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行業報告筆記:從業產品的簡單思考(干貨)
編輯導讀:互聯網醫療這幾年一直備受關注,尤其是在疫情后,人們更對其更加重視。關于醫療產品,你了解多少呢?本文作者從自身工作經驗出發,總結了一些醫療產品的干貨知識,與你分享。
很多行業外的朋友,會很好奇目前筆者從事的互聯網醫院是什么,醫療產品是什么,行業里在做的是什么,醫療產品和其他產品有什么區別,因此,筆者閱讀了德勤《中國互聯網醫院:數字醫療賣相新階段》,根據自己的一些理解,寫了一篇筆記,希望會對大家有一些幫助。
醫療產品主要分類及大概工作內容:
①平臺型:工作類似于一般面向C端的互聯網產品,例如微醫、微脈等;
②互聯網醫院類似于產品+項目居多;
③醫藥電商型:和電商平臺的內容基本一樣;
④醫藥SaaS型:建立標準化功能,挖掘標準的醫院一些流程的居多,面向藥企、藥房連鎖、醫院等;
⑤其他:其他還有一些,但是并不是很清楚;
互聯網醫院型產品工作復雜性:
互聯網醫院型,可以理解為產品+項目居多,需要溝通和推進產品落地,例如HIS里沒有對應字段接口、數據回調等,一般互聯網產品不太可能碰到的問題。
一、互聯網醫院的定義及發展
1. 互聯網醫院定義
互聯網醫院是指實體醫療機構的互聯網化和依托實體機構設立的互聯網醫院,是互聯網與醫療健康產業的結合。這將助力醫療產業從提供“醫療保障”向提供“健康服務”的轉型,實現“均衡醫療資源”和“提升醫療服務效率”。
2. 互聯網醫院的發展趨勢
互聯網醫院在疫情的助力之下爆發式的發展,而政策在不斷地扶持和加速這一進程,互聯網醫院加速,三甲醫院不斷建設互聯網醫院;但是市場始終有限,基于外包項目的研發,在未來空間必然越來越小,未來是技術+產品+運營的全套解決方案才會擁有從長期且持續的市場。
3. 中國互聯網醫療平臺發展時間線
2010年以前是先行者時代,2014年以后,從互聯網掛號、預約等方式切入的互聯網醫療平臺開始切入,從高頻預約掛號切入,延伸更多的醫療服務,但是后面其實是受到了國家強監管,并未按照期望那樣能夠快速從高頻服務切入到其他服務,也無法干預和干涉到醫院的日場運營。
后來BAT等入局,以強勢資源拿到互聯網醫院牌照,網上藥品銷售營業許可之后,大力建設醫藥電商;早期入局的創業型企業,也從單純的預約掛號開始切入藥、險等。
2021年,醫療平臺格局已定,互聯網醫院下沉,更加重視和強化醫療資源。
二、互聯網醫院服務生態及運營模式
1. 互聯網醫療的四大服務內容
①四大核心服務內容
互聯網醫療服務內容:遠程診療、遠程診斷、院后管理和健康管理。實質上很難說哪一個模塊更加高頻,擁有更大的粘性。在某些角度來說,健康管理里的家庭醫生、醫養結合等相對具備高頻,另外是慢性疾病的慢病管理,但是在醫療領域,用藥標準、治療流程等完全都是按照國家標準,高度標準化的醫療服務,不能隨意推薦藥物、醫療服務。
②常見的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1:問診–開放–支付–配送是一個商業模式閉環,能夠讓患者用戶體驗極佳;
商業模式2:藥品購買–快遞到家;
商業模式3:家庭醫生,慢病管理服務;
商業模式4:體檢、檢查檢驗等預約;
商業模式5:醫療器械租賃;
商業模式6:醫院+保險公司合營下的醫療保險;
2. 互聯網醫院運營模式
①醫院+互聯網,互聯網+醫院
“醫院+互聯網”:作為實體醫療機構第二名稱的互聯網醫院。
“互聯網+醫院”:依托實體醫療機構的獨立設置的互聯網醫院。
行業外人員很難區分這兩者有什么不同,實際上是經營主體的差異,最終實際上會給實際工作中帶來一些變化。
②醫院+互聯網VS互聯網+醫院
以下一張圖完整地認知清楚,兩者之間的區別。這么說,互聯網平臺模式下,在O2O、電商、B2B等領域的平臺思維,在醫療領域不太行得通,因為醫療是比較特殊,特殊點可以理解為醫藥險都是在國家強監管和干預下才能發生的。
3. 資本主推互聯網醫院發展
我所了解的,互聯網醫療領域的投資資金來源,大部分是長期投資醫療賽道的資本,大型醫藥企業的產業投資,是比較多的。
①巨頭的資金、資源、用戶規模優勢
目前京東健康10年融資上市,市值2955億港幣,如果阿里健康上市估值預計也是超過2000億,平安好醫生在18年投后估值已經達到約500億人民幣了;
有一種錯覺,醫療領域是不是,巨頭們集合資金優勢、資源優勢,統合政府資源以后,達成整合,快速蠶食市場。這么高的入門門檻,小玩家無法快速走出來。醫藥電商又屬于低頻需求,正好通過電商、外賣等高頻需求打低頻需求,順便通過建立的快遞、配送體系,達成低成本擴張的訴求。
但是,實際上互聯網、IT巨頭、大三甲醫院的確是很容易在領域里形成巨大優勢。
②醫療賽道獨角獸企業們
醫療領域目前估值最高的是微醫,但是和巨頭低下身來做的平臺比較起來經營規模和估值差異巨大。片面的證明了,醫療賽道是一個長期的競爭,資源、資金優勢比其他賽道更加明顯。
③藥企布局互聯網醫療
帶藥采購全國普及,醫藥分家不斷深化,醫??刭M趨于嚴格,藥企生存空間在被壓縮。處方外流,購藥場景變化,醫藥銷售渠道的多樣化,讓藥企擁有了新的機會。藥企也需要新的銷售渠道,但是邏輯完全不一樣,不是很看好。
三、互聯網醫院的挑戰與應對
1. 行業同質化嚴重,缺乏核心價值
互聯網醫院重復建設,同質化困境凸顯,核心價值不清晰。每一家互聯網醫院功能、界面等都差不多,而且業務邏輯不清晰,缺乏自我造血能力,離開了醫院和資金支持,可能很快就沒有人用了。
報告和很多新聞說的內容,很難說是能夠更好地去深入理解。本質上就只有一些內容最為核心,醫院能不能通過互聯網醫院提升服務效率和質量?患者能不能在平臺上滿足常規的醫需求?平臺的服務是否穩定?
2. 盈利模式不成熟
大部分互聯網醫院都是虧損的,盈利模式和板塊非常多,但是都是需要用心經營的,單純推平臺化的線上服務,無法保障質量,很難長久和持續的做好服務。
線上問診的滲透率目前并不高,僅占6%左右。伴隨互聯網處方藥銷售開放、醫保商保對接,預計未來互聯網醫院的市場滲透率約在達到30%。
體檢、康復、醫美是最好的模式,但是有獨立的體檢中心、康復中心、整容醫院已經占據了市場非常大一部分市場,3甲醫院切入最終也會加劇競爭,無法確認是否能夠盈利。
3. 公立大三甲的虹吸效應
在醫療領域,具備了優質的醫療資源、頂級專家資源、國家補貼之后,公立三甲將會更加具備區域行業領袖,資源人才吸引力,不斷地將區域部分醫院整合到自己體系內,加劇地區醫療資源不平衡。
國家所期望的分級診療是希望基層醫療機構看小病、中級醫療機構看一般疾病、三甲醫院看大病疑難雜癥,并且向下級醫院輸出頂級專家資源。
4. 互聯網醫院目前未有統一的,可執行的互聯網醫院管理細則
①互聯網醫院標準化規范推進緩慢
醫療領域的創新和政策的理解:全國選擇局部區域、醫院進行試驗,效果好了以后,在更大區域試驗,省級推廣,全國推廣;(江蘇宿遷在很久一段時間沒有一家公立醫院,就是在這樣的政策背景下的歷史產物。)
不僅是互聯網醫院,而是整個區域內的醫院,暫時都沒有統一的電子病歷、在線處方等的規范。每一家醫院的問題,每一家醫院的電子病歷、處方、住院病歷等一些列文檔都不是統一的,因此帶來了轉院、跨區治療時候帶來的問題。
而由某家醫院、某家公司獨立完成所有規范因為涉及醫院、利益、影響力等問題,導致無法統一,因為一些三甲醫院的頂級專家擁有資源非常厲害,但是到了那一個層次的醫生資源其實大家都差不多,最終將由政府來統一做規范,這就導致了這樣的推進和改革基本以年為基礎單位,三年為小周期,五年為大周期,并不會很快。
②互聯網醫院風險
電子處方及病歷風險:如何保障患者用藥風險,慢病用藥復購處方;
信息安全風險:互聯網醫院里信息泄露影響極其惡劣,但是利益巨大,因此需要建立對應風險控制,保證患者個人隱私安全和就醫安全;
醫保支付風險:線上醫保支付尚處于探索階段,政策逐步解放階段;
藥事管理風險:避免藥物濫用,電商監管風險,網絡銷售缺少合規監管,需要對患者維權、投訴機制、平臺化追溯責任等;
5. 醫生與患者待優化完善管理、提升效率
①醫生來源和管理
②患者來源和管理
兩張圖看清楚患者來源和管理,以服務患者為主的功能,便于患者管理的隨訪、檢查、復診等功能,向科普宣教提高患者健康管理意識。慢病患者管理途徑表里,實際則是慢病管理需要打通的功能,和已經實現的在線續方、復診、體檢、藥品配送等是重復的。
四、互聯網醫院領域的分析
1. 簡單的PEST模型分析
①政治(Political Factors)
在國內的環境下,政府必定會逐漸加大并且加強醫院信息化和醫療標準化建設,完成分級診療體系,平衡醫療資源不平衡的問題。
醫療相關的互聯網醫院、醫藥電商、診療平臺、醫保商保等,必定會在政府的強監管下發展,在政策引導下逐步發展,不會是完全市場化的一個行業。
政府會對醫院進行補貼,較少對平臺型的企業補貼,扶持互聯網醫院建設和發展,規范市場環境。
②經濟環境(Economic Factors)
伴隨著國家經濟發展,人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對于更高質量醫療的要求、醫療保障需求更加旺盛。意味著未來市場將會更加巨大,人民可以投入健康管理的金錢將會更大,家庭醫生未來空間會更大。
醫療賽道的參與者有一個特殊情況,參與者基本規模、資源和影響力都相對巨大,醫藥企業、醫院、政府、醫療器械廠商的資金量和規模都巨大。資本在醫療賽道不斷加碼,從15年起每年行業投資規模都在增長,頭部獨角獸更獲得了未來市場期待,即使未能盈利但是估值很高。
③社會文化環境(Sociocultural Factors)
由于經濟發展程度差異,東西的收入和資源差距導致了,醫療資源也非常不平衡。
④技術環境(Technological Factors).
醫療領域里的軟件相關的技術難度不高,重點是在于后面的數據安全、監管等相對復雜一些,但是都有成熟的解決方案。未來在醫療大數據的數據清洗,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的應用上,難度將會更大。
2. 行業競爭態勢
從行業整體來看,并不細分到更細的賽道里,從行業整體來進行互聯網醫療板塊的一些競爭分析。
①領先者:
阿里健康、京東健康、平安好醫生等,由于資源、資金優勢處于領先位置,是各個細分賽道未來最主要的競爭對手。當三個主要競爭對手,分別針對細分賽道時,資金、資源和技術優勢過于明顯。
②參與者:
微醫、微脈、杏仁醫生、妙手醫生、好大夫在線、聯影醫療等處于行業參與者,并且在某一些細分賽道占據頭部,成為獨角獸;具備更多更大的意愿度深挖和開拓醫療新業務、互聯網醫院建設等;
③生存者:
一些以項目建設為核心的公司,相對于一些虧損嚴重的獨角獸企業,這些公司反而能夠盈利,并且具備部分醫療機構的資源可以拿到項目,由于團隊小因此能夠盈利,并且不斷謀劃未來的發展。
3. 簡單業務分析
項目開發:目前行業里能夠盈利的模式,通過開發項目獲取收益,或者更進一步幫助項目方去做運營;
①醫藥電商:目前互聯網醫療賽道現金流最充沛,能夠盈利的項目,
阿里健康2020財年GMV835億;
②掛號/在線診療:掛號無法盈利,甚至是平臺免費幫助醫院去做的業務,是在線平臺核心流量來源之一;在線診療能夠獲取一些簡單的盈利,但是醫生穩定和及時回復患者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醫生時間相對比較寶貴,如果在線診療業務無法很好地保證質量,可能業務就會蹦。
③體檢預約:能夠獲取部分分傭,作為收入的補充;單純靠體檢預約無法盈利,提供技術方案的公司非常多。
④醫療知識科普:能夠向患者科普知識,對孕產、育兒、慢病知識等粘性相對較大,但是單純其他板塊的知識,對于用戶粘性較小,且抖音、西瓜、B站都在切這塊知識的科普流量;可能是短期無法盈利的,是作為粘性服務或者增加用戶活躍度的服務;
⑤家庭醫生和慢病管理:具有比較大粘性的業務模式,但是處于發展階段,目前主要是以收取會員費為主;慢病管理對于醫生來說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工具,對患者具備長期粘性,也是基于患者日常健康管理中,產生的藥物銷售、檢查檢驗等展開非常核心的內容。
⑥醫生知識教育平臺:受限制于醫生的規模小,并且核心專家資源無法獲取,核心價值難以凸顯;
⑦醫療保險:目前是平臺型企業在重點挖掘的業務部分,中小從業者和以項目開發為主的企業很難拓展。
⑧其他業務:和醫院聯合建設特色的服務,比如男科、婦科、婦產科、醫美等,目前微醫、微脈試水中,不太清楚核心數據,但是銷售額應當不算少;
五、后記
總的來說,就這么多了,未來是否會如何,只能慢慢去看了,互聯網醫療賽道比其他賽道慢,并且是低頻剛需,未來盈利方式都需要不斷地挖掘,是否能夠讓各位從業者、打工仔們更上一層樓,當然是有可能的。
醫療是一個大賽道,五臟六腑俱全,但是也有自己行業的特殊性,是能夠長期看好的行業。
六、免責申明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數據來源于部分互聯網公開信息,核心內容來源于德勤《中國互聯網醫院:數字醫療邁向新階段》,特此申明。
如需私下交流或侵權等問題,請發郵箱:aigbert.li@qq.com,或加微信Aigbert-Aquarius(請注明原因,否則一般不通過), 歡迎各位指正和交流。
#專欄作家#
LS邋遢道人,公眾號:LS邋遢道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資深運營和產品,連續創業者,現任某公司產品負責人。關注虛擬現實、虛擬增強、電商、新零售和生鮮領域,擅長運營分析、行業分析和產品分析。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