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談論知識時,我們在談什么?
編輯導讀:我們每天都在不斷吸收新的知識,做出的每一個行為都是受知識影響。但是,知識究竟是什么?當我們在談論知識時,我們在談什么?本文作者對此進行了分析,與你分享。
你是銷售部負責人,下屬業務員總能完成銷售目標,總能按時收回客戶尾款,但你對他們完成這些業績的手段一無所知。比如,是不是跑人家里潑紅油啥的……如此,你晚上能睡的安穩么?
知識與我們的關系與此類似。
你是老板,你擁有的知識是你的雇員。
你讓知識替你解決問題,利潤自然屬于你,但萬一捅出什么簍子,鍋也得自己背……同樣讓人不安的是,我們對知識如何運作一無所知。
它是不是靠作奸犯科、依賴興奮劑“完成業績”,甚至它們根本就沒辦成事情,而是一直對你欺上瞞下、坑蒙拐騙?我們一無所知。
不要欺騙自己,偶爾主動“細思極恐”未必是壞事,尤其是它能讓你消災弭禍的時候。
那么,知識究竟由哪些“類型”的員工組成?它們是如何彼此協作替我們解決問題?
當然了,最重要的是,知識什么時候有效,什么時候失靈,我們該如何確保它別關鍵時刻掉鏈子?
討論這個問題前,咱得先對“知識是什么”達成共識。
一、知識與信息熵
下面哪一項更符合你心目中「知識」的形象?
- 20年車齡的出租車師傅
- 自動駕駛的算法
我猜多數人心中的選項是B。
可憐的老司機,就因為收入低(相比算法工程師),所以不被認為與「知識」沾邊么?
這或許是部分原因,更大的原因在于,人們普遍認為:客觀、邏輯、可復制才是知識的特征。
此處應感謝學校常年誨人不倦的教學成果。但要我來說,出租車師傅才更適合作為「知識」的代言人,相比算法。
答案不是顯而易見么?“算法”可不會開車。
自動駕駛算法能夠順利“開車”的前提是,它得被部署在服務器中,得擁有一整套海量的環境數據、行為規則數據、不間斷的傳輸網絡,當然,它也得拿到“駕照”(政策允許),這可比你考駕照難多了。
我們反觀老司機,“算法”該有的他也有——完整的駕駛規則、應變模式,區別不過是,前者的知識儲存在腦海中,后者的知識儲存在服務器中。
我得說句公道話,算法所依賴的大量“數據”其實老司機也需要,只不過司機已經事先儲存在大腦(生物神經元)中罷了。
當然了,你可以說人類司機的駕駛能力不太穩妥,比如水喝多了(內急)、接了個自動駕駛算法工程師(大談出租車師傅下崗風險),都會影響他的駕駛水平……但,難道“算法”實際跑起來的時候就不存在它們的“情緒”問題么?黑客入侵、核心元器件故障、通訊干擾……
結論是,在不考慮數據量的前提下,“司機駕駛知識”涵蓋了:駕駛算法+行駛模式(實時動態)+環境數據(實時動態)
簡而言之,自動駕駛算法的類別雖然更接近傳統教育里告訴我們的“知識”, 但它只是“現實知識”的一個組成部分——如果你認同知識的“原初”定義,即有助于我們解決特定問題的「信息」。這也是知識的廣義定義。
“信息”這個詞沒有傳達我這里想表達的意思,上面這句話的「信息」,涵蓋諸如控制你的手指移動的神經元協作、生化能量傳輸等等一切“信息”。
如果你想更優雅的概括,李少加認為,我們可以借助克勞德·香農(Claude Shannon)信息熵的概念,就能最接近“知識”的廣義陳述:
有利于“消除不確定性”的任何信息皆為知識。
我們舉幾個例子,你就會發現這個定義很好用,而且有很強的解釋力。
先從我們最熟悉的認知類知識說起。
一個幼童看到一飛行的“東西”,能辨識出它是“鳥”,這很大程度消除了其他可能,比如風箏、飛機、蝴蝶之類;
一個成年人看到,能看出是“大雁”,這又進一步消除了其他鳥類的不確定性;
而一個鳥類學家看到,能進一步辨識出是“白額雁”……
鳥類學家最精確的辨識該“飛行物”,即最大限度消除了不確定性,這意味著他擁有最多“該飛行物”的知識。
再談一個綜合類知識。
一游客想要30分鐘內到底A地,他可以隨機漫步,此時能到達A的不確定性最大,意味著他(在該城市)的出行知識接近于0;
當然,他可以打開導航軟件,摸索著找過去,但耗時久,準時到達的不確定性大,所以這種方式的出行知識也不算高;
他還可以叫一輛出租車,司機會根據城市當前路況,選擇最佳路線,借助駕駛技術,將乘客快速載到A點。
就游客的問題情境(準點到A地)來說,司機消除了大量不確定性,意味著(在該城市)司機擁有極高的出行知識。
*該“知識”涵蓋了司機在該城市的圖景、路況信息、駕車經驗等等。
顯然,面對同一事物(問題),消除不確定性的程度是衡量一類知識優劣的標準。
比如,你乘宇宙飛船去火星,用牛頓定律能估算出旅程時間,誤差是分鐘級,但如果你用廣義相對論,能精確到毫秒。這說明在宇宙尺度,相對論比牛頓力學消除的不確定性水平更高。
好,現在咱暫時刷新了「知識」的定義。再強調一遍,有利于“消除不確定性”的任何“綜合信息”皆為知識。
這個知識的定義立足現實,更優于教育體系中的狹隘定義。
為便于你直觀理解,我們可以參考下哲學家邁克爾·波蘭尼的認識論觀點。
波蘭尼老爺子本就是物理化學家,科學實戰跟理論實力皆“硬核”(是我了解過的知識實踐最豐富的人),因而他對知識的認知特別有參考價值。
在波蘭尼的認識論中,知識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個人特質/經驗
源自我們的成長環境、本能、主觀經歷、體驗、意識,這些知識“存儲”在我們的身體中(大腦為主,基因為輔,身體細胞之間也有大量“記憶”),數據量極大。
這類“知識”我們無法直觀把握、更無法用語言描述。
面對一些陌生領域的問題時,有些人會產生“熟悉感”、“對問題敏感”、“直覺很準”,這通常就是這類知識在發揮作用,但我們的意識層面無法捕抓到它。
第二類:不可言傳的知識
即各類實踐技能,包括身體、思維、與問題情境的互動反饋交融等綜合活動??茖W家做思想實驗、企業家運作公司、作家寫作、運動員訓練、品鑒師評鑒……幾乎所有智識活動中的“體悟部分”都屬于這類。如名稱所言,這類知識“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比如,張怡寧哪怕手把手指導福原愛一個通宵,傾囊相授再雙手奉上自己的弱點,第二天一場比賽下來,多半還是落個11比0的結局。
為什么呢?因為這部分知識無法言傳,能且僅能在實踐中逐漸煉成。
如果你想深刻感受“不可言傳的知識”有多難“直接傳授”給他人,你可以嘗試在自己擅長的領域,選個悟性極高但沒相關經驗的徒弟,全力以赴去指導他,你就能明白了——你會看到他進展維艱、動作拙笨。
第三類:可言傳的知識
這是我們最熟悉的那類狹義知識,即我們通常說的定義、理論、經驗總結等等,它來源于生活經驗的觀察歸納,或者科學體系(猜想+實驗),也就是上述第一、二類知識高度“壓縮”的結果。
我起初敘述這篇專題,是想依此分類展開探討,后來發現這樣無法進行下去,為什么?
因為分類容易給人一種幻覺,讓人誤認為各類別之間“彼此互斥”。但如你所見,上述三個類別的知識顯然存在盤根交錯的動態演化關系。
許多人耗費一輩子“終身學習”的知識,往往是辜負我們最多的知識。原因正在于人們過度重視第三類知識——可言傳的知識(即狹義的知識),但狹義知識要在現實中真正發揮效力——消除不確定性,需要跟個人的第一、第二類知識協同運用、反復磨合,而后者往往為人們所忽視。
那么,知識究竟如何運作?
咱接著剖析上述三者的“關系”(知識發揮作用的微觀進程),它是解開謎題的關鍵。
二、知識是動態過程
我在知乎被邀請過一個提問,“能力遠跟不上思想的深度怎么辦?”。相比該題主的“深度思想”,這個問題本身才更有啟示,它恰到好處的概括了人們對第三類知識的高估程度。
為什么人們容易高估“可言傳的知識”?
我們一窺它的“制造過程”就能找到答案。
我們不妨從最原始的情境中說起。
在史前文明,人類先祖也面臨跟我們今天攢錢供房類似的難題,不過他們的問題略微刺激點——如何避免成為大型獵食動物的口糧。這是問題情境。
先祖們為此進行了大量試探(此時他們反復運用了第一、二類知識),直到有某位藝高人膽大的先祖,現實版的普羅米修斯,嘗試著駕馭“火”來驅趕其他獵物,驚喜發現這卓有成效。
注意,此時“使用火的知識”仍是他個人獨有的第二類知識。直到他將保留火種、驅趕野獸的方法進行“總結”,并付諸語言(此時才轉化為第三類知識)告知其他部落成員……
以一個缺乏想象力與同理心的現代人眼光來看,上述過程異常簡單,但它其實是“人類歷史的一大步”。時至今天,人們“創造第三類知識”的過程也仍與之類同:
- 遇上問題(問題情境)
- 匹配自身的“知識庫”(第三類知識)
- 試探、踐行、解決問題
- 優化、歸納個人經驗庫(第二類知識)
- 將經驗輔助語言、文字
*這僅是簡化描述,實際更為復雜。
人類有別于其他物種的標志,是我們能將經驗進行“符號化處理”——把實踐經驗“抽象”、“壓縮”成語言、文字,從主觀經驗壓縮成了客觀符號,跨越個體進行復制、交流、改進,俗稱“發揚光大”,充實人類知識庫(宏觀)。
然而,因此慶賀卻也言之過早。正如歷史的巨浪從未顧及個體的感受,類似社會財富,人類知識庫的急劇增長也不意味著「個人知識」也跟著水漲船高。
人類“創造第三類知識”的過程中,為了權衡知識的“通用性”“交流性”、“傳播性”必須大幅度“壓縮”個體知識——包括忽視問題語境、個人主觀狀況(即一、二類知識)等等。
這導致第三類知識并不能做到“即插即用”,無法與新的使用者“無縫銜接”。
通常,越是專業復雜的第三類知識,越需要使用者預先大量學習、踐行,“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就是對這種情況的絕佳描述。
實際上我現在就面臨“無法將上述知識過程”(屬于我的第一、二類知識)直接“傳達”給你們的困惑。我剛才嘗試畫了幾張圖片,都會產生這樣那樣的誤導,所以我只能嘗試用類比的方式,讓讀者們在思維想象中去“體悟”:
你可以把“第三類知識”看作我們電腦上存儲的“硬盤文件”(姑且稱之為靜態知識)。
運用某知識時,我們首先根據問題情境,匹配調用較相關的“第三類知識”置于“大腦內存”中,綜合運用你的第一二類知識(這是無意識過程)進行“逆向解壓”。
這個“逆向解壓”其實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踐行”、“思辨”、“體悟”、“動手”等等,逆向解壓后的結果,本質上就屬于第一、二類知識的綜合,咱姑且稱之為動態知識,而我們嘗試利用這個“動態知識”去“消除問題情境的不確定性”。
如果問題情境的不確定性仍無法讓我們滿足,我們通常會嘗試探尋外部的第三類知識(研究相關書籍資料或向他人請教),再重復上述步驟。
最終,無論你是否對結果滿意,你動態解壓知識的活動都將改變你最初的“第三類知識”(針對該問題情境),這個過程,我們稱為「學習」。
至于它是變得更“好”,還是更“差”,取決于你在整個解決問題過程中的投入程度。
談論至此,我們可以嘗試回答教育哲學的一個基礎問題:教育到底是什么?
我的回答是:教育是培養我們學會獨立轉化動、靜態知識的能力。
靜態知識用于交流、動態知識用于踐行。
三、常識不足,概念過度
我耗費了這么多筆墨勾勒知識的骨骼、捕抓知識的動態過程,而你也投資了不少時間閱讀思考,現在,是收獲的時候了。
通過上述對知識“常識”的探討,我們得以糾正許多學習、求知的“常識”。
順帶一提,探索下述問題答案的過程,也是“解壓”本專題知識的過程。我建議你可以先自行思考,收效更佳。
常見問題:為什么我學了很多,但能力也不見得變強?是因為沒有將知識“體系化”么?
所謂“能力強”,指的是“解壓后的動態知識”消除問題不確定性的水平高,這更多的是需要“體悟”來提升。
就好比寫作,你看再多寫作技巧,不動筆也是枉然。我們通俗意義上的學習,更多的是對靜態知識的學習,這類學習唯有回歸常識,也就是將之“解壓”至問題情境中踐行才有價值。
記住,任何知識都應當作為一個「動態整體」來把握。
常見問題:學習一定要將知識“體系化”么?
沒必要。如前所述,知識轉化成能力的關鍵是多在問題情境中“解壓”,讓它“動起來”,而不是刻意在靜態知識間做加法,從概念來到概念去,靜態知識越是“臃腫”,它的解壓難度越大,對能力的提升只會起反效果。
順帶一提,對某一領域的知識踐行的足夠多,“體系化”自然水到渠成,無需刻意為之。我從未見有哪位真正的專家強調要主動“體系化”什么知識。
常見問題:如何科學運用他人的知識經驗?
如果是茲事體大、或是高頻使用的知識,我們有義務對其追根溯源,了解該知識誕生的問題情境。所以“歷史”總是很有價值,你可以不懂史,但你應該培養歷史思維。
對于“歷史不明朗”的知識,大可作為“啟發思維”使用。
比如,“批判性思考”是近年被濫用最廣的“他人知識”。它負面影響較大,我將之作為典型談下:
批判性思考源于古希臘哲學的思辨技巧,適用于學術研究或對知識精確性有高要求的問題情境,說直白點,它適合該領域的專家或至少是有相當積累的人?,F在很多人在求知時竟也在“批判式閱讀”,在學習新知識這種語境中,“獲得啟示、獲取新知”才是我們的目標,而不是“低層次批判”,知識本就不是真理,為批判而批判沒有意義。
常見問題:學習新知識,一定是能“輸出”內容才意味著“掌握”了么?
真正有價值的學習,是獲得“動態知識”,即將知識回歸常識,在反反復復“壓縮、解壓”知識的活動中才能真正“體悟”該知識,這才是我們學習的目標。然而這個過程的“成果”多數時候看不見摸不著。
你追求“輸出”內容,就會無意中用“靜態知識”的多寡來衡量學習的成效,反倒會輕視真正有價值的“知識過程”(其成果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因此,書面學習,若把“輸出內容”當成學習的目標弊遠大于利。實際上,知識永遠是一個動態過程概念。不存在我“掌握”了某知識,只有我對某知識的認知變得更“深刻”了。
學習完成后,能“壓縮”輸出第三類知識自然無妨,但更多時候,“壓縮不出”多少內容才更為平常,無需刻意為之。
真正為你所用的知識,永遠是無法徹底“捉摸得透”的,這是我們一輩子與知識的相處模式,是我們大腦神經元的運作方式決定的,要習慣這種關系。
四、結語
最后的問題:“最想要的東西”是能“想清楚”的么?
成功人士指導迷茫青年最喜歡的一句話是“想清楚你要的到底是什么?”這年頭人們都不愛細品,以至于沒人察覺其中的重大缺漏,“內心的愿景”真的是能夠“想”“清楚”的么?
“真正想要的東西”,是個動態概念,它不像是“考上清華北大”那類靜態概念。所謂動態,就是它會隨著你每天的行為、閱歷的變化而不斷變化,更類似一個“創造”的概念,一種Being。
我寫作也是這樣,整個專題的思路,大都不是“規劃”出來,而是漫無目的寫著寫著“涌現”出來,這聽上去有點“玄妙”,但這恰是我們人類思維的品性——動態創生。
知識永遠是動態過程的存在,而不是一堆靜止的概念。知識動態與你的人生體驗糾纏在一起,唯有體驗的豐富與深刻,才能使你的知識充滿生機。
#專欄作家#
李少加,公眾號:少加點班,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進化式運營》作者,“基于用戶視角的用戶養成運營框架”提出者,互聯網商業獨立研究者、運營管理專家。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厲害厲害厲害
厲害呀~讀完之后忍不住鼓掌??????
“不存在我“掌握”了某知識,只有我對某知識的認知變得更“深刻”了”
觀點新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