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歪解「共同富裕」
編輯導讀:最近,共同富裕成為一個熱門話題。在眾多聲音中,也有人擔心,「共同富?!沟膱D紙,很容易被部分人用反資本情緒、反市場邏輯的「筆」涂抹。本文作者對此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一起來看一下。
「共同富裕」會不會成為某些人逼捐的通行證?
近段時間,「促進共同富?!沟脑掝}引發熱議?!腹哺弧谷f般好,但坊間的有些聲音總會催生現實顧慮:
- 這會不會被歪解成「把豬養肥了就殺」的「殺富濟貧」?
- 這會不會成為很多人啟動「逼捐」模式的新觸發鍵?
- 這會不會陷入「索維爾陷阱」?
不是擔心上面,而是擔心下面。
畢竟,在輿論場中,「共同富?!沟膱D紙,很容易被部分人用反資本情緒、反市場邏輯的「筆」涂抹。
他們勾繪的施工圖第一步就是:斗地主。
01
這不完全是杞人之憂。
就在前些天,「共同富?!沟脑捯魪母邔訒h剛落,這樣一篇文章就熱傳——《817會議,把最高層未來10年要做的、想要的,一次性說完了!》。
文章如是解讀「三次分配」:
「這次會議,重點提醒的是第三次分配,因為,前兩個分配,已經很成熟了。再次強調:房產稅、遺產稅、資本利得稅、富人稅,一定會來,一個都不會少。」
還有文章說得更直接:
「用大白話講,就是去掉一個上面的最高分,加到下面的最低分,齊活,求平均數?!?/p>
這兩天,某學者近來的一則建議也引發不少爭議——開征個人貨幣財產調節稅,對超過100萬元的個人貨幣財產部分,按照10%-30% 的浮動閾值征稅。
嗯,有內味了。
有企業豪擲千金后,網上也是各種點名追問:跟不跟?
還以為是炸金花。
雖然還沒到「逼」的地步,但考慮到鄭州暴雨后不少企業、明星被「揪斗」的場景,許多人難免擔心「下一步」。
因為總有些人習慣把勵善變成「收輿論保護費」式逼捐。
02
抱著「吃大戶」思維去解讀「促進共同富?!?,無疑是歪解。
這次中央層面說得很明確:
「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數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齊劃一的平均主義,要分階段促進共同富裕?!?/strong>
「要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strong>
言下之意:共同富裕不是同等富裕,也不是同步富裕,而是普遍富裕+差異富裕;不是在先富后富之間強行拉平,而是先富帶動后富。
共同富裕是發展基礎上的共富。「富?!故堑谝晃坏囊?,「共富」是進一步的追求。
道理也很簡單:先得做大蛋糕,然后才能分好蛋糕。
將「發展池子」里水位積蓄得足夠高,將財富總量積累得足夠多,方能更好地實現高水平的再分配。
也就是說,先有「富?!?,再有「共同」。
共同富裕要把握好公平與效率的關系,不是說只要效率不顧公平,也不是說只要公平不要效率,前者通往的是高基尼系數與結構性失衡,后者導向的是社會無活力也無公平。
就此而言,「先富不管后富」不合理,「打倒先富搞分家產式共富」也不妥;「為富不仁」不可以,對先富者反向扒皮、拿走分掉也不行。
渲染要「均貧富」,借機挑動「群眾斗群眾」,更是歪曲。
03
既然共同富裕是要將蛋糕先做大再分好,是先做加法再做運算而非光做減法,那或許也該厘清部分常識:
企業或個體助力共同富裕,絕不只有「把××上交給國家或人民」一種方式。
對企業而言,助力共同富裕的最基本方式就是:積極創新,創造財富,依法納稅,增加就業。
就像我們每個人為國家做貢獻的基礎性路徑就是:過好自己的生活,做個合格的納稅人。
說到底,稅收是再分配的基礎,就業是民生之本。沒有足夠大的稅源池子和就業容納器,「共同富?!闺y有依托。
尤其是我國經濟轉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錨定了發展路徑的背景下。
企業用自身的高質量發展為國民經濟整體性高質量發展做加法,就是為共同富裕添磚加瓦。
所以秦朔老師說:做一家對利益相關者負責、可持續發展的好企業,這本身就是對共同富裕的最大貢獻。
比起一家有錢就捐贈的企業,一家能帶動上下游產業發展,創造更多就業,尤其是幫助更多低收入者的企業,對共同富裕的促進作用會更持久。
04
這不是說,企業不需要回饋社會。很多企業本就受益于改革開放大潮,是發展紅利的獲得者,「取之于社會,回饋于社會」本在情理之中。
這些年來,做「社會企業」業已成為很多企業的共識。
可以看到,在脫貧攻堅過程中,很多企業就積極解鎖踐行社會責任的「正確打開方式」。
據全國工商聯數據,截至2020年6月底,參與「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臺賬管理的中國民營企業有10.95萬家,通過產業、就業等多種形式對貧困戶進行幫扶,共帶動和惠及1564.52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
鄭州暴雨后,阿里和螞蟻緊急捐款2.5億,騰訊、字節跳動等也馳援1個億,就闡釋了「大要有大的樣子」。
這些也跟「鼓勵高收入人群和企業更多地回報社會」吻合。
但需要廓清的觀念誤區是:現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不重要了,三次分配是關鍵——這是當下一種流行的論調。
按照經濟學家厲以寧的說法,三次分配分別對應著「酬」、「稅」、「捐」。
照有些人的意思,那就是「酬」、「稅」的優先序降低了,最重要的是「捐」。
可這顯然跟十四五規劃里的安排不符——依照十四五規劃,扎實推動共同富裕,要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資合理增長機制,著力提高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增加中低收入群體的要素收入;完善再分配機制,加大稅收、社保、轉移支付等調節力度和精準性;發揮第三次分配的作用,發展慈善事業。
這里面,初次分配是基礎,再分配是關鍵,三次分配是輔助。
著名社會學家孫立平今天就推了篇文章,叫《三次分配不可少,一次二次更重要》。
他之前也說:無論在哪個社會,第三次分配所占的比重都是不可能太大的,所起的作用都是很有限的。大部分屬于救急不救窮的范圍。關鍵還是要解決首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問題,這兩次分配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還是應當多從這兩個方面做文章,尤其是第二次分配的公平性。
增加合法的勞動所得收入,并加大稅收、社保、轉移支付等調節力度,把政府職能缺位的民生短板通過再分配盡快補上,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依舊是促進共同富裕的重中之重。
正確的判斷理應是:初次分配效率優先,再分配重在公平,第三次分配彰顯愛心。
05
與之對應的,是對企業助力共同富裕的履責方式,也該有更清晰合理的認知。
在初次分配上,在提質增效的發展中,吸納更多就業,并完善薪酬激勵機制,努力藏富于員工;在二次分配上,努力貢獻更多稅收,讓國家有足夠的財政實力去補齊民生短板;在第三次分配上,以「達則兼濟天下」的理念去回報社會。這其中,前兩者是夯基壘臺,后者是錦上添花。
這就需要,企業更多地將履責與自身業務嵌合,把行善跟擅長領域結合,讓社會創新(CSI)與企業社會責任(CSR)同向,進而助益共同富裕。這樣也符合學者邁克爾·波特提出的「戰略性地承擔社會責任」的社會內涵。
而秦朔老師也說:中國企業家公益的升級路徑是,從捐,到助,再到創。
「創」,就是圍繞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議題創造價值。
拿互聯網企業來說,很多大平臺不僅是大手筆捐贈迭出,還用「互聯網+慈善」匯點滴為涓流、化涓流為江海。
而就夯實基礎來講,互聯網企業還得在擴大就業、帶動價值共創層面持續發力。
孫立平就說,他查了下,「僅僅阿里巴巴平臺上的商戶,去年電商銷售的增量達到了1萬億元,要知道1999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才3.5萬億,這背后其實就是無數商家、店主、農戶收入的改變,用商業模式創新提高產出和效率,大家一起把蛋糕做大了,才有得可分?!?/p>
2020年7月,中國人民大學發布的報告也提到,2019年阿里巴巴經濟生態共蘊含就業機會6901萬個,其中新基建創造就業機會超過千萬。它還帶動了產業上下游相關領域發展,帶來了市場半徑擴大、分工細化,幫助很多小企業獲得了大量發展機遇。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年來,受疫情和經濟周期影響,很多中小企業的日子并不好過。無論是著眼就業,還是立足稅源,這都是將「共富」場景往下拽的掣肘因素
而阿里就通過數字化提升、內銷開拓、企業出口、金融扶持等措施,助力一大批中小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幫助其在幾重沖擊下「活下來」。其電商、Alot(人工智能物聯網)、物流配送、金融信貸及數字化等服務功能,也幫許多中小企業提升了長遠性的風險抵御和價值創造能力。
以制造業為例,阿里的C2M模式和「云釘一體」、「螞蟻鏈」等產品形態及「犀牛智造」等平臺,都在著力提高實體經濟的運轉效率,幫中小企業在降本增效中把蛋糕做大。
到頭來,大平臺服務和帶動小企業,大小企業共生同進,這未嘗不是一種「先富帶動后富」。
某種程度上,這也是部分互聯網平臺們在助力共同富裕上的價值所在:平臺的帶動力,就是共同致富的助推力。
數據就顯示,阿里騰訊抖音美團們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很多小企業也附著在平臺生態上實現了創富。
促進共同富裕,需要更多這樣的價值共創共享。
06
說到底,在促進共同富裕上,社會該有對企業多樣化履責形式的包容。
大企業盡己所能地服務小企業、擴大就業、增加納稅,和在向善價值的指引下做公益,都是對「共同富裕」的響應。
促進共同富裕,也需要大企業以多種方式做出大貢獻,而不是要棒殺大企業。
進而言之,促進共同富裕,要的是在產權保護基礎上,凝聚起助推共富的向心力。
「劫富濟貧」,自然是誤讀政策;
趁機逼捐,同樣是會錯了意。
雖然總有人盼著「劫富濟貧」,但那肯定不是通往共同富裕之路。
道理還是那句:打倒了富人,也未必能讓窮人富起來。
本質上,「允許先富」跟「促進共富」是一體的,二者不是互斥關系,而是要在兼容中著力實現「富富與共」。
作者:佘宗明
本文由 @數字力場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宣傳都跑這里來了?還是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