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的黃金時代,真的結束了
編輯導讀:很多人都在說互聯網已經進入了下半場了,流量巔峰時代已經過去了。什么才能稱之為“下半場”?有什么特征?未來會怎么發展?本文作者對此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與你分享。
01
勒龐說:沒有傳統,就沒有文明;沒有對傳統的緩慢淘汰,就沒有進步。說得挺對的。
但傳統就像「前任」,進步則是「下一任」。
人們總是喜新厭舊。
跟現任過了新鮮期,相看兩厭,關系或許就走到終點了。
畢竟,兩個人在一塊,是超高頻交互,起初膩歪,后來大概只有「膩」,膩久了就「癢」。
這差不多也可以解釋當下輿論跟移動互聯網平臺的關系。
矛盾內生于所謂的「性格不合」,外顯于「360°內卷」。
卷,說明深層次問題漸顯。
02
長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上矚g「浪」的人,往往只看得到后浪「推」的直爽,看不到前浪「死」的模樣。
時代拋棄你的時候,連招呼都不打一聲。他們比時代更渣。
移動互聯網也曾是「后浪」。被它拍死的「前浪」,是PC互聯網。
吹沖鋒號的,是一個叫喬布斯的人。
11年前,他用一記長4.5英寸、寬2.31英寸的大殺器,掀起一場革命。
冷兵器敵不過黑火藥。
移動互聯網時代,就這樣轟然到來。
被撕掉了名牌的PC互聯網時代,只聽到一聲「行刑通牒」:你,OUT。
03
風云亙變幻。不變的是大王旗。6年后,在烏鎮,飯否知名網友王興拋出了個當時很多人以為是噱頭、如今看是讖言的說法:
互聯網已進入下半場。
而變局,就發生在下半場。
下半場意味著,半程已過,節點已至。
上半場,移動互聯網從懵懂變成熟,歷史級風口接踵而至:社交,本地生活,O2O,外賣,在線招聘,網約車,網絡醫療,OTA……
「互聯網+」,就沒什么不能+進去的。
改革春風吹滿地,創業者要做的,似乎就是搭上「時代順風車」。
所以才會出現租賃經濟生了個「共享單車」的怪胎后,一根藤上結出無數個「共享」牌葫蘆娃——
「共享籃球」「共享雨傘」「共享手機」「共享馬扎」……
嗯,遍地是共享,短暫又輝煌。
但嚷著「互聯網泡沫」的專家,終究比嚷「樓市泡沫」的走運。
太多假風口,來得快去得更快。很多沖上「風口」的,不過是秀了一把「快閃Pose」。
還是莊子看得通透:方生方死。
到了下半場,尤其是近幾年,強風口消失,熱錢冷卻,風云驟變。
雖然牛掰的企業依舊牛掰——字節跳動跳得很猛,拼多多也斜刺里殺出了「快速崛起之路」,頭部互聯網平臺合縱連橫也玩得愈發嫻熟,但底層技術紅利逐漸只剩骨頭渣了。
野草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但「信息互聯網」不是野草,這塊元燃料已經燒成了黑炭。
尤其是互聯網人口紅利見頂后?!冈隽孔兇媪俊购蟮腄AU和UV觸頂,讓「國民總時間」的爭奪變得日益白熱化。
爭到深處自然卷。
卷到深處社會厭。
再來一個「反壟斷」,我都聽到了互聯網巨頭們杯子碰到一起,都是夢破碎的聲音。
破碎或許不至于,但至少是被一桶冷水潑醒。
04
燃料燒盡,用戶規模天花板已現,移動互聯網就被點中死穴了嗎?巨頭們紛紛祭出了解穴招數——創新。
「信息互聯網」這張電子船票要失效了?OK,找下一個時代的船票,或是造新發動機的渦輪。
憑著「AI驗證碼」提前進入新技術周期的字節跳動,繼續找尋AI高頻應用場景,在「AI+教育」上布起了局;
騰訊瞄向了「全息互聯網」;
小米、百度們造車,押注智能駕駛;
黃崢瞄向了未來農業。
總之,要發掘下個周期的「源代碼」,找到通往未來的船。
流量瓶頸已現?
也有辦法。
用我很推崇的賈琦老師的話說:
「下沉市場」續命一次。
「私域流量」續命一次。
原本,「全球化」還能再續命一次。
但川寶不讓咱續了。
當這些秘訣的邊際效應遞減,那就拾起白刃,重回比拼性價比的長期拉鋸戰,用「卷」來爭奪存量市場。
卷路相逢拼者勝。
05
比起技術動力與用戶規模,反壟斷的「穴」,會更難解。反壟斷大幕已啟,監管基調亦會大變。
之前講「包容審慎」,現在是強監管。
強監管之下,互聯網業態的「新經濟」濾鏡消失、光環褪去,泯然眾業矣,就在所難免。
看看K12在線教育的境遇,是時候看清事實了。
強監管的節奏跟輿論場的情緒共振,難免讓部分人高估這二者的關聯。
可事實上,強監管的到來是必然。只不過,互聯網產業的「托拉斯鏡相」,為其摁下了快進鍵。
06
在此必須推薦慕峰老師2018年在公號「太陽照常升起」里寫的那篇雄文——《是時候徹底反思中國的互聯網經濟了》。他從更有深度與廣度的視角,去分析了互聯網平臺經濟問題的根源。全文很多結論是振聾發聵性的。
我摘抄下他的主要觀點:
一,今天中國互聯網的發展,無論從連接數量、使用人群和覆蓋面來講都堪稱全球領先,但技術本身不會帶來全方位的進步——互聯網經濟的「彎道超車」,只是局部趕超,長期來看,那些「局部之外的部分」,正是未來的局限性所在。
二,2008年是中國經濟的分水嶺,也是中國互聯網經濟和傳統實體經濟的分水嶺。2008年金融危機過后,「4萬億刺激」灑向了基建地產,大量基建投入為此后十年的互聯網紅利奠定了基礎?;ヂ摼W成了基建躍進的最大受益者。
與之對應的,是本應在創新上繼續積累發力的制造業,要么缺乏相應的資金來源,要么被短期價格引導跑偏。中低端制造業逐漸喪失了向中高端轉型的機遇,最終轉向電商,以規模求生存。
三,在高收入國家,消費類服務業的快速擴張一般是出現在「去工業化」之后,也就是制造業占就業份額出現峰值過后,隨著制造業科技創新能力的大幅提升,出現產業鏈中勞動力密集部分的跨境外包和自動化替代情況,本國原有的制造業勞動力才會過渡到零售、餐飲等低附加值的消費類行業中。
但中國是在經濟結構未能及時調整、長期失衡,又經歷了內部地產經濟高度負債,以及在高精尖制造業普遍尚未實現全球創新引領的前提下,經由資本大規模補貼的互聯網平臺驅動,實現了大量勞動力從制造業向服務業轉移的。這種轉移,直接來講,是應對2008年危機的產物,而不是制造業發展到頂峰的結果。
四,由于金融資本的廣泛介入,將規模化低附加值行業的平臺模式包裝成各種「革命性創新」,本該投入到高附加值創新領域的資金,本該持續投入的產業創新資本,卻在互聯網平臺模式的上市套現預期中跑偏。
(抱歉考慮到表意的完整性,援引原文較長,引用內容所有權歸慕峰老師與公號「太陽照常升起」。)
這讓我想起,黃崢卸任時說的那句——「以規模和效率為主要導向的競爭有其不可避免的問題」。
聯系下「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和「防范各種新型‘大而不能倒’的市場風險」的表述,是不是感覺「草蛇灰線,馬跡蛛絲,隱于不言,細入無間」?
所以再往前看,發生在2020年11月3日的互聯網拐點事件——那場「全球資本市場最大IPO」折戟,真的是偶然嗎?
07
如果說,監管環境涉及天時,底層技術關乎地利,輿論向背連著人和,那現在,互聯網已是「天不時,地不利,人亦不和」。寬松監管帶來的舒適期沒了,技術紅利的甘蔗被嚼得只剩渣,輿論場內「萬惡的資本家」的罵聲如潮水。
時也,命也,運也。
勢就在那。
不可違,也別想造,得順著來。
對巨頭們來說,小氣候或許能改,大氣象卻改不了。誤把「改變小氣候」的能力當成「改變大氣象」的能力,是危險的。
這勢指向了一點:移動互聯網的黃金時代,真的結束了。
朋友西坡說:中國互聯網的玩法,徹底變了。
舊玩法,注定會碰上「此路不通」的鐵壁。
那敢問路在何方?
識勢的「勢」,本就不只是時勢和形勢,也是走勢與趨勢。
AI、5G,雖然貼著「下個,路口,見」的Logo,但那畢竟指示著前行的方向。
等風來,不如追風去。
作者:佘宗明
本文由 @數字力場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學習收藏了,今天就當一回課代表吧。搭建私域流量運營,當然必須要有工具。給大家推薦一款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起點課堂】旗下獨立研發的私域流量運營工具——糧倉·企微管家。糧倉·企微管家是一款基于企業微信的一款營銷型SCRM系統。集裂變獲客、留存促活、銷售變現、客戶管理于一體的私域增長閉環系統。覆蓋企業客戶運營的生命周期,助力企業私域流量運營,提升售前/售后服務能力。還可以免費開始使用哦~ http://996.pm/M0A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