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企業的實際運作啟發:體驗經濟 PK 參與經濟

0 評論 6174 瀏覽 14 收藏 15 分鐘

從當前熱門的體驗經濟出發,揭示體驗交換,體驗經濟和參與經濟的相互關系,并進而強調了互聯網時代下對企業的實際運作啟發:企業必須在戰略思維,產品品質和戰術策略達到三位一體的協調,才能生存發展壯大。

一、體驗經濟PK體驗交換

人類社會發展史也就是人類經濟發展史和人類需求變化史,從農業經濟、工業經濟再到服務業經濟,經濟發展速度越來越快;正如同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一樣,人們在完成基本的生理、安全、社交等需要后,也逐步向更高一級的自我實現需要發展和追求,相應地社會經濟形態也不斷地進行變革和創新。進入到互聯網時代,體驗經濟(后服務經濟)應運而生。體驗經濟,也叫眼球經濟,注意力經濟。

根據《體驗經濟》一書的作者B?約瑟夫?派恩和詹姆斯?H?吉爾摩的定義:

企業以服務為舞臺,以商品為道具,以消費者為中心,創造能夠使消費者參與、值得消費者回憶的活動。

很明顯,這個概念是以企業為出發點,著重于從企業的產品銷售環節而闡述的。

然而,我們知道,根據馬克思社會大生產的一般原理,社會經濟行為是一個循環體,包括從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各個環節(實質上根據社會發展趨勢和現狀,應該更廣義地包括前延到諸如調研、設計,后伸到售后、反饋等一系列經濟環節中),而根據體驗經濟的定義,其發生的階段僅僅是在交換階段,即作為生產者的銷售階段,作為消費者的購買階段。

因此,將一個階段部分的經濟行為概括為全部的經濟行為,不僅不全面,而且不準確,所以毋寧說是體驗經濟,不如說是體驗交換來得更為準確。

一方面,對企業來說,為了銷售產品實現價值(表現為獲得貨幣),通過運用各種先進的技術工具和手段(包括借助網紅、大V、明星等人員現場表演,VR、增強現實、網絡直播等高科技手段運用,聲光電等場景的烘托等),促進消費者的購物感覺和心理認可,進而抓住消費者注意力,引起共鳴,產生購買和消費行為;

而另一方面對消費者來說,在購買產品前和過程中,在消費服務過程中,能夠全方位地了解和認識商品,能夠有充分地時間理性地進行分析,判斷和決策,并提前得到一種額外的享受和價值。自然更加樂意支付貨幣獲得商品或服務。從而企業和消費者雙方各得所需,達成交換行為,完成經濟活動。

二、體驗經濟PK參與經濟

從上面分析來看,目前流行的體驗經濟實際上應該表述為體驗交換更加準確。也更加令人容易理解。之所以把體驗交換這一社會經濟活動中的一個環節稱作整個經濟過程的體驗經濟,是因為現階段社會化大生產和專業化分工合作使得商品極其豐富,人類經濟發展已經進入到生產過剩,商品過剩的歷史階段,因而交換(銷售和購買)就變得十分重要和必要,以至于交換問題某種程度上就是經濟問題,因此為了強調交換的重要性,直接用經濟這個概念來代替了。

為了更容易理解和區分體驗交換和體驗經濟二者之間的關系,我們借鑒引進市場銷售中的以企業為出發點的4P理論和以消費者為中心的4C理論之分。把從消費者出發,主動參與企業產品全流程的運作過程叫做參與經濟;把從生產者出發,以銷售產品為目的,消費者被動體驗產品活動的行為叫做體驗經濟(實質上是體驗交換)。從而根據這個概念我們可以區分出他們二者之間的不同所處,如下表所示:

參與經濟體驗經濟對照表

三、結論和意義

體驗交換,體驗經濟和參與經濟的區別揭示了他們之間社會經濟基礎條件的現實可能性和深刻的現實重要性。在互聯網經濟社會中,基于互聯網電子工具的應用和科學技術大數據等手段的日新月異,信息資源充分透明和免費分享,消費者掌握的信息越來越多,變得越來越有話語權,市場史無前例地從生產者手中轉到消費者手中,消費者通過互聯網選擇產品、產品組合及服務,不受地域限制。消費的個性化、智能化和理性化趨勢增強。消費者甚至有機會對產品從設計到定價和服務等運作流程的全過程發表意見。

其次,在傳統的市場經濟環境下,個體消費者經常勢單力薄,在市場競爭的各類主體中處于被動的弱勢局面;然而在自由平等開放的互聯網市場環境下,消費者人人可成自媒體,一個個個體可自由充分地聯合起來,形成海量的消費群體和不可忽視抗拒的能量潮流,充分發揮平民經濟和屌絲經濟的規模效應和系統協同能量,參與市場,從而在市場活動中處于主動權,形成消費者至上的格局。

最后跨界,顛覆,小眾,創新以及個性化等互聯網經濟所獨有的特征也表明了消費者主動參與經濟,充分表達自己意愿,并得到市場充分尊重和認可的現實可能性。

因此,在消費者越來越占據主動性,進而逐步影響和指導企業生產產品的大趨勢條件下,在互聯網經濟,信息充分自由分享和全球化社交媒體的信息社會中,對企業來說,就必須深刻認識這二者之間區別的重要現實指導意義。

我們認為主要有下面幾個方面值得注意:

1、從戰略層面來說

在消費者至上的市場環境下,企業生產者只有真正把消費者當作上帝,樹立開放的全局觀念,依據和推行參與經濟的思維和運作,而不是為了贏得體驗經濟這個噱頭,僅僅局限于產品銷售階段而進行概念上的炒作和盲目的市場跟風運作,必須要在產品從市調——研發——設計直至最后的改良更新換代全流程過程中,讓消費者主動參與進來,積極地分享全流程體驗的收獲和心得,切實從消費者視角出發,聽從消費者意見建議,生產合乎需要的大眾化商品和定制個性化的小眾化商品。為企業和商品的市場定位,為商品的市場營銷策略,進而為商品和企業提供戰略層面的頂層設計思維和運作規劃。

流程

2、具體在戰術層面的體驗交換這個環節

由于現代科學技術和信息技術等各種工具和手段的發展(互聯網、電商、VR、增強現實、直播、大數據等)使得這種體驗經濟(體驗交換)形式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規模變得越來越大,影響也越來越深遠。尤其是目前十分普遍流行的網紅大V達人主持+電商運營+視頻直播+熱點焦點關注點聚集,更使得體驗經濟一時之間風生水起,風靡世界。

比較有名的幾個事件是美寶蓮Angelababy直播,2小時賣10000支口紅;吳尊在淘寶直播推薦奶粉品牌“惠氏啟賦”產品,60分鐘帶來120萬人民幣的銷量;柳巖在聚劃算直播叫賣六款產品,在線觀看人數12萬人,棗夾核桃賣出2萬多件;林依輪的辣椒醬電視直播;羅振宇等個體網紅的直播賣貨。

都是一種新的體驗經濟形式,也是互聯網經濟不斷創新,不斷顛覆的最好佐證。與原先這些明星模特等在幕后進行的品牌公關站臺,廣告宣傳品牌形象,不與產品銷售相關聯有所區別,這種形式是完全把他們推向了前臺,意圖也更加明確就是進行產品的銷售,把體驗經濟推到了一個新高度,演繹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這種戰術性策略的創新方式取得的市場銷售短期效果還是不錯的,不僅僅是表現在當時的產品銷售量,而且也表現為產品和品牌知名度的宣傳傳播上,但是我們也要知道企業的品牌形象涉及到多方面和系統性的各種因素,如下圖所展示的品牌5維度品牌5維度

通過戰術性短期成效的活動固然能夠使得產品和品牌產生轟動性,實現一定的知名度和關聯度,但是要有回頭客,產生持續性地購買,俗話說得好“打鐵還需自身硬”,產品本身的品質是根本,必須從根源上保證產品的品質,否則到頭來品牌還是空中樓閣,鏡中花水中月,得不到產品質量的支持,得不到消費者對產品消費的正面積極評價和美好的回味體驗,最終也就失去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所謂的品牌形象也就是曇花一現,得不償失。

因此,企業只有重視產品品質,切切實實從根源上保證產品的質量,通過戰術性的活動實現產品的一定知名度,使消費者對產品產生良美好的聯想度,從而建立和提高品牌美譽度,在市場競爭環境中使消費者產生和提高認牌購物度,并逐步建立、培養和鞏固自身品牌的消費者忠誠度。這才是市場競爭的立足點和制勝法寶,也是企業基業長青的根本保證。

3、也是最有現實意義和實際操作可行性的是要明確自己企業的產品是否適合進行體驗式銷售

當然從根本上說,所有的產品和服務都可以進行體驗式銷售,如汽車的試乘試駕,快消品的消費者盲試品嘗,各種高科技的體驗操作等等,不過如果僅僅是從電商運營和視頻直播這種新穎的體驗銷售方式來說,傳統的企業就要明確自己的產品是否適合這種體驗式的銷售。由于產品分類方法很多,但我們知道任何一個分類都是為了一定的目的需要,既然是體驗經濟表現為人消費或享受商品的一種的感覺,我們就從人的感覺方面對產品進行分類和分析,人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器官一一對應了人的視欲(視覺)、聽欲(聽覺)、香欲(嗅覺)、味欲(味覺)、觸欲(觸覺)、意欲(意覺)等各種切身體會的感覺。因此相應地我們把產品進行分類成下圖。

商品分類

很明顯,那些具有可視性(容易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可操作性(能夠充分解決消費者一些技術上的困惑)和可感覺性(得到身臨其境的身心享受體驗)的產品比較適合進行電商(視頻直播等)模式的體驗銷售。視覺類商品,主要包括穿戴等方面的化妝品、服裝類、箱包、珠寶類;觸覺類商品和意覺類商品,包括游戲,酒店,旅游類,戶外類,家居類,高科技產品(汽車、電子類產品等)進行專業知識講解和示范類的操作性。

而那些聽覺類商品,包括音響、耳機、助聽器等;香覺類商品,包括各種香水、檀香,空氣清新劑等,以及味覺類商品,包括各種食品類產品等不是十分適合此類體驗式銷售的。

對企業來說,尤其是傳統企業向互聯網企業轉化的過程中,樹立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參與經濟思維意識,加強和提高自身產品服務的品質,并通過各種創新式的經濟活動形式,才能夠保證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且不斷地發展壯大。

 

本文由 @行者?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