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書商業化的冷思考:內容生態治理決定UGC平臺商業化上限

2 評論 14852 瀏覽 67 收藏 13 分鐘

編輯導語:作為當紅的UGC平臺,小紅書如何在“內容生態打造”和“商業化”之間達成平衡,是一個不小的難題。如果商業化傷害了小紅書的內容生態,也就動搖了小紅書的根本?;ヂ摼W的風口來得快,走得也快,小紅書的商業化需要進行冷思考。

小紅書又“攤上事”了。

近日,浙江省臺州市公安局官方發布了一則消息,提醒經常刷“小紅書”的人們謹防被騙。

根據這則消息,有受害者在小紅書App上看到一篇“在家做兼職,月入上萬,工資日結!”的筆記,掃碼進入微信群后最終被騙9.3萬元。對此,警方提醒,極具誘惑的廣告很容易讓許多寶媽趨之若鶩,最終深陷騙局。

對小紅書而言,臺州公安局發布的這則消息,無疑是戳中了內容社區平臺難以撫平的那道傷疤:內容治理,對于UGC內容社區來說,是關乎商業化的大問題。

商業化爭議不斷,UGC社區難逃內容治理的“彭羅斯階梯”?

幾乎所有UGC平臺內容生態的劣化,都是從商業化提速開始的。

從推出自營商城“福利社”,到19年上線品牌合作人平臺、推出“小紅店”等,再加上今年測試直播間、達人筆記測試淘寶外鏈,小紅書商業化動作不斷。與商業化同步的是,小紅書的內容生態也開出出現劣化跡象。

隨著平臺商業化提速,小紅書上充斥著大量消費意味濃郁的各種筆記。去年3月份,一則#小紅書代寫50元一篇#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12月份,央視《朝聞天下》點名批評小紅書等平臺存在刷評、點贊等黑產。

內容生態的劣化,種草模式背后的黑產等,也為小紅書帶來了麻煩。

去年7月份,小紅書遭遇“至暗時刻”,各大應用市場紛紛下架小紅書,而在下架風波的前兩個月,小紅書剛剛對KOL進行了一場“大清洗”,并上線了由真實購買用戶進行打分的產品評分體系——“小紅心“,試圖重塑內容生態。

不過,UGC內容生態治理,可能沒有小紅書想得那么容易。

一方面,種草模式下,平臺對內容治理很多時候與平臺本身的商業化訴求是相悖的。

舉個例子,早期小紅書堅持不允許在社區中出現明顯的廣告,內容的曝光不帶有商業目的,但很多時候B端品牌會直接與博主合作。隨著小紅書商業化提速,今年10月份,淘寶外鏈的內測范圍進一步擴大到筆記,彼時的內容分享社區,似乎正在成為赤裸裸的賣貨平臺。

另一方面,商業化屬性的增加,傳導內容端,則容易使UGC內容變得更加不可控。

比如,文章開頭提到的兼職筆記,再比如,過度商業化的筆記內容可能會涉及更多政策風險等。

據天眼查App數據顯示,2018年19年期間,其運營主體行吟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收到工商部門19條行政處罰。其中,最近的一條處罰類型為“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

如果結合小紅書商業化提速的背景來看,這一處罰頗為耐人尋味。

內容生態治理訴求與商業化訴求的共同推動,似乎使小紅書陷入了UGC內容平臺的“彭羅斯階梯”,在內容生態良性循環與商業化增長的取舍中,或是商業化程度難以滿足資本市場的期望,抑或是商業化腳步太快,內容生態治理難免滯后,始終無法找到內容流量生態與商業化變現的最佳平衡點。

UGC主導的內容生態與流量商業變現之間存在天然的“悖論”,一方面,UGC流量價值是平臺商業化的基本面;另一方面,廣告、電商的核心變現模式下,商業化必然會導致內容生態的劣化。

在B端品牌的“種草”需求下,UGC內容的創作很容易實現鏈條式的“商業化”,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筆記代寫、虛假種草等黑產盛行:鏈條式創作效率更高,更能滿足B端品牌的傳播訴求。

長此以往,UGC平臺的內容生態就會變得更加不可控,內容社區商業化的程度不能超過內容生態良性循環的一個閾值。這就好比你往一池清水里滴一滴墨汁,墨汁是會被溶解的,但如果墨汁的量超過了一個閾值,池中的水就越來越渾濁。

如何準確地找到這個閾值,并在商業化的進程中把這個閾值的上限拉高,可能是小紅書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UGC平臺商業化價值定律:內容生態治理效率決定平臺商業化上限。2015年知乎設置了企業藍V,有意識地把品牌營銷作為一個內容的拓展方向,逐漸做大了知乎流量池,為后來知識付費的變現,打下了流量基礎。

同為UGC內容平臺,2018年小紅書開始了有意識的商業化之路,內容的多品類擴張也由此拉開。而之所以做內容品類擴張,為的是流量上“破圈”,目的還是在于商業化。

所謂商業化,其實就是流量變現。

流量的本質是注意力,內容只不過是獲取C端注意力的手段。出于商業化的考慮,小紅書必須擺脫某一類標簽,這意味在內容上,必然會由垂直化到全域化。

這也是目前小紅書在積極嘗試的。一方面,在內容品類上多線擴張,做大流量的基本面;另一方面,通過App交互的短視頻化,來強化流量的留存,把流量變現的天花板做高。

在過去,“女性、種草、美妝、小眾”等標簽深深刻在小紅書的基因中,而內容隨著內容品類的擴張,讓小紅書似乎正在打破這些標簽,在商業上也有了更多的想象力。

實際上,當前的小紅書早已經度過了“紅利期”。在小紅書內容生態形成的過程中,是有一定的品牌培育能力的,這也是完美日記能夠迅速成長起來的原因。但對于如今的小紅書來說,需要通過擴大流量的基本盤,來進一步挖掘新的流量紅利。

首先是流量的覆蓋程度,簡單的說就是流量池究竟有多大,做UGC內容社區,內容品類覆蓋越廣,流量本身覆蓋就越廣,潛在的商業化變現價值就越高。這也是小紅書加速內容擴展,深入布局短視頻的原因。

其次,內容變現的效率夠不夠高,能不能有效覆蓋內容生態良性運作的成本。

內容變現效率方面,一方面是廣告變現效率,另一方面是電商變現的效率。

實際上,優質的UGC內容是小紅書的優勢,以UGC內容為流量基礎,小紅書也在建立一個消費者(內容生產者)、品牌方、MCN機構、電商業務的流量變現閉環。

問題在于內容生態良性運作的成本還是偏高。

比如,受之前App下架事件的影響,小紅書MAU數據下滑嚴重,據QuestMobile數據顯示去年6月份小紅書MAU達9300萬,下架風波后MAU整整下降了2000萬,僅為7288萬。千萬級別的MAU下滑對于小紅書這樣體量的UGC平臺而言,不可謂影響不大。

再比如,根據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11月4日報道,疑似有博主通過小紅書發布大尺度美女裸露圖片和視頻,并通過留下的聯系方式開展有償性服務。隨后小紅書方面稱,對于涉嫌存在第三方平臺涉黃行為的用戶,已經提交相關管理部門做進一步調查。

實際上,對于UGC內容平臺來講,這樣的內容合規風險始終存在,對此,小紅書啟動了啄木鳥計劃,來進一步規范社區生態,但究竟有多大效果仍然值得評估。

“UGC平臺,必然需要解決內容生態治理的問題?!坝袃热菪袠I從業人士表示:“決定平臺商業化上限的,實際上是內容生態的治理效率,治理效率越高,內容生態正循環的成本越低,內容變現的空間也就越大?!?/p>

最后,平臺有沒有深度參與交易的鏈條。

從當下來看,內容平臺變現難是一個常態,互聯網商業的變現途徑主要有兩條,一個是廣告,一個是電商。廣告方面,優質的內容生態與廣告本身就是一個對立面,這意味著作為一個純內容平臺,它的變現天花板實際上很低的。

因此,我們能夠看到電商平臺也在做內容,內容平臺也在做電商。

背后的原因在于,內容社區的更高商業形態可能是內容電商,前者本質上是販賣流量,后者則深入交易鏈條,但難點在于如何搞定供應鏈和物流。

長遠來看,在核心流量分發價值之外,UGC對深入交易鏈條的探索,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會成為一個趨勢。這其實是跟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做電商是一個內核邏輯。

“小紅書未來商業化的增長可能取決于兩點。”上述業內人士表示:“一個是能否在克制的商業化下,成功破圈,不斷拓展內容生態的變現價值;另一個則是能不能真正從一個流量平臺變成一個商業平臺,深入人貨、人與服務交易的核心鏈條,這可能是決定小紅書未來商業增長潛力的關鍵?!?/p>

#專欄作家#

劉志剛,微信:13124791216,微信公眾號:互聯網江湖(ID:VIPIT1)。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資深媒體人,36氪/鈦媒體等多家專欄特約撰稿人,TMT領域深度報道。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

    回復
  2. 寫的太棒了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