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間教老藝術家“做人”

0 評論 5204 瀏覽 2 收藏 20 分鐘

編輯導讀:直播帶貨的火熱程度,不僅吸引著一波又一波的素人成為主播,也吸引著明星入駐直播間。但是,前段時間“老戲骨”張晨光在直播間被評論罵哭引起了網友熱議。本文作者對此進行了分析,與你分享。

一位“老戲骨”因為帶貨,被直播間里的評論罵哭了。

故事的主角是資深演員、近年來出演了多部影視劇的“老爸專業戶”張晨光。在其6月18日進行的一場直播中,部分網友在評論區質問“為什么不好好拍戲,學網紅帶貨”“缺錢嗎”。最讓張晨光傷心的,是有評論指責他“晚節不保”。

這場直播快結束時,張晨光開始沉默,隨后忍不住轉過頭去擦眼淚。他哽咽著向直播間的觀眾解釋稱,“我一路走來三十幾年,在演藝事業上兢兢業業,每一個角色都想扮演好,今天到直播間里來,也是想要把另外一個才能表現出來”。

這一哭,事情鬧大了,輿論開始發酵。大多數網友表示心疼張晨光,稱指責老演員直播帶貨是“晚節不保”的說法,無異于一種道德綁架。但也有網友指出,直播間“惡評”的來源,是其直播間售賣的酒,與此前潘長江等老藝人帶貨的一樣,屬于“貼牌酒”。

事實上,在張晨光之前,就有不少下場直播帶貨的“老藝術家”,因為售賣爭議產品或直播話術“翻車”,被網友吐槽過。更關鍵的是,這些爭議和翻車都未得到過“老藝術家”及團隊的正式回應。這一次,當網友們看到又一位“老藝術家”徘徊在“翻車”邊緣,同樣的情緒又因類似的場景被點燃。

問題似乎出在“老藝術家”向主播角色的轉變上。由于過去的身份人設與新的職業特征存在較大差距,“老藝術家”們很難快速適應直播生態,多數時候表現得更像是帶貨的“工具人”。同大多數明星藝人一樣,這些“老藝術家們”直播頻次不穩定,即便有團隊協助,選品、帶貨、售后、危機公關方面的能力都多有不足。

但不得不說,電商直播行業對明星主播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了。明星效應不再顯靈,消費者要服務,品牌商家看銷量,背后的MCN機構考量可持續性。要成為一名合格的主播,很難,明星要重建職業規劃轉型主播,更難。

01 老藝術家“晚節不?!?,還是網友太嚴格?

張晨光直播間里的“惡評”,一開始并不是針對其下場直播帶貨這件事情本身,而是在選品上。

飛瓜數據顯示,這是張晨光第8次在抖音進行直播,銷售額超400萬,帶貨的商品中接近77%為酒類,包括茅臺、五糧液、杜康等多個知名白酒品牌,商品來自酒仙網旗艦店、也買酒酒水旗艦店以及一些酒類專營店。其中,一款售價為2599元的茅臺飛天白酒,銷售額達到133.4萬,占全場GMV的30%以上。

引發爭議的正是這款曾在張晨光直播間多次上架的“53°貴州茅臺飛天500ml白酒”。有網友指出,直播間里這款酒的包裝左下角的長方形印章,與官網正品包裝上的正方形紅字印章不一致,質疑其帶貨的是“貼牌酒”,即摻了水的掛牌勾兌酒。

張晨光直播帶貨的酒品,售價最高的一款“茅臺”為2599元

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直播間包裝與官網展示包裝是不同側面,不能據此鑒別真偽。此外,還有網友稱,收到貨后發現這款酒為定制酒,稱其“價格虛高”。

面對相關質疑,張晨光及團隊始終沒有公開作出回應,網友們看到的只是張晨光本人的掩面而泣,這才讓負面聲音持續在直播間里發酵。

有人把疑似“貼牌酒”直接等同于“假酒”,質問張晨光“為什么不好好拍戲,出來賣假酒”、“缺錢嗎”,伴隨著節奏被帶偏,最后發展成有人嘲諷其“晚節不?!薄百u貨和演技結合”。

一位自稱是當時在場工作人員的知乎網友稱,“張老師是很在意自己形象的一個人,看到直播間有些惡意評論,雖然說可以置之不理,但想起來多多少少也會覺得有點委屈,畢竟(他)做演員真的是兢兢業業扮演好每一個角色,(在)直播間也很認真,但也有很多人不理解?!?/p>

面對網友的指責,張晨光在直播間落淚

當然,指責一位在直播中并無出格行為的藝人主播“不該進行直播帶貨”,無疑是一種道德綁架。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主觀認定其售假,更是有惡意誹謗的嫌疑。

但事實上,在張晨光之前,“晚節不?!边@個詞,早就在老一輩藝人投身直播帶貨的浪潮中,被玩壞了。

老一輩喜劇藝人潘長江,曾經與因賣售“貼牌酒”深陷爭議的謝孟偉(《小兵張嘎》中嘎子的扮演者)連麥,語重心長地勸其遠離直播,“這里的水很深,網上的東西都是虛擬的,你把握不住”。沒想到,今年4月,潘長江自己也帶起了貨,其直播間售賣的白酒,也被網友扒出來,疑似存在與“嘎子”同樣的“貼牌”問題。“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網友還讓謝孟偉“勸勸潘子”,并因此誕生了“潘嘎之交”的梗。

不過,面對網友的調侃乃至謾罵,直播鏡頭里的潘長江好像并不在意,反而在短視頻平臺玩起了“演技”帶貨、與網紅連麥,甚至為了給連麥的網紅帶粉向粉絲磕頭。

潘長江為給網紅帶人氣,在直播間向觀眾磕頭

無獨有偶,此前TVB“老戲骨”曾志偉在開啟直播帶貨后,也曾被質疑直播售假。有用戶在收到酒后到其賬號評論中留言稱“條碼掃不出來”“贈品不對”,還有用戶直言曾志偉是被商家“套路”了,“(商家)現場給你看真酒,賣給我們的是假酒”。

老牌演員劉曉慶此前在直播中帶貨翡翠手鐲,卻因為對產品不熟悉,在與商家連線直播中插不上話甚至記錯臺詞,讓場面一度尷尬不已。

知名導演張紀中與妻子也在今年5月做起直播帶貨,直播中,張紀中“趕鴨子上架”一般地配合妻子介紹和展示商品,被網友吐槽“把自己的段位玩低了,好好的導演不當,竟然學網紅帶貨”。

前不久,資深演員閆學晶在直播間坦言,自己因偶然的機會做起直播帶貨,是冒了很大的風險的,“稍有不慎就可能翻車甚至晚節不?!保驗樵谫u貨時和商家一唱一和,搞為粉絲砍價的“套路”,也被網友吐槽“戲精”。

面對種種爭議、吐槽與指責,有人可以巧妙化解,有人可以一笑了之,也有人直接回懟,但這次,“老戲骨”張晨光在直播中被“惡評”罵哭,或許才真正暴露了“老藝術家”們在直播帶貨中的窘境

02 老藝術家帶貨為何總被嘲?

從張晨光和閆學晶在直播間的自我剖析來看,不排除“老藝術家們”有一顆想做好“另一份事業”的心,但“想不想做好”與“做不做得好”,是兩碼事。

或許從走進直播間的那一刻起,他們就應該做好重新被審視的準備。

與流量明星或年輕一代演員相比,老一輩演藝明星與觀眾的距離更遠。他們較少活躍在電視熒幕或互聯網平臺上,更多是以影視劇中塑造的角色形象出現在大眾面前。大多數網友眼里的他們帶著一層時光濾鏡,在這層濾鏡的后面,他們是神秘、低調乃至崇高的。

但直播帶貨是一種更“赤裸”的商業行為,主播扮演的是導購員的角色,需要親民、接地氣乃至為觀眾服務。當“老戲骨”也走下神壇,在美顏開滿的直播間里,賣力推銷手邊琳瑯滿目的商品,對著屏幕一口一個“寶寶”時,這樣的直播第一印象與熒幕中的經典深刻一對比,就容易在部分觀眾心里形成巨大落差

“因為演員和受眾是有一定距離的,給人的感覺更‘高高在上’,而不像是相對比較親民的網紅主播,而且演員塑造的角色并不一定就代表他的人設?!鄙虾X斀洿髮W電商研究所所長崔麗麗向開菠蘿財經分析,從這個角度講,演員的人氣要轉換為帶貨的流量,既考驗演員的觀眾緣與親和度,也考驗演員自身與角色的人設一致性,以及帶貨產品與演員人設的匹配度。

助理在進行直播講解,觀眾稱張晨光“感覺被綁架了”

更尷尬的是,像張晨光一樣的“老戲骨”,很難僅憑幾場直播就完成從演員到主播的身份轉變。多數時候,他們更像是直播間的“工具人”,按照腳本走流程,時不時在主播進行產品講解時配合地表示贊同,輪到自己講解,也顯得有些磕磕絆絆,還要時不時瞟一眼旁邊的提示。

在易觀高級分析師陳濤看來,無論是演員還是普通人,作為主播的選品專業性、話術組織、臨場反應等,從不熟悉到熟悉、從入門到精通,都是一個逐漸適應和熟練的過程?!耙簧蟻砭鸵笏蟹浅I的特質,這明顯是苛求于人。”

“傳統方式的演員明星接代言、做廣告,是不需要為銷量做保證的,但在直播間,判斷主播優秀與否,就是非常簡單粗暴地看帶貨量,挑戰性太大?!贝摞慃愐蔡寡?。

由于工作性質的原因,大多數明星藝人不可能像職業主播一樣按時出現在直播間,也很難時刻配合團隊進行選品、預熱、粉絲運維、售后等一系列工作。因此導致的直播頻次不穩定、選品品控不專業、售后服務不到位等等問題,讓品牌商家、運營機構和消費者都開始對“明星主播”的帶貨能力打上問號。

而有明星主播因直播售假、帶貨效果不佳等頻頻“翻車”的案例在先,直播間里的觀眾和消費者耐心越來越有限,留給“老藝術家們”完成身份轉變的時間,無形中變少了。

更嚴重的問題在于,在這次張晨光事件之前,就已經有潘長江、于震、曾志偉等多名“老戲骨”或實力派演員,陷入疑似賣“貼牌酒”的爭議,但并未有任何一位明星主播作出回應或澄清說明,這就讓不少網友對明星主播的風評每況愈下?!俺四切┟吭轮辈龃伪容^固定、選品質量也比較穩定的,其他明星直播帶貨,總是給人一種玩票、跑通告、撈一筆的感覺?!遍L期通過直播間購物的用戶優優向開菠蘿財經表示。

至于“老藝術家”和團隊處理不好危機公關的原因,我們不得而知。但結果是,無論后來的“老藝術家”如何強調自己是在“搞事業”,觀眾買賬的意愿明顯下降了。

03 主播職業化,明星主播該洗牌了?

換個角度看,與其說是“老藝術家”難以適應帶貨主播的角色,不如說,是越跑越快的電商直播行業對主播的要求變高了。

當直播帶貨走過蠻荒生長的階段,直播間的消費模式逐漸穩固,那些想著“露個臉就能賺一筆”的明星,再難長期吃到流量的紅利。

消費者不買單,品牌也開始對明星直播帶貨遲疑?!捌放七x擇與明星主播還是網紅主播合作,基本還是以ROI(投資回報率)為導向,但明星帶貨‘翻車’的案例實在太多,坑位費還不低,自然不算最優先級別?!蹦称放齐娚特撠熑顺匦窀嬖V開菠蘿財經。

“被‘坑’多了以后,商家們也學‘聰明’了?!睋匦窠榻B,以前,明星帶貨的坑位費都是開播前就到賬的,不管最終賣得如何,這筆錢他們都能收入囊中。但現在,品牌都要求根據銷量來給明星主播結算坑位費,“避免再出現以前那種坑位費花了幾十萬,產品卻只賣出去幾萬的悲劇”。

在直播帶貨最火的時候,許多明星紛紛涌入直播間,找到負責運營的MCN機構談合作。但MCN機構們發現,有些明星不夠了解直播生態、也不懂得直播話術,甚至都不愿意花時間去研究產品和學習直播技巧,自然帶貨效果也不好。

據騰訊新聞旗下深網報道,交個朋友聯合創始人童偉曾談到,主動找來合作的明星不少,“但只要明星經紀人提出要保底或者自己不想好好研究產品的要求,我們都不會簽約。”

反觀那些在直播間找到“事業第二春”的明星主播,實際上都作出了新的職業規劃,具備了作為一個主播需要的專業素質,乃至完成了從“跨界主播”到“專業主播”的轉變。

“做直播帶貨成功的明星,一定是非常親民且有群眾基礎,受眾群體相對比較穩定,而且帶貨周期相對固定,更專業于選品和產品介紹的?!贝摞慃愓J為,明星要轉型當主播,首先得讓觀眾了解自己的真實個性,獲得大眾認可之后,再提升選品和產品推廣的專業度,才能讓流量轉變成購買力。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這些成功轉型的明星主播,都已經簽約了專業的直播電商MCN機構,在選品、供應鏈、售后等方面有穩定的團隊支持配合,同時直播頻次和銷量都比較穩定,帶貨口碑也不錯。

林依輪、劉濤、朱梓驍等明星主播

據小葫蘆大數據顯示,2021年4-6月,簽約愿景娛樂的朱梓驍每月保持10-20場的直播頻次,每月GMV平均能達到1億以上;謙尋文化旗下的林依輪,開播頻次穩定在每月20場左右,月平均GMV在1億到2億之間;簽約堅尼傳媒的曹穎,每月直播10-20場,最高月GMV近1億。

陳濤指出,在如今的電商直播行業,明星與MCN機構的雙向選擇,是一個越來越明顯的趨勢?!叭魏我粋€主播要想做成功,都需要有一個專業的團隊配合和支持,單靠明星的號召力或影響力,最多能夠撐起一兩場直播的流量。因此,明星主播的成敗,除了其自身的職業意識與規劃,也考驗其背后團隊或者MCN機構的能力。”

例如,團隊是否能貼合明星的目標消費人群去選擇最適合他們帶的貨,能不能選擇靠譜的品牌做好品控,出現問題時危機公關能否及時介入并妥善處理。

歸根結底,直播帶貨進入下半場,單純的明星效應已經很難行得通了。但近半年來,可能是沖著流量利益而來,也可能是想開辟另一番事業天地,依然不斷有“老藝術家”進入這個名利場。而此時,即便是明星主播,入場門檻也在變高,“老藝術家們”要想不失體面地帶貨,與強調自己多么敬業或者請求觀眾多點寬容相比,更有用的,或許是磨練一身像闖蕩演藝圈時那樣過硬的真本領。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優優、池旭為化名。

 

作者:吳嬌穎,編輯:金玙璠,公眾號:開菠蘿財經(kaiboluocaijing)

本文由 @開菠蘿財經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