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2020:既是顛覆,又是重塑

5 評論 6261 瀏覽 13 收藏 11 分鐘

過完今天,2020年就正式結束了。站在2020年的終點回望這一年,我們經歷了太多的變化。有的讓人措手不及,有的意外尋得生機。借助5個關鍵詞,再看一眼2020年發生了什么。

離2020年結束還剩下最后一天,每個人都迫不及待想要開啟新的一年。

去年,2019年度漢字“南”生動概括了過去一年的艱難險阻。原本以為終于雨過天晴,沒想到只是狂風暴雨的開始。

今年,很難用一個詞去形容2020,因為它真的讓我們五味雜陳,才下眉頭,又上心頭。

一場疫情,將所有人拖入了荊棘遍布的未知道路。新冠病毒就像被打開的潘多拉魔盒,疫情成了揮散不去的陰霾。

好在,現在這片陰霾漸漸退散,互聯網行業率先出現曙光。

而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作為互聯網行業的觀察者,將今年濃縮成5個關鍵詞,帶你一起回顧2020發生的巨變。

01 萬物皆可“云”

名詞解釋:線下行業在此次疫情中遭受著重創,空蕩蕩的街道迫使他們將業務轉移至線上。在線教育、在線辦公、在線問診、直播帶貨、社區團購等等,你能想到的,都可以在網上實現。

“停課不停學”的口號一喊出,學生黨只能收起玩樂的心,乖乖在家里上網課。各大培訓機構紛紛開發線上課程,而資本則更多地向頭部玩家集中,行業洗牌加劇。

在一個高達萬億人民幣規模的市場前景下,沒有人會輕易放棄吃下更大蛋糕的野心,一切充滿變數。

歷史進程中的在線教育:一個互聯網風口的輪回記

學生黨逃不過上課,工作黨逃不過上班。就算你遠在天邊,釘釘一響,抑郁彷徨。

一個在線辦公產品的最大意義,不是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將員工當成是機器或者是資源進行使用和消耗,而是讓每個普通人都開開心心工作。

釘釘之下,在線辦公還有什么機會

忙碌的工作后,唯有購物能給我帶來快樂。

2020年,直播電商給再次受困的線下商業提供了一條高速公路。李佳琦的一句“OMG”,清空了商家的庫存,也清空了消費者的錢包。

直播電商,一場流量與商業的路線之爭。進入下半場,玩家只剩淘寶、抖音和快手。

直播江湖五年全史:一場流量與商業的路線之爭

年輕人既沒躲過直播電商的誘惑,也沒抗住地推小哥的熱情籠絡。

社區團購毫無疑問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不用出家門就能買到新鮮蔬菜。但與此同時,路邊的超市小店卻因為低價競爭叫苦不迭,甚至有人說社區團購依靠補貼搶走了小商販的生意,“不講武德”。

社區團購不是洪水猛獸,而是細水長流

02 短視頻

名詞解釋:短視頻,特指在互聯網新媒體上傳播的時長在5分鐘以內的視頻。短平快的大流量傳播內容逐漸獲得各大平臺、粉絲和資本的青睞,截至2020年6月,中國短視頻用戶規模已達8.18億,日均使用時長110分鐘。

隨著生活節奏的逐漸加快,加上人們的使用習慣從PC 端轉移到移動端,我們仿佛很難擠出多余的休閑時間,于是耗時的東西很難再吸引到大眾的注意。

抖音正好利用了這一特性,用15秒的短視頻完美地填補了這些碎片時間,也因此成為了一大時間熔爐。

抖音內幕:時間熔爐的誕生

而作為字節跳動海外擴張戰略的排頭兵,從被懷疑泄露用戶隱私,到被指責威脅國家安全,TikTok今年的發展可謂是諸多坎坷。

伴隨著TikTok收購事件的爭議糾紛,中國短視頻產品在北美這十年的布局也逐漸浮出水面。

偶發事件TikTok,撞開的北美短視頻十年

短視頻的火爆,讓國民社交產品微信也蠢蠢欲動。

微信之父張小龍曾表示,微信是一款“用完即走”的產品,但是視頻號推出以后,微信似乎變了一副模樣。

視頻號頻繁打通各種鏈路,集三千寵愛于一身,它真的能火嗎?

萬字長文:談談我對視頻號的思考

03 后浪

名詞解釋:B站的出圈視頻《后浪》讓人們認識到了新一代年輕人,他們敢想敢做,不懼挑戰,擁有無限可能。奔涌吧,后浪!

B站《后浪》一出,就在中青年群體中刷屏。點贊率為93.69%,彈幕率為61.44%,分享率為86.36%。可見用戶參與率、自傳播率之高,這是國內各大視頻網站都不可能取得的數據。

這些用戶行為的背后,是B站破圈的又一次行動。

從《后浪》刷屏看B站破圈

但很快,被激情沖昏頭腦的年輕人開始明白,他們并不是視頻中光鮮亮麗的后浪。

B站投喂給后浪的,只是他們以為的、心目中完美的后浪,而后浪通過“搜索”形成的自畫像或許更為準確,畢竟真實最有說服人的力量。

從“后浪”到搜索大數據里的新青年,誰更真實?

不得不說,B站是最了解年輕群體的平臺之一,牢牢抓住了這一代年輕人被人誤解后的無從宣泄。

不管你承認不承認,未來的世界都是由他們書寫,并且正逐步成長為未來中國新經濟、新消費、新文化的主導力量。

乘風破浪的“后浪們”——新人類和13個誤解

04 新消費

名詞解釋:經濟和互聯網環境的快速變化,出現了大量的新型消費方式。重現人間煙火的地攤經濟,充滿驚喜的盲盒經濟,不可忽視的老年人經濟,它們帶來了新的消費方式和更多的經濟發展可能性。

為了緩解疫情給就業和消費帶來的打擊,地攤經濟重現江湖!

此政策一出,打工人都不打工了,紛紛響應國家號召,戲稱要通過擺地攤實現財務自由。

同樣是賣貨,新零售和地攤經濟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在已有的商品供應鏈環節內把正確的商品交付給需要的人。

用新零售思維拆解地攤經濟

除卻地攤小販的回歸,玩具盲盒也讓很多年輕人夢回童年。

從想擁有盲盒的期待,到拆開包裝那一刻獲得的驚喜、遺憾,再到集齊成套的滿足,盲盒無時無刻在撞擊著用戶的內心。

「盲盒」為什么讓人上癮?

在品牌越來越追求年輕化的時代,老年人逐漸邊緣化。

隨著老齡化時代的到來,整個社會的年齡結構發生巨大的變化,老年人的人口基數越來越多。

雖然老年人不再能創造生產價值,卻還有不可估量的消費價值。但在實際的情況中,許多中老年人卻被一堵無形的“墻”給隔絕在互聯網之外。

中老年人出行成難題,該如何拆掉互聯網的“圍墻”?

05 自嘲精神

名詞解釋:在越來越內卷的社會,大概只有自嘲才能抵抗生活的惡意。打工人、凡爾賽、名媛拼單,網絡熱?;影俪?。人們在網上哈哈哈,在現實中嚶嚶嚶。

內卷是今年被討論最多的詞,它是一種競爭過度的狀態,或者說是一種“內部的惡性競爭”的過程。

互聯網行業更是內卷的“重災區”,當你覺得996已經“慘無人道”時,你的同事已經開始007了。

企業也不例外,燒錢補貼大戰從未停止過,流量紅利卻已經封頂。

面對“內卷”,企業和個人如何自救?

打工人,就是出賣自己的時間換取勞動報酬的人,說白了,凡是“手??谕!钡娜?,都可以被稱為打工人。

那些不擁有生產資料,沒有股票、分紅等“睡后收入”的人群,都是蕓蕓“打工人”中的一員。

比“社畜”少一點卑微,比“打工仔”多一份氣勢,“打工人”帶著一堆氣壯山河的口號火起來了。

“打工人”火了,是生活焦慮的釋放,還是對職場的祛魅?

與打工人相反的是,是將貴族精神進行到底的凡爾賽文學,核心在于表演高級人生。

從六學、茶學到凡爾賽,這些藏在tag里的文明,正在以「璀璨」的語言邏輯,擊潰朋友圈酷蓋們的詩和遠方。

從茶學到凡爾賽學,社交tag制造新文明?

 

2020年的驚濤駭浪,遠不是這五個關鍵詞可以包含概括的。

隨著疫情的逐漸明朗,中國互聯網正邁向新的征程。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會繼續陪伴大家度過新的一年,與過去一年揮手,我們即將邁向更好的一年。

2020,拜拜了您。

2021,下手輕點。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互聯網知識開胃菜,人工智能才是主菜

    回復
    1. 任重道遠

      來自上海 回復
  2. 新事物就像丟盡社會池塘的石子,不管石子有意無意,總會對社會產生一圈圈的漣漪,輻射你我他。

    來自湖南 回復
  3. 是顛覆,也是重塑

    來自上海 回復
  4. 這么應景的總結,為什么沒有人評論

    來自湖南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