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時代:聚焦的注意力與泛濫的群體極化

0 評論 6416 瀏覽 5 收藏 12 分鐘

編輯導語: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我們的注意力太容易分散,新鮮事物太多,難以專注地做一件事情。這不禁引發一個問題:究竟移動互聯網是真實展現了群體極化,還是將其放大了?作者在文中做了相關解釋,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看多了網上的極端發言,我逐漸發現這種群體極性與受教育程度正相關性不強。很多人即使接受了高等教育,甚至碩博教育,在面對這些繁雜信息時,展現出的極端性依舊令人咋舌,這不禁讓我深思,究竟移動互聯網是真實展現了群體極化,還是將其放大了?

一、移動互聯網將注意力聚焦

1. 注意力自古存在,但移動互聯網普及之前不夠聚焦

我們這么思考注意力,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于某種事物的能力,這是隨著人誕生一直伴隨每個人的東西,但移動互聯網普及之前,人的注意力并不具備較大的傳播價值,公眾話語權把持在媒體上,對于普通人來說,其注意力的載體只能體現在語言與文字上,且缺乏有效傳播途徑。

我們回想一下,在當時,一個普通人非常關心一件社會事件,比如汶川大地震,能表達情感與態度的方式大概只有在鄰里交談間,以及單位和社區捐款,這種瞬時的注意力表達,輻射范圍不過鄰里幾人,且轉瞬被忘記。

而移動互聯網普及之后,傳播信息與接受信心雙方的范圍都空前擴大,人人都可發聲、人人發聲都有機會被傾聽,這導致注意力更容易被聚焦、更容易被記錄、更容易被傳播,注意力的價值被不斷放大。

2. 注意力本質是關注,關注的本質是趨利避害

在探討這個問題時不妨我們先假設人們不具備關注任何事物的能力那會是一個什么樣的情況?如同感官已經閉合的植物人一樣,對迎面而來的餓狼猛獸會視而不見,身體的病變情況毫無體察,不會感覺饑寒,也沒有尋找食物的動力,沒有尋找配偶的意愿、最終被自然淘汰。

因此,不難發現“關注”是長期以來人類進化的結果,是對內部或外部的刺激產生一定反應的能力。渴了餓了我們會難受,會去尋找水喝食物;聽到旁邊的車輛鳴笛,我們會警惕進而避讓,正是具備這樣的能力才使人類能夠更好的生存,并在自然選擇中保留下來。

而關注的本質是趨利避害。

人會關注什么內容?

從生物進化的角度來看也不難理解,人類的祖先從海洋到陸地,從非洲遷移至全球,每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都如同一片“黑暗森林”潛藏著未知的危險,由于認知的局限性也使他們的生存面臨著多種多樣的威脅。

因此不得不對新鮮的事物保持關注和警惕,直至能夠判斷對方是利還是害,通過不斷的學習和進化,祖先們對周圍的自然環境有了一定的認知。

但出于對死亡的恐懼讓他們對利害的感知異常敏銳,在生命的延續過程當中,是利是害,利害程度如何等都將直接(往往是潛意識地)影響人類的趨利弊害行為。

了解這些之后,我們自然能回答上面的問題,人會關注對自己有利、或者對自己不利的內容。

再進一步,什么是對自己有利的內容?什么有是對自己不利的內容?

我總結了一下:

  • 有利內容:能提供給自己經濟價值的內容(如需要商品優惠打折的內容等)、能提供給自己精神價值的內容(與自己看法相同,能讓自己認同的內容、能激發自己正向情緒的內容等)
  • 不利內容:讓自己經濟價值受損的內容(股票跌的信息等)、讓自己精神不快的內容(與自己看法相差甚遠、能激發自己負向情緒的內容等)

這中間讓自己經濟價值受損跌的信息相對較少,因此有利與不利信息的差別主要體現在情緒感官上。

3. 人找到了人,觀點找到了觀點,利相驅、弊相遠

互聯網最大的能力是連接,連接人和人,連接人與物、連接物與物。

于是,在虛擬但真實的網絡上,通過搜索(主動注意力)/推薦(被動注意力),人找到了人(同的人、不同的人)、觀點找到了觀點(同的觀點,不同的觀點)。

注意力的價值被無限放大了,你的一個小小的點贊、一句短評,都可能調動與你觀點異同人的情緒,引起他們的注意力。

隨著你對相近的人與觀點的一個個點贊、評論,對不同的人與觀點的一次次負反饋與點踩,最終每個人都構建了一套獨屬于自己的推薦流,每個人都是上的同一個網,但看到的確是一萬個“哈姆雷特“。

正向反饋的不斷輸入、負向反饋的不斷剔除,使得人與觀點越來越走向極性。

二、注意力與泛濫的群體極性

1. 互聯網消耗的是人們過剩的注意力嗎?

我的答案是否定的,互聯網像一頭永不滿足的時間/注意力吞噬巨獸,將人的時間/注意力不斷吸入,最明顯的佐證是當下拖延癥的患者比例要遠高于移動互聯網普及之前,因為短視頻、游戲、微博熱搜都不斷誘惑著你,你只需要一點點注意力,就能獲得即時反饋,即時刺激。

但往往這是一個楔子,通過短時的刺激吸引你來付出一點點注意力,最終不斷將你的時間和注意力吸入。

說到底,現實與互聯網在爭奪注意力上是一種零和游戲,人的注意力就那么多,你在網上消耗的多一點,分給現實的就少一點,對比現實,網絡中你的注意力能夠獲得更及時、更多反饋,撕下現實中的面具,你的表達可以更無所顧忌,要是你會怎么選?

2. 短時注意力與泛濫的群體極化

在聊注意力與群體極性關系之前,我們先了解注意力的一個特性:短時性。人的注意力是很難長時間集中于一件事情上的,這是大腦機制決定的,據調查顯示:兒童的注意力一次保持20-35分鐘;成年人可以保持30-40分鐘,但是超過1小時,大多數人就會感到很疲勞了。

與此同時,互聯網恨不得一次將無數個信息塞給你,人在一小時能獲取的信息量是古人一個月都獲取不到的量,量一多,人能夠分配給每件事情的注意力就有限,注意力本身難以長時間集中、注意力的消費源又無窮無盡,這使得注意力符合短時性成為了一種必然。

而群體極化是什么?

群體極化(group polarization),亦稱“冒險轉移”。指在群體決策中往往表現出一種極端化傾向,即或轉向冒險一極,或轉向保守一極。

在早期的一項群體極化的研究中,要求被試者決定是接受有保證而沒有興趣的工作,還是接受有風險但有興趣的工作。

在每個被試者把自己的選擇拿到群體中進行討論后,再要求被試者決定他們的選擇。

結果發現,被試者如原來選擇比較冒險的一端,則在群體討論后更加冒險;如果原來的選擇比較保守,則在群體討論后更加保守。對產生的原因有多種解釋,其中有兩種理論得到較多研究的支持。

(1)說服論據理論,認為人們在聽取別人支持自己原來立場的論據以后,會變得更相信自己的觀點,從而采取更極端的立場。

(2)社會比較理論,認為人們通過把自己與他人做比較來評估自己的觀點。當人們在群體討論中發現別人與自己的觀點相似時,他們不愿停留在一般水平上,而傾向于采取極端立場,以表明自己比一般水平更高一些。

——百度百科

我們可以看到,討論引發群體極化,而互聯網提供了巨大的討論場,這使得群體極性不斷泛濫,加之人的注意力是短時性的,短時之內信息難以辨真偽,更容易滋生謠言與極端言論,而等真相被揭開的時候,因為人的注意力已經轉向了下一個勾人眼球的事件了,真實情況自然無人在意。

三、總結

我們萬不可將極化完全怪罪于工具(移動互聯網),萬物利弊相生,在承受移動互聯網無與倫比的便利性時,也要對其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有深刻認知,并及時規避。比如從教育層面,學校能否開設專項課程,告訴大家如何在公共社交語境下做正確表達,如何處理紛繁復雜的信息,如何正確運用自己的注意力?

亦或者從公共管理角度,區塊鏈運用到個人自我表達上,信任機制與注意力表達機制做結合,構建更和諧有意義的公共溝通語境?

在注意力聚焦與群體極化泛濫的時代,學會如何與注意力自處,或許是我們每個人必修的功課之一,共勉。

#專欄作家#

隨心將夜,微信公眾號 : 互聯網菜鳥產品進階之路,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關注社交賽道和社區發展,擅長分析行業趨勢。

本文由@隨心將夜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