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密的聊天截圖,為何成了引爆大型吃瓜事件的標配?

1 評論 4038 瀏覽 3 收藏 20 分鐘

編輯導語:聊天截圖已經成為了當下大型吃瓜事件中的某種標配,許多或真或假的聊天截圖爆料成為外界了解事件內情的信息渠道之一。而在聊天截圖走向更廣闊的傳播空間的過程中,個人的社交體驗也許會潛在地受到影響。本文作者就當下聊天截圖的相關傳播現(xiàn)象做了解讀,不妨來看一下。

近一段時間,接連有公眾人物陷入丑聞或囧聞,而在其中發(fā)揮了強大“殺傷力”的,是當事人在社交媒體公開的聊天截圖。

從很久以前開始,不論是在私人小圈子,還是在公共社交網絡空間中,聊天截圖就是常見的傳播形式,滿足了人們保存、分享、展演等不同需要。

近年以來,社交網絡中頻發(fā)的大型吃瓜事件中,聊天截圖更多是當事人引爆話題并用以自辯自證的重要內容,也成為吃瓜群眾觀察和討論事件的典型素材。

不過,此類信息高頻的出現(xiàn),也讓更多人開始關注聊天截圖對個體社交、公共討論的影響和其中的隱私邊界問題。因此,從越發(fā)常見的公開聊天截圖的現(xiàn)象出發(fā),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將聚焦以下3個問題:

聊天截圖具體有哪些傳播表現(xiàn)?展示了怎樣的傳播特點?公開聊天截圖行為的泛濫,又可能如何影響我們的網絡生活?

一、私密的聊天截圖如何走進網絡廣場

移動端屏幕的普及和發(fā)展,讓截圖成為高效便捷的功能。只需要按下特定快捷鍵,進行指定簡單操作,就可以把屏幕上的內容截取保存為圖片。

截圖無時不在,無處不在,滿足我們的多種需要。其中,社交媒體里的聊天記錄截圖成為最常見的一類承載媒介,出現(xiàn)在公開的網絡空間,指向不同的場景,產生不同的影響。

最常見的,是娛樂和生活向的聊天記錄。現(xiàn)在隨手刷一刷你的手機,登錄微博、豆瓣、知乎等平臺,都不難找到聊天圖片。這可能是個人在一定社交范圍內(好友圈、粉絲可見等)的展示,也可能是更開放空間中,特定帖子和話題下的分享。

我們熟悉的不少網絡搞笑段子、投稿博主的內容,大多也來自博主與投稿人之間的聊天記錄截圖,這種娛樂段子式的分享甚至成為集體共建的網絡文化。在這類場景中,聊天記錄的內容大多有趣輕松,不涉及過多隱私的表達,截圖也更多承載分享和保存的期待。這種情況下,矛盾更多可能發(fā)生在是否經過對話另一方允許后才公開截圖上面,是社交禮儀層面的問題。

私密的聊天截圖,為何成了引爆大型吃瓜事件的標配?

岳云鵬經常在微博上發(fā)布和助理互懟的搞笑截圖。圖片來源:微博@岳云鵬

除了日?;谋磉_,在特殊事件中,對話截圖也可能作為重要的信息迅速傳播,而這種信息常常真假混雜。

大型公共事件發(fā)生時,承載了一定信息量的截圖放到公開網絡中,很輕易激起層層漣漪。最典型的便是疫情期間,社交網絡中各類疫情相關聊天截圖的瘋狂流傳,也是不少謠言的源頭。今年7月下旬的一輪疫情中,根據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的統(tǒng)計樣本,網上的大量謠言中,聊天截圖和“隨手拍”短視頻是涉疫謠言的主要源頭。[1]

私密的聊天截圖,為何成了引爆大型吃瓜事件的標配?

南京疫情期間出現(xiàn)的網絡謠言也大多是以聊天截圖形式在傳播。圖片來源:微博@荔枝新聞

這類場景中,截圖可能是聊天群里面的“小道消息”,可能是醫(yī)院、社區(qū)、家庭的求助,內容大多是牽動著個體和社會情緒的文本。

在這里,截圖承載了更復雜的需求,可能是分享互助,記憶存儲,瞬時宣泄,又或是其他利益驅動。在更廣泛的傳播事件中,截圖內容的真實性、復雜性也成為了攪動輿論場的關鍵因素。

很多時候,聊天記錄截圖慢慢成為某件事情發(fā)生的佐證,而當事人放出的截圖,則指向不同的走向。在江歌案中,劉鑫和江歌媽媽放出的截圖,是同一事件兩種完全不同的切片。在一些爭議事件中,當事人以聊天記錄截圖作為“證據”而各執(zhí)一詞的現(xiàn)象也不少見。

私密的聊天截圖,為何成了引爆大型吃瓜事件的標配?

私密的聊天截圖,為何成了引爆大型吃瓜事件的標配?

江歌媽媽和劉鑫發(fā)布的聊天截圖內容指向不同。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今年以來,聊天記錄截圖更是頻頻出現(xiàn)在以明星為當事人的糾紛事件中。在這類場景里,截圖可以是事件發(fā)酵的源頭,可以是吃瓜群眾口中的“實錘”,也可以是網絡狂歡討論的素材。

到這里,截圖則更多成為當事人爆料和為自己爭取話語權的“證據”。而由于事件私人性和公共性的不同,其引發(fā)的輿論反響也各不相同。不過,當截圖自證漸成習慣,矛盾很可能發(fā)生在公私界限的模糊地帶。

二、聊天截圖背后的傳播圖景

1. 文本的圖像化傳播

在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手機媒介逐漸成為人體的延伸,每天借由這個小小的移動屏幕實現(xiàn)的云端交流,是不少人社交的主要部分。

在聊天框、私信界面、各類群聊中,文字是主要的表達形式,而聊天記錄截圖則是將交流的文本轉化為圖片,這種圖像再進入新的傳播空間,碰撞出新的效果。

一方面,相較于單純的文字轉述,截圖還同時攜帶了聊天的“背景”,比如頭像、備注、聊天背景、時間、說話習慣,讓圍觀者更為了解文本之外的脈絡,也更好的發(fā)揮對話截屏在很多時間中還原現(xiàn)場、喚起情感、證據證實的作用。[2]

另一方面,從發(fā)展脈絡來看,圖像作為傳播符號出現(xiàn)在語言、文字之后,而這種相對更新的方式,也符合當下大眾簡單、有趣的觀看需要。

當然,更符合當下閱讀習慣的表現(xiàn),也揭示了截圖的碎片面向。一張或者多張的聊天截圖,都只是完整對話的一部分,聊天截圖也可以是碎片化網絡空間中的一大片拼圖。

2. 打破分野的自我呈現(xiàn)

在微博看到的聊天截圖,可能來自微博私信框,也可能來自微信、豆瓣、抖音等等其他的社交媒體聊天界面。

互聯(lián)網中,平臺間基本相互獨立,大多時候需要我們經由鏈接,或是屏幕的界面切換,來穿梭不同的網絡場景。從這個角度來看,聊天截圖則帶有一定“開放性”,像是外鏈的部分呈現(xiàn),實現(xiàn)對社交場景分隔的打破。

在大多的日常分享中,這種打破指向的是分享主體自我呈現(xiàn)、塑造形象和社交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xiàn)》中,戈夫曼提出知名的前后臺概念,前臺是個人在表演時候使用的標準的表達型裝備,后臺則是被抑制的、可能有損印象的行動。[3]

通過對前后臺的操作,人們進行著“印象管理”。在多數的主動聊天分享中,截圖也是對自己形象的給予和包裝,截取什么片段,體現(xiàn)的是對自我形象的掌控。而當分享有趣截圖成為一種普遍現(xiàn)象,人們參與其中,也是在以一種低成本的社交貨幣來參與云端社交。

私密的聊天截圖,為何成了引爆大型吃瓜事件的標配?

微博上有專門分享聊天記錄的博主。圖片來源:微博@各類聊天記錄

不過,個人把聊天截圖放到公共空間,也可以視為單方面改變前后臺劃分的行為,即把自己和聊天對象的“后臺”形象帶入了公開的表演舞臺,危及形象呈現(xiàn)。在以公共人物為主的事件或是有爭議性的社會事件中,聊天截圖引發(fā)的前后臺形象塌陷表現(xiàn)尤甚。

3. 傳播空間的轉移與不受控

不論是兩人還是多人,對話框中的聊天都是在特定數量的人與人之間進行的傳播,而截圖的公開分享,則是將人際、群體傳播中的內容放置于公共傳播的語境中。這樣一來,傳播空間、主體和語境都發(fā)生了錯位與變化,不可避免地帶來矛盾。

想想“截”這個字,本身就指代著切割、片段,一張圖所能涵蓋的內容也始終有限,加上如今越發(fā)豐富的聊天功能(比如撤回、刪除)的影響,在聊天截圖中,人們對屏幕的復制始終都是主觀的,帶有片段性和選擇性。

私密的聊天截圖,為何成了引爆大型吃瓜事件的標配?

即時通訊軟件可以對聊天記錄進行撤回或刪除。

截圖中另一方的聊天對象,對于手機這端的截圖選擇通常是不知情的,雙方聊天的“可見性”遭到了破壞;對于截圖面向的廣闊受眾來說,其并不了解圖片之外的故事,只能從圖像化的文本中去拼湊對事件的想象,然后進行追問和評價。

我們在面對一個或一群人進行自我呈現(xiàn)時,并不希望另一個或一群人毫無預兆的闖入,這是戈夫曼所說的觀眾隔離。[4]在公開的社交網絡中,觀眾大多并非可識別和想象的,這種期待也就可能失效了。

而當事件范圍擴大、討論逐漸縱深,聊天截圖產生的影響甚至可能超出發(fā)送者想象和可控的范圍,權限來到無數觀眾手中。這其中自然可能有輿論熱點事件、相關公共討論的誕生,但也帶來了與公共性相背離的,更私人化、娛樂化的解讀。

4. 語境的消失

前面我們提到,圖片化文本帶來文字之外的背景,這在某些時候可以更好發(fā)揮截屏的效果。不過,這并不意味著圖片的截取能夠還原聊天的語境。

語言學家羅曼雅各布森指出,語言符號不提供也不可能提供傳播活動的全部意義,交流所得,有相當一部分來自于語境。而語境,不單單是一張截圖所可能攜帶的時間、對象、場景,還有更大范圍上參與者所處的關系、規(guī)范、文化等環(huán)境。[5]

這就是說,當聊天截圖作為公共展演出現(xiàn),不可避免地會帶來語境的坍塌。

有時候,你覺得和朋友的某段對話很好笑,所以截圖發(fā)到公開社交媒體中,但觀看者可能無法獲得同樣的愉悅感,這或許只是因為其并不理解你和朋友之間的關系和默契。在一些輿論事件中,當事人的一句話可能激起你的憤怒、同情,而你看不見的,是這句話前后的場景和背后盤根錯節(jié)的關系。

三、聊天截圖如何影響我們的網上表達?

給聊天截個圖,早已成為線上表達的習慣。從具體現(xiàn)象來看,這不乏正面效果,聊天截圖是可能的重要證據,也是有趣的社交因子;但是當截圖逐漸證據化,或許也要警惕這會給網上社交帶去壓迫,以及不受控的傳播可能引起負面后果。

先要說明的是,聊天記錄可以成為法律證據。最高人民法院2019年發(fā)布的《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將微信、微博、QQ、電商平臺等聊天記錄納入了證據范疇。[6]

私密的聊天截圖,為何成了引爆大型吃瓜事件的標配?

圖片來源:《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

當然,能夠發(fā)揮法律效力的,大概也不會是斷章取義形式的聊天截圖。

在開放的網絡空間中,圖像化文本的可信度是不能忽視的問題。一方面,發(fā)布者可以對截取內容進行主觀選擇和拼湊,即便話是真實說過的,但意思可能完全不同;另一方面,人們只需要在瀏覽器搜索“聊天截圖生成”,就能偽造出任何想要的聊天截圖,不少假新聞、謠言也由此而生。

如果把范圍縮小,放在今年頻發(fā)的公共人物相關輿論事件中作為“證據”出現(xiàn)的聊天截圖上,其兩面性也表現(xiàn)得很明顯。

對于在個人影響力、發(fā)聲渠道都處于相對弱勢地位的一方來說,公開聊天記錄是其自我佐證和保護的方式。這種時候,聊天截圖的確可能成為重要事件的引子,吸引社會關注度。

不過,當截圖成為名人爭議事件的“標配”,也可能讓人模糊事情本身私人和公共屬性的界限,而變成又一次對名人私生活的八卦。進一步的,當發(fā)截圖成為當事人和旁觀者眼中“理所應當”的方式,或許也遮蓋了討論事件的其他有效形式,而不論結果如何,當事人也始終付出了讓渡自己隱私的代價。

私密的聊天截圖,為何成了引爆大型吃瓜事件的標配?

幾乎每一次爆料都伴隨著聊天記錄的公開。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回到社交網絡上,當公開聊天截圖不再是個例,而成為泛濫的現(xiàn)象,這最終也可能影響截圖的發(fā)布者、聊天對象以及受眾在內所有人的網上表達。

當看到聊天記錄的可見性被輕易改變,成為面向公共的展演,人們不免處于“想象監(jiān)控”的束縛中,失去了一定的社交信任,線上的表達和分享欲被削弱。這可能作用到每個人身上。久而久之,增加網絡社交的不安全感。

私密的聊天截圖,為何成了引爆大型吃瓜事件的標配?

圖片來源:微博@洛之秋

而當身份變成圍觀者,當真假混雜的聊天截圖頻頻出現(xiàn)在視野中,其實也會影響人們對于這種表達的認知?;蛟S是獵奇娛樂,又或許見怪不怪。而這些最終都指向忽視事件背后的公私界限和隱私破壞的問題,也會影響每個個體的線上表達和數字化生存體驗。

參考鏈接:

1.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調查|涉疫謠言頻頻傳播,都傳啥?用啥傳?

https://mp.weixin.qq.com/s/aI3xXVX-vJIqNgrqomnbCg

2.宋美杰,陳元朔.為何截屏:從屏幕攝影到媒介化生活[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01):123-132+171.

3.董晨宇,丁依然.當戈夫曼遇到互聯(lián)網——社交媒體中的自我呈現(xiàn)與表演[J].新聞與寫作,2018(01):56-62.

4.董晨宇,丁依然.當戈夫曼遇到互聯(lián)網——社交媒體中的自我呈現(xiàn)與表演[J].新聞與寫作,2018(01):56-62.

5.郭慶光:《傳播學教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第41頁。

6.李歡,徐偲骕.隔“屏”有耳?——聊天記錄“二次傳播”的控制權邊界研究[J].新聞記者,2020(09):74-84.

7.Victoria Jaynes The social life of screenshots: the power of visibility in teen friendship groups [J] New Media & Society,2020

8.Brooke Erin Duffy and Ngai Keung Chan“You never really know who’s looking”: Imagined surveillance across social media platforms [J] New Media & Society,2018

 

作者:yuri;公眾號:全媒派(ID:quanmeipai)

本文由 @全媒派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信息、語言符號的傳輸與解碼的主觀性決定了在交流傳播中的不可控性與變化。即使沒有聊天記錄也會有p圖、影片剪輯、音頻的“二次創(chuàng)作”。聊天記錄成為法定證據,但不會是唯一證據,斷章取義在互聯(lián)網中也極易被拆穿。人們對于事件的理性判斷也在發(fā)展,個人認為是利大于弊的。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