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是什么:從社會學概念,微信面向競爭者們的非對稱式競爭來看

3 評論 10097 瀏覽 10 收藏 47 分鐘

編輯導語:拋開社交軟件工具,我們可以如何回答這一問題——社交是什么?可以肯定的是,社交是不同社會主體之間的交換與來往。那么,社交網絡的形成與穩定依靠什么?社交軟件的用戶又是為了什么而沉淀?本文作者就社交這一問題進行了探討,一起來看一下。

一、前言

1. 寫作思路

這是社交系列文章的第二篇,將會從一個互聯網親歷者的角度來看待社交,社交并不只是一個工具,而是一種人類的社會現象,伴隨著信息要素的傳遞。社交軟件只是一個工具,當沒有社交網絡、社交資產、社交關系時,并非不可替代。

從產品和運營的角度,代入心理學、社會學思想,寫社交的過去(QQ/微信時代)和未來Metaverse元宇宙,那些不常見卻科學又符合一般規律的事務。

2. 社交軟件中的關系、網絡、資產,讓用戶無法離開?

看過了不少的產品分析、運營分析、行業研究,很多人分析社交是什么,社交網絡如何形成,但很少人說社交資產是什么?有沒有想過,阿里在社交賽道打不過騰訊是因為不對稱競爭的原因?陌生人社交打不過熟人社交,是不是因為陌生之間的ARPU(單個用戶價值)更低?

3. 社交賽道的不對稱競爭

阿里巴巴和眾多競爭者們在社交賽道的炮火,始終無法痛擊微信的要害,因為維持社交關系和社交網絡長久持續的穩定,需要能夠沉淀社交資產下來,包含著有形的數據資產和無形的社會資產。

對社交進行一個另類視角的研究和理解,一種非常規的思維路徑,也有可能會更接近社交的本質,也可能是騰訊不會對外界表述,也創造了阿里等競爭對手在社交領域競爭時的競爭偏差,無數彈藥和炮彈對著非核心區域不斷轟炸,把自己打干凈了也無法撬動騰訊社交帝國的地位。

曾經大部分的社交平臺只是在和騰訊在社交關系和社交網絡這一塊競爭,較少能夠在能鞏固用戶長期留存的社交資產維度競爭,能和騰訊社交生態競爭基本沒有。

二、如何去定義社交?

當在百度搜索“社交”、“微信”等關鍵詞時,超過1億條,大概可能數十億條的信息,有各種各樣的定義社交的方式。

在很早之前,一個不善言辭的人,進入了互聯網時代,經歷過QQ、貼吧、飛信、人人、朋友網、米聊、微信、陌陌、來往、探探、Soul等,親歷那個年代的社交大戰,微信從社交工具>社交工具+內容>社交工具+生態>騰訊帝國的流量池。

我們所了解的社交這一個詞,往往被定義成了一款或多款社交軟件,而在非互聯網的傳統用戶里,大概率基本很少去思考過什么是社交,也許在他們看來只是相互聊天而已,是一種本能,交流的場景和工具在不斷變化而已。

1. 社交是什么?

社交應當從兩個角度來拆解,社會交往和社會互動,單一主體是無法完成社交的,這是不同主體之間的社會交換。

社會學里社交的主體是:人、人群、組織等。

① 社會交往

社會交往,簡稱“社交”,是指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個體之間相互往來,進行物質、精神交流的社會活動,伴隨著信息要素的傳遞,分享觀點、情緒、經驗等的過程。從不同的角度,把社會交往劃分為:個體交往與群體交往;直接交往與間接交往;競爭、合作、沖突、調適等。

當我們發生社交行為的時候,必然伴隨著和不同對象產生了信息的交流,伴隨著我們的觀點、情緒、經驗、情感等信息的傳遞。

例如,一名男性向女朋友說:在嗎,我好想你;女朋友說:我也是呢,等我下,我洗個澡。其中傳遞了,男性的喜歡的情感,女性的情感及接下來的個人行為,可以通過文字、語言、小視頻等方式表達。

② 社會互動

社會互動,社會行為的集合,指的是行動者對其他行動者行為的回應。社會互動以信息傳播為基礎,信息是互動的紐帶,信息包含了觀點、意見、情感。必須發生在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人或者群體之間。

因此,在人與人的交流中,如果沒有反饋,則無法構成社交,沒有信息傳遞,也沒有意識碰撞,沒有情感交流,那就不是社交。例如,坐在一個公園長凳上的兩個人,一個人在背單詞,另外一個人和家里人電話,他們之間其實并沒有互動,也未誕生社交關系。

2. 溝通——社會信息的傳遞和反饋

所有的社交行為包含:兩個人必須進行社會信息交流,每個主題都身兼二職,包含信息的傳遞階段,信息的反饋階段?;痉椒ㄊ菧贤?,一種社會信息的傳遞,以語言為基礎的符號系統。

① 社會信息——社交里的基本元素

在社會學科的定義里,社會信息是存在于社會系統中,以語言為標志的信息流,分為聲音符號系統、文字符號系統。社交即是伴隨著社會信息傳遞的社會交往和社會互動,例如,兩個人如果只是坐在旁邊,記單詞那就不是社交,如果發生交談產生了信息的交互,那即是社交。

②傳遞階段——溝通者將信息進行編譯為通識的社會信息符號

溝通者首先將觀念形態的意識轉換成文字、語言、表情和手勢等社會信息符號,以便通過傳遞通道達到彼方,溝通者選擇不同信息的表達方式進行傳遞。

社會信息:文字、圖表、聲音、視頻、文件等。

③ 反饋階段——接收者將社會信息符號還原成溝通內容進行理解,然后加以反饋

接收者得到一定量的信息符號以后,先要把符號化的信息還原成溝通內容,才能理解信息。如果不想把自己的反應傳遞給對方,這一次溝通自然就結束了。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接收者一般會通過某種方式把自己的意見、態度反應給對方,而傳遞者也期待著溝通效果,于是就產生了反饋行為,然后角色對調,再一次發生一次溝通行為。

信息要素、情感、興趣愛好等的交互,并且會因此形成一個又一個的社交圈,那一個圈里有自己的小規則,行為和道德準則。大致上從家人、好朋友、同學、同事、合作伙伴、陌生人,人們的關系是逐漸減弱的。

3. 社交需要一個載體

① 社交工具是一個載體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社交需要一個載體,例如聲音在空氣里傳播,無法在真空中傳播,空氣就是聲音傳播的載體,沒有介質這個載體,聲音無法傳播。人類的手勢動作,需要在光線傳播下才能被看到。人類的語言系統里,聲音的傳播需要通過空氣等介質才能傳遞信息。

社交工具其實就是一個載體,提供一個信息通路,能夠讓用戶彼此之間傳遞視頻、聲音、文字、表情包的內容,能夠把自己的思想,還有生活、工作等一系列的內容和情感傳播。

社交的核心是傳播社會信息要素,視頻、聲音、文字、表情包等,需要在一個工具中傳播——社交工具。

② 科技帶來載體的變化:古時候一別永生難見,今隨時可聊

科技帶來的是載體的變化,都只是表達方式,而每一個人因為習慣的不一樣,喜歡不同的表達方式,因此會使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環境和場景下適合不同的方式。

古時候的文會、趕集等,文人墨客揮舞筆墨、吟詩作對時,文人騷客人前顯圣,引為佳話,為自己科舉和做官打下基礎,交流往往是書信,效率低下。古時候,離別、送友人、思鄉情最為迷人,因為一別便是永生難再見,了無音信從此再見古人雙鬢斑白或枯骨長眠于墓。

社交天然是需要一個載體的,科技帶來的是載體的變化,載體從竹簡、書籍、信、電話、社交工具、具有信息的個體(有經驗的老師傅物化為載體)?,F代生活中最常見的是,使用微信/QQ等發送文字、視頻、文件給另外的人或者群體來進行信息要素交互;或者通過手機撥打電話,進行交流。

③人類的溝通表達的訴求——可交流的產品功能

伴隨著科技進步和發展,社交工具在逐漸發生變化,現在,通過微信、QQ、微博等和大家相互交流溝通,還有各類型的APP里的評論區,人類有天然表達自己的訴求,表達自我、與他人溝通的訴求。因此,大量的內容型產品都有一個社區、評論區、彈幕等方式,讓所有人對當前內容、事件發表觀點和意見。

在今日頭條、UC、虎撲等平臺,最吸引人的并非內容本身,而是基于內容本身所有人聊天交流時的共鳴、被認同、引戰撕逼、釋放觀點、情緒表達等。

三、社交關系:形成、界定

人類是一種社會性動物,人與人之間會有關系、地位、角色、分工等出現,扮演者不同的社會角色。千百萬年以來,我們的祖先發明了語言、文字等傳遞信息的要素和方式,在這個過程中溝通的雙方因為溝通而產生的關系,就是一種社會交流的關系。

1. 社交關系的形成

人類個體渴望獲取他人的關注與認同,個人的生活并非是孤立的,伴隨著社會生活,我們每一個人都會需要和他產其他人產生社會聯系,這就是社交關系?,F代社會的社交關系,其實我們可以相對比較簡單地去概述,兩個人形成了一定的社會聯系和關系,聯系指的是溝通,關系指的是父母、親人、同學、朋友、同事等。

而這又是我們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必需品,因為即使嬰兒也會通過自己的哭聲、肢體語言、笑聲傳達著自己的情緒,表達著自己的訴求,也許是餓了,或是離開媽媽的嚴重不安全感。

社交關系是一個很大的課題,而且需要經過很嚴謹的人類關系和社會關系的研究,才能更好地闡述。在這里,筆者僅僅做相對比較簡單的一些表述和描述。

2. 社交關系的界定

① 往往是能夠維持一段時間才會產生關系

如果在路上相互碰到陌生的兩個人打了招呼,但是卻彼此沒有相對長久或者能夠維系交流的一種關系。那其實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只能說是建立了一種聯系,而非一種社交關系。在一個微信群里聊天,可以認為是群里熟人、陌生人、興趣組織等在交流,也可以是長期和穩定的聯系。

在線教育領域賣課的老師,私聊和在群內進行營銷,就是希望和彼此的發生聯系,產生關系,然后再推銷自己的產品,沒有相對能夠定義的關系就直接賣課,往往成交率極低,關系的形成往往是需要在一段時間溝通中逐步建立的。

② 一般還要有彼此的角色定位

社交關系的話基于就是比如說在一段時間內,我的高中的好朋友,大學的好同學,或者的話,就是家人之間會發生長期的聯系,那這才會是社交關系。

我們所定義的老師和學生、合作伙伴、家人等就是彼此的角色,這樣的聯系在社交中的溝通中,大概率不會只有一次,因此是有一種虛無的線連接形成了一種關系。

3. 工具便捷并不會讓人們溝通變得頻繁

工具可以帶來溝通便捷度的變化,但是無法改變溝通的兩個人之間的關系。工具無法改變個人的意識和關系。

溝通是需要在一定興趣點、事情、情感等基礎上才會發生的,工具只是讓溝通可以跨越時間空間來交流。溝通雙方的社會地位、金錢地位、關系等,不會因為工具有太大的變化。

例如,即使是同班同學或者親戚,不熟悉的情況下,有沒有共同愛好,沒有事情,我們很可能不會頻繁聊天的。

4. 使用微信對關系帶來的變化

對于微信的一個使用熟人加微信后強化社交關系,熟悉的人通過相互添加好友,可以想發消息?;蛘咦约喊l的動態會被別人所關注,因此形成一種社交關系。從點贊和點評別人朋友圈,再到微信私聊。

會讓陌生的關系逐漸變得熟悉起來,私聊是表現為雙方有可以維系關系存在的事務,點贊和點評意味著一個人對好友朋友圈狀態的關注、認可、認同的情感上等。

四、什么是社交網絡

社交網絡就是我們每一個人之間的社交關系相互連接,形成了一張無形的網絡,最終就有形成了一個社交網絡。用戶數量越大,社交網絡越大,在這個巨大的關系網絡里,會伴隨著我們信息、情感和觀點等的傳遞,像微信、微博、facebook等這樣的社交工具產品來說就是提供了社交網絡服務。

1. 社交網絡的概念

①?社交網絡服務

社交網絡服務,源自英文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的翻譯,中文直譯為社會性網絡服務或社會化網絡服務,意譯為社交網絡服務。社交網絡服務含義包括硬件、軟件、服務及應用,由于四字構成的詞組更符合中國人的構詞習慣,因此人們習慣上用社交網絡來代指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

市面上充滿了各種社交軟件為人們提供服務,滿足了人們即時通訊、交友、陌生人交往、興趣、新鮮事等需求,其中最具有價值的是微信的社交網絡。

——來源于《2018年中國社會化媒體概覽白皮書》

② 社交網絡

社交網絡是通過社交網絡服務把人與人之間的聯系編制成一張虛擬的大網,通過社交軟件上的關聯、動態實時更新和關注、不同關系、不同圈層的人全部網羅,形成一張無形的網絡。

微信、QQ等,能夠增強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即幫助用戶更好地了解并連接其他用戶。在社交網絡里,用戶的關系是雙向共享的,用戶與用戶之間更加頻繁地交換各自的生活體驗和其他信息要素,例如交友、興趣、新鮮事等。

2. 社交網絡的形成

人體內,由神經元作為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組成控制人體控制人體內器官、系統的活動,以維持人體與內外環境的相對平衡。而每一個人,就是這個無比巨大的社交網絡形成的關系、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單個神經元并沒有太大價值,但是組成的神經系統卻是控制人體最重要的系統之一。單個人的社交關系,以個體輻射的社交網,其實價值有限,無數個體公共建立的社交網絡將會具備無比巨大的價值,能夠成為一家企業最具大的流量池,不停地向外輸送血液。

① 個體的社交網絡

每一個人都存在一個由近及遠的社交關系展開的個人社交網絡,由自己這個點,逐漸向外輻射成一張網。從親密關系、較親密關系、認識關系、陌生人等逐漸展開,認識的人會從家人、同學、朋友、同事等開始,極少有人是孤立的個體,絕大部分人都擁有這樣的一張個人社交網。

② 群體的社交網絡

個體的社交網絡是,群體社交網絡的基本單元。我們廣義上的社交網絡,由社交關系、軟件內好友關系、熟人和非熟人等共同組成的社交網絡,由個體社交網絡作為基本單元,相互交互連接,最終形成的,像無數個神經元一樣相互連接成為了一個無比巨大的社交網絡。

兩個人產生了聯系,然后又通過這兩個人的人脈圈不同形成了一張更大的社交網,快速地向外輻射。當用戶數量變得巨大的時候,這一個密密麻麻交織的一個社交網絡就形成了。微信的社交關系,是基于熟人。微博是一款社交軟件,但是它是通過個體逐漸向群體做輻射的,此信息在微博的傳播,傳播方式有所不同。

微信現在超過10億用戶的體量,已經建立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最穩固的社交網絡關系,地位越加無法去撼動。下一個時代,有很多稱呼,Metaverse元宇宙世界,全真互聯網時代,虛擬現實世界等,存有部分未知的可能。

3. 社交網絡的價值

① 無限制交流——跨越空間、地域、時間的交流

社交網絡的出現和發展,突破了地域的、不相識的、不同行業和不同活動空間的人們的交流障礙,極大地擴展了人們的視野、獲取信息的速度,同時本人表達的思想和傳遞的信息,也可以讓多人知道。

② 融入日常生活,為跨年齡層的用戶重塑社交關系,刻畫精準用戶畫像

擁有越來越多具備社交網絡屬性的工具后,父母們不再經常打電話,而是發起語音、視頻聊天,朋友圈親戚朋友們會相互點贊;長輩們喜歡在快手、抖音里看屬于他們那個年代記憶的土味視頻、阿姨們跳廣場舞,尋求著過往沒有的共鳴。和以往社交方式和關系,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

我們的朋友決定著我們在什么圈層,是什么樣的人,有什么樣的消費力,什么樣的價值觀。曾經有一句名言是這樣的,需要知道一個人是什么樣的人,看他擁有什么朋友就行了。也會有人說,想知道你對象是什么樣的人,看其父母是什么樣的人就知道。

③ 影響著我們日常的方方面面

而當社會關系不佳,在社交中感到被排斥時,例如在朋友圈、微信群、微博、B站等被罵時,我們大腦里的反應和感到生理疼痛的反應是類似的,也就是說,社交中的痛苦和身體上真的疼,在我們的感受中是一樣的。社交問題還會影響到我們的自尊和自我價值感。

當價值觀不穩定的人,在社交網絡上被網暴時,也許會導致一個人的毀滅。以前往往是既得利益者們掌握著話語權,而現在普通人們也擁有了一種力量去改變一些不平的事,比如豫章書院事件、個別明星三觀不正被大眾唾棄、為自己發聲等……

4. 穩定和不穩定的社交網絡

①?微信穩定的社交網絡

無論你是否承認,作為一名中國人,在日常生活中聊天、移動支付、看朋友圈、瀏覽新聞等,已經完全離不開微信了,這就是一種極度穩定的社交網絡。

②?支付寶不穩定的社交網絡

阿里一直持續想要建立除了支付、交易關系外的社交網絡,但是一直無法實現,因為人們會基于支付、工具屬性使用支付寶,但是不會在支付寶上聊天,即使已經可以聊天,各類運營吸引用戶們交流。這會很奇怪,并且內容不是那么豐富,在用戶心目中的產品定位已經完全固化,用戶除了買東西時,沒有理由一直在上面花更多的時間。

五、社交資產——社交鎖死用戶流失的關鍵

1. 社交資產是什么

伴隨著用戶們在社交軟件上的溝通、分享等行為,會留下痕跡,家人、熟人、同事、同行、合作伙伴等交流時沉淀的有形數據資產和無形抽象資產。

① 有形數據資產——社交軟件上的痕跡

用戶們在社交軟件上留存的數據信息,包含著聊天、朋友圈、社群、高價值好友交流分享,沉淀下來的聊天記錄、圖片、語音、視頻、文章等數據資產。

② 無形社會資產——交流當中建立的社會關系

在聯系中強化的社會關系、人脈、人際關系等的抽象資產,無法較好衡量,但是具備無形的價值。

社交資產是伴隨著社交關系的建立,在交流過程中留存下來的有形和無形資產。無形資產是兩人之間的關系、情感和信息,有關于個人發展、個人生活等,一切社會化生活相關的事。

2. 社交資產的形成

社會性活動中,一定會和其他人交流交往,那必然會有痕跡或者交流的途徑,這個過程中一定會誕生有形和無形的內容。

① 社交資產的形成

社交資產的形成就是很簡單,人們社交關系和社交網絡下,沉淀下來的數據,以聊天記錄、圖片、社群記錄、視頻等的數據資產,社交資產包含著聊天記錄朋友圈??赡軣o法清晰地定義到底是擁有什么東西,社交資產其實是不同的,人之間相互交流,交往留存下來,有價值,毫無價值的、一系列內容,是存在的痕跡。

既然是社交資產,就具備資產屬性,具備一定的價值。陌生人之間的聊天記錄大概率并不會有那么多的價值,因為相互之間基本很少有情感、價值、關系等基礎。

② 社交資產的價值區別:熟人VS陌生人

陌生人之間相互的戒備、不信任、不熟悉等情況下,所有行為展開都是限制的,無法完成更多商業化變現、長期穩定的社交關系、穩定的社交網絡等。曾經陌陌1億用戶,微信也是1億多用戶,但是微信單個用戶價值大概5倍于陌陌的用戶。

3. 社交資產的價值

① 減少用戶流失,增加用戶遷移成本

社交資產可以減少用戶在社交工具和軟件之中的流失。因為擁有擁有有形和無形的資產吶,并且擁有社會社交關系,那在這個時候用戶必然的話,會長期和持續長久地去使用這款工具。離開了微信,意味著家人、朋友、同事都沒有了較便捷的聯系方法,無法獲知他們的動態,自我變得孤立,現代社會里的失蹤。

從哪一刻開始,你發現自己無法離開微信?肯定是微信圈子里從陌生人,到老板、同事、家人越來越多地存在你的好友列表里,和他們產生的聊天記錄、社交資產。

陌生人的信息并不在意,但是親人朋友的狀態和信息大家都會在意,公司里領導們的信息也會非常在意。因此,由此產生的關鍵信息就非常重要。

② 沉淀和穩定社交關系&社交網絡,建立城墻

微信不斷通過社交關系、社交網絡,沉淀下更多用戶的社交資產,維持社交關系和社交網絡的穩定,建立越來越厚的城墻,讓其他競爭對手在互聯網社交領域讓對手們絕望。伴隨著用戶量級越來越大,微信生態越來越健全,用戶被其他平臺完全搶奪,獨占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時代最大的入口,吃遍了流量紅利。

所以說社交資產是維持一款社交工具,是否長期能夠讓用戶留存的一個核心關鍵。雖然有數億用戶,雖然是朋友之間也能在抖音上去做聊天和交流,但是因為彼此聯系相對會比較少,社會關系可以建立,但是社交網絡無法長久,并且無法沉淀,短平快的信息獲取方式,不停地刺激人刷新和獲取內容,而非是聊天,所以的話抖音的社交一直無法發展得很好。

③ 通過投資建立微信生態,小程序鏈接更多服務滿足用戶需求,沉淀更多資產

阿里巴巴也許會焦慮,萬一用戶不用支付寶了,但是現在的騰訊從來不是很擔心,因為騰訊通過投資建立了完全全領域服務用戶的投資生態,小程序鏈接所有服務,滿足人們的需求,微信成為了國民級的超級APP應用。

用戶無法離開時,意味著微信牢牢占據了移動互聯網時代最大的流量入口,可以在這個基礎上不斷地做加法,沉淀更多內容、服務,滿足用戶一切需求。

騰訊投資2014-2019年共出手635次,投資金額約4311億元人民幣;2020年、163次+、120億美元,2021年截止7月,能查到記錄155筆,預計保底800億(含投資美團外賣定增100億美元)。

這篇文章里最想去講,一直強調升華的其實是社交資產。那以往的太多的分析當中,很多人只會看到社交網絡,但是來往、米聊等也短暫地建立了社交網絡,但是卻最后失敗了。筆者想切入社交里更深層次的理解,看到社交資產,并且去定義它,闡述社交資產的真實價值。

六、不對稱的社交賽道競爭:騰訊的微信VS阿里的支付寶

阿里巴巴在社交賽道的失敗,最核心的點在于只有支付的商業關系,建立穩定的社交關系,無法編織成穩定的社交網絡,無法沉淀社交資產,傳遞的是廣告、推廣和信息。

1. 穩定的社交網絡和不穩定的社交網絡

阿里可以強迫自己的十幾萬員工,及依附于阿里生態體系的上千萬人使用來往來交流和傳遞文件,短期達到幾千萬的下載量,短暫地建立社交網絡。但是卻無法讓這些人長久和持續地使用來往,在溝通交流中將社交關系留存,社交網絡長久地維持穩定,持續地產出社交資產,因此廣大的用戶們,就沒有長期和持續使用來往的理由。

來往是沒有剛需的,站在了制高點,強迫人們一直使用,但是社交關系、網絡、資產并不會留存沉淀下來,那也就失去了對于阿里巴巴所期待的價值。

2. 社交賽道不對稱的競爭

阿里巴巴和眾多競爭者們在社交賽道的炮火,始終無法痛擊微信的要害,因為維持社交關系和社交網絡長久持續的穩定,需要能夠沉淀社交資產下來,包含著有形的數據資產和無形的社會資產。

①?砸錢無法解決問題——社交賽道本身不賺錢,需要流量變現

在社交領域,一直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越砸錢越死得快,除非有較好的輸血能力,源源不斷地資金支持。因為像微信這樣的即時通訊工具,本身并不賺錢,最值錢的部分在于通過占據用戶心智,然后不斷地進行商業變現。大部分變現方法是游戲、廣告、金融、支付、投資、直播等。

阿里來往興致勃勃地切入,但是自己社交軟件卻沒有什么造血能力,本身瘋狂地從阿里系內部吸血,而且投入資源和資金后,無法改變用戶的聊天習慣,并且不具備社交基因,無法像騰訊一樣瘋狂地迭代,牢牢占據住位置。

② 社交資產——被遺漏可以動搖觸動用戶的根基

阿里曾經通過強迫自己的十幾萬員工,及依附于阿里生態體系的上千萬人使用來往來交流和傳遞文件,短期達到幾千萬的下載量,短暫地建立社交網絡。但是,卻一直沒有沉淀下來,當時整個社會一直都不明白什么叫做社交基因,競爭的關鍵點在哪里,如何沉淀?

直至今日才明白,沉淀其實是需要把用戶除了社交關系、社交網絡外,還需要沉淀下來社交資產,用戶才會有無法離開,長期交流的動力。

但是卻無法讓這些人長久和持續地使用來往,在溝通交流中將社交關系留存,社交網絡長久的維持穩定,持續地產出社交資產,因此廣大的用戶們,就沒有長期和持續使用來往的理由。

③ 從產品本質來看,動機不一樣

從產品本質來說,騰訊創造微信是為了讓用戶交流更加方便,重視用戶體驗;阿里巴巴從一開始就是為了向電商導流。

3. 騰訊和阿里巴巴戰略的差異來源

騰訊擁有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近乎無限的流量,因此騰訊戰略在于流量變現,需要通過小程序下沉到各個類型的生態和業務場景里。阿里巴巴則是非常缺乏流量,因此需要通過小程序吸收各類長尾流量,增加支付寶的使用頻次、活躍度等。

——來源于《小程序生態之路,阿里向左,騰訊向右——行業深度戰略分析報告》,2019年9月

4. 微信最大的轉身:從陌生人關系為主,到建立以熟人關系為主的戰略轉變

騰訊最經典的戰略,就是陌生人關系到熟人關系的轉變,從通過短期QQ導流,后面附近的人、搖一搖等主打約P、交友等達成用戶量的快速增長,然后將陌生人、半熟人社交的關系逐漸轉變為了熟人社交,這也就意味著社交資產得以沉淀,具有了一個星球最核心的吸引力,不斷地吸引用戶使用。

而后來,公眾號侵占和轉移用戶閱讀習慣,移動支付讓微信成為日常剛需,小程序瘋狂吸納長尾流量,最終沒有人可以再無視微信和完全逃脫微信。

5. 社交的黑洞效應——超級社交APP的馬太效應

占據絕對優勢的用戶體量的超級社交APP,擁有啟動社交關系、網絡、資產的絕對核心優勢,像黑洞一樣具備對用戶無比強力的吸引力(用戶無法離開),吸引附近星球來攪碎(屬性類似的社交APP),用社交的黑洞效應來形容這種競爭過程、格局會比較形象。

微信像黑洞一樣吸引力,會粉碎類似的社交軟件,吸引著用戶們,吸收各類社交APP上的用戶們。

七、一些常見問題的談論

1. 抖音為什么無法完成社交閉環?

抖音雖然用戶量巨大,但是基本是基于短視頻內容的軟件,用戶關注、喜歡只是一種輕度聯系,都來增加了直播,也是屬于主播面向用戶的內容。內容本身無法吸引用戶建立社交關系、社交網絡和社交資產,在已經存在微信的情況下,熟人們也不會說長期在抖音里聊天。

完成社交閉環,必然需要用戶在抖音里留存的痕跡、聊天記錄、人脈、關系等,能夠從輕度的內容交互,從陌生人們的交流轉變為熟人的交流。對于大部分用戶來說,短視頻產出并不會非常高頻,因此基于視頻內容本身的交流,就無法維持高頻,畢竟都是陌生人們。

2. 飛信和手機短信功能為什么無法像微信一樣?

微信本質上來說這只是一個工具,我們可以通過微信的話,向每一個朋友,或者像我的微信好友卻發送內容。我們的手機也存有很多好友,朋友,家人的號碼。那為什么沒有建立像微信一樣的生態或者社交?

這個時代的競爭約是08~14年間,飛信和短信沒有社會交往、社會互動,并且傳遞信息較慢,那個時代免費的微信發語音、文字、視頻內容,打敗了需要花錢的飛信和短信。并且內容生態上的極度缺乏,而微信的內容生態極度豐富,等到微信的公眾號、支付、金融、小程序等陸續上線后,格局已定。

3. 陌陌擁有數億的用戶量為什么卻無法沉淀?讓用戶們長期留存?

陌陌也會有很多建立了陌生人的社交關系和社交網網絡,為什么陌陌卻不能像微信一樣的?那是因為陌陌是陌生人之間的關系,陌生人之間很難建立長久和持續的社交關系,還很容易失去聯系。因此這一類的社交網絡很難鋪開,并且無法沉淀太多的社交資產??赡芤驗榍逡淮问謾C內存就把朋友之間的聊天記錄或者陌生人的一些相互發送的圖片。就清空了。此后續的聯系自然就斷了,這是無法持續的。

當時有一段時間抓取用戶通訊錄相互推薦,但是被朋友知道自己用陌陌,會很尷尬,大家都知道這是主打約P的軟件。

陌生人之間彼此本來就是不信任的,而陌陌也沒有建立一種通道讓陌生關系變成熟人關系,因此用戶的使用需求是短期時間段式的,而且當時沒有變現方法,只能不斷地砸錢購買足夠多的服務器,讓用戶使用得舒服。直到直播火爆了起來,陌陌才尋找到陌生人流量變現的最佳方式,到現在其實還可以帶貨。

八、后記

作為一名咸魚類型的作者,曾以為寫過去的事,會比寫未來的事簡單,但是最后我發現自己妄言了,寫過去大家都知道的事遠比寫不知道的事難。過去必然是基于事實展開,所有內容必須基于已經發生的事,需要龐大的信息收集和調研;而未來可以隨意暢想發表言論,最終決定將社交系列方向里文章順序調一下,把第二篇拆為微信的十年傳記和張小龍6次公開課演講兩篇。

社交的思考,如果局限于騰訊流傳出來的信息給每一個畫滿了的那個圈,如同帶上了一個緊箍咒,破不開核心的邏輯,而是從社交本質來做思考,這將會有不一樣的世界,讓人遐想。

對于微信的發展理解:微信早期是一個社交工具健全的過程;中期是工具到平臺化的內容和應用生態建立;后期是從平臺到具備資本屬性平臺的過程,投資+導流+完善生態成為互聯網的核心入口之一;最終像黑洞一樣吞噬用戶、競爭對手,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無可撼動的社交賽道王者。

免責申明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數據來源于互聯網公開信息,分析結果屬于筆者經歷過的項目經歷和理解,特此申明。

筆者接受批評和建議,畢竟寫的東西都是基于自己平時學習時,記錄下來的碎片化思維整理起來的,肯定有不完善的地方,希望各位在交流的時候帶著自己的思維邏輯路徑、論證的方法交流,那聊天將會更加的愉快。

如需私下交流或侵權等問題,請發郵箱:aigbert.li@qq.com,歡迎各位指正和交流。

引用及參考文獻

《互聯網企業戰投發展白皮書》——36Kr創投研究院

《騰訊一年投出1100億:押注了什么?錯過了什么?》——公眾號:連線Insight,鐘微

《2018年中國社會化媒體概覽白皮書》——KANTAR Media CIC

《社交網絡的發展對人類的溝通有什么樣的影響?或者說面對面的溝通交流有什么是社交網絡所無法帶來的?》——周曉農,知乎回答

《人體神經系統》——百度百科

《小程序生態之路,阿里向左,騰訊向右——行業深度戰略分析報告》——LS邋遢道人,2019年9月

#專欄作家#

LS邋遢道人,公眾號:LS邋遢道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資深運營和產品,連續創業者,現任某公司產品負責人。關注虛擬現實、虛擬增強、電商、新零售和生鮮領域,擅長運營分析、行業分析和產品分析。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很詳細,感謝分享。
    另外建議后續文章筆墨簡潔一點最好,再就是去掉一些口語化用詞。

    來自廣東 回復
  2. 本來就一句話,微信打的是“等你出來玩兒,重要的是什么你出來,即時都在,永遠在線”其他的不是不明白,是這個利益太小了,沒必要。除非是賽道剛開始的時候。

    回復
    1. 如果用一句話,那就是微信的核心定位只做聊天工具,沒有任何亂七八糟,所以親朋好友都會用,那么一個社會人的所有關系都可以沉淀下去,那高頻聊天習慣必然可以保持,其他APP怎么玩,都最后來到微信,因為一個人不可能為了一個不很熟的人,專門打開一個APP找他,何況他肯定也是有微信的,且日常高頻使用微信親朋好友玩。
      不是微信有多厲害,而是微信承接QQ和騰訊內部的造血資源,早早地占據了人口紅利,再加上流量變現,把賽道壁壘壘起來了。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