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鳴能再造一個大眾點評嗎?

4 評論 10887 瀏覽 35 收藏 13 分鐘

編輯導語:本地生活這條賽道上戰事彷佛未曾停止過,2月24日,抖音App開始內測“優惠團購”功能,形式上類似于美團的到店團購,本地生活領域劍拔弩張。為什么巨頭都想做本地生活這門生意?字節跳動能再造一個“大眾點評”嗎?一起來看看作者的解讀。

前兩天,有消息稱抖音正在內測“優惠團購”功能,和美團的到店團購功能類似,目前主打餐飲和住宿,已在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等城市開通。

這不是抖音第一次在本地生活上有所動作。

去年12月,字節跳動成立了“本地直營業務中心”,原SMB(中小客戶)業務線的萬人大軍調整至該部門,圍繞本地生活與出行進行拓客。

不難看出的是,抖音正在加碼線下,而打這把算盤的巨頭,遠不止抖音一家。

01?生意那么多,為什么偏偏是本地生活?

去年,本地生活戰場又開始熱鬧。

3月,支付寶完成了一次改版,據說耗時18個月,螞蟻集團CEO評價其為“創立15年來最重要的一次改版”。

支付寶的slogan從“支付就用支付寶”改為“生活好,支付寶”,改slogan通常意味著改變定位,支付寶希望從一個單純的支付工具,變成指導你吃喝玩樂住店的超級APP。

年中,快手在主頁面導航欄中加入“本地生活”模塊,點進去是各類美食酒店信息,用戶可以快手APP內直接下單和購買。

去年九月,高德地圖上線“高德指南”,高德地圖副總裁郭笑寧說,是想做一個集吃喝玩樂于一體的《米其林指南》。

大白話講,就是能在高德地圖里看見各個城市有哪些好吃好玩的,并且直接在高德地圖里完成訂酒店、買餐券等交易,實際上還是在做本地生活。

也就是說,支付寶、高德、抖音、快手,這些各有正經工作的公司,都悄悄盯上了本地生活。

那么,為什么是本地生活?要知道美團在2019年才實現整體盈利,在那之前,美團一直是燒錢大戶,僅2018年虧損就超過1100億,在燒錢這件事上,連拼多多和愛奇藝都只能望其項背。

成立九年,累計虧損超1600億才開始盈利,怎么看都不是一筆好生意,為啥巨頭們都想進來找點苦頭吃?

這個問題從美團的財報里,多少可以窺見一絲端倪。

以美團最新一期財報來看,美團收入來源于三大業務板塊:到店、酒旅、餐飲外賣、新業務。

外賣收入依然是大頭,占比將近60%,但并沒有很賺錢,扣除騎手工資等各類成本后,餐飲外賣凈利潤只有7.68億,利潤率為3.71%,與到店酒旅的27.8億凈利潤、43.02%凈利率相去甚遠。

可以看出,不是美團不賺錢,是外賣這活又重又累,拖了很大的后腿,如果將本地生活單拎出來做,無疑是塊肥肉。

更重要的是本地生活剛需、高頻的特性,可以很好的承接住這些APP的流量。

互聯網人口紅利枯竭,而線下仍是一片汪洋。

抖音(含火山版)日活超6億,快手全矩陣日活近5億,這些流量哪怕只有一小部分能被轉化,也能帶來非??捎^的收益。

更何況,還能多元化布局,規避因營收結構單一帶來的風險,巨頭最愛干的就是這事兒。

02?從人找貨,到貨找人

本地生活這筆生意,誰都想來摻和一腳,但似乎并沒有那么簡單。

支付寶新版發布時,科技圈頗為熱鬧,各家行業媒體幾乎都跟了報道,有些文章標題叫“支付寶劍指美團”,仿佛一場大戰即將打響。

如今,正好過去一年,用戶端依舊沒什么特別的感知。

支付寶和高德的轉型是從工具到平臺,它要塑造一種新的消費習慣,會顯而易見的更加艱難。而快手、抖音這類內容平臺的情況則稍好一些。

向本地生活發力之后,快手和抖音上的美食探店內容明顯多了不少,探店類達人的廣告費也一路水漲船高。

據了解,粉絲量級為50萬的探店類抖音達人,3月合作費用較年前上漲了50%,漲價背后是商家注意力的傾斜。

如今,在抖音商家的個人首頁中,可以直接購買團購套餐,達人探店和抖音用戶拍的相關視頻都會被展示在主頁下方,像一個視頻版的大眾點評。

在大眾點評的評價體系中,也會鼓勵用戶上傳餐廳視頻,但視頻的點贊量往往較圖文相差很多,抖音天然更適合視頻的展示方式。

這是產品底層邏輯的不同,即使它們的功能看起來差不多。

抖音是一個內容平臺,人們刷抖音,是為了娛樂,娛樂不那么在乎效率。

盡管大眾點評帶有一些社區屬性,但本質上,它依然是一個決策平臺,人們用它,大多是想看看晚上吃什么或者要去哪里玩。

這是要講效率的,圖文的效率明顯會優于視頻。

在大眾點評上刷評價視頻,就像你的女朋友已經很餓了,站在馬路邊等你告訴她要吃什么,你卻打開了b站試圖從《舌尖上的中國》里尋找答案。

因此,它們的使用場景是截然相反的,像拼多多與直播帶貨的關系,一個是人找貨,一個是貨找人,抖音更像是美團業務的一個補充。

美團帝國一直都沒有一個純粹的內容平臺,最接近其形態的大眾點評,也沒能真正意義上地讓大量用戶“逛”起來。

抖音線下化,美團內容化,剛開始八桿子打不著的兩大巨頭,逐漸往對方的盤子里滲透。

03?看得見的門檻,看不見的壁壘

做本地生活,抖音的優勢在于流量和算法。

抖音有6億日活,它用算法篩選出用戶都覺得不錯的視頻,再將最對你胃口的送到眼前。

視頻是很適合美食、酒店類的產品形態,滴著紅油的涮羊肉往往比文字評價更加誘人。

但即便有這些先天優勢在,抖音想走向線下依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否則也不會一直進展緩慢。

抖音從2018年起就開始熱切地邀請線下商戶入駐企業號,各類嘗試也做過很多,一直不見太多起色。

這讓人不得不懷疑做產品是有基因的,就像騰訊做不好電商,阿里做不好社交一樣,是命。

用戶無所事事,躺在床上刷抖音,看到抖音達人分享一家當地燒烤店,看起來很好吃。

這時候,一般人的腦回路會是收藏起來,下次吃燒烤的時候去,很少人會直接跳轉到詳情頁去購買一個套餐。

在大多數情況下,吃飯是一個社交行為,人們確定對象、時間,才會去挑選餐廳,而在抖音這套推薦邏輯里,沒有其他幾環存在,用戶的購買動力會缺失。

當然,人們習慣了的這套體系,也會在某些時候被打破。

比如,某家餐廳特別便宜,物超所值的時候,用戶就很有可能會選擇囤券。和直播帶貨一樣,貨找人的邏輯是刺激需求,低價永遠是不二法門。

因此,抖音想要培養用戶線上購買線下消費的用戶習慣,在前期很長一段時間里,都不得不囿于低價的漩渦當中,補貼商家、補貼用戶,燒錢是無可避免的。

在燒錢的過程中,除了培養用戶習慣,還要扶持一批高質量的抖音達人。

從種草到消費,大V與粉絲間的關系很重要,價格沒有太大競爭力的情況下,用戶信任你,才有可能購買你推薦的商品。

作者與用戶之間建立信任,需要時間,而這正是抖音的分發機制所缺乏的。

在設計上,抖音與快手最大的區別在于,抖音是單列陳列,一次只能看一個視頻,而快手是多列陳列,一次能看到好幾個,由用戶來選擇點進哪一個。

抖音是被動接收,快手是主動選擇,這個最初的設定讓后來的快手成為社區,抖音成為平臺。

也意味著,在大V帶貨這件事上,快手用戶比抖音用戶有更強的黏性,因為用戶對作者有更多的信任感,他們有更多的時間認識彼此。

能否孵化出一批人們耳熟能詳的探店大V,這成為抖音花錢花得成功與否的關鍵,而抖音的機制又恰好和它背道而馳。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抖音的生態是反大V的,它運營內容而不是人,抖音不愿意像快手一樣,被大V所牽制,因此,也更難培養出對作者黏性很強的用戶。

重重壁壘下,抖音想做好本地生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但可以預見的是,跨過數字化元年,“重構線下”將成為各大科技公司的關鍵詞,本地生活戰場也將重新熱鬧起來。

對于消費者而言,也許又能花便宜的錢吃上幾頓火鍋了。

#專欄作家#

張美芽,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互聯網/財經觀察作者,記錄日新月異的賽博時代。寫較有趣、相對中立、盡量嚴謹的互聯網觀察,關注電商、社交、視頻、新消費等賽道。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本身沒有錯,只是我手機里只有大眾美團,沒有抖音快手,可能自己花在娛樂上少?nonono,我又it之家和B站。抖音快手的產品經理,快告訴我怎么拿下我這個用戶

    來自天津 回復
    1. 抖音和快手現在逐漸做成**站,越來越多實用分區,只不過宣傳營銷方向還沒跟上功能更新

      回復
  2. 就不能用在真正的民生上

    回復
    1. 微信不是以前的微信,越來越重
      支付寶不是以前的支付寶,套路太深

      來自湖北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