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教育回歸校內,教育信息化回歸信息化!
編輯導語:“雙減”政策的到來,打得眾多教培從業者措手不及。教育逐漸回歸校內,是教育行業的倒退還是進步?這些舉措是真雙減還是假雙減,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雙減”政策,動了校外培訓從業者、資本方、兼職教師甚至一部分家長等一眾人的蛋糕。
“雙減”政策,打破多年來“校內+校外”的雙輪驅動模式,大家一度認為:高考存在,這種“雙輪”模式就是學生學習的常態?!半p減”背景下,在線教育(C端)團滅了,教育信息化機會來了嗎?
一、真“雙減”,資本退潮,教育回歸
2018年,高瓴資本的張磊曾接受CCTV2記者訪談時說過:教育是永遠不需要退出的投資。
(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1955年7月,教育部發出新中國第一個“減負令”——《關于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負擔的指示》以來,國家層面已發布了11道“減負令”。2018年的減負令,落實不夠堅決,又恰遇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在線教育和校外培訓猶如脫韁野馬,徹底放飛了自我。
然而,2021年史上最嚴“雙減”政策一出,中概教育美股斷崖式下跌,高瓴資本也早一步清倉了好未來和一起教育的股票,老虎基金清倉了跟誰學的股票。
本次“雙減”政策之所以能快速獲得資本的反應,是因為“雙減”是中央站在國家戰略高度來制定的長期性政策,關系到未來幾十年“人口”和“人才”兩個社會經濟發展的關鍵要素,核心目的是支持民族復興和共同富裕。
校外培訓退出,教育回歸校內。“雙減”背景下,怎樣精準選人和科學育人?怎么滿足大多數中小學生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必將成為政府、學校的重點工作方向,信息化在這些工作上自然不能缺位。信息化服務教育局和學校的機會真來了?能做什么?該怎么做?
二、真“雙減”,教育信息化的真機會
筆者從事教育信息化行業已15年,跟各級電教館領導打交道多,一位央館的副館長曾戲稱:我國其實有四大教——除了釋、道、儒,還有一個“電教”。
玩笑歸玩笑,“電化教育館”這個充滿時代色彩的事業單位,為我國的教育信息化事業還是做出不小貢獻的,從“三通兩平臺”到“教育信息化2.0”再到“教育現代化2035”,積極推進教育信息化(尤其是面向基礎教育信息化)的建設進程。
但是,在以“高考成績”為學校和政府主要教育政績指標的年代,因為教育信息化提升不了高考成績(至少沒有任何研究證明其能提升高考成績),所以其很少被教育局和學校真正重視過,“建管用”分離是常態,學校的數字化轉型進程遠低于其他行業的。
筆者平時極少去醫院,但最近一次去醫院,被它們的數字化、智能化程度驚呆了,全程數字化處理,智能機器人發藥[震驚]。
當“選人”和“育人”兩手都要硬的時候,地方政府對學校這塊自留地,會更加精耕細作了。
1. 政府(教育局)
政府在持續加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的同時,也需利用信息化實現教育資源的均衡、高效配置,滿足絕大多數社會大眾的民生需求,全面落實教育公平。在政府(教育局)層面,教育信息化的機會點主要在“新建學?!薄ⅰ敖逃髷祿卫怼焙汀叭齻€課堂”三個方向上。
2. 學校
信息化在學校能發揮的價值是全方面的,將由只注重硬件建設和智慧教學的建設方式,重新回歸到“信息化”的本質,利用信息化實現學校組織的全面數字化轉型。學校信息化的核心落腳點有三個:“高效工作”、“創新教學”、“數據育人”。
十三五期間,教育信息化投入GDP占比為0.3%左右(教育硬件和基礎設施占比較高),十四五期間的投入占比將繼續擴大,并且會把重心放到信息化服務上,真正做到“讓教育信息化回歸信息化”,最大程度發揮信息化對本次國家基礎教育改革的支撐作用。
三、真“雙減”,教育信息化能做什么?怎么做?
信息化、互聯網、大數據,本質是工具和服務,教育信息化必須在立足此本質的前提下為國家戰略提供支撐,強化在服務“選人”、“育人”方面的價值。
1. 政府(教育局)
小學、初中階段,讓每個孩子都能享受基本公平的優質教育資源,是政府必須重點解決的問題。新建學校、集團化辦學、多校劃片、公民同招、名師交流、師資培養等等,都是解決教育公平的傳統手段,教育信息化則是“雙減”政策下的新興秘籍。
(1)智慧新建學校
作為教育新基建的重點內容,新建(改擴建)學校是十四五期間政府重點投入領域,從頂層設計、建設規劃和軟硬件配套各方面,都可以打破傳統學校的局限,以現代理念、先進設備、智慧技術加持,實現學校物理空間與網絡空間一體化建設,每所新建學校將有機會彎道超車,成為面向未來、超越名校的現代學校。
(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新建學校,對于從業者來講需要的不僅是信息化建設能力,更重要的是物理空間、網絡空間、校園文化的一體化規劃設計和多元素多系統融合集成的能力。
目前,國內外對新建學校缺少標準和規范,給從業者的發展空間巨大,誰的案例多、誰的建設先進,誰的方案就可能成為事實上的標準和規范。
(2)教育大數據治理
筆者參與了不少地區的教育大數據規劃,基本上都是由于教育信息化應用程度較低,因而缺少來自基層(學校和教育部門)的有效真實數據,導致教育大數據建設還只在數據收集和報表展示的初級階段。教育大數據對教育治理、教育改革的作用不用多說,因此政府(教育局)會重點建設,對從業者來講有很大的市場機會,但這里面需要填的巨坑也不少。
(3)三個課堂2.0
目前各地的三個課堂建設,還是以添置設備為主,筆者姑且稱之為“三個課堂1.0”?!叭齻€課堂2.0”的方向:
- 為教師的眾智共享提供平臺支撐,提升區域內的教師專業能力;
- 以知識地圖為線索,為教師、學生提供眾創微課平臺,支持學生自主、交互式、教學互換等形式的學習。
2. 學校
教育回歸校內,既要科學選人又要全面育人,學校的擔子就更重了!
校長需要頭疼的事情更多了:“德智體美勞”要全面發展,課后服務要全面提供,學校安全要全面保障,學生家長要更好成績,還有各類檢查、評比、上報……
(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圖)
“三通兩平臺”、“薄改(改?。薄ⅰ皵底中@”等政策下,大屏、錄播、智慧教室建了很多,不少學校購買或租用了不少信息化軟件,但是應用情況卻慘不忍睹。
發揮信息化本身的高效、開放、連接的作用,讓教育信息化回歸信息化,解決校長、教師的痛點,是“雙減”政策下學校信息化的重點發力點:
(1)高效工作
大部分中小學沒少被各類信息化軟件“服務”,但是因各軟件之間有不同的登錄入口、不同的賬號密碼、不同的數據規范,并且大部分的姿態是高高在上,以“上帝”視角對待使用者,希望使用者(校長、師生、家長)主動適應軟件的使用要求和規范,這種信息化軟件反而成為了學校的巨大負擔。
“雙減”背景下,從業者應摒棄這種傳統的教育MIS系統的建設思路,以開放平臺+微服務的架構,為學校提供輕量化的應用服務,支撐學校的各類日常業務,并提供一站式的辦公桌面,讓校長、教師輕松完成各項待辦事項,讓他們從低效的無關教學育人的事務中解放出來,真正發揮教育信息化的“高效”、“開放”、“連接”。
(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圖)
(2)創新教學
建設物理空間和網絡空間一體化的教學空間,創新教學組織形式、學習任務管理、學習內容分發,提升學生的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自主學習等方面的綜合素養,為培養創新人才提供環境支撐。
但是,信息化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難度非常大,相關參與者與制約因素非常多,也難以實證其應用效果和價值,建議從業者謹慎進入。
(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圖)
拍照搜題、智能刷題、直播課堂等以純應試為目的的產品,沒有任何進入校內的機會。以平板為載體的智慧課堂,也很難有大的市場機會,具體原因在這里就不多說了。
(3)數據育人
“雙減”背景下,學生在學校的時間更長,學校提供的教育形式和內容會更加豐富多樣,學生在校內留下的數據也將更加豐富和立體。
學校信息化除了為師生提供服務、創新教學以外,伴隨式、動態采集學生五育數據是育人重點,比如:終端設備智能采集數據、信息化應用自動匯聚數據、師生自主填報數據。
基于科學建模,對學生五育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生成精準的學生畫像。學生畫像可指導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和自我成長,是學校全面科學育人的數據基礎,也是國家選拔人才、推進教育評價改革的重要依據。
(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數據育人是學校信息化到一定程度的高階應用,也是信息化能發揮的最大價值,高度符合中央的雙減精神。
但是對于從業者而言,現實比理想總是要殘酷得多,國內外沒有可復制的成功經驗、沒有可執行的完備的五育數據標準,數據分析模型怎么科學建立,數據安全和數據隱私怎么保障等等,一系列問題有待逐一解決。
四、總結
- “雙減”政策,不是動了誰蛋糕的問題,而是最高層的戰略決策,不容挑戰、不可逆轉!
- “雙減”政策,教育回歸校內,給服務G端的教育信息化從業者是真機會!
- 理解透“雙減”背后的深層內涵后,讓教育信息化回歸信息化,在教育領域(重點是學校)將信息化的高效、開放、連接等特性發揮出來才是正道,以應試、提分、變革為目標的教育產品和方案將越行越遠!
本文由 @華說未來 授權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教育回歸校內,信息回歸信息化。標題很對稱,內容很空洞。提到的沒有創新,都是拼湊觀點而已。。。
很贊的文字,感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