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抖音和B站這種刺激功能,可能要沒了
編輯導語:企業可以利用算法推算出用戶偏好,進而為用戶推送其可能喜愛的事物,提高用戶留存與轉化。無疑,算法推薦有利有弊,但伴隨著算法推薦的弊處逐漸顯現和暴露得更多,算法推薦則需要一定的管束。本文作者就近日《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的擬定一事進行了分析,一起來看一下。
該說不說,這幾天的微博熱搜挺熱鬧的。
自從凢凢落網后,整個娛樂圈就開啟了大整頓模式,該處罰的處罰,沒被處罰的也慌得要死。
那些行事不端的“大明星”,最近怕是覺都睡不好,生怕半夜被上門查水表。
而小雷只想說一句:加大力度。
不過嘛,小雷發現有一個“瓜”倒是跟咱們沖浪網友息息相關。
大伙也別慌,這對咱們來說完全是件大好事兒。
事情是這樣的,2021年8月27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擬定了關于《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下文簡稱規定)。
目的也很簡單,就是為了規范目前算法推薦的種種問題,促進互聯網信息服務健康發展。
最重要的,自然是保護咱們網友的合法權益啦。
小雷也趁著這次機會,給大伙好好盤一下《規定》的內容。
首先,咱們得對「算法推薦服務」有個基本的概念。
算法推薦的技術范圍涉獵太多,但對于用戶的影響都是類似的。
廠商們會用算法推測出用戶可能喜歡的東西,繼而加大力度,讓用戶產生依賴。
舉個簡單的例子,抖音這App,大伙估計也經常打開刷視頻吧,有沒有發現越刷越上頭,根本停不下來。
這就是算法推薦的作用了,如果大伙看某個抖音視頻停留時間超過10秒,算法就會推測你喜歡這一類視頻。
要是算法推薦用力過猛,甚至會間隔兩三個視頻就刷到同一類內容。
喏,小雷作為十年老擼友,經常能刷到關于LOL的視頻,雖然知道不好,但面對自己喜歡的內容,確實很難抵抗啊……
在算法推薦的加成下,短視頻的內容會越來越了解用戶,你想看什么,它就推給你什么。
久而久之嘛,咱們很容易被自己喜歡的內容框住,這不就是信息繭房嗎?
總之算法推薦有利有弊,但因為以前沒有合適的規矩去約束,現在“弊”已經逐漸大于“利”了。
除此以外,像廠商利用算法推薦進行大數據殺熟和干擾用戶正常的信息獲取,也普遍存在。
所以該來的管束,它總會來的。
對算法推薦有大概了解后,咱們再看看這次《規定》所涉及的范圍。
小雷看到《規定》的第二條是這么寫的:
前款所稱應用算法推薦技術,是指應用生成合成類、個性化推送類、排序精選類、檢索過濾類、調度決策類等算法技術向用戶提供信息內容。
說白了,就是國內那些依靠算法推薦來提供服務的公司,都會受到《規定》的約束和監管。
這個范圍可就大了。像字節跳動旗下的今日頭條和抖音都是依靠算法驅動的平臺,用戶刷到的視頻和資訊都有算法的功勞。
而微博、微信和嗶哩嗶哩等主流App,同樣在使用算法來提供服務。
微博的信息流就是通過算法興趣排序的,把時間順序都打亂了,很多用戶都挺討厭這一點……
之前上線的「探索發現」,同樣在用算法來推測用戶感興趣的內容。
嗯……這時候就得安利一下See了。
就連我們24小時都在掛著的微信,都離不開算法的加持了。如果大家平時有觀察到朋友圈和公眾號文章底部的廣告,會發現這些廣告內容,確實很對味兒。還有公眾號的推送排序,跟算法也有點關系,它不是完全跟著時間線來排的。
(你怎么知道我喜歡搞機)
還有很多公司,小雷就不一一舉例了,現在用算法來提升服務(提高收入)的公司實在太多了。
閑魚淘寶、京東、拼多多、美團和餓了么,甚至是直播平臺,無一不在使用算法。
既然涉獵范圍這么大,它們又會受到怎么樣的約束呢?
首先呢,廠商作為算法服務提供者,在App首頁、熱搜、精選和榜單等顯眼的位置,得整點正能量的東西。
害,直接報微博身份證得了,小雷瞅見微博這熱搜,天天都是啥流量明星。
就一個“明星聽別人唱歌時的反應”也能上熱搜,看著讓人摸不著頭腦。
多整點騙局曝光和殘奧會正能量內容,它不香嗎?
其次,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不能利用算法虛假注冊賬號、非法交易賬號、操縱用戶賬號,或者虛假點贊、評論、轉發、網頁導航等,實施流量造假、流量劫持。
利用算法屏蔽信息、過度推薦、操控榜單、控制熱搜等操作也是不可取的。
大伙不用懷疑,這其中指定也有微博的份。
還記得蔡徐坤當年發的一條微博轉發量過億嗎?那就是典型的“流量造假”事件。
一條普通的微博,硬是被“星援”App刷到過億,誰會信這數據是真實的?
而算法被某些有心之人利用的情況,依然不少見。
雖然算法會迭代更新,但他們總能找到正確的姿勢,讓算法推送自己想要的話題上熱搜,獲得流量恰爛錢。
無意義熱搜看多了,我們吃瓜群眾也挺累的……
至于《規定》的第十六條,妥妥的就是為保護未成年人而設立的。“通過開發適合未成年人使用的模式、提供適合未成年人特點的服務等方式,便利未成年人獲取有益身心健康的信息內容。”
比如有些青少年才十四五歲,但短視頻刷10條,有9條是美女跳舞的,這就是典型的算法使用錯誤示范。
雖說算法的本質都是“量身定制”,它只會推送用戶喜歡的內容,主動過濾掉用戶不愛看的。
但針對心智不成熟的未成年,還是得開發適合他們的一套算法才行。
在《規定》這么多條說明之中,小雷認為最重要的,莫過于第十五條了。
用人話來說,就是讓廠商們提供一個【關閉算法推薦服務】的選項。
當咱們關閉算法推薦服務后,廠商就得立馬停止相關服務。
其實這一點已經有部分廠商做到了,比如微信……只不過微信把這個選項隱藏的很深,起碼得經過十幾個步驟,大部分用戶懶得去關閉。
辣么,開啟算法推薦和關閉算法推薦最大的區別在哪呢?
咱們平時逛電商平臺,有沒有覺得,收藏了一樣商品后,推薦頁經常會推薦類似的商品。
或者在微信不小心點了一下球鞋廣告,然后連續幾天都能看見類似的鞋子廣告。
這就是算法通過對你的了解,所作出的精準廣告推送。
雖然關閉算法推薦以后,還是會推送廣告給你,但廣告不一定能勾起你的興趣。
這算是個折中的結果,畢竟完全禁止廣告也不現實。
起碼關閉算法推薦后,我們的隱私會更加安全。
不過還是要說一句,《規定》目前還處于征集意見階段,還沒有真正落實。
一旦正式落實,小雷能想象到微博和抖音等極度依賴算法的公司,短時間內會遇到比較大的困難。
對互聯網廣告業也將會是一波重創,因為用戶要是主動關閉【算法推薦】,廣告主就沒辦法精準推送廣告了。
在個人用戶的角度,小雷倒是希望《規定》早日落地,如今大家都被算法包圍,基于個人興趣的RSS訂閱又被打壓。讓算法受到正當的監管,已經刻不容緩啦。
作者:chokst;公眾號:小雷嗶嗶(ID:xiaoleibbb)
本文由 @小雷嗶嗶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怎么還不讓未成年人看美女了?。?!上學讀書回家刷抖音還要跟著tony學英語嗎!!好殘忍的模式!
有利有弊吧,對個人用戶是好的。想開算法就開,想自己探索就自己探索。畢竟一天到晚都看類似的東西也挺無聊的,可能刷著刷著自己一開始感興趣的東西就沒了。比如小紅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