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互聯網需要“交棒”,產業互聯網需要“脫網”

2 評論 4291 瀏覽 9 收藏 16 分鐘

編輯導語: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基于互聯網技術和生態的產業互聯網隨之發展,利用信息技術與互聯網平臺,實現互聯網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并且產業互聯網對各行業的印象都比較大;本文作者分享了關于消費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的思考,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改造產業,而不是改造用戶,已然成為新的發展方向,這便是產業互聯網誕生的根本原因所在;如果從產業互聯網誕生的大背景來看,我們完全可以把它看成是消費互聯網的延續,依然是以流量為終極追求的,只不過流量對象從C端轉移到了B端而已。

很顯然,如果產業互聯網僅僅只是局限于此的話,它必然會陷入到與消費互聯網同樣的怪圈當中,等到市場的風頭一過,一切都將從頭開始。

經歷了消費互聯網時代的洗禮,特別是在產業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玩家們并不會僅僅只是把產業互聯網局限于此,他們更加愿意的是尋找到一條區別于消費互聯網之外的全新道路。

拋棄流量思維,以全新的思維來探索和落地產業互聯網,成為一種必然選擇。賦能者和改造者,便是在這樣一種大背景下誕生的;如果仔細分析,我們就會發現,玩家們對于賦能者和改造者的定位同樣是流量思維,因為他們為了兜售自己的解決方案,必然會首先獲取流量。

于是,我們看到的是產業互聯網的玩家們開始通過資本布局的手段來獲取流量,無論是線下的商超,還是線下的零售商店,我們隨時都可以看到玩家們深度布局流量入口的痕跡;入股大型商超、遍地開花的互聯網小店都是這種現象的直接體現。

經過了早期的亂戰之后,產業互聯網陷入了沉寂,并未真正出現消費互聯網時代的一個又一個的高潮。曾經人們寄予厚望的產業互聯網似乎陷入到了沉寂,人們所期待的下一波紅利并未真正到來。

一、受困于消費互聯網,產業互聯網步履維艱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當下產業互聯網的發展,舉步維艱再合適不過了。

產業互聯網之所以會面臨如此困境,并不是說產業互聯網是一個偽命題,而是因為消費互聯網對人們的影響深遠,最終導致了他們在落地和實踐產業互聯網的過程當中會自然而然地陷入到消費互聯網的怪圈當中,所謂的產業互聯網同樣變成了消費互聯網的代名詞。

1. 平臺思維依然根深蒂固,平臺作用非但沒有減弱,反而在加強

如果將平臺模式看成是消費互聯網時代的經典模式的話,那么,產業互聯網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去平臺化。

按照筆者的理解,在產業互聯網時代并不存在嚴格意義上的平臺,每一個參與者都是產業互聯網的組成部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平臺和中心將不復存在;然而,在產業互聯網已然成為發展潮流的時候,我們卻看到了越來越多的玩家在用平臺思維來落地和實踐產業互聯網,以至于產業互聯網變成了他們繼續做強做大平臺的“擋箭牌”。

當產業互聯網行業的發展僅僅只是局限在此的時候,所謂的產業互聯網便不再是真正意義上的產業互聯網,而是變成了一個消費互聯網的代名詞,玩家們投身到產業互聯網的大潮當中有且僅有一個目的;即借助產業互聯網的手段繼續來強化自身的平臺,做大自身的平臺,而不是去平臺化和去中心化。很顯然,產業互聯網玩家們的這種理解和做法與市場是背道而馳的。

當產業互聯網的終極目的是為了繼續做大做強平臺和中心,而不是去平臺化和去中心化的時候,所有的努力僅僅只是為了給消費互聯網續命,到最后依然還在消費互聯網的陰影里前行;這是產業互聯網的概念提出了多年依然無法獲得突破性發展的根本原因所在,欲要改變這種狀態,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跳出平臺思維,真正以產業互聯網的思維來行產業互聯網之實,從而真正進入到產業互聯網的新時代。

2. 新技術方興未艾,互聯網技術依然大行其道

筆者始終認為,底層技術的不同決定了產業互聯網與消費互聯網的不同,當底層技術無法根本改變的時候,縱然是再先進的理念都會面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尷尬境地。

當下,產業互聯網正在面臨的正是這樣一種狀態。雖然玩家們一直都在強調新技術在落地和實踐產業互聯網過程當中的重要性,并且開始布局新技術;但是,新技術的成熟和落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長期不斷積累的過程。

當新技術青黃不接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以為互聯網技術續命為代表的發展邏輯的大行其道;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直播帶貨、社區團購等所謂的新生業態,依然是在以互聯網技術為底層技術,依然是在以互聯網模式為基本模式。

縱然是在產業互聯網的大背景下,玩家們的所作所為一點都不像是產業互聯網的樣子,而更像是一場為互聯網續命的還魂曲。

當互聯網技術依然是驅動行業發展的根本技術的時候,人們解決行業發展矛盾和痛點的根本方式和手段就是去中間化的方式,而缺少對產業的深刻改變;這個時候,所謂的產業互聯網只不過是一個美麗的藍圖,缺少了新技術的建構之后,一切都無法落地成真。從這個角度來看,產業互聯網依然沒有擺脫消費互聯網的牽絆。

3. 矛盾和痛點依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產業上下游依然苦不堪言

當下,無論是B端和C端其實都在面臨著諸多的矛盾和痛點,并且這種矛盾和痛點始終都沒有找到一個正確的解決方案。究其原因,我們還是在用互聯網的解決方案來解決當下用戶面臨的矛盾和痛點,我們依然在用傳統的目光來看到現如今用戶的需求。

無論是直播帶貨,還是社區團購,其實都是在用資本和互聯網的手段來解決矛盾和痛點,而不是從產業本身來解決這一痛點,這是人們之所以會社區團購詬病的根本原因。

現如今,B端用戶真正需要的是改變自身的生產方式和供給方式的難題,C端用戶真正需要的是用新的產品來滿足自身的新需求的難題;然而,縱然是那些頭部的巨頭都沒有找到真正解決這些痛點和難題的完美方案。

產業上下游依然苦不堪言是當前面臨的一個主要現狀。很顯然,這種現象與產業互聯網的初衷同樣是背道而馳的。

筆者始終認為,所謂的產業互聯網就是要解決產業上下游的痛點和難題,讓產業上下游在互聯網模式之外找到一種全新的解決方案。當這一訴求無法得到解決的時候,所謂的產業互聯網時代并未真正來臨。

受困于消費互聯網,是產業互聯網一直無法打開局面的真正原因。對于當下的產業互聯網來講,可以說已經到了生死攸關的重要時刻。如果產業互聯網無法真正擺脫消費互聯網的牽絆,那么,它就無法真正承擔起銜接互聯網經濟時代和數字經濟時代的重任,到最后真的就淪為了一個虛假的概念。

二、十字路口,產業互聯網如何“脫網”?

現如今,觸網是一個非常熱門的詞匯。

相對于觸網,筆者認為,產業互聯網應該找到“脫網”的正確方式和方法。當產業互聯網真正實現了“脫網”,它才能真正擺脫對消費互聯網的依賴,真正進入到屬于自己的發展軌道。

1. 找到落地產業互聯網的專屬模式

以消費互聯網的模式來行產業互聯網之實,是當下產業互聯網之所以無法取得成效的根本原因所在;當我們尋找產業互聯網的破局之道的時候,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找到真正屬于產業互聯網的模式,以這種模式將產業互聯網落地,真正讓產業互聯網具備屬于自己的鮮明特色。

如果我們將消費互聯網時代的模式概括成為平臺化和中心化的發展模式的話,那么,在產業互聯網時代,去平臺化和去中心化的發展模式,才是它的核心模式。所謂的去平臺化和去中心化的模式,其實就是每一個參與者都是行業的一份子,并不存在傳統意義上的平臺和中心。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大型平臺和中心在產業互聯網時代更像是一個“連接器”,它扮演的不是撮合和中介,而是讓產業上下游的供應與需求更加高效地對接。

在這個過程中,互聯網時代的營銷和運營不是關鍵,真正關鍵的是如何將產業上下游的各種“流”進行有效轉化和高效對接,從而讓產業的運行效率得到提升。

2. 以新技術替代互聯網,并最終實現“脫網”

以新技術為支撐,而不是以互聯網為支撐,是產業互聯網之所以成為產業互聯網的根本原因所在。

現實情況是,人們依然在用新技術的方式進一步完善和優化互聯網的中心地位,而不是以新技術來取代互聯網來作為新的發展突破口;當新技術成為互聯網的“陪襯”,所謂的產業互聯網便缺少了基本“骨架”,最終所有的發展都變得俗套且傳統。

當產業互聯網面臨新的發展困境的時候,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要用新技術來取代互聯網技術,并且讓新技術成為驅動產業互聯網發展的底層驅動力。當新技術真正成為產業互聯網的內在驅動力,并且真正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動能的時候,產業互聯網時代才能真正來臨。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產業互聯網之所以雷聲大雨點小,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還是在新技術難以取得突破的問題上;當新技術僅僅只是附庸,當所有的解決方案都以互聯網的形式呈現的時候,縱然是再有顛覆性的模式都只不過是互聯網天空下的事情,不再有任何的光鮮。

3. 找到互聯網之外的產業上下游對接的新方式和新方法

當產業互聯網時代來臨,我們看到的是將消費互聯網模式進行再度優化和升級,從而達成產業上下游的對接;我們看到的直播帶貨、社區團購基本上都是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誕生的。

從本質上看,這種對接的方式依然是互聯網式的對接方式,依然沒有跳出互聯網的怪圈。

筆者始終認為,產業互聯網時代來臨的顯著標志就是找到了互聯網之外的產業上下游對接的新方式和新方法;筆者將這種新方式和新方法歸結為一種內生的方法,它是區別于互聯網時代的外化式的的方式和方法的?;ヂ摼W之外的產業上下游的對接的新方式和新方法首先要完成對于產業的深度改造,具體來講是數字化的改造,再完成了這種改造之后,我們再對產業上下游進行對接。

從這個角度來看,數字化是產業互聯網真正來臨的一個顯著標志;當產業互聯網的玩家們真正具備了對傳統行業和互聯網行業進行深度改造的能力,所謂的產業互聯網,才能真正跳出互聯網的牽絆,真正實現“脫網”,并且真正進入到一個屬于產業互聯網的時代。

三、結語

受困于消費互聯網,是產業互聯網一直無法打開局面的根本原因。

雖然產業互聯網的概念提出了多年,雖然有形形色色的玩家投身其中,但是,類似消費互聯網時代那樣的波瀾壯闊、群雄逐鹿的場景并未出現,所謂的產業互聯網有成為消費互聯網代名詞的風險。

站在生死攸關的十字路口,我們需要做的是讓產業互聯網“脫網”,換句話說,就是要讓產業互聯網擺脫對消費互聯網的依賴,只有這樣,產業互聯網才能告別虛幻,成就真我。

總之,邁過消費互聯網的大山,產業互聯網需要“脫網”。

#專欄作家#

孟永輝,微信公眾號:menglaoshi007,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資深撰稿人,特約評論員,行業研究專家。長期專注行業研究,累計發表財經科技文章超400萬字。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個人看下來的感覺不是因為產業互聯網概念是虛擬的,而是產業互聯網的時代目前還沒有到來,就像互聯網在早些年是爆發期,當下是互聯網的成熟和規范期,所謂產業互聯網的到來,個人感覺更應該是消費互聯網衰退的時候。所以不是概念,而是趨勢

    來自上海 回復
  2. 額,看得我一愣一愣的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