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音樂產業十大趨勢預測(上)

0 評論 5598 瀏覽 11 收藏 13 分鐘

編輯導語:2020年,疫情的突然爆發,打亂了各行各業的工作節奏,受制于場地關閉影響,音樂產業業務紛紛停擺。到了2021年,音樂產業還有哪些新的變化?文章對此展開了梳理分析,總結了2021年音樂產業的10個發展趨勢,本文是上篇,一起來看看~

差不多一年前的這個時候,武漢宣布正式封城。那時候,人們沒想到疫情會如此深刻地改變生活,看一場現場演出都成了奢求。而對于演出行業的上下游各方來說,也是極為困難的一年,很多城市的老牌livehouse被迫倒閉。

好在,線下這扇窗被關閉時,也給依托于線上音樂的各個領域留了一條縫。從線上演出、長音頻、播客、短視頻等各個環節,都在人們的宅家時光中迎來了大幅增長。千難萬難,總歸是熬過來了。

前陣子,資深撰稿人Bobby Owsinski 在《Forbes》上發布了一篇名為《10 Music Business Predictions For 2021》,從現場音樂、播客、短視頻、歌曲創作等維度談了談對海外音樂產業的一些預測。在春節來臨前,音樂先聲也基于近年的觀察,大膽預測一下國內音樂產業在2021年的發展趨勢。

01 版權增量三巨頭,流量偶像、爆款神曲、原創音樂

版權是音樂行業繞不開的話題,也是各大內容平臺的命脈。

去年的一個節點事件,是環球音樂一口氣將數年期的版權直接授權給了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和網易云音樂兩大平臺。這也意味著,非獨家合作將成為行業主流,但各家1%的獨家版權是允許的,這也是行政力量平衡后的結果。

但與國外市場不同,中國基數最大的人群在下沉市場,當短視頻賦予他們投票權后,抖音快手上快速迭代的爆款歌曲獲得的流量遠遠超過三大唱片這樣的正規軍。這些爆款神曲的供給方與自帶粉絲的流量偶像、品質稍高一些的原創音樂,將成為2021年甚至今后幾年各平臺爭奪的重點。

雖說很多預付版稅取消了,但內容始終是最值得投資的版塊。去年以來,國外幾乎每個月都會有版權批量收購的新聞,從Bob Dylan、Neil Young到Imagine Dragons,動輒上億美元的詞曲版權出價,相比遠期的回報,直接轉手在疫情背景下或許更為實際。

不出意外,這個趨勢在國內也會跟進。無論是直接收購、股權投資或者合資共建,這些能夠提供內容價值或者流量價值的標的,都會在未來獲得更多的市場機會。

02 線上演出仍將存在,觀看體驗、商業模式持續優化升級

當音樂愛好者們自發在直播間放歌時,或許想不到就此重啟了云演藝這一觀演形式,直至推動發展成如今的獨立業務形態。

從音樂人的臥室彈唱到在線音樂平臺、短視頻平臺、直播平臺的扎堆跟進,從?“One World:Together At Home”全球慈善線上演唱會、國內的“相信未來”線上義演到騰訊音樂娛樂旗下TME live、網易云音樂旗下的“點亮現場行動”、大麥和優酷聯合推出的“平行麥現場”計劃、摩登天空“草莓星云”等多個線上品牌的打造、進化,我們看到的不只是線上演出在內容形態、互動玩法、技術應用等用戶體驗層面的成熟,更重要的是商業模式上的進階。

換句話說,用戶體驗決定了用戶參與其中的沉浸感,甚至決定了后續再次參與的意愿,而商業模式則是使之成為一種可持續業務的內在驅動力。比如除了“點亮現場行動”、“平行麥現場”計劃的單點付費模式,TME live則探索出了品牌贊助、會員免費、電商帶貨、歌單營銷等合作模式。

而在國外,Travis Scott在游戲《堡壘之夜》舉辦的游戲內演唱會,除了短期聚攏2770萬游戲玩家承載了音樂宣發的功能,還通過包括連帽衛衣、長/短袖 T 恤、棒球帽、針織帽周邊、人偶模型等衍生聯名周邊開發大賺一筆。

艾媒咨詢《2020年中國在線音樂演出市場專題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在線音樂演出市場的用戶規模已經超過8000萬。而面對現實,疫情影響下的現場音樂預計短期內仍將難以完全恢復,在5G、XR技術的加速應用下,這一數字還會增長。

03 長音頻、播客被追捧,成為巨頭重點布局賽道

從Spotify2019年提出“音頻優先”戰略后,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包括播客、有聲書在內的長音頻正式成為了在線音頻平臺、在線音樂平臺共同爭搶的對象。

且看國外,花費數十億美元收購播客上下游公司后,近日Spotify還上架了《遠大前程》《簡·愛》《弗蘭肯斯坦》等經典著作的有聲書,亞馬遜將海外最后一個大型獨立播客Wondery收入囊中,蘋果也在去年9月份購買了一款播客應用程序Scout FM,還有一些互聯網電臺公司也在行動。

回到國內,騰訊音樂娛樂旗下酷我暢聽重點布局廣播劇、有聲書,QQ音樂則力推播客功能,于12月接入中文播客小宇宙app內容,近期還以27億元收購懶人聽書;網易云音樂在推出播客tab的同時,也宣布將通過“Music+Talk”打造全新宣發模式,加強播客與唱片公司、音樂人的深度聯動。還有快手旗下的播客App“皮艇”、荔枝上線的荔枝播客、百度即將上線的播客產品“隨聲”,大戰一觸即發。(詳情回看:播客戰爭進入下半場

可以預見,除了已經拿到融資的大內密探、日談公園等頭部播客,前期有所積累的優質播客制作公司、管理平臺、商業化公司都有可能收到資本投來的橄欖枝。而隨著播客熱度的走高,品牌對于這個市場的認知也會更清晰,中長尾的播客主們的商業化也將迎來一波增長?!岸浣洕钡娘L口下,到底誰才是最后的王者?

04 搶占手機以外大小屏,智能音箱、車載音樂持續增長

移動互聯網的人口紅利殆盡,已經是業內共識,之于在線音樂平臺來說,將眼光從手機屏放眼至智能音箱、可穿戴設備、車載音樂等大小屏,將為自身帶來新一輪增長。

據市場研究機構Canalys報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全球智能音箱出貨量4800萬臺,其中帶屏智能音箱出貨量1363萬臺,占比達28.4%。其中,百度旗下的小度音箱以863萬的出貨量排名第三,排在亞馬遜、谷歌海外巨頭后面,阿里旗下的天貓精靈以756萬的出貨量居于第四位,小米旗下的小愛音箱以643萬的出貨量居于第五位。

Canalys2020上半年智能音箱出貨量數據

據易觀報告預測,2020年智能音箱銷量或將突破7000萬,對于在線音樂平臺來說,也是不小的增量。據音樂先聲了解,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網易云音樂、咪咕音樂、索尼精選等各大平臺都有相關布局合作。

而隨著國家頻頻出臺智能汽車行業創新政策的背景下,國內車載終端的智能化進程也發展很快。據易觀報告顯示, 2020年我國汽車保有量達到2.81億量,雖然基數看起來很大,但人均汽車保有量僅為0.19,相較美國(0.8)、日本(0.6)還有較大差距,這無疑為智能汽車提供了想象空間。

與此同時,在車聯網聯日漸發達的趨勢下,曾經以廣播為主的車載音頻娛樂也變得多元化,新聞資訊類內容、音樂類內容、有聲書作為主流消費內容,也給了在線音樂進一步挖掘增量的場景。

可以預見,隨著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在這些場景的廣泛應用,更多內容交互形式也將被開發出來,帶動這一市場的穩定增長。

05 版稅征收真不易,商用音樂、公播音樂或爆發

其實公播市場之前也聊過很多,這里再次提到,很大程度是因為去年修訂的《著作權法》。

里面有兩條跟這個有關:一是作品定義第六項中,將“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修改為“視聽作品”,這意味著短視頻為代表的新場景正式從法律層面被納入征收范圍;二是增加一條,“將錄音制品用于有線或者無線公開傳播,或者通過傳送聲音的技術設備向公眾公開播送的,應當向錄音制作者支付報酬。這意味著錄制制作者(即錄音版權方)從法律層面確認了廣播權和公播權的收益權。

商用音樂對應的場景極為豐富,從影視綜藝、自媒體/MCN內容制作,電視廣告、企業宣傳等廣告營銷,汽車車載、智能家居等終端內嵌以及商場、超市、酒店等線下公播(即公播音樂場景),這些地方的版權在國內長期處于免費、或者近乎免費的情況。

在《著作權法》施行后,市場上可能會爆發一批侵權訴訟案,而相關判例的出現,必然會提高公眾、品牌對于商用音樂的認知。而商用音樂授權領域,目前已有玩家包括騰訊系的愛聽卓樂、騰訊云正版曲庫直通車、VFine,HIFIVE嗨翻屋音樂旗下的曲多多、100Audio等,公播音樂服務商有拿到騰訊音樂娛樂投資的瑞迪歐,樂播新瑞、LavaRadio熔巖音樂等。這些垂直賽道的公司大多都拿到了資本投資,未來的前景也值得看好。

這塊垂直市場的收益能夠被有效收集,對于整個音樂產業和音樂人來說,絕對是一個不小的勝利。

 

作者:范志輝;公眾號:音樂先聲

本文由 @音樂先聲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