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的原罪:違背經濟學原理
編輯導讀:社區團購在今年的發展勢頭可謂是坐上了過山車,急速擴張之后,又被官媒出面警告。而反觀菜市場和小型超市,社區團購的低價競爭不斷壓榨他們的生存空間。本文作者將從經濟學的角度對社區團購展開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近日一則信息,頗有感受。在古都西安,有一位從事賣菜行業20多年的朱女士,對媒體表示,現在社區團購的促銷力度很大,有些菜品的售價低于進價,導致她家近期生意慘淡,最近想提前退休,結束這個又苦又累的老本行。
網傳菜市場的攤位小販說受到社區團購的影響,銷量僅只有往年的3成,生活都快過不下去了。社區團購對實體業的沖擊不亞于當時電商對傳統行業的沖擊。
一、社區團購的風光時間
第一次接觸社區團購是2017年末,那個時候社區團購哪有那么火,呆蘿卜的門店+線上下單模式就是優秀了。
但隨著BAT涌入這個賽道,大的社區團購,小的社區團購一窩而上,老的社區團購因為用低價找流量導致自己的資金流不是很充沛,就被自帶流量和資金的BAT的徒子徒孫給殺得措手不及,資金鏈斷裂,無法支付供應商貨款,被斷供,從而失去和消費者的接觸。
看看現在大的社區團購,哪個沒有BAT的身影,當然B現在可能落寞了,那就來ATM的徒子徒孫,外加拼多多和字節跳動。
圖1-社區團購
對于這些人,打法就是低價搶占市場,做到寡頭壟斷后就漲價,他們連一點服務意識都沒有,他們是違背經濟學原理的,可以做到很多生鮮銷售價低于成本價,這是傾銷!這是搗亂市場!所以也會看到菜販失業。
二、經濟學原理中的供求關系曲線
經濟學原理中有一個基本原則就是商品的供求關系決定價格,這也是為什么農產品價格波動,不易預測,只能看大范圍的波動。
圖2-商品供求關系
在供求關系下,供應大于需求,則價格會下跌,所以每年基本上核桃會供應大于需求,會價格下跌;供應小于需求,則價格會上漲,所以之前豬肉一直漲,現在種豬國產化了,豬肉養殖產業鏈也擴大了,豬肉價格未來應該會好一些。
說到豬肉,雖然一般的豬肉價格波動周期是24-30個月,或者是3年一個波峰谷,可從下圖看出一點波峰谷的時間,但不是很明顯。這個很大程度上與補欄母豬到增加豬肉供應需18個月左右息息相關,這個過程就是經濟學原理中的供求關系變化的過程。
圖3-豬肉價格與生豬價格對比圖(數據來源:中國種豬信息網,蘿卜投研匯總)
文章中也給出了一個豬肉價格與供應量之前的關系,可以看到豬肉供應量一上來,豬肉價格是會下跌的。由于豬肉比較特別需求量是不可測的,豬肉價格漲了,很多人會用雞鴨魚來代替豬肉,這個就是經濟學原理中替代品價格的影響了,本文就不詳述了,感興趣的可自行去了解。
圖4-豬肉價格與生豬存欄量對比圖(數據來源:中國種豬信息網,蘿卜投研匯總)
然而這么樸實無華的經濟學基本原理,卻在社區團購手里,變得壟斷的一個工具,用互聯網的資金打壓傳統農業的手段,這是一份原罪??!是搗亂市場行為的做法,是和蛋殼公寓一樣無恥的行為,政府已經看到苗頭,在扼殺這些披著互聯網思維的狼,吃相卻很難吃的社區團購了。
大的供應商如可口可樂、衛龍、金龍魚等也開始著手扼制社區團購作為經銷商的做大?,F在就需要普通民眾更多的了解生鮮供應鏈上的成本損耗,生鮮價格的成本分布,免得成為壟斷行業的犧牲品,如互聯網打車、互聯網二手租房。
三、老百姓對生鮮市場的誤解
老百姓因為不知道生鮮行業的內幕,整天拿著一副:為什么農民賣1塊錢,你們要賣5塊錢的疑問,最后還倒向了生鮮團購,坐等團購養肥之后來殺羊。其實漲價的4塊錢并不是全被菜販獲利了,里面還有加工包裝、物流、損耗,但這些普通老百姓沒接觸過,根本不知道。
老百姓根本不知道吃反季節蔬菜和水果,需要付出的代價,也不知道除了面向終端消費者的小販,還有產地批發商、銷地批發商等也需要面臨價格波動的風險。這些人可能某一天內是虧本的,但長期是賺錢的;也可能這些人今年虧本,這三年是賺錢的,這里面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
圖-老百姓需要了解的各環節農產品價格和重量變化
老百姓需要知道豬肉漲價20塊、10塊,小販手里依舊可能只賺2塊錢,因為整個農產品產業鏈很長,大家都需要來分漲價部分的蛋糕。豬肉漲價的時候,豬飼料也在漲價,而老百姓卻不知道。
所以所有農業從業者,有義務讓更多身邊的人知道農業的不易,農業產業鏈的風險,以一傳十,以一傳百,別讓傳統的農業被那些披著互聯網外衣的“門外漢”所搗亂。我們也要深知互聯網人學習能力和畫蛋糕能力之強!
四、社區團購是有原罪的
社區團購是惡劣的,從這幾天可口可樂等大企業禁止向社區團購供貨來看,這是好事,是良知的發現。證明生產廠商也在為他們的經銷商開始考慮了,他們也不想經銷商全部被社區團購擠壓掉。畢竟小經銷商是無法和可口可樂這樣的企業抗衡的,但是社區團購做大后,卻是能和可口可樂等大公司抗衡了,談定價和回扣。
可口可樂等公司只希望下游供應鏈強大,但不能是整合,要不然他的話語權就不強了。這也是為什么前幾個月特斯拉不允許拼多多降價,甚至不在拼多多銷售汽車的原因,社區團購作為被資本快炒熟的,估計在完成近期的洗牌后,就會漲價。
圖-社區團購企業在經銷渠道中的地位
社區團購洗牌過程中,很多的小的會倒閉,那些入股2萬元做股東的家庭主婦團長們不知道會是什么結局,畢竟微商已經坑過一批家庭主婦了。7
五、農業工作者們請有信心
最后,請小販和批發商們要有信心。這個事情也得看攤販的量級和當地社區團購的量級。比如杭州,很多夫妻店和小販還是在斗爭著,很多社區小店還都沒有倒閉,而且還有很多家。
圖-農業產業鏈底層沒有資本和互聯網加持的勞動者
其實要打擊社區團購,就需要農產品批發市場的批發商不要貪圖眼前利益,需要斷了社區團購的供給,或者有限供給,以保護他們的經銷商——小販,正如可口可樂他們所做的那樣!否則,社區團購一旦和打仗沒章法的生鮮電商合作起來,就完全可以跳過批發商+小販的組合了。
#專欄作家#
清河落河清,公眾號:農業一二事,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一名熟悉農業的IT架構師,現從事企業架構工作,創建農業微信公眾號、農業社群。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小商販們需要革命,如果不革命,實體貨架將真正成為社區團購的前置倉;后期真小商販真是沒有存在的意義了,拿著社區團購的刀,斷送自己的命;一旦給社區團購積累了勢,回頭就要宰了這些商販;就看這撥人有沒有吹哨人,哨子能不能團結人,團結了能不能站起來,站起來能不能跟社區團購鬧革命了;
社區電商確實在當前搶占用戶的形勢下因為補貼嚴重,對小商販的打擊較大,就像以前的滴滴打車一樣瘋狂碾壓出租車;但是如今來看,滴滴漲價了,還是有其他的新的平臺出來搶占市場,用戶還是能得到一些實惠,同時市場更多元,出行有更多的選擇,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啊;即使生鮮的用戶搶占期過去,大的平臺想要漲價,但勢必有新的平臺出來,用戶又可以切換,這個黏性并不是很高,這樣小攤販還是有自己的生存空間。我倒是覺得生鮮市場還是要看物美價廉和服務意識的,但是不可否認社區團購帶來了很多的便利,可以直接家門口收到預定的菜了,不需要跑菜市場。
不是哦,用滴滴你不需要買車,因為買車和養車成本高,但是買菜那就隨時了。還有是好處,可以倒逼產業變革,但是倒逼著倒逼著,社團就會忘了自己還有變革農業產業的初心或者愿景,變得只追逐利益。
資本天性就是為了追逐利潤,而壟斷能帶來極高的利潤,社團就是往上游搶大小經銷商的飯碗,往下游對消費者有大數據定價權,和壟斷大蒜生姜的奸商有啥本質區別,唯一區別就是有了互聯網大數據的加持,割韭菜刀法越來越準,老百姓能得到屁的實惠??纯淳W約車,外賣就知道了,現在還不是貴的要死。
老哥,這描述太精準了
商品和農產品出廠出地頭的價格到底是多少
很多是零售的一半,甚至更低
作者是否有認真了解過社區團購呢?現在門店就是社區團購模式中的一個重要因素,社團并沒有直接繞過小店。
1、怎么定義一個商業模式是否成功?我個人認為,能提高整個供應鏈的效率,并且對整體就業沒有影響,也就是說在一個新模式發展出來的同時依舊解決了人們的就業問題。這就可以算是一個成功的模式吧。
2、您滿篇都在說社區團購會壓榨經銷商,那么請問,現在整個供應鏈中存在的二批三批就是合理的嗎?他們提高了整個供應鏈的成本也是合理的嗎?難道不應該考慮去優化嗎?后期菜店小販只需要每天下午4點上班,等大家提完貨就可以下班,這難道不比小販每天從早到晚守在攤位前還擔心菜可能賣不完會壞掉的情況要好嗎?
3、您所擔心的社區團購做大后會進一步壓榨消費者和供應商,這起碼是形成壟斷后才可能能做到的事情。國家現在正在出臺互聯網反壟斷,不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嗎?我們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家是可以通過杠桿去調控的。
4、發展中產生的問題,只能在發展中慢慢解決。類比當前的環境污染,難道說因為工業和人口發展導致環境污染,我們就一夜回到原始社會嗎?一樣的道理。
1、商業模式成功,只要自己成功即可,我沒說社區團購不好。資本視角,社區團購只要做上市了,就算成功。產業視角,就是其他標準。
2、二三批不存在,邊遠地方的老百姓就不生活了?二三批是必定存在的,哪怕有社區團購。還有我除了說壓榨,還有其他,只是你就看到了壓榨這些內容。
3、第三點,估計你沒研究過經濟學。調控反壟斷是國家認為合適的機會出手。還有寡頭壟斷部分還是允許的,社區團購還low的很。還有此文,是寫于很久之前,哈哈。國家已有相應動作,但貌似只是互金行業。
4、社區團購不涉及生產問題,人家是貿易。你類比環境污染是不對的,很多地方當初的環境污染是帶動整個產業,上下游的,是你說得當時發展階段的歷史產物。社區團購,你見過幾家出加工標準的,人家只是供應鏈的一段,只是貿易,生鮮電商和它就是兩個概念,傳統電商更是另一種概念。
我一一反駁了,最后歡迎文明辯論。
利用人性反治人性,而不是利用道德綁架人性。(狗頭)
資本都帶有原罪的老哥。高級的人文關懷是利用人性達到人性,而不是利用道德等位人性,這是我拙略的見解,謝謝。
是的,就像工業革命與販賣黑人運動
靠補貼打壓對手的手段最后都會由用戶買單,現在靠社區團購省下的錢,資本只會加倍回收
看得透徹
到底商品的出廠價是多少
滿篇情懷不談生意,是不是要要用洗腦的那種辦法去給每個買菜的人去洗腦,就是想買不買?就是要堅持自己不相干的事情?菜市場那些人平常什么德行你留意了嗎,幻想出一種親切的鄰家大媽的畫面呢吧,他們黃了活該,我只知道,社區團長很熱情,東西還便宜。就像京東的售后最好,東西還便宜一樣。為什么要去因為要救蘇寧就特意拋棄京東啊,與人性對立,不是商業,是運動。但愿中國不要再出運動。
你看的叫農貿市場,不是農批市場,你玩的叫零售,不叫批發。蘇寧和京東,的確差在物流上,但物流的背后是戰略老哥。你能說馬云當時看不上自建物流是錯?戰略不同而已。另外京東很多都是分子公司在做的哦,法人不一樣,哈哈,還能與各地方政府有效合作。
我是不會做生意。農貿基本上是要賣出去就是盈利,扣除租金。農批看的是一整年的生意,今天可能低于成本價給你,但明天因為市場行情就能賺回來。
你看社區團長很熱情,那你看站街的是不是也很熱情(可能比喻不是很恰當)。你看到的只是農貿市場的不好,但不能否認農貿市場的好。我還可以告訴你,農貿是民生工程哦,政府補貼的呢。你能說政府是錯的?因為政府戰略錯了。
還運動,五四運動時候也有很多人參加了,最后呢,走的是資本主義。新文化運動還有胡適呢。文化dagemin還有紅衛兵呢。
最后別以偏概全,我也沒說社區團購全不好,是一種商業模式,只不過,很多小地方也搞這個,最后會讓很多家庭主婦虧錢。當前微商好的時候不也是這樣,社區團購和微商是有點像的哦。小公司品控、服務根本就沒有。
至于傾銷,我的意思是獲客促活可以,天天搞,就不好了。
寫的有點多,期望你能看完吧
社區團購應該革供應鏈的命,而不是菜農小販的命
請問他對供應鏈的幫助在哪,別被什么冷鏈物流優化,給欺騙了,社區團購的運輸還是掛車。整個生鮮行業,都只是農產品供給、進銷存、加工、運輸,供應鏈管理核心的貌似就幾家做了,都是生鮮電商,不是社區團購
好好做架構,加油
感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