用戶便可以對話了。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天貓、京東等傳統零售企業的旗艦店,電商平臺的老用戶還是會看到零售品牌的入會邀請。貢獻手機號,成為會員,領取福利,建立渠道鏈接。

有了鏈接,便有了更多的銷售機會。

這一點做過銷售的人一定深有體會,在銷售使用的CRM(客戶資源管理)軟件中,最核心的功能之一,便是潛在銷售對象的手機號維護。維護好了這個,便維護住了潛在的銷售機會。

這些是我對會員的第二點商業思考。

三、知識付費行業是如何基于IP實現付費會員規?;鲩L的

對于很多企業來說,付費會員是他們收入的主要構成,會員的增長牽動企業的生死存亡。而這其中,知識付費領域的會員增長尤為典型,也更加引人關注。

在當前的知識付費領域,有兩個頭部公司,得到和樊登讀書。據了解,樊登讀書的付費會員規模已經達到了千萬級,會員業務收入占到了公司總收入的80%以上,得到不清楚,但個人估計比例也不低。

會員付費,本質上是一種交易行為:用戶花錢,得到一個身份,基于這個身份,享受特定的權益。因此,付費會員的規?;鲩L,關鍵是抓住交易的驅動力。簡單來說就是,用戶是為了什么買單。

在我看來,樊登讀書和得到雖然都做知識付費,但在付費會員的規?;鲩L上,其采用的策略還是略有差別的。

體驗過樊登的朋友都知道,他們只有365元的年卡會員,主打的賣點是樊登講書和思維導圖、相關PPT等增值服務。我把樊登讀書的模式理解為中心化IP。

IP大家都知道,IP不受平臺的限制,有忠實的粉絲,具有極強的變現價值。而中心化IP的最大特點是,經營者本身就是賣點,例如樊登的講書,例如羅永浩的錘子手機。

中心化IP下的付費會員,具有更高的忠誠度和口碑傳播的意愿,會員和IP之間具有更強的情感聯系。而得到的模式,我將其理解為分布式IP。

得到的運營思路,側重搭臺子請各行各業做優秀的人來唱戲。無論是課程還是聽書,得到的內容覆蓋度都是非常廣的,這樣不同的用戶總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點,從而產生自然的轉化。

作為得到的創始人,羅振宇貢獻的內容是免費的,起到了引流的作用,真正的交易轉化主要依賴薛兆豐、萬維鋼這樣的分布式的獨立大IP和各種獨立的聽書制作工作室。

如果以企業擴張模式作為類比,那樊登讀書便是直營,得到便是加盟。這是兩種不同的增值策略,有其各自的優劣勢

直營模式的優勢,在于中心化IP的強大影響力,使得客單價可以被做得很高,續費率可以做的很高,但規?;碾y度較大。

加盟模式的優勢,在于分布式IP的廣覆蓋度,使得用戶結構可以做得更復雜,免費的、付費的、課程的、聽書的等等,但單個IP的管理和質量保證,需要經營者下大工夫。

當然在現階段,我更看好加盟模式,因為分布式IP的轉化是更加自然的。

當中心化IP的粉絲數量漸漸減少,如何真正通過內容實現新用戶轉化,如何允許不同付費意愿的用戶同時存在,實現付費會員的差異化和規模增長,就變得更為關鍵了。

這些是我對會員的第三點商業思考。

四、免費會員最大的難點是ROI的衡量

從商業視角看很多東西,都得看成是生意。既然是生意,就講究個成本和收益。

在前面三點思考的例子中:因為最終都會歸因到現金收益上,無論是定機票的例子,還是用戶復購的例子,還是購買課程的例子。基于一定的數據模型,總能算出單個用戶的LTV(生命周期價值),有了LTV,就有了ROI。

但免費會員很難,我曾經所做的大眾點評會員,便是一種免費會員。用戶只需要每個月寫一定數量和質量的點評,便獲得會員的身份,享受特定的權益。

這種經營方式下,成本是可量化的,但收益很難。

一個用戶從非會員變成會員,他給平臺貢獻的商業價值從多少元變成了多少元,很難衡量,因為路徑太長了。最終的商業價值都會歸因到收入,對點評來說就是廣告收入和商戶入駐收入。

但評價數量和質量的改變,究竟能如何歸因到收入呢,這個模型是很難找到的。所以現在我越來越發現,點評在會員這塊在淡化權益,淡化權益就是淡化成本,淡化成本就是意味著OKR不再聚焦于ROI。

或者說,創收不再是點評最核心目標了,守住消費者心中的心智,成為最靠譜的消費決策平臺這個定位才是。當然以上是我從點評離職之后的一些個人思考,也許我也想錯了。

從商業視角重新思考會員,大概就是這些思考了。正如文章開頭所說,不成體系、有些許零碎,只希望對你有幫助,那就足夠了。

#專欄作家#

大力哥呀;微信公眾號:大力哥求職,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正年輕的產品經理,關注新零售、用戶體系,擅長問題抽象及拆解。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最后第四點,有點收獲

    來自江蘇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