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網絡社交產品的道與術

2 評論 3439 瀏覽 13 收藏 18 分鐘

編輯導讀:都說現代社會的人越來越缺乏社交,但是網絡上的社交產品卻層出不窮,尤其是陌生人社交產品。盡管這個賽道競爭者無數,每年還是有很多創業者前仆后繼地涌進來。它的魅力是什么呢?未來前景如何?本文作者對此進行了分析,與你分享。

小米創始人雷軍,在互聯網行業被尊稱為雷布斯,以此來肯定他在產品上的成就和能力;而雷軍總結其產品上成功的秘籍就四個字:順勢而為。產品生而為解決需求,成功的產品一定是解決了一群人的需求;而偉大的產品,應該是很好地滿足了一個時代人的共性的需求。偉大的產品一定是順勢而為的!

勢的方向即為道,現在和未來之間的方向即為道;然而道一般不是直線,就像河流入海,知道自西而動、自高向低,但其道路蜿蜒曲折,有些地方可能還會短暫回頭,所以在發展的過程中,當勢能并不明顯的時候,當道路方向并不明朗的時候,就會專注在某一切面的競爭,這時候就是術大顯身手的時候。

陌生人網絡社交產品,作為已經存在了一段時間的事物,我們來分析下它可能成功的道和術。

一、道

關于它的道,我有如下兩個觀點:

1. 有約束規則的文明型陌生人網絡社交產品,前途廣闊

1)陌生人社交會成為社交很重要的途徑

傳統熟人社會的社交方式已經在瓦解。熟人社會的社交關系,大多來源家人親戚、鄰里、職場、同學,它們現在對比以后都有哪些變化呢?

a、親情型關系大比例減少

隨著計劃生育國策的長期執行,80后、90后、00后,出現了大量的獨生子女,尤其是在城市生活里的人,基本絕大多數都是只要一個孩子。這種天生的同輩社交關系來源,在這三代人中銳減,然而這三代人,恰恰是當下網絡社交的主力群體。

b、城市鄰里間的陌生化

城市鄰里間住著對門都不認識的現象,越來越明顯。費孝通在《鄉土中國》一書中將城市人群定位為陌生人性人群,在他那個年代,城市鄰里間的陌生程度跟現在又不可同日而語了。然而中國近20年來,一直在搞城市化運動,目前已達到近70%的城鎮化率,作為網絡社交用戶的年輕人,基本很少在農村了。也就是說,鄰里關系而演化來的熟人關系,在現在年輕人中間基本也消失了。

c、職場同事間、主客間的利益化越來越明顯,且不穩定性越來越高

生活在城市,比較共性的特征是大家大部分都在職場,這樣會形成較多的職場關系網。然而同事關系(主客關系更不必談),本身就有著天然的利益聯系,同級之間存在競爭,上下級之間很多時候存在利益對立問題;隨著生產力的活躍,競爭越來越充分,人員流動也隨之越來越快,一份網友自發的調查問卷,86.44%的人認為工作10年跳槽4次不算跳槽頻繁。這種頻繁的變動,讓同事間的關系變得很脆弱,無法形成穩定的情感鏈接。

d、同學關系有其的階段性局限

在四種熟人關系來源中,只有同學關系,穩中有升,因為義務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平民化。然而同學關系是個階段性熟人社交關系,因為畢業了就不再一起了,時間久了會慢慢淡了下來。

綜上所述,傳統熟人關系的來源,已經變得不再能為我們提供熟人社交對象,我們的需要新的社交途徑,陌生人社交的誕生和發展,是時代的需要。

2)為什么是網絡平臺

a、網絡是社會發展的紅利,它的便捷高效,低成本,很適合社交行為發生

其實這一點不必多說,相信大家都已經是認可。目前中國的網民覆蓋率早超過90%,這么早的普及率就說明了它的價值;社交行為大多是信息和情感的交流,這是網絡最擅長的事。以前的傳統熟人社會,其社交效率是很低的,費孝通把生死在一處作為其一個特征,這是要一輩子只在那群人里混,可能早也就厭煩。大家讀木心的《從前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可能覺得挺美的,可如果你身臨其境體會等待時,你還是會覺得現在網絡的及時通訊是多么美妙。這還是找對了社交對象,如果找社交對象這個過程這么慢,你恐怕早就無法忍受了,陌生人社交可就是要先找社交對象的呀。

b、陌生對應不見面,社交關系的建立符合社交最基本原則:得體

熟人社會的社交關系的建立,一般都是自然而然,有著天然的橋梁;而陌生人社交是要從無到有去破冰的,社交禮儀告訴我們,上來就去和陌生人攀談,會讓人新生防御,而且還需要很高的溝通技巧,直達目的的表述,怕會是一下子將人嚇跑;本身對很多人而言,對陌生人開口去社交,就是很難逾越的一道門檻。而網絡上,大家互不見面,這種尷尬和唐突感會降低很多;因為空間下不在一起,雙方都不會有什么人身安全顧慮,相對而言挺適合陌生人社交的開始狀態。

3)當下陌生人網絡社交平臺口碑不好,不適合普通正經人使用

a、走腎的口碑

談陌生人網絡社交,大家首先就會想到陌陌。然而想到陌陌,大家第一想到的是什么呢?大概率“約炮”這個詞就不自然跑出來了。我和很多人討論過陌陌產品,他們在談論開始時,都先要特別說明下,他們注冊陌陌是為了研究產品(我在這申明下,我注冊陌陌的確是為了研究產品),生怕被人誤會,將其視為不正經的人。陌陌雖然后來做了大量的洗白,但大家依然不買賬,口碑和品牌,都已深入人心,大概是改不了了。

b、網絡用戶的社交目的和社交內容,的確不是很正經

陌陌上的人和互動的內容,好像的確偏好兩性方向話題??聪挛译S手打開自己陌陌賬號界面,你說把這評價為曖昧不算過分吧,說是開車也不為過。

號稱靈魂社交的soul也變得不那么正派,很多用戶在上面不發照片,還有不少即使發了照片還要遮住臉,讓大家不認出自己。還是不太愿意在平臺上公開自己,我也沒聽誰談論在soul上看到什么有趣的內容(同性間討論看到漂亮異性是有可能的),或者轉發soul上的內容到朋友圈,更未見到以在soul上獲得獎勵為榮的朋友。就我個人使用體驗看,soul上沖著找對象的用戶還是占多數,在群聊里閑聊勾搭的也有相當比例,就是創業群、興趣愛好群,也大多聊著男女間的話題,好像只有曖昧和開車才能勾起大家的興趣,群聊才能持續下去不冷場,而不喜歡這些話題的進入者,很快就會離開,進而形成這種循環。

用戶在當下網絡環境中,把網絡中虛擬的自己看成是另一個世界的另一個實體,實際上網絡世界的你只不過是現實的你的一部分。把網絡看成獨立的部分,去放大和放縱人性低俗的一面,顯然是網絡世界發展荒蠻期的不得已,隨著網絡生活的日益普及和發展,正規化是必然的歸屬。

4)社交缺失,已經成為一個社會問題,負面影響越來越明顯

有質量的社交活動的缺失,導致人們的孤獨感倍增,各種生活問題逐漸暴露出來。最直接的表現是抑郁人群數量的暴漲,據“2019中國抑郁癥領域白皮書”顯示,中國有超過9500萬抑郁癥患者。(注:世界上最頂尖研究機構之一的麻省總醫院(哈佛大學醫學院的教學醫院),也發現了社交參與頻率是預防抑郁癥有最可靠相關的3個因素之一,并于2020年8月24發表在《美國精神病學雜志》上。詳情請查閱:https://zhuanlan.zhihu.com/p/227836253)

近些年的大齡剩男剩女的問題,也可以看成是社交不充分的一個結果。

當下網絡社交逐漸成為人們拓展社交關系的重要途徑,一面是旺盛迫切的需求,一面是讓人羞于示人的解決途徑,也無法滿足更高級的情感需求,這種不匹配的現象,越來越呼喚新平臺的產生。有規則約束的文明網絡社交平臺,是健康網絡社交關系拓展的前提,是符合普通正經人情感需求的恰當解決方案,是時代的需要,也是未來陌生人社交發展的必然。

2. 服務于人們的現實生活

1)網絡回歸工具屬性本色,人們利用它來豐富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被它所綁架

這一點不單單是對網絡社交平臺說的,是對所有網絡應用而言的。網絡平臺不該把留存時間作為衡量自身價值的一個維度,不該把爭奪用戶時間視為己任。用完即走,不沉迷網絡應該是網絡平臺的追求;不良的衡量標準是惡性競爭的原罪,進而導致惡性循環,讓人人低頭看手機,偶爾抬頭,看到別人都在看,自己只能低下頭繼續,看多了又會覺得空虛無聊。人性有懶惰和及時享樂的一面,誘導或放大這一面,就會導致良好那一面起不來。

陌生人網絡社交平臺,不該將用戶束縛在平臺里閑聊(不是說閑聊這個功能不對,是有用戶有閑聊需求的,需要甄別用戶,提供不同目的用戶以不同功能,而不是一股腦進來引導去閑聊),而應該成為其打開現實生活社交圈子的工具,讓尋求情感需求的人能得到有溫度的社交對象,實現其需求才是網絡平臺這個工具該去做的事,而不是作為killtime工具,這是犯罪!

2)陌生人網絡社交平臺最大的成功,就是讓原本陌生的人變成熟人

陌生人社交本質是指社交對象在社交行為發生前是陌生人,已經開始建立社交關系,大家還是奔著能成為熟人的結果去的(短暫型的生理需求滿足后相忘于江湖這個關系是例外,本質上這種不是滿足社交需求的,而是滿足生理需求的),因為社交需求想達到的認同、獲得存在感等,陌生人的關系是無法滿足的。

也許你會有疑問,陌生人社交最后都成了熟人關系,它還有存在的價值嗎?答案是肯定的,還是得回到產品的本質作用,它是來解決用戶問題,不要怕用戶用了你的產品,達到目的了就不會回來,我還未曾見到有價值的應用最后死掉的。

二、術

關于術的部分,不想展開詳細說,畢竟這都是有特定環境的,有興趣可以聯系我單獨溝通。

1. 擴展社交對象發現的途徑

現階段的陌生人交友產品的重點還是發現社交對象,而發現社交對象的效率仍是產品成敗關鍵。社交對象的發現可以從簡單的資料匹配、瀏覽偏好算法、興趣愛好匹配等方式,升級到更多維度,比如現實中邂逅的中意社交對象,通過近場發現技術迅速建立鏈接通道,實現offline-to-online;相遇次數的統計等。

2. 人設的搭建

社交破冰的難易,取決于社交對象之間的角色。有些“角色對”本身就必須要進行交流,而且現實中大家也有相遇的經驗,這些可以作為破冰的參考。用戶搭建好自身的人設,交流雙方的人設對應何種關系進行破冰對容易,系統可以匹配,這樣雙方溝通會比較順暢、自然,因為可以把對方想象成現實生活中對應的角色,比如面試者與應聘者、表姐表弟等。

3. 根據動機的強弱來平衡雙方行為

社交關系中的雙方,在不同階段的社交意愿是不對等的,給主動方更多誘惑,給被動方更多保護,這會成為用戶黏性和良好體驗的關鍵。比如,女生一定有正面照片,但普通瀏覽用戶是看不到的,只有雙方互動到一定程度,就會自動打開這個權限,這樣既保護了女生,同時也加大了男生的動力。

4. 活躍社交關系是避免為微信提供用戶的有效手段

陌生人社交如果只在社交關系建立后就放任用戶自己維護關系,就算平臺再怎么避免用戶互加微信也不管用,因為就通信而言,你是無法與微信比的(互加微信還有一層意思,他們就成為更為親密的熟人朋友關系了)。

提供社交服務,根據親密度評分,推送互動建議,目標是促進社交關系進一步提升;千萬不能把親密度按一個公式數字化表達出來就算了,這樣是沒有太大意義的,一定要引導和促進社交對象間社交關系的升級,最起碼是活躍起來,否則都是淺嘗輒止,雞肋而已。

親密度評測方法=關系常數+每一次互動親密值

關系常數是指現實中兩個人的關系,閨蜜分很高,如果是世仇,分就是負數;

每一次互動親密值的計算,親密值=社交匹配度*互動密度*互動方式權重*互動總時長*(互動總時長/歲數)*衰減系數,具體含義見另一篇文章,一起喝頓酒可能會比朋友圈點贊,值來高;當然,如果是吵架了可能值還是負數。這里面涉及到可統計互動方式問題,不展開說。

5. 平和的社交關系退出機制

目前的社交平臺,一般只著力于社交關系的建立和活躍。其實社交關系的結束方式,很大程度上會影響著用戶是否選擇建立新的社交關系。無后顧之憂方能放心嘗試。具體做法可以是,雙方關系不維護就會自動結束,群內用戶可以自治(發起多人投票剔除特定用戶,不一定要群主才能剔除),也可隨機發起測評調查,將不合格的人剔除出去,減少社交壓力,降低社交成本。

 

本文由 @野林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我的微信號:contrarytoetiquette

    來自河北 回復
  2. 不知可否加微信私聊關于社交產品的想法

    來自河北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