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學習會取代書面學習嗎?

19 評論 7904 瀏覽 83 收藏 19 分鐘

編輯導讀:很多人說現在是短視頻的時代,大家喜歡看視頻多過圖文。而各大互聯網企業都在想方設法地博得用戶的注意,在這樣的環境下,人的思維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視頻學習會取代書面學習嗎?本文作者對此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與你分享。

說今天的生活已被視頻包圍也不為過。我們都聽過“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淮北則為枳”,對于每天浸泡在各類視頻中人,思維無形中又會受到怎樣的影響?

這涉及到兩個子命題,我們分別討論:

命題一,長期刷視頻休閑娛樂對思維的影響(非本文重點)。

命題二,以視頻代替文字作為主要學習方式的優劣勢。

一、過度視頻的代價

但凡思考互聯網產業的相關命題時,只需要抓住一條主線——「用戶注意力價值變現」,一般就能抓住要點。

為什么全球互聯網大廠沒有“看得見摸得著”的產品,但市值卻那么高?原因是,資本市場更明白“錢”的內涵——注意力才是貨幣的原生形態,這一點我在專題“合法偷竊”中論述過。

相比普遍貨幣,注意力貨幣擁有更多的優勢:不會通貨膨脹、不受政治或匯率波動影響。

明白了這一點“商業化的原罪”,我們就能看清任何互聯網視頻平臺的“演化”方向——最大限度汲取用戶的注意力,這必然會往“輕成癮”的形態演化。

移動互聯網時代興起時有人就預見了這種情況——百年前躺著吸鴉片,百年后躺著玩手機,姿態驚人相似。

每天沉浸在“以讓你成癮為目標”的各類視頻中,對人的思維產生哪些負面影響,這已是老生常談,它也不是本專題的論述重點,我僅簡單歸納下相關權威研究結論,再次給讀者們提個醒:

  • 養成“具象化信息”輸入習慣,抽象思考能力降低
  • 提升了興奮閾值,“信息耐心”下降
  • 提升焦慮水平、引發睡眠障礙
  • 審美品位、認知能力停滯在“中位數水平”
  • 擠占體育、社交、學習等時間,體質下降,情商降低

當然,公正的說,并非所有視頻都是以成癮為目標。通過視頻流媒體,我們能更好的“開眼看世界”,也更便捷的通過視頻方式更輕松的學習新技能(尤其是涉及到動作相關),這些都明顯優于傳統圖文媒介。

視頻有其直觀、低門檻、容易持續吸引用戶注意力的優點,因此,許多人認為,視頻化教育顯著優于書面學習,甚至能夠取而代之。那事實是否真的如此呢?

二、信息速度 or 符號速度?

任何新事物興起初期,通常會受到來自同一領域舊事物的強力抵制。實際上,就連書面文字誕生之初,也曾受到同期一些思想巨匠的強烈否定,著名的有蘇格拉底。

前文字時代知識分子們主要依賴自身記憶學習,并通過口頭傳播知識。蘇格拉底因而認為,文字的泛濫,會使精英階層不愿再費力學習記憶冗長的知識,使他們變“弱智”。這或許是蘇格拉底幾乎沒有留下書面文字流傳后世的原因。

那么,視頻作為一種學習方式也算是新興事物,是否也引起了我們這些“文字老頑固”的本能排斥呢?

這是我搜尋資料研究本專題時反復提醒自己的點,請務必先摘掉有色眼鏡。

我腦海中始終盤旋著視頻媒介的核心優勢:直觀低門檻(易于進入求知狀態)、多元富信息(易于持續吸引用戶注意力)、共學陪伴感(感覺有他人一起學習)

那么,視頻學習相比書面學習,對于同一個學習者,到底哪邊的“閱讀速度”更具優勢?

答案符合我們的直覺。

視頻學習“閱讀速度”更低,這是它最容易看到的劣勢。

了解比特(bit)的人可能會問,視頻不是信息量更大么,據此,人觀看視頻時,輸入大腦的信息量應遠大于文字閱讀???

沒錯。

但視頻占據信息量更多的是“畫面”、“音頻”,這是視頻「直觀」優勢需要付出的成本。所以,在涉及與“動作有關”的技能類學習時,比如藝術技能、實操技術,視頻教材要顯著優于文字。

文字誕生的初衷是處理從具象經驗中濃縮的抽象知識(也稱符號知識),所以文字并不適合表述具體畫面。

你現在大可親測——用文字描述一個細微的動作,非常繁瑣。所謂“一圖勝千言”就是指這類情況。

但是,當代社會,我們更多學習的是“抽象知識”,無論是經濟、市場、計算機、金融、數理化、歷史人文……它們統統屬于“符號學習”。

對于符號信息,我們更多依賴的是視頻中「內容」涵蓋的信息量,而不是畫面中的信息量。

此時,壓縮了知識的載體,文字符號的閱讀速度更接近于“學習速度”。

然而,視頻的本質是“以時間換取空間”,播放視頻時,海量的“現實畫面”需得一幀接著一幀的“連續播放”,由于視頻的前后幀之間存在強敘事關聯,如果我們想確保內容連貫,就必須完全順序播放。

這意味著,我們被迫以接近“口語”的速度“閱讀視頻內容”。當然,你可以2倍甚至3倍速率播放,但相比閱讀書面文字的速度,仍相去甚遠。

總的來說,視頻信息量雖大,但涵蓋的符號內容(知識密度)反倒較低,這導致視頻學習速率低下。

當然,對于「有效學習」而言,速度并沒那么重要。

正如我經常跟暗智能學員強調的那樣,學習是典型的“精工出「慢」活”,將知識在思維中慢慢、交織反復的“品”對于內化知識才更為有效。

相比速度,有效學習更關鍵的要素是「主動」以及在「知識點間的非線性切換」,這兩點才是視頻學習的軟肋。軟肋是客氣的說法,其實我想表達的是「致命傷」。

三、被動,主動

視頻教學受青睞,很大原因是,它相比其他自學方式,體驗上更接近“教師授課”,能「看」能「聽」,光坐著就行。你甚至能懶癱在沙發上,怎么舒服怎么來。

這帶來的優勢是,讓你更容易「開啟學習」——你不需適宜的學習環境(安靜、書桌椅、書本茶水等),無需下多大決心,點擊下視頻即可學習。

但也正因此,它攜帶了教室聽課的缺陷——被動學習,同時,又不具備彌補該缺陷的抗體——教師真實在場——給學生施壓,能根據學生反饋(包括行為甚至表情)進行交互,迫使學生主動思考。

視頻學習由于“用戶體驗”過好,更加重了“懶得思考癥”??匆曨l課老師講解,聽明白了,就以為自己懂了。但“懂”與“靈活運用”還有相當大的距離(我們都忘了學生時代課間課后做了多少練習)。所以視頻的被動學習更容易產生“我懂幻覺”。

當然,你為了擺脫“被動觀看”,也可以通過拖拽進度條改變節奏,但實際操作起來,你就會發現這是很蠢的做法,原因很明顯,因為視頻的初衷就不是讓你這么“用”的。

*我為此特意在網上找了個視頻教學,選擇的標準是:自己不熟悉的知識領域(語言學)、內容制作上乘(挑選視頻頗費一番功夫)。

以初步學會該課程為目標,整個課程下來,我的感受是:

  • 講師美女養眼、表情豐富
  • 彈幕的作用弊遠大于利
  • 我需經常停下來額外查外部資料
  • 看到后面需要搜索視頻中間某些內容非常麻煩
  • 看完后隔周遺忘率很高

咱模擬一下極端理想的情況:

視頻學習的方式是有可能優于書面學習,那就是制作學習視頻的人「對你的知識背景了如指掌」,整個視頻就是按照你的節奏、偏好量身定制……但現實不會存在如此了解你的視頻課程制作者,就算存在,制作出這樣的學習視頻,其成本會驚人的高昂,完全不具有商業價值。

反觀書面學習,文字本身就是作為知識的符號載體而誕生,量體裁衣。

所以,我再強調一遍,并非我對文字有什么審美情結,凡事要追根溯源,文字就是為了“存儲”濃縮現實經驗的知識而誕生的符號。就像有人先天就有一副被天使吻過的嗓音,不去唱歌就太可惜了。

人類是視覺動物,我們眼球移動視覺焦點的精度與速度都非常驚人?!把垭S心動”絕非夸張,攤開的書面,我們想“看”哪就看哪。

就像人們常常忽略了陪伴自己風風雨雨的老夫老妻有多么重要,我們也是過于熟悉這項能力,以至于從未用心欣賞過它到底意味著什么——

書面學習,學習節奏,掌控在你。

「主動掌控」節奏對于學習到底有多重要?

這就涉及到“學習的本質”是什么的問題,拋開復雜的認知神經科學不說,對于學習,我們能明確的一個共識是——學習是個體的主觀行為。

學習新知的實質,總是在我們已掌握的舊知識(包括人生閱歷、體驗)之間進行新的組合嘗試,直至發現新的具有更優預測力且較為穩固的「知識模式」為止。

微觀來看,學習新知識時大概需經歷下述關鍵節點:

  • 猜測及激活:關聯的背景知識
  • 試探及頓悟:結合上下文猜想新知識的意義,直到初步與作者達成共識
  • 反思及內化:結合邏輯一致性或生活閱歷去驗證(思想實驗)新知識

對學習者而言,背景知識到底了解多少,需要多長時間去激活(熱身)相關舊知識,需要多少時間去(領悟)新知識“意味著什么”(發現新的信息模式),需要反思現實生活中多少的具體實例去協助固化(記憶)這些新知識……

用通俗的話來說,上述每個步驟,都需要「思考-切換-思考-切換」,需要多長時間,需要“看”哪些知識,有且只有學習者本人最清楚。

綜上可見,書面學習,學習者能主動掌控學習節奏,完全是為上述學習新知識量身定制。而視頻學習對于上述要領,顯然捉襟見肘。

除此之外,主動掌控節奏還能避免視頻學習的另一個致命傷——“敘事連貫需要”對「頓悟」的破壞。

四、受排擠的頓悟

為什么我們閱讀書面文字時,尤其是看一本高品質的書籍時,經常能觸發各種各樣的靈感,但是看視頻時卻鮮少出現?

因為人類是“視覺動物”。

頓悟是思考的產物,但人類并非用視覺思考。

我們平日里很容易看出哪些人是在深入思考問題,他們通常眉頭緊皺,眼睛朝著特定方向瞄,但卻處于“失焦”狀態(或者干脆就閉上眼睛),這些都是為了讓視覺刺激最小化,類似于使大腦“調動更多資源”用于“思考”當前事務。

在“主觀意識資源”爭奪戰中,視覺占據優勢,往往能輕易主導我們的意識。我們觀看視頻時,由于它“上下文(幀)”之間具有強烈的敘事連貫性,我們的本能不太樂意打斷這種連貫感……然而靈感、頓悟又往往轉瞬即逝,這就產生了沖突。

所以并非觀看視頻不會觸發靈感,而是大腦不愿意為了捕獲靈感而主動中斷連貫體驗,導致靈感“來去了無痕”。

而閱讀書面文字就不存在這種問題。

文字是符號,我們閱讀文字時,視覺并沒有將之解讀為圖像,只是將之作為思維的索引,我們看的不是文字,而是文字背后的“意義”,因而中途停下來對「頓悟」進行反思毫不費力。

這就是自己掌控節奏的另一大好處,那些寶貴的靈感多數都能夠“及時捕抓”,而且你可以很方便的將關鍵詞記錄在書上。

這些都是視頻不太擅長,或者說,不太符合我們“用戶體驗”的地方。

五、結語:綜合評析

對于人類這種基因仍停留在“叢林物種”的視覺動物,視頻的富信息、強敘事特性,對我們具有難以抗拒的吸引力。

人們尚未意識到注意力價值同樣“神圣不可偷竊”,這助長了各平臺對百姓注意力貨幣的瘋狂圍獵啃食,這也導致泛娛樂視頻的內容向低俗化、成癮化方向迅速演化。

沉迷其中,很容易身陷“輕成癮”的一系列病態:低智能、低體質、低品位、低士氣、高焦慮、社交障礙等等。

所幸在學習領域,“成癮”與“學習”相互沖突,因而暫時能躲過一劫。

*但仍需強調一點,視頻制作成本相對高昂,因而質量良莠不齊,這無疑又增加了學習時的挑選成本。

視頻學習的優勢有:直觀、有他人陪伴感、支持多元具象化展示、易于開啟學習狀態。

因此,我們進行技能藝術類等涉及到動作、實操、聲音的學習時,視頻擁有天然優勢。

此外,由于視頻更容易開啟學習狀態,因此,對于增長見識類的泛知識,比如深度專題訪談、優秀記錄片、嚴謹文藝影視作品等,都屬于視頻學習的優勢領域。

除此之外的傳統學習(符號學習),由于需要學習者主動介入,需要在跨越時間維度的大量符號知識點之間非線性跳躍,需要不斷改變學習節奏,能夠便于隨時中斷記錄或完善“頓悟”,因而更適合以文字為載體的書面學習。

畢竟,這也是文字的職責,為了“存儲”濃縮現實經驗的知識而誕生的符號。

當然,視頻、文字并不是互斥關系。

如果你需要深入學習某一全新學科時,將兩者結合起來,以視頻入門,調動興趣,找到“感覺”,最后再以文字為主,深刻內化學科知識,如此事半功倍,未嘗不可。

#專欄作家#

李少加,公眾號:少加點班,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哆M化式運營》作者,“基于用戶視角的用戶養成運營框架”提出者,互聯網商業獨立研究者、運營管理專家。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說的很對,點個贊,已經好久沒有刷過視頻類的平臺了

    回復
  2. 絕!我想這也是實體書對我來說優于電子書的原因。實體翻書的節奏把握更在我控制之內

    回復
  3. 看完卸載了抖音~

    來自四川 回復
  4. 透徹啊,看完后再去刷抖音,心態上有些區別了

    來自山東 回復
    1. 所以我這篇專題的目的達成了(笑)

      來自廣東 回復
  5. 想起了一個電影畫面,人類造出機器人讓它們相互交流,結果機器人自己創造了新的交流方式,以求更高效更準確。

    如作者所說,文字的職責是“存儲”濃縮經驗進和知識,已經是當前最高效模式。視頻在教育中扮演的角色更像是個啟蒙導師,提供快速的先導教學幫人節省時間,兩者為互補關系。盡管視頻學習的功能已日趨完善,甚至可以識別學生面部表情,確認知識掌握情況,但我有生之年應該看不到視頻替代文字(默認能源,材料都是∞)。

    來自北京 回復
    1. 感謝觀點補充~

      來自廣東 回復
  6. 視頻學習,首先獲得容易度遠遠低于名師線下課,這就是價值。

    來自北京 回復
  7. 不好意思,我不刷短視頻

    回復
  8. 視頻也可以分目錄和章節的

    回復
  9. 視頻未必不能對進行抽象描述,比如完全可以利用圖像、線條、音樂等進行抽象描述(可以參考現代藝術),只不過當前的視頻制作者往往水平不如書籍寫作者,對抽象的事物自己尚未解讀多少,又遑論傳達出來呢。另一方面,我們確實已經習慣了利用文字進行抽象思維,所以視頻抽象思維的引導方式尚未闡明,仍有很多路要走。我比較在意的是視頻的時序性可能確實是本質特征之一,時序性的描述可能確實會相較文字學習更易遺忘,若是能做出一款能夠搜索視頻內部內容的產品,一定不錯,可惜技術上完全沒有頭緒。

    回復
    1. 感謝朋友的文章!

      回復
    2. 很棒的觀點,感謝補充分享~

      來自廣東 回復
    3. 文字內容閱讀后也是需要進行要點組織分析的,比如思維導圖的作用,所以時序性問題是共有的,這要看作者和閱讀者的組織方式;某些教學視頻化完全就是信息冗余了,多余的形象、場景信息增加了視覺負擔、擠占了腦袋運算資源才是根本問題;文字符號同樣有先天缺陷,符號轉換成場景信息也是在消耗腦袋運算資源;所以個人認為,兩種方式各有優缺點,要看那種內容適合那種形式

      回復
  10. 視頻學習確實更直觀,尤其是一些工具類軟件學習。

    回復
  11. 對于“被動主動”深有體會,往往學得越費力效果越好,比如一部電影看十遍,也不如認真寫一篇影評來得深入

    來自美國 回復
    1. 對。所謂 走的慢 才能走的遠 也是類似道理

      來自廣東 回復
  12. 視頻學習最大的缺點就是難以進入深度思考模式

    來自四川 回復
    1. 是啊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