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浪潮、華為爭相布局的智慧教育,誰能另辟蹊徑奪得“奶酪”?

0 評論 4337 瀏覽 19 收藏 18 分鐘

編輯導語:在線教育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迎來了它的一個挑戰。曾經“瘋狂”地輸出,目前卻面臨著生死轉折點。面對這樣的風口,在線教育的路該怎么走,如何另辟蹊徑,才能拔得頭籌?

如果說2020年“瑞幸”和“蛋殼”是兩顆“雷”,那么在2021年“在線教育”發出的“雷聲”,與它們相比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事情開始于今年一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觀察|資本漩渦下的在線教育》,市場的風向開始出現波動。

進入三月份,私募大佬Bill Hwang因為動用高杠桿,遭遇連鎖利空后旗下多只股票暴跌,引發爆倉,以新東方、好未來為首的多家教育中概股股價崩盤,其他圍繞教育培訓開展業務的上市公司如中公教育等也受此波及,股價出現了持續性下跌。

1.png

截至7月9日美股收盤,好未來、高途與新東方的股價已經低于2020年12月31日收盤時的三分之一。

三月之后,在線教育行業“地震”的余波還在不斷發酵,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在四月份先后對高途、學而思、新東方在線、作業幫、猿輔導、掌門1對1等校外培訓機構中存在的價格違法、虛假宣傳等問題進行頂格罰款,涉及罰款金額超千萬元。

屋漏偏逢連夜雨,看客和市場難免開始懷疑,在線教育是否再無故事可講。曾經“瘋狂”的在線教育面臨“生死轉折點”,它們該如何脫困?

一、在線教育大潰退,智慧教育似成行業“新出口”

如果要探討目前在線教育的“出口”是什么,必須要弄明白為何在線教育的監管突然之間變得如此嚴苛。

一方面,自2020年疫情催火在線教育后,校外補習的亂象卻層出不窮。

2.png

(圖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據全國12315平臺關于教育培訓的投訴舉報數據顯示,2021年第一季度,教育培訓服務投訴舉報達到4.71萬件,同比增長65%。

今年六月,經過市場監管部門對新東方、學而思、掌門1 對1、華爾街英語等多家校外培訓機構的檢查后發現,共有15家機構存在違法行為。

就最近的幾次處罰中其實可以看出端倪,這些違法行為包括但不限于虛構教師學歷、虛構教師教齡、虛構教師榮譽、虛構教師授課時長、虛構教師工作履歷、虛構提分效果、夸大升學比例、虛構機構背景、夸大課程開辦數量、虛構課程報名人數等。

確實,在2020年,在線教育一直處于“野蠻生長”中,再加上入局者眾多,競爭激烈之下,難免導致行業亂象的出現,需要監管“靴子”落地去加以管束。

另一方面,教育原本的公平性,因在線教育短視化、功利化等非常態發展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從前,在家長、學生和老師的眼中,教育是“絕對”公平的,所以那個時候很多人都認為“高考”是改變個人命運最重要的一次機會。在線教育最初出現時,由于它可以打破時空的限制,為邊遠地區師生共享資源的特性,被認為其披著“促進教育公平”的外衣。

然而,在發展的過程中,剝掉這層外衣,在線教育“趨利”的內核漸漸暴露了出來。

從基礎設施來看,能支持在線教育的智能手機和電腦動輒數千元,對于普通家庭來說本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從計費來看,臨近暑假,以新東方在線英語暑期班為例來看,單科報名收費是800元8次課,單科暑秋聯報是1950元。如果是一對一的教學不論是網課還是面授,價格都將更高。

簡單來說,就是貧困家庭難以負擔這個成本,也無法提供好的網絡條件;普通家庭雖然能夠提供但也是個不小的負擔。追根究底,還是方便了相對富裕的家庭,“寒門再難出貴子”。

所以,在線教育出現“大潰退”可以說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在各類模式都難以為繼的背景下,在線教育需要一個“新出口”,在“螳螂財經”看來,智慧教育似乎被賦予了這個角色。

從規模上看,基于國家政策的積極推進與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的迅猛發展,未來“智慧教育”無疑具有廣闊的發展應用前景。

《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就明確提出,要繼續推進“三通兩平臺”建設與應用,鼓勵學校利用大數據技術開展對教育教學活動和學生行為數據的收集、分析和反饋。

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根據《2018-2023年中國智慧教育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截至2017年末,我國智慧教育市場規模超過4542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22.86%。

未來,財政部對教育領域信息技術的建設投入不斷提升,預計到2021年教育信息化投入仍將保持快速增長,經費投入將超過4000億元?;邶嫶笾黧w教育體系的智慧教育建設,擁有無限想象空間。

從數據上看,正所謂“得數據者得天下”,在這個大數據時代,通過智慧教育巨頭們可以實時掌握豐富且珍貴的數據資源。

舉個例子,粉絲量大的賬號可以變現,閱讀量高的文章也可以變現。

對于企業來說,一方面,數據可以展示內部的種種問題,財務,人員,項目缺陷,公司結構。

通過方方面面的量化,有助于企業挖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另一方面,優質的數據無疑是一座“富礦”,拼多多雖然連年虧損,但是用戶的活躍數據非常優質,這讓它的股價節節高升。

一旦智慧教育能夠進入學校,那么背后的企業就能掌握學校教學師資、教育管理情況、學生學習情況等各項優質的數據資源,這無疑是其未來順利發展的剛需,正因如此,這個賽道近年來的競爭也愈發激烈。

二、雄關漫道真如鐵,智慧教育已成新老玩家“搶位賽”

前景光明,又能掌握珍貴的數據,智慧教育這塊“肥肉”勢必被各方“餓狼”惦記著。據“螳螂財經”了解,這些年投身其中的玩家并不在少數,細分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類型:

智慧教育說到底也離不開“教育”二字,因此在這一領域,教培機構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相對于其他玩家而言,教培機構擁有著它們缺乏的用戶信任度。不管是家長、學生還是學校的相關負責人,當你需要購買與智慧教育相關的產品或者服務時,教培機構憑借著在學前、成人、K12等不同教育賽道的經驗與內容積累,往往很自然的成為消費者的首選。

據中國科學院主管、科學出版社主辦的《互聯網周刊》,近日發布的2021智慧教育創新排行榜數據顯示,前五名分別為好未來、平安好學、新東方、松鼠AI和51Talk等教育頭部企業。

它們入局的方式則各不相同,比如高途課堂就自研了在線教研智能化系統,實現智能測評、智能課堂、智能作業等環節的全面打通;而新東方在線則加入了鴻蒙生態,成為其智慧教育領域的內容合作伙伴。

至于是自研更能“因材施教”,還是借合作踩上巨人的肩膀,或許還需要觀望一段時間。

教培機構的入局并不令人意外,而智慧教育作為對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智能終端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產品的全面、深入、綜合的應用,科技行業的巨頭們同樣插足其中。

這些玩家一部分致力于打造自己的數字平臺,比如浪潮的浪潮安全應用交付系統、綜合素質評價解決方案、學生學籍管理解決方案等;華為也推出了針對教育行業的應用型數字平臺—教育息壤數字平臺。

另一部分更偏向于“強強聯合”,比如VIPKID和華為這種,它們針對用戶體驗問題進行大數據分析和AI應用加速模型建模,以華為PremiumWi-Fi家庭網絡解決方案為基礎,推出了業界首個基于eAI的VIPKID智能加速解決方案,實現了25分鐘課堂的0卡頓,大幅提升了用戶寬帶使用等業務體驗。

自研是長遠的方案,但是存在的風險也是最大的,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而且整個周期也會很長,萬一走錯一步,再調整方向就太慢了。

合作的話可以借助教培機構成熟的經驗,顯著縮短研發周期,搶占競爭先機,但無法像自研一樣將技術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二者孰優孰劣,目前或許還沒有明確的答案。

除教培機構和科技巨頭以外,這個賽道中的一些“新面孔”也令人寄予厚望。

比如:

  • 科大訊飛已經打造了包含智慧考試、智慧校園、智慧課堂、智慧教學、智慧管理在內的一體化智慧教育產品體系。
  • 平安科技的智慧教育解決方案也涵蓋了VR課堂及運用其人臉識別技術,并已經用于校園安防、考試安檢等領域,這些科技行業的“新貴”在資金投入、人才儲備、數據資源、渠道合作等方面,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超出行業平均水準的優勢。

雄關漫道真如鐵,在線教育市場凜冬已至,“智慧教育”的競爭只會愈發激烈,教育“大山”中遺留“富礦”的爭奪戰中,誰能占據最多的市場份額,還要繼續觀察誰能真正打造完善有效的智慧教育解決方案。

三、to B受阻,to C行俏,什么才是智慧教育的“終局”?

一旦談及智慧教育,必然要與校園掛上鉤,這是它最重要的落地場景。

這也是一眾入局者看好這個賽道的另一大因素,如果企業能夠以智慧教育解決方案為“籌碼”與學校達成合作關系,便可以較為迅速的打通to B、to C的關系鏈條。

向學校輸出智慧教育解決方案,向教師和學生輸出各種豐富的智慧教育產品、為當地教育行政部門提供教學管理和教育云數據管理儲存方案。

這些關系鏈條中,很多玩家主打的便是to B方向。

簡單來說,to B的產品一般以包含了智慧考試、智慧校園、智慧課堂、智慧教學、智慧管理等模塊在內的智慧教育產品體系的形式出現,或稱智慧教育整體解決方案。代表企業有BAT、京東、極課大數據、科大訊飛等。

不過智慧教育的to B產品這些年的發展之路并非“一帆風順”。

智慧教育整體解決方案的使用過程中,網絡是“生命線”,但由于網絡的不穩定性和技術限制,有些課程甚至有20%-30%的時間浪費在設備和環節切換上。

另外,據CNNIC發布的第4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農村的網絡普及率目前還遠不如城市地區,因此一些課程無法普及或達不到預期效果。

經過這些年的探索后,由于教學成果量化困難,無法提出有說服力的實效證明,是否能提高教學質量或者鍛煉高階思維都有待商榷。再加上端設備普及的種種阻礙,諸如成本過高,或者出于視力保護的考慮,現階段很多地區智慧教育to B的產品還處于試點式教學探索過程。

不同于to B產品“雷聲大、雨點小”,今年to C產品開始有了后發制人的勢頭,智能教育硬件更是在這之中承擔了“主力軍”的角色。

相比“退潮中”的在線教育,教育智能硬件正在快速增長期。據騰訊研究院等機構近期發布的《2021中國教育智能硬件趨勢洞察報告》估算,2020年,教育智能硬件市場規模為343億元,預計2021年擴大至453億元,而到了2024年,這個數字有望接近1000億元。

QuestMobile統計,僅在2020年Q1教育硬件行業就完成了56筆投融資。資本市場如此看好教育硬件行業,也是對其后潛在價值的認可。

在2021年4月舉辦的79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上,匯聚了國內外1300余家企業參展,9000多個展位占滿了整個場館,成為了會展中心建館以來面積最大的展覽。據騰訊研究院觀察,這屆教育裝備展示會的火爆程度,堪比巔峰時期的汽車展和通信展。

至于參賽者既有教育機構也有一些科技巨頭。有道就是比較典型的教培機構做硬件比較成功的例子,今年一季度,網易有道的學習產品的凈收入為2.019億元,比2020年同期增長279.8%;毛利率為44.1%。除此之外,作業幫、好未來和新東方皆有所布局。

在科技企業中,BAT當仁不讓,百度和阿里在2020年推出了智能音箱,而在2021年3月,騰訊教育也官宣了新品“AILA智能作業燈”。另外這些年來憑借短視頻崛起的“新貴”字節跳動,旗下大力教育2020年10月推出的首款智能硬件產品“大力智能學習燈”,在業界反響也頗為不錯。

總而言之,在線教育行業的“毒打”之年,智慧教育確實是一個很好的自救出口。to B產品面臨的問題并不能否認它的潛力,to C產品走俏也不代表它能實現“長紅”。

綜合來看,企業只有在新興技術的加持下,“軟硬兼施”,實現更多場景延伸,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并通過用戶行為分析實現更優質、高效的解決方案,或將在這場戰爭中脫穎而出。

 

作者:青月,微信公眾號:螳螂財經(ID:TanglangFin)

本文由 @螳螂財經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