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產品的剛需痛點高頻,嘗試分析一下共享單車的未來

30 評論 16680 瀏覽 36 收藏 11 分鐘

如果單車共享平臺真的能熬到人人都有環保出行意識,人人都不太在意是否“私有化”的那一天,那才是單車共享的春天,否則又將重演“燒錢大戰”覆轍。

這幾天單車共享這個話題被炒的火熱,有人甚至說這是2016年以來的又一個風口,真的是這樣嗎?

本文就從產品經理的角度分析一下單車共享,看看它到底是不是一個好的產品。

一、產品基本要素解析

1. 剛需

首先從剛需層面上說,交通出行確實是每一個人的剛需。出行的方式有很多種,主要有有以下幾種選擇:

  • 搭出租車
  • 乘地鐵
  • 乘公交
  • 自己開車
  • 用uber
  • 單車(單車共享)

那么平時你看到的上班族,大多是以公交車、地鐵、出租車、私家車這幾種方式?,F在又多出來一項選擇:單車共享。請問基于以上幾種出行的交通方式,你會更容易選擇那種?很簡單,很多人在要出門辦要緊事的時候,肯定不會選擇單車出行,尤其是在北京這樣空氣質量差的城市,單車出行當然不是首選,騎單車還會給你帶來額外裝備:口罩,防毒面具等等。

此外,還有很多場合根本沒有提供單車停放的位置,你要隨便停個地方又多了一層擔心:會不會被人盜走?雖然上了鎖,可是還是有那么一點擔心,因為小偷有的是辦法。

以上所述,單車使用者不會是上班族或者趕時間辦正經事人群的最佳交通工具。那么它的受眾是哪些人呢?這個后面說,接著往下看。

2. 痛點

單車出行的需要是不是人們的痛點呢?是,沒錯,但是這個痛點沒那么痛。究竟是那些人的痛點呢?

這里不應該叫痛點,只是癢點。因為剛才列舉的那幾個交通方式中,已經有其他幾個交通工具可以選擇。是哪些人的癢點呢?答案是:比較閑的人。比如周末,你很無聊,正好看到路邊有這樣一排單車提供,剛好手機里也下載了這樣的單車共享APP,那就嘗個新鮮,玩一玩唄。

打個比方,這就好比你某天吃過晚飯在街邊閑逛,突然聞到街邊的煎餅果子的味道,雖然你已經吃過晚飯,但是聞到味道一想好久沒有吃過煎餅果子了,于是順面買了一個。但這不是說你每天都會吃煎餅果子。就是很久沒吃了你想吃,還有就是你很餓,方圓幾公里內只有賣煎餅果子的,你別無選擇。

說白了,對于清閑的人來說就是在生活中多提供了這樣一個娛樂方式。但是注意了,這樣的場景也僅限于無惡劣天氣的情況下,誰會在下雨天,下雪天,刮大風天氣騎單車出行呢。

3. 高頻

剛才已經說過,上班族在有地鐵、有公交、有出租車的情況下很少有人會選擇單車出行;而且單車出行的方式受到了天氣的限制。你可能偶爾會嘗試一下單車,目的可能是聽說最近剛出了一個單車共享的APP,不如去嘗個新鮮。但是這也不會成為你生活中每天的出行方式,只有在你比較閑的時候你會想起它。

究竟那一部分人會選擇單車出行,而且這部分人不會在嘗鮮一把之后就流失?會重復使用?答案錨定在這兩個詞:低收入、清閑。說白了就是底層民眾。既然是低收入的底層民眾,那么單車的丟失率就很堪憂;有一部分單車會被人損壞,當廢鐵變賣。有人透漏,摩拜單車在上海的折損率超過了10%,長此以往,這將是一筆不小的成本開支。

有人想到了老人會是使用人群,但是啊,先問你老人有幾個會用智能手機的?老人得先下載一個APP,熟練使用APP之后才能去解鎖單車,一想到這個過程老人們就頭疼。

還有人說,不是有單車愛好者、單車發燒友什么的。事實上單車發燒友是一群有自己個性的人群,他們喜歡專業的單車,專業的裝備,他們喜歡去專賣店挑選自己喜歡的車型,喜歡的顏色。實際上這是一群對單車有挑剔的人群,你覺得他們會喜歡單車共享平臺給他們提供的清一色的非專業單車嗎?能滿足他們的個性需求嗎?

4. 場景補充

當你目的地明確的時候??隙ú粫x擇單車,尤其你在一個不熟悉路線的陌生城市。拿筆者來說,我已經好幾年沒有騎過單車了,出行方式主要以公交、地鐵、出租車、私家車為主,某天正好在路邊看到單車共享提供的單車一排放在那,于是好奇,不如嘗試一把。

注意:這個場景發生的前提依然是你的手機正好下載了共享單車的APP。即便它的費用可能比我搭出租車或者乘坐地鐵更省錢的多,但是這仍然不是我最優的出行方式。

想想,你要去某個地方,路線不熟,一路上還要向別人問路,有人會說:“用手機地圖啊。”好的,打開手機地圖,一邊騎車,一邊還要走走停停的看手機,有時候還會出現定位誤差,這一番折騰下來真是日了狗了。終于到了目的地,場所不提供單車停放位置,你的單車放哪呢,于是又開始糾結啦……一想整個過程,想當初還不如招手搭一輛出租車直接告訴師傅去哪,這不省事多了,干嘛要騎個單車自尋煩惱???

有人說單車是短途代步工具啊,我的看法是:既然是短途,能走路去的地方,更沒有必要騎個單車???又回到剛才那個場景,你要找單車停放的位置,這么一想還不如步行啊。

還有一個問題:中國人的面子問題,單車共享在國外能不能行的通我真不知道。中國人有著根深蒂固的面子文化,你看倡導了這么多年的環保出行,中國的私家車數量只增不減。比方說,騎單車的時候剛好碰到了開保時捷的中學同學,也許你會說環保出行是未來的一個趨勢,但愿吧,但愿單車共享能夠撐到中國人人都有環保意識并付出行動的那一天。教化人的思維觀念成本非常巨大,你說用戶的習慣可以培養,那這基本上是一個入不敷出的賠錢買賣,從兩年前的O2O燒錢大戰中可以看出。

二、關于共享經濟

大家一直在說共享經濟這個詞,筆者認為不是所有的物品都適合被共享,至少在現在這個階段。

首先,價格門檻低的物品不適合被共享,一輛單車幾乎是人人都可以買的起的物品,而且這樣的物品容易被損壞、變賣、流失,會帶來額外的成本。而像汽車、房子這樣的物品是有一定的購買門檻,可以共享給暫時買不起它的人。還有就是復制成本很低趨近于零的事物可被共享,比如電子書,某文件,分享的愈多也不會增加成本,也不會有什么管理成本。

再有,我不否認共享經濟仍然是一個大趨勢,正如凱文·凱利在《必然》一書中所說:“對事物的占有不在像曾經那樣重要,而對事物的使用則比以往更加重要?!钡@仍然有一個前提:每個人的腦海中已經拋開了“私有化”這個標簽,上到年邁的老人,下到小學生,共享已經成為人們普遍的一個共識。然而現在這種環境還沒有形成,這種形成需要一個過程。

筆者認為首先共享經濟應當從購買門檻較高,且能夠給使用者帶來“面子價值”的物品開始。車和房子都屬于能給使用者帶來面子上的增值的工具,因為陌生人并不知道你是買來的,還是租來的。但是單車并不能起到這個作用,有時候還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基于以上所述,短期內,筆者并不看好單車共享。長期來看,如果單車共享平臺真的能熬到人人都有環保出行意識,人人都不太在意是否“私有化”的那一天,那才是單車共享的春天,否則又將重演“燒錢大戰”覆轍。祝愿單車共享的春天早點到來。

 

作者:王明洋,微信號:aldrich_8,創業者,熱衷于研究新生事物

本文由 @王明洋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我覺得筆者漏了一點就是共享單車的盈利模式,基于用戶時間的盈利模式。當共享單車占據了用戶的一個認知的時候就是盈利的時候。我看到摩拜首次給龍之谷,其他共享單車給商家打廣告的時候,我感覺到非常興奮。

    回復
  2. 我不認為收入很低的人會不心疼那299元的押金

    來自上海 回復
    1. 回復
  3. 這個痛點有點片面呃…我就是那種特別需要這種車的人…我住的地方距離公司大概走路要20分鐘,地鐵和公交都是雞肋,這個時候我覺得自行車完美的解決了我的問題。 還有旅游或者觀光的人應該也會需要這種自行車,可能我去過的地方比較少,但是我到過的每個城市至少都會有那么一條適合散步騎單車的路看沿途的風景。山城除外…

    回復
    1. 看后面的一篇文章,有補充

      回復
  4. 作者,也許痛點這塊你還要更加深入去分析下。如果只是為了好玩這么表面的理由,你作為一個投資者,你會投這樣的產品嗎?

    回復
    1. 看我后面寫的一篇文章,有補充

      回復
  5. 樓主對最后幾公里還是沒有研究透徹,不太同意你的觀點,但同樣也不太看好共享單車的模式,要說最后幾公里的話,杭州公共自行車做得比任何城市都好。

    回復
  6. 不太贊同,單車出行,還包括一部分去往地鐵不方便的人。比如,距離地鐵一到兩公里,走路太遠,開車?添堵!等公交,太久!單車剛剛好,不是只有清閑的人才需要。
    城市里距離地鐵一兩公里的人大把,每天上下班也是剛需,高頻,只要做的好,還是有市場的。
    不過,防盜確實是個問題。

    回復
  7. 部分觀點不贊同,比如說他的人群還有:1,喜歡鍛煉身體的人?(沒錯,我可以自己買自行車,但是畢竟麻煩,并且很多時候也沒必要為了做一個事情就非要去整一套設備,但是有了共享單車,我就方便了。)。2,步行到公司上班的,其實有很多人,離公司可能就幾百米到幾公里以內,這樣的人我覺得需求能被激發,畢竟單車比走路快。3,旅游或出差的人,不趕時間的情況下,可以騎個自行車到處看看。(打車是看不了的。)

    來自廣東 回復
  8. 摩拜最初的市場定位是什么這里不做分析,單就現在解決的用戶需求來看,起碼在北京地區他解決的問題是:家到地鐵>地鐵到公司>公司到地鐵>地鐵到家。解決了最后幾公里或者幾百米的需求。作者的分析也不完全就對,起碼對它的受眾是低收入群體這一點完全就是自己YY.如何來定義低收入群體?我本人包括我的同事年薪基本20萬左右,我不確定我們是否是低收入群體。我們這個群體之所以用摩拜不是說打不起出租車(惡略天氣除外),而是最后幾公里在北京來說的話四個輪真沒有兩個輪快。并且我本人還是有車一族。就受眾來說,作者肯定是分析的不那么對。

    回復
  9. 這個什么觀點?需求的分析就是錯的。共享單車不是為了出行,而是為解決最后一公里的問題。我選擇地鐵出行,住所離開地鐵站要步行,但是今天回來晚了沒有班車。打車又太貴。這時候能借個單車騎回家多好?大學城里也是一樣,要去附近學校走著去太遠,等車太麻煩,順一輛車過去,找地方放好,這種資源的共享對大家都好。唯一讓我擔心的是偷盜問題和車質量和安全性的把控怎么辦

    來自上海 回復
  10. 短途上班出行有這個單車還是挺方便的,一般公司園區附近會有共享單車點

    回復
  11. 把單車和其它主流出行工具對比,優勢確實不明顯,在細分一下,作為輔助交通工具呢?平時休閑工具呢?和考慮采用什么方式出行,就要考慮目地的是哪,距離有多遠,一人還是多人,情侶還是基友,心情如何,出行是為了什么,不能簡簡單單對比就說不行,

    回復
  12. 作者完全站在自己個人的立場看問題,沒有做過用戶調研。

    回復
  13. 看到第2條痛點的分析,就想下來評論說說作者分析的不對,結果一下來看到這么多人噴作者,我也就放心了。

    來自北京 回復
    1. 哈哈,確實過于片面

      來自上海 回復
  14. 數據價值遠遠高于起商業模式創造的價值 當然如果商業模式無法隨市場變化貫徹下來的話,數據價值也無從談起了

    來自天津 回復
  15. 笑摸所有評論者狗頭

    來自四川 回復
  16. 如果不考慮校園單車共享,單就社會上的單車共享,我很贊同筆者的觀點,用戶群真的很窄:低收入和空閑的人。文章分析的有道理,贊一個!

    回復
    1. 校園相較于社會要好一些。學生要綁定自己的學號,更進一步可以跟自己的學分掛鉤,如果單車損壞丟失若不賠償將延緩畢業,相比之下,學生群體要比社會群體容易管控些。還有,學生沒有什么“階級之分”,校園騎單車誰也不知道你是貧是富。

      回復
  17. 作為這種單車的重度使用人群,這種短途的新型共享交通工具,解決了我上班3公里交通方式的痛點,一,停放方便,不用擔心盜竊。二,環保時尚,不丟面。三,關鍵是比單純的坐公交和徒步,快捷啊。

    回復
  18. 我就是摩拜的員工,認為筆者完全是為了寫一篇推文而寫的。

    回復
    1. 那你應該來寫一篇真實的。

      來自廣東 回復
  19. 社會的單車共享,單車應該在短途代步上有著天然優勢,可是短途代步的停車問題,一直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案。。。感覺這一點極大的限制了發展

    來自廣東 回復
  20. 感覺作者有些想當然了

    回復
  21. 樓主分析略顯片面,從校園和社會兩個層次看,哪個都不僅是單車出行的問題,而且出發點和環保的關聯不大(喊口號也多是政策需求)

    回復
  22. 而且共享單車首先肯定在一線城市和校園市場鋪開,應對的是時間觀念強的人,作為地鐵站到寫字樓間的代步工具,作為宿舍到教學樓的代步工具(大學生省下來的錢可以用來買書或手機電腦)……

    回復
  23. 重面子應該是80后,70后等人的價值觀念,并非是90后,00后的價值觀念,樓主暴露年齡了喲……

    回復
    1. 我是90后…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