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焦慮消費綁架的年輕人,消費后也從未停止焦慮

0 評論 6530 瀏覽 5 收藏 18 分鐘

編輯導語:現如今,年輕人越來越焦慮,無數的社會話題使得年輕人還沒有到達那個年紀,就已經開始想著該怎么辦。于是焦慮引導著他們消費,購買能夠讓自己變得更好的東西。被焦慮綁住的年輕人,該如何走出怪圈?

最近很多朋友和我聊著35歲的狀態。他們眼里的35歲是這樣的:背著房貸花錢小心翼翼,家里有只吞金獸嗷嗷待哺,隔三差五陪父母去醫院檢查身體,工資總比不過身邊好友,心里迷茫著35歲還好不好找工作。非常的喪。

2020年國民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報告有一組數據,在成人年齡區間內,18-34歲的青年焦慮程度和抑郁程度最大。

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焦慮程度會逐漸下降。而在美國國內的調查情況也類似,25%的青少年和20%的成年人會有焦慮。焦慮真實存在于年輕人的心里。

某APP上關于35歲的問題

同時,社會話題有無數種角度,引出人心里的焦慮。比如“35歲了,還要在招聘平臺找工作,丟人嗎?”、“不要因為父母的不努力,葬送孩子讀名校的機會”,這類引起不適的話題往往會伴隨產品或服務銷售。

焦慮引導消費,對于商家來說,一直是個好策略。年輕人應對焦慮的最常見方式之一就是消費,或是報班補課、或是暴飲暴食。

一、年輕人在為哪些事情焦慮?

我在身邊小范圍做了一個調研,了解一下身邊年輕人焦慮的原因。調研的結果相對集中在下面三個點:

  • 自身體能下降。
  • 家庭責任變重。
  • 工作地位不穩。

體能下降的現象包括:心臟會間歇性不舒服、頸椎和腰椎會有輕微突出、精神狀態不飽滿、熬夜能力變弱等等。

家庭責任變重的感受包括:父母逐漸退休收入變少也需要被照顧、成立自己的家庭背上房貸、寶寶出生增加了更多開銷。

工作地位不穩,其本質是可替代性強。而再往里追一層是,經驗壁壘在變薄,導致可替代性變強。這是很多人會忽視的一個現象,我們展開聊一下。

大部分年輕人會有Peer Presure(同輩壓力),他們把眼光看向身邊的人,去和身邊的同齡人比。

但隨著5G時代的到來,經驗給個體帶來的壁壘已經越來越薄。創業公司的CEO越來越年輕。后浪洶涌。

上周我在花木路的肯德基等人,隔壁桌坐了兩個大概初中年紀的小朋友,一邊頭也不抬的啃雞翅,一邊興致勃勃的討論基金。

細聽了一會,小朋友并不是討論基金里賺多少虧多少,是在討論基金漲跌的可能原因。

大部分行業(醫生、科研人員等小部分行業除外)所謂的經驗壁壘,正被互聯網一點一點的擊碎?,F在獲得知識的渠道越來越多,門檻也越來越低。

  • 沒有任何算法經驗的工科生,在Coursera上看看吳恩達的機器學習課程,大致都能了解機器學習在干什么;
  • 覺得本校老師講得不好,可以網上找到專項名師的在線課程;
  • 想看看名校學生一般學什么,MOOC上清北復交浙的課程隨便你選,Coursera上MIT、Yale的課程隨便挑。

20年前,父輩獲取信息還完全靠書本,社會基礎設施不支持經驗豐富的老師傳播知識。當今,基礎設施的成熟,獲取知識的渠道變多了。相對地,焦慮也更容易蔓延了。

二、年輕人正在用消費對抗焦慮

從話題傳播的角度來說,話題本身需要有特定屬性,能夠調動用戶的情緒。例如喜悅、舒適、悲傷、緊張、焦慮、恐懼。

  • 《無節制消費的元兇》這部記錄片探究了人消費的動力是什么?結論是恐懼是一切消費的元兇。而適度的恐懼就是焦慮?;氐轿覀兦懊嬲f的三個點,可以看看會有多少恐懼相關的消費場景。自身體能下降:醫療、養生、保健、保險(因為恐懼死亡)。
  • 家庭責任變重:學區房、養老社區、保險、補習班(因為害怕身邊重要的人過得不好)。
  • 工作地位不穩:知識付費、職業培訓。(因為恐懼貧窮)

1929年美國心理學家懷特·坎農提出了很著名的一個理論,Fight or Flight(打或者逃)。

自主神經系統示意圖,包括頭部、軀干和四肢的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分布。圖源:網絡。

在面臨生存威脅的時候,自主神經里的交感神經系統開始活躍,調動身體系統逃避或攻擊危險源,也就引起了“打或者逃”的反應。

打,就是采取行動去對抗威脅和恐懼,也就是卷;逃,就是放棄抵抗,遠離恐懼,也就是躺平。那么人是怎么決定要打還是要逃的呢?

認知心理學里提到,人在面臨危險時產生的恐懼會有兩個方面。一是客觀的糟糕的現實,二是人對現實糟糕程度的主觀判斷。

人體自身做出判斷之后,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逃。而對于依靠焦慮賺錢的商家來說,他們并不希望用戶躺平。躺平了誰買保險,誰買學區房,誰去知識付費呢?這時候,所有的內容、廣告會這么做。

引出你的恐懼,反復提醒你的恐懼,但會注意恐懼邊界控制。給出一個解決方案緩解你的恐懼。

恐懼邊界控制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威脅完全可控,人是不會有任何恐懼的想法。也就不會產生恐懼相關的消費。而威脅完全失控,人恐懼到極點的時候,是會想要逃避的,這時候即使產生消費,也和恐懼無關。

所以你看到的,引起你恐懼的內容大部分不會讓你徹底絕望。而是以不同的表達方式傳遞著同一個信息:別放棄,只要氪金,你能行,你能贏。這時候,大量的消費就滋生。害怕恐懼的越多,焦慮越多,消費也就越多。

三、消費真的緩解了年輕人的焦慮么?

有,但只是在下單的那一瞬間。因為,大部分焦慮都不是依靠單純的氪金能夠解決。氪金給你帶來的可能是把神兵利器,也可能是破銅爛鐵。你在為戰斗信仰充值之后,不一定如你所愿。

一方面因為世界上還存在一類人叫不良商家,比如買了課程,發現老師講的比自己還水;另一方面大部分人氪金之后,斗志輸給了安逸,比如辦了健身卡就去了一次。

出于對不確定性的恐懼和厭惡,人往往沖動消費。人因為焦慮和恐懼產生消費,第一目的不是為了提升自己,過得更好,因為這屬于思考過后的結果。

恐懼消費是身體本能反應,第一目的是盡快安撫交感神經,讓交感神經不那么緊張。公眾號里制造焦慮的軟廣、論壇抖音里制造焦慮的內容,這些都會刺激到人體的交感神經,進一步會影響到大腦對威脅程度的判斷。

這時候我們會進行沖動消費,通過消費去安撫自己,進行短暫的自我欺騙。其實在正常情況下,大部分消費者是愿意為優質內容付費,為周到的服務買單的。但是付費獲得了優質內容,就像氪金獲得了神兵利器。

假設你是個狙擊手,縱使有全世界最好的狙擊槍,你也得有過硬的心理素質和精湛的射擊技術。

對于消費者來說,大腦冷靜思考后決定買單的產品,他們會更有意愿和動力去發揮產品的價值。甚至這些人也會免費的為優質內容去宣傳推廣。

四、和焦慮和平共處的幾招

焦慮是人重要的情緒,沒有誰可以完全的剝離焦慮。而科學界也給出了很多應對焦慮的方法。我們從身體行為和心理建設兩方面看看一下怎么和焦慮相處。

1. 身體行為

(1)定期運動

南澳大利亞大學和德國漢堡醫學院做了一個聯合調查,試圖找到PA(Physical activit)是如何影響到心理健康。

他們對682名運動愛好者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表示,每周中等強度PA 150分鐘可減少抑郁和焦慮癥狀。

這一結果也完全符合WHO對每周運動量的建議。但是由于樣本數量的有限,沒有探索到室內和室外、個人和團隊、不同運動類目對抑制焦慮的影響。

肌肉男神彭于晏在一次采訪里被問到,為什么每天堅持運動。他說他每天在開工前,跑步半小時,或者做一組20分鐘的 PLATS。然后在他的Check List上打一個勾,他會覺得今天會有一些不一樣,會有一些自信。

因為給自己規定的20-30分鐘的運動,自己完成了,自己能掌控自己。他會覺得更有自信面對美女、面對老板,去掌握一些不確定性的事情。

(2)深度睡眠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神經科學和心理學教授Matthew Walker在他去年11月發表的論文《Overanxious and underslept》里提到,通宵可以使焦慮水平提高 30%。

你一旦通宵,大腦內側前額葉皮層區域會直接罷工,而這個大腦區域平時能夠幫助人體減輕焦慮和壓力。而在后續的研究里發現,深度睡眠能夠有效的抑制焦慮,深度睡眠也叫非快速眼動(NREM)慢波睡眠。

人體陷入這類睡眠后,能夠讓大腦迅速平靜下來,此時,大腦內部神經元連接會發生重組,從而減少焦慮。亞馬遜的貝佐斯說過,早睡早起是他的習慣,每天的會議盡量不安排在上午10點以前。萬科王石更是沾床一分鐘就能入睡。

(3)尋找長半衰期的熱愛

做熱愛的事物能夠讓人保持創造力,前提是這份熱愛是一件長半衰期的事情。半衰期是一個化學概念,形容放射性元素的放射性減弱一半的所需時長,后來又被醫學借用,來表示藥物濃度在人體內減半所需時長。

通常熱愛的事物是能帶來滿足感的,但更好的情況是,滿足感能在大腦里留存時間盡可能久,用滿足感去對抗焦慮。

一件事物屬于長半衰期還是短半衰期,很大程度取決于我們自身。

打游戲也可以是一件長半衰期的事情,如果打游戲只是為了殺時間,偶爾發揮超神很開心,偶爾送成狗很不爽,大部分時間只是個普通的參與者。這樣的游戲只是一個短半衰期事物。

如果每次游戲打完反復總結,專研游戲視頻,不斷提升游戲實力,甚至能分享出游戲心得。這時候打游戲這件事就變成長半衰期事物了。堅持長半衰期的熱愛,往往能收獲很多意外的驚喜。

2. 心理建設

(1)減輕對威脅的主觀判斷

其實就是提高自己的鈍感力。倉央嘉措有一句詩火了很久,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閑事?沒有那么多事情會嚴重到危及我們的存亡。

比如考試掛科,有些人郁郁寡歡,有些人習以為常,還一些人處之泰然。大家都知道大學里掛科會喪失保研資格。放大對威脅的判斷會這么想:掛科就不能保研了,本科畢業不好找工作,萬一工作不好收入很低怎么辦?

減輕對威脅的判斷會這么想:不能保研有點可惜了,沒關系,還可以考研,要么抓緊實習也好。放大對威脅的判斷,看起來是考慮周全,但往往是過度悲觀,減輕對威脅的判斷,不代表無視客觀的威脅,而是積極的思考要怎么解決問題。

(2)進行課題分離思考

課題分離,是心理學大師阿德勒提出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課題,把自己的課題和別人的課題分開,就能很大程度上的解決焦慮。我們害怕重要的人過的不好,是因為我們在強行干涉他人的課題,并且以自己的主觀標準去干涉他人的課題。

比如逢年過節帶非常多的好吃的給家里的老人,老人吃不完,過期了也舍不得丟,反而吃壞了身體。

因為孝敬老人,過度的消費去表現自己的孝心,卻沒考慮對方的感受,這樣反而把事情弄的更早。

課題不能分離,人就只能活成一個角色,而不是真的自我。這個角色包括子女、父母、員工等等,一旦活成一個角色就永遠擺脫不了這個角色所帶來的焦慮。

(3)保持日常的正念

正念是一個比較復雜的話題,其中有一個便于上手也很簡單的點:保持對身體的關注和感受。

感受自己敲擊鍵盤的時候,手指受到鍵盤回彈的力量。伸懶腰的時候,感受身體各個部位的舒展。當把注意力放在身體與周圍環境上,會感受到自己正和世界互動,自身的思維會變得專注和純粹。

關于這個話題,可以推薦大家有空的話讀一本書。牛津大學臨床心理學和惠康信任原理研究中心的教授馬克威廉姆斯寫的《改善情緒的正念療法》。

五、最后

這屆年輕人,在焦慮中消費,在沒錢中焦慮。會有一種聲音告訴你,焦慮、苦難能使人變強。但我覺得有朝一日,一個身陷囹圄的焦慮少年脫胎換骨,不是焦慮苦難給他加了buff,而是他具備了克服恐懼的勇氣、堅定不移的執行力和正視焦慮的能力。

如果有人再拿“35歲,還要去招聘網站投簡歷,丟人嗎?“或者“35歲還沒結婚,丟人嗎?”這種問題引起社會焦慮。希望你一邊日拱一卒不受影響保持精進;一邊為社會凈化環境,回他一句:丟不丟人,關你啥事。

參考:

  • How Does Sport Affect Mental Health?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Relationship Of Leisure-Time Physical Activity With Depression And Anxiety 2019; 20(1): 62– 74
  • Overanxious and underslept. Nat Hum Behav 4, 100–110 (2020).

 

本文由 @忙里偷賢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