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脈匿名區成了互聯網大爹
編輯導語:脈脈匿名區一定是互聯網從業者必打卡的一個軟件,在互聯網行業中成為了獨特的存在。為什么脈脈匿名區能驚動整個互聯網行業?本篇作者將為你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
如果你是互聯網從業者,一定有一個八卦軟件是繞不過去的。那就是脈脈,更準確的說,是脈脈的匿名區,雖然現在叫職言了,但我還是習慣叫匿名區。
在近兩年互聯網行業的一切大事里,從出軌到裁員到融資到高層互毆到下毒到撕X到相親到把屎拉到了小便池,匿名區都扮演了一個神奇的角色。
不管是爆料,還是點火還是拱火還是把事情鬧大,這個區都屬于沖在吃瓜第一線的,并且自己還會產生大量的瓜。
在一眾互聯網公司雞飛狗跳頻發律師函、辟謠書的時候,客串了一波紀委的匿名區默默從喧鬧中抽身,深藏功與名的同時在慶功宴上開始了整個事件的復盤。
當然這種時候總離不開課代表來總結意見:
- 別看企業內網設立的時候整得挺嚴肅,真要看新聞,還得看匿名區。
- 真遇事指望內網更是圖一樂,實質解決問題還得看匿名區。
有一說一,事情還真是這個事情,甚至很多公司的老板,自己也是逛匿名區才發現自己公司出了事情。
那問題來了,為什么匿名區起到了公司監管的作用?為啥很多邏輯鏈條這么清晰的問題在公司內部就是沒法傳達到老板哪里?很多很簡單的事情為啥解決不了?其實很合理。
一、外部矛盾和內部矛盾的解決流程不一樣
因為匿名區的鏈路,和公司內部的鏈路,是兩條線。外部矛盾和內部矛盾的解決流程當然不一樣。
我們都知道,公司內部博弈相當嚴重,并且利益極為不統一,部門之間的仇要比競爭對手都大。
就算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業務,它的背后站著的可能都是一整個業務體系,甚至說在這個業務內部也會有相關或者不相關的部門和業務線在做拉扯和博弈。
在大家眼里可能類似事件的解決方式是很容易,只要相關人員匯報再派人查實后交由相關負責人處理不就行了,處理起來都挺簡單的。
道理確實是這個道理沒錯,但“派人”和“相關”這兩點卻是會直接觸及到大公司的“痛點”。
“派人”不難,但準備派誰不好決定。“相關”容易,但誰愿意和這事兒相關?
很多事情就是看起來簡單,處理不就得了?但可惜辦不得,因為想法只存在于夢里,現實總是會牽涉到人和部門之間利益的。
對大公司來說,當部門內部出現負面事件的時候,壓根就不會有人愿意去趟這躺渾水,本部門的人避之不及,因為這種事的后續一定是追責,但無論追責到誰作為同事低頭不見抬頭見,日后大家是會尷尬的。
簡單來說,老板要讓我去了,我以后咋面對同事嘛,誰被追責不會埋怨我嗎?反正我是一心要避開這事,你老板真問到我頭上我也是有話要說的,一句要避嫌這事不合適也就過去了,你老板總不能按著我去調查吧。
再說找其它部門派個人這條路。
此時老板有話要講了,誰都知道這家丑不可外揚,我部門的事讓其他部門參與進來這本身就不好,這意味著這事可能會徹底脫離了我的掌握,而且要是這事鬧到了其它部門被擴大了化了怎么辦?
咱且不說老板有沒有參與,但就算他沒有參與,他也害怕這事扯到其它部門自己被有心之人給牽連進去啊。
咱再說老板是否愿意這事讓其他部門介入。
你當其它部門愿意介入你這個爛事呢,你這邊整出了爛事讓我給你收尾,我要真過去查了,那查出來的結果是你辦還是我辦,而且這事辦好了得罪人,辦不好一身騷我干嘛不選擇不辦嘛?得,內部的推諉就是一個過不去的坎。
咱再來說讓相關老板出面處理的路徑。
還是那句話,老板站在他們的位置,他們的利益未必與公司的利益相一致,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可能不是做出多少功績,而是盡可能地不犯錯。
帶著不犯錯的思想,這些老板是不想讓這些事給擴大化的,最好的結果就是拖,讓事件隨著時間消停了就好了,甚至還可能搞點信息遮擋的小動作來延緩事發,而至于其它部門的老板,這事也牽涉不到我,這事該誰負責誰負責,人家部門的事我擅自介入本身就犯了忌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至于說請更高維度的老板來降維打擊,這是職場又不是肥皂劇,咱且不說這事在直系老板的有意遮擋下傳到更高維度老板的難度,就算是更高維度的老板也不好隔著部門去處理其它部門的事情,因為這背后牽涉到了職權范圍,而職權范圍背后代表著的就是利益。
而大公司里的人能力強、業務多不錯,但大公司內部部門之間的利益分配也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業務的變動牽涉內部的變動,而內部變動再進一層就是資源和人力的調配,而這些資源和人力調配后的底層邏輯就是影響無數相應人的利益。
這內部矛盾有沒有最優解呢,當然有。
二、外部矛盾的優先級高于內部矛盾
親兄弟是得明算賬不錯,但總歸還是有父母來調解的,任何企業內部里的事件如果都能找到最大的老板出面,這事肯定是能解決的。這個解決方案看上去容易,但卻很難實現。
大老板永遠不可能知道什么事情是需要他解決的,尤其是對這種突發性質的事件來說更是如此,老板或許可以將未來重大事項給提前規劃,但這種突發性事件大老板甚至可能是最后一個知道的。因為都想著瞞著他。
但在外部力量出現后,大家會發現,事情突然就簡單了。外部矛盾可以用來轉移內部矛盾。對于所有企業來說,外部矛盾的優先級是永遠高于內部矛盾的。
員工事件是企業內部處理事件,內部事件的處理需要考慮眾多因素,處理起來效率很低的同時還容易被內部壓力給蓋下去,內部矛盾是很難通過自發機制去糾正的。
但匿名區則不同,匿名區是外部平臺,他們爆出的問題是公司必須重視的,因為這已經把原本企業某個部門的內部矛盾直接給上升到了企業整個社會價值的矛盾了。
三、外部輿論介入,職工的身份發生轉變
在引發社會輿論之前,職工的身份就是公司某個部門里的一個普通職工,事情的范圍是這個部門,主要責任人是相關部門的相關負責人,擔責問題還是可以扯皮的,出事還是可以甩鍋的。
但在引發社會輿論之后,職工的身份就會有質的轉變,因為現在的職工的身份就不再是原來那個簡單的職工了,他在引發輿論關注的這一刻身份就轉變成企業的象征,圍觀群眾懶得去關心職工具體隸屬于哪個部門。
因為大家直接問責的就是企業,此時事件的范圍早已從企業的某個業務部轉到了整個企業,事件主要負責人就是你企業的主要負責人,輿論問企業要個交代,企業就必須給出回復。
在這種整體責任明確之后,根本就不會存在任何的推諉扯皮,因為社會要的是公司這個整體給出回復,這時候公司內部再互相扯皮、甩鍋根本就沒有意義,因為你只要在內部甩,你再甩來甩去也甩不出去。
而民眾就看公司如何決定,這樣責任明確之后,公司整體的處理速度往往會像是開了掛一般,一套重拳落實下來就把這事給解決了。
而且外部勢力的介入還很容易把球傳給真正有能力全盤解決事件的公司老板那里,當輿情已經形成了飛龍騎臉之勢,再怎么想把事件壓下去的內部勢力也沒法阻止大老板從外界得知詳情并盡快采取措施迅速介入。在外部勢力介入之后,內部矛盾讓位后的事件解決效率自然也會驟升。
這種內部矛盾讓步于外部矛盾的認識,對于天然處于職場弱勢地位的普通人來講是很有意義的,因為這會讓所有職工重新思考如何能夠在突發事件下保護屬于自己的權益。
如果公司不予理會,要如何引起重視;如果老板刻意隱瞞,要如何反制維權。這些事件的整體推進效率是在哪個環節得到急速提高呢?
是在輿論介入后。匿名化,低代價,流量精準,分類垂直,老板也在看,引發公司外部風險。這一切,構成了匿名區的大爹地位。說白了,這聲爹,還是各公司自己趕著送上去的。誰讓內部搞不定呢。
作者:半佛仙人;公眾號:半佛仙人(ID:banfoSB)
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PxR6nCJJAl3MzobBfE_lGQ
本文由 @半佛仙人 授權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