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廠外包崗的年輕人們,還有出路嗎?
編輯導語:近年來,互聯網外包崗被討論的次數逐漸增多。外包人員的待遇與正式工不成正比,受到的不公正對待,互聯網外包崗遭人唾棄,它,還有出路嗎?
核心提示:
工牌,一直是互聯網人在社交媒體上凡爾賽的關鍵,但并非所有人都愿意曬工牌。不同的顏色,細節的差異,將外包人員區分出來。
加班費、福利、公司價值、自我認同,這些詞匯對于他們來說很陌生。他們是互聯網公司擴張版圖中的小小螺絲釘,希望通過這個跳板獲得技能提升、進入大廠,但權限限制、身份歧視、轉正渺茫,更讓他們迷失在互聯網“圍城”里。而互聯網的高潮已經過去,外包人員的危機感來的比其他人更快。
對于互聯網行業的打工人們來說,北京的中心不是二環里,而是中關村、西二旗和望京,夢想開始的地方不是商圈CBD,而是錦秋家園、華清嘉園等居民樓。
而脖子上的工牌,更是互聯網人身份的象征。
工牌梗曾是互聯網人在社交媒體上凡爾賽的關鍵,但并不是每個人都愿意曬出自己的工牌。
紅的、藍的、綠的,工牌顏色的不同、細節的差異,里面暗藏著互聯網折疊,一部分人被從中區隔開來,他們權限受限,成長空間有限,轉正困難,遭遇無形歧視。
這群人自嘲為“二等公民”,他們是互聯網公司的外包人員。外包崗,在很多年輕人看來,原本是進入大廠的跳板,但真正投身其中才發現,這也可能是無形的“擋板”。
在互聯網快速發展時期,外包人員是性價比極高的燃料,而當發展停滯,危機感最先涌來,他們是最容易被拋棄的那一部分。
一、工牌告訴我,依然是局外人
工作了一段時間后,曉夜還是沒有在公司找到自己的位置。
公司內網各種討論頻出,曉夜在工位上用鼠標瀏覽內網各種消息,當她把手放在鍵盤上,想發表自己的意見時,桌子上紅色工牌和工號的V字前綴告訴她:你只是個外包員工,只能瀏覽沒有發言權。
2020年12月,考研失敗的曉夜碰上了最難求職季,“我沒有工作經驗,求職并不順利,想找個工作過渡一下?!倍ヂ摼W大廠自帶光環,高薪、光鮮,那里的機會是年輕人們所青睞的,曉夜也嘗試投遞了簡歷,很快得到回應。
招聘人員明確告訴葉曉夜,該崗位是外包崗,工作地點是和百度正式員工在一起,只不過合同是和三方公司簽訂,外包人員擁有轉正的機會。這讓曉夜心動,對于沒有經驗的人來說,外包畢竟意味著有機會曲線進大廠。
兩次面試后,她和外包公司簽了三年合同,試用期6個月。外包公司提供了一份電子合同鏈接,曉夜簽署完畢后,想回看電子合同才發現鏈接怎么點也打不開。
最先讓曉夜感受到外包員工身份的是工牌,百度的外包員工工牌是紅色,而正式員工是白色工牌。
工牌,一直是互聯網員工重要的身份標簽,從最初曬阿里、騰訊工牌,到最近調侃字節工牌的段子滿天飛,凡爾賽較量場上必須給工牌留一席之地。但同樣是大廠的工牌,不同的顏色卻默默對人做了區分,背后是身份的差異,權限的限制,甚至是活動領域的不同。
據《豹變》了解,大部分互聯網公司外包員工的工牌都會與正式員工有所不同。比如,騰訊公司正式員工工牌帶子為藍色,外包員工為綠色,阿里巴巴外包員工同樣是綠色工牌。在大廠工牌是身份的象征,園區里來來往往的員工從來不問彼此姓名,撇一眼工牌顏色,就心領神會。
很多求職者在收到外包崗位機會時都會在論壇、社交平臺詢問,待遇、權限有什么差異,工牌也是大家關心的問題之一。
字節跳動、快手、滴滴等互聯網公司,正式員工和外包員工在工牌外觀上沒有區別,但是仍會細節顯示出人員身份的不同。比如,快手在外包員工工號和聯系方式上會直接標注“WB”縮寫字母,而字節內部辦公的飛書軟件上,也會標注出外包人員的身份。
由于自覺“矮人”一等,曉夜在工作時顯得小心翼翼,她很有禮貌的跟同事打招呼問好,零星的交流只限于項目相關進度。共事過的正式員工之間會一起出去聚餐娛樂,曉夜卻從來沒有被邀請過。一句“這個活動外包能參加嗎?”,更是將大廠里的身份鏈條暴露無遺。
工牌上的區分會延續到工位和活動領域。
曉夜的工位和正式員工在同一樓層,一旦新來的正式員工入職,工位緊張,外包員工就要把自己的位置騰出來讓給新員工。
看著外包同事帶著自己的東西,在各個工位上“漂泊”,曉夜想到自己有一天也可能要面臨這樣的場景,感嘆外包身份如同“二等公民”一般。
二、外包人的996沒有加班費,轉正希望渺茫
在互聯網快速發展階段,用工需求越來越多,為了節省管理成本,大廠會通過外包公司外派的形式來尋找工作人員。
靈活的用人方式,可控的成本,以及方便規避風險,讓外包這種形式深得公司青睞。
而對于外包人員來說,這是他們可能跳進互聯網大廠、提升自我的重要機會,很多人愿意去試一把。
但是工作沒有多久,曉夜就發現自己做的主要是重復機械工作?!柏撠熑藦碾娔X庫里把東西弄出來,用Excel表格給我,我用不到別的東西,很難接觸到核心。很多時候還會換項目組,讓我做什么就做什么,沒有拒絕的機會。”
互聯網大廠正式員工被加班擠壓個人時間,消耗身體,換來豐厚的薪資、漂亮的履歷,以及自身價值的提升,而大廠外包人免費加班換來的職業成長非常有限,寫到簡歷上,也不會有任何幫助。
在字節跳動從事外包工作的林京時告訴《豹變》,作為外包員工,加班非常普遍,“因為不加班會覺得你的工作量比較少”。林京時稱,“如果你有正式的工作,還是不要選外包,除非你是外包的技術崗。”
承接過外包項目的姚甘坦言,累是程序員的常態,做項目外包節奏更緊張?!拔覀兏揪筒皇?96,是007?!薄拔胰肼毜谝恢軙r,基本一天至少是16個小時,在公司必須熬過一周,睡過公司地板,睡過了以后才能正式上崗?!币Ω矢嬖V《豹變》,在互聯網玩命干活就是為了高收入。而沒有加班費是外包人的常態,有時外包人員的提成收入也會自動“消失”。
在網易負責運營外包的韓元不僅要負責運營工作,還要兼顧電話銷售。但關于銷售提成的分配,韓元一直很困惑,她翻看合同規定,上面只是很模糊的一句:根據公司的規則來。直到快離職時,才有關系要好的同事告訴她,銷售的提成系數為1%。
外包員工五險一金基本上是按最低標準繳納,也很難享受到年終獎或其他福利,有時候領工資也要靠催,曉夜多次遇到工資沒有定時到賬的情況,打電話給第三方公司催促后,隔了2-3天工資才到賬。
而很多外包人員在互聯網大廠堅持的理由是,可以轉正。招聘階段,人力告訴他們這些崗位存在轉正可能性,但實際上很多公司都是薛定諤的轉正。
曉夜的負責人是正式員工,對方告訴她,公司制定了考核,只要幾個季度的平均成績達標,公司會提供轉正的機會。負責人也會強調,“雖然公司不提倡加班,但是你可以為了自己的進步,多工作一會兒?!?/p>
“這就是變相告訴我,讓我主動加班,畢竟外包員工加班也沒有加班費用?!?strong>為了表現更好,獲得轉正機會,曉夜不得不加班。但工作幾個月后,她發現轉正是一個美好的泡沫,“我現在從事的外包崗位根本沒有相應的正式職位,怎么轉正?”
而周圍工作一年以上的外包同事也基本上沒人通過外包崗位轉正。
一位外包公司的從業人員告訴《豹變》,外包從業人員存在轉正的機會,但是幾率極低,轉不轉正取決于公司有沒有招聘的HC(headcount,人數指標),“想去大公司通過外包找什么正職,直接應聘就完了唄?!倍菊衅傅臅r候更會側重外部人員選拔,較少考慮外包人員。
除了轉正無望,曉夜還要擔心隨時被辭退,因為負責人會經常吐槽外包人員能力不行,干活不行,不想用了。曉夜想起了合同上的標注:公司具有一切解釋權。如果不想繼續用她,負責人隨便找個理由就可以開掉自己。
對于被公司退回的外包員工,外包公司處理方式也很簡單粗暴,上述外包公司人員表示,“有活就派到別的公司,沒有公司給錢,那就不要了,沒錢沒活還養著多累?!痹谒磥?,外包員工就像家政公司的阿姨,“中介公司不會儲備太多阿姨。”
三、外包里的生意經
在互聯網行業,最初只是重復性高的邊緣崗位會用外包,如今一些頗有技術含量的崗位也會使用外包。
外包這種省錢省力又靈活的用工方式被越來越多的應用后,不少人看中了外包的生意。一些外包公司會專門服務某些大廠,一些大廠也成立了專門的外圍公司,與外包性質類似,但與大廠之間的業務融合更緊密,在招聘的過程中會打出“XX系”的旗號。
外包公司的從業人員王甘告訴《豹變》,無論大廠還是創業公司,很多項目都選擇外包,因為人頭成本太高了?!耙粋€正式的程序員進到大公司,社保公積金管理等各種成本,至少比你用一個外包人員高1.5~2倍?!?/p>
王甘提到,外包人力派遣的市場價格是極其透明的,一個人一個月收取2000-3000元的中介費用,外包公司之間的競爭在于最快速度找到合適的人選,或者拉長甲方公司賬期?!?/strong>
比如別人3個月賬期,而我提出6個月賬期,甲方肯定選擇我?!倍~期過長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外包公司的現金流。
外包工作人員的離職率很高,招聘是外包公司不得不面對的一項挑戰。對于王甘來說,招聘是最讓他下功夫的,“每天就是翻簡歷,不停的看,100份甚至500份,在各種論壇發布信息,聯系各種大大小小的程序員培訓班,招不到人的話還會去一些公司蹲點招?!?/p>
而現招的外聘員工,還要經過大廠的選拔。比如某大廠要10個外包員工,得送去30份簡歷,可能才有一個進面試;送去4個面試的外包員工,最終可能才會有一位入職。外包公司并不在意派遣員工的能力如何,只要能成功送到公司,成功入職就是收入。
當《豹變》詢問如何解決外包員工流動性大的問題時,王甘坦言自己作為老板,只考慮是否有人干活、性價比、成本等問題,至于穩不穩定并不在意,大家是各取所需。至于外包員工在派遣公司開不開心,工作狀態如何,外包公司更不會關心。
除了人力外包,市場上還有一種項目外包方式。比如互聯網公司可以租下程序員團隊,完成相應的項目,項目結束,這批外包員工就消失了。
和外包人力派遣不同,項目外包只對一個項目負責。甲方公司按月付費,工時按天計算,租賃來的程序員不用擔心如何管理的問題。據王甘透露,程序員租賃就像租房子,只要付錢就可以,中級java工程師平均每人每天成本才700元,“成本比人力外包節省30%?!?/strong>
便宜好用永遠是外包人員的關鍵詞,在大廠眼里外包是處理基礎工作的編外人員,在第三方公司,外包員工是掙錢的密碼,承受擠壓的外包員工存在于互聯網大廠的“縫隙”之中。
互聯網大潮漸漸退去,外包人員的危機感也來的比其他人更快。
下班后的曉夜走上了回家路,互聯網大廠辦公室內仍有燈光,她感覺自己只有在面試時才短暫地獲得了注視,而后便被折疊到了互聯網的其他空間,長久地潛藏在黑暗之中
作者:潘捷;公眾號:豹變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6BXFLw58Muf4Y-jmsQ9EfA
本文由@豹變 授權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做過一回外包,就夠了
說說自己的真實感受吧!正在外包的坑里,準備跳槽去正崗(僅個人看法)
1、雙標:同個小組,leader對正編和非正編是兩幅面孔
2、背鍋俠:在團隊里leader把你當工具人,做得好那是你應該的,做得不好那就是你的問題
3、抱團:外包和外包抱團,正編和正編抱團,且正編看不起外包
4、集團所有的福利與你無關,偶爾也會發發福利,刺激你繼續留下來~表面上感覺福利待遇還行
外包人員怎么尋求出入
個人這樣認為的:
1、個人能力還是要突出;外包并不丟人,且外包個人能力強的人很多很多
2、不要說自己是外包,說XX集團的子公司,因為現在很多公司,都有自己的外包公司,且他們不會對外說外包(本質還是外包),那既然他們不說,那你也不要說吧~
看人吧,我一般都是婉拒外包、小公司、單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