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0字,關于低代碼平臺,你想知道的都在這里
編輯導語:低代碼平臺的存在順應了整體環境的變化,它支持用戶以相對少的代碼來搭建應用系統,有助于減少產品開發成本,并且后續可以更快地響應需求變更。本篇文章里,作者就低代碼平臺的定義、應用場景、盈利模式與未來發展等方面做了總結,一起來看一下。
低代碼無代碼(LCNC,Low-Code & No-Code)平臺,一直是今年很熱的一個詞(后文統稱為低代碼)。巨頭的參賽,資本的注入,都給這個賽道注入了非常多的活力。在去年疫情期間,大部分線下商店、工廠、電影院停擺,工作的戰場轉移到了線上。
阿里釘釘敏銳地捕捉到這一點,在今年1月發布釘釘6.0,重點搭載了阿里自研的全新低代碼平臺宜搭,而在今年5月阿里云開發者大會上,釘釘對低代碼入口做了全面整合,入口名稱變成“釘釘搭”,放進了釘釘菜單欄,可以說非常重視這一塊業務。
騰訊云宣布和海外知名低代碼平臺Mendix合作,通過外部力量進入賽道,Mendix被西門子收購之后,專注在制造業的低代碼應用,獲得了非常不錯的成就。
而百度在很多年前就有了自己的低代碼品牌——愛速搭。數字化轉型這一戰略推動,巨頭紛紛入廠,把原來平靜、小眾的低代碼賽道攪動起不小的波瀾。
一、低代碼、無代碼開發平臺是什么?
我們先來看看低代碼或者無代碼是什么概念。
低代碼或者無代碼開發平臺往往會有另外一個名字:APaaS(Application Platform as a Service)應用平臺即服務。低代碼或者無代碼開發平臺提供的是一種服務。支持用戶無需寫代碼或者只需寫少量代碼即可完成應用系統的搭建。
那么這些平臺是怎么實現可以讓用戶不寫代碼就能搭建應用的呢?我們先設想一下一個簡單的應用可能包含哪些元素。
我們以一個校園管理系統作例子,為了便于理解我們先把功能設計得相對簡單。
我們看一下要滿足上訴的功能可能會設計哪些功能模塊。
- 對于校園管理這部分我們會有首頁,首頁支持頁面跳轉;
- 對于報銷管理這塊,會涉及報銷的審批;
- 對于教職工、學生、宿舍、課程等管理,會涉及到表單和統計看板;
- 對于整個校園管理系統會涉及到權限管理。
我們對一個簡單的系統進行拆分,就可以逐步發現低代碼是怎么搭建應用的。低代碼平臺通常會把系統里常見的元素進行抽象,抽象成一個個的組件。
比如我們搭建教職工管理頁面,其實是一個表單頁面,會涉及到:姓名、工號、入職時間、工齡、任課等字段。姓名、工號可以被抽象成單行文本這一組件;任課可以是下拉單選這一組件。通過拖拽的交互方式將組件放入中心畫布,可以快速地形成應用系統的頁面。右側配置區可以配置組件屬性,比如配置單選組件的選項。
低代碼平臺通過抽象得到組件,再由組件搭建表單頁面。
低代碼開發平臺宜搭表單頁面
同理,如果我們要設計校園管理系統首頁頁面,也是可以通過拖拽組件完成頁面設計的,區別在于:主頁的設計會對布局有更多要求,同時主頁里要能支持頁面的跳轉。這些功能也是完全可以做成組件化的。
低代碼開發平臺宜搭自定義頁面
我們再看看校園管理系統涉及到的審批流程要怎么實現。
校園管理系統在采購部分會可能會涉及到審批的需求。在低代碼平臺的審批流或者說工作流編輯頁面里有很直觀的流程節點,而工作流本身也是很成熟的系統。我們能夠自定義編輯工作流,添加審批、執行、抄送等節點,再進一步為節點選擇人員。
低代碼開發平臺宜搭流程頁面
宜搭的設計是存在獨立的流程表單,而明道云、輕流等其他平臺是普通表單都可以直接添加流程。
先不談這個中差異,從流程設計來看,目前國內低代碼平臺的做法都很相近,支持添加不同節點,同時支持節點的責任人添加。部分平臺會在流程這部分做的更復雜一些,引入了BPM(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或者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能夠更加智能地處理業務流程。
最后我們看看校園管理系統里會遇到怎樣的權限劃分。根據RBCA模型,校園管理系統可能會有校長、采購主管、任課教師等角色,每個角色看到的頁面會有所差異,也會有不同的審批權限。
低代碼平臺整合了權限管理系統,在設計系統的時候支持自定義的配置權限。
低代碼開發平臺宜搭權限頁面
綜合看下來,國內低代碼平臺主要包含流程引擎、表單引擎、權限系統、人員管理系統等。各家廠商基于這幾塊通用功能再延展成不同形態。
二、低代碼、無代碼賽道里有哪些玩家?
我們以釘釘宜搭為例,簡單介紹了低代碼的產品形態,國內做APaaS的產品形態和釘釘宜搭相對來說比較接近。我們再看看目前低代碼賽道里到底有多少玩家在里面。
低代碼/無代碼企業圖譜,圖源:海比研究院
目前,低代碼入廠的玩家出身差異非常大。
有依托BI起家的帆軟團隊而孵化出的簡道云,有做流程起家的氚云,輕流,有SaaS化轉型摸索進場的明道云,有依托大廠的百度愛速搭、阿里宜搭、微軟Power Platform,有主營SaaS業務依托無代碼技術實現產品化的紛享銷客、北森,還有支持自定義圖表的Airtable等等。
我們主要討論低代碼應用開發平臺。國內的低代碼應用開發平臺戰事剛剛拉起序幕,而海外的低代碼獨角獸Outsystems在三年前已經估值超過10億美金。我們可以對比感受一下海外各家產品的畫風。
微軟Power Apps
OutSystems
Mendix
對比國內和國外的產品,可以明顯感覺到文化的差異。國內外產品形態非常不同。相比而言,國內的產品容易上手一些,但是為了滿足低門檻,也犧牲了一些靈活度。
而海外的低代碼產品靈活度很高,高靈活度給用戶的感受:我能夠憑借這個工具做出很多定制化需求的。但是一方面海外產品教程沒有漢化,另一方面產品使用的門檻也很高,高靈活度就犧牲了易用性。由此,Outsystems也開發了考試認證課程,以此來培養用戶。
有一點值得肯定的是,OutSystems是優先處理數據,再開始處理頁面的,雖然犧牲了一些所見即所得的觀感,但能保證數據底座非常穩固,不容易出錯。
整體看下來,國內產品同質化相對嚴重,在和某低代碼平臺CEO的溝通中,他提到目前國內雖然競爭激烈,差異性不是特別大,但還屬于大家一起把蛋糕做大的階段,正處于增量競爭,而不是存量的零和博弈。
可以預見的是低代碼市場還會有很大的空間,在產品無法拉開明顯差距的情況下,就要看各家誰先形成網絡效應了。
三、低代碼開發平臺應用場景有哪些?
目前低代碼產品主要是面向B端,對于B端企業數字化的需求,低代碼基本能承接一部分。我們可以看一下今年年中阿里云開發者大會上的一組結論。互聯網和制造業使用低代碼平臺開發的人數最多,而用戶群體里管理者的使用人數超過了企業IT的使用人數。
低代碼本身沒有太強的行業屬性,這也讓低代碼開發平臺能夠更加靈活地適應不同行業。軟件開發人員技術能力不缺,最缺的是行業Know How。
比如CRM系統,每家公司、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銷售流程,而最懂這些流程的無疑是公司內部的人員。當他們自己能夠依托低代碼平臺開發自己的內部應用,這個應用的效果相信是比較適合自己公司的。
四、低代碼開發平臺會不會搶了其他軟件行業飯碗?
對于護城河沒那么明顯的B端軟件企業,低代碼確實會帶來一定的沖擊。比如HRM、CRM、項目管理等等細分賽道,賽道內本身有明顯企業領軍,賽道里的小公司還是會有一小部分市場份額。低代碼的殺入,勢必會擠占這些小企業的生存空間。
對于行業巨頭,低代碼平臺還是很難威脅到他們。比如Salesforce。
Salesforce一方面自己有一些低代碼的模塊,一方面在客戶關系管理上他們是專家。各細分賽道的明星企業除了自己會引入低代碼技術,同時他們能夠指導行業。他們的顧問更像是咨詢顧問,能夠指出企業問題,并能夠推薦標準方案。低代碼從業的顧問更多偏實施顧問,能夠幫助客戶用好自家的低代碼平臺,但在行業認知上是遠不如細分賽道的龍頭老炮的。
五、低代碼開發平臺盈利模式是什么?
我們接觸過一些低代碼廠商,目前低代碼平臺的商業模式分為兩種:私有化部署(高定制化)、Saas版本。
對于私有化版本,低代碼平臺廠商會依托自身的低代碼開發平臺去為客戶定制開發,這部分開發的周期會短于傳統的開發模式。同時對于需要定制的部分需求,低代碼廠商的實施顧問會結合自身產品形態進行評估,哪些是可以通過部分定制化開發的方式解決,哪些是完全覆蓋不住的。然后由實施顧問入廠實施,以人天結算成本。
這部分收入會包括:人天費用、私有云或者本地服務器費用等。
對于Saas版本,就是按需付年費的模式來計費,每年進行一次續費,由實施顧問協助實施之后,客戶成功部門維護產品的后續使用。
我們可以看一下下面SaaS計費的依據。主要是以表單數據量、使用人員規模等作為計費指標。
Outsystems SaaS模式價格清單
阿里宜搭SaaS模式價格清單
當然上面說的兩種計費方式都還是屬于低代碼平臺運營的初期階段,而低代碼平臺運營發展的很好之后,是能夠吸引ISV進來做開發的。
一旦有ISV愿意作為低代碼平臺的生態伙伴入局,那就驗證了低代碼平臺能夠滿足足夠多的業務場景,獨立開發商發現這邊有利可循。真正到達這一步,低代碼平臺才能真正意義上變成了一個平臺,是一個B2B的平臺。
六、為什么大廠也要布局低代碼?
1. 數字化轉型背后的大量需求
企業數字化轉型是后互聯網時代不可能繞過的課題,如今越來越多的C端人才流向B端做企業服務,也說明了B端市場有大量的空間等著我們去挖掘。美團王興在18年提到一個觀點,在目前看來依然不過時:供給側改革是走出經濟困境的唯一出路。
我們把消費者和市場定義為需求側,基本屬于C端,把供應商和生產商定義為供給側,基本屬于B端。我們看海外的巨頭企業:facebook、google、亞馬遜、沃爾瑪、微軟、salesforce、Oracle、Cisco等等??梢园l現海外服務B端的企業和服務C端的企業在規模上可以平分秋色,也就是說供給側和需求側是得到同樣程度關注和發展的。
在國內,更多的企業是服務C端的,很知名的B端企業屈指可數。需求側被過度開發,那么供給側不進行改革是沒有辦法跟上需求側變化的。比如說新零售:人、貨、場。人這一需求側保持旺盛,交易場所也線上線下全覆蓋,貨這一供給側無法達到高產能的話,就會出現供需失衡的情況。
因此,B端作為供給側,存在大量的改革需求。但是B端的改革需求會有幾個明顯特點:多、雜、定制化程度高、快速變化。對于這樣的需求,C端標準化產品是無法滿足的,而傳統的軟件行業按照定制化開發的方式又跟不上這么多需求。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低代碼開發平臺被推上風口浪尖,現在不能說低代碼一定能解決這么多復雜需求,但也是被從業者給予厚望吧。
2. 低代碼的屬性能更快地滿足部分B端需求
目前國內外低代碼的形態是可以支撐起一部分B端需求的。
低代碼第一個特點是搭建快。
對于同樣的CRM或者WMS系統,正常開發一個團隊4-5個人,開發時間為1-2個月(按一個月實際22天工作日算)。按人天算可能至少80個人天。用低代碼開發,熟練的低代碼工具使用者,可以做到2個人開發一周完成,大概就是15個人天左右。
這種速度的提升是肉眼可見的。低代碼作為標準化產品,用戶相當于具備了全棧能力,一個人可以搞定前后端,同時由于產品的標準化,用戶也只需要花極少的時間進行Debug。這些都是能極大縮減項目開發時間的。
低代碼第二個特點是響應快。
針對B端或者G端復雜多變的需求,低代碼是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完成功能變更的,這在傳統軟件開發的方式是做不到的。對于表單更新,增刪改查組件添加,流程的變更,這些在低代碼平臺幾乎是可以做到當天響應,并且當天完成。
低代碼第三個特點是有限的靈活性。
低代碼平臺在面對復雜且定制化程度高的KA客戶需求時,會顯得有一些無力。我們看到的大部分低代碼平臺是支持文本語言開發的,這一點僅僅是在無代碼開發平臺的能力上做了一些有限的補充。這部分能力還不足以應對復雜的KA客戶需求。在靈活程度上,低代碼平臺是比不上傳統開發的方式的。
3. 低代碼能夠照顧到云市場這塊大生意
在今年亞馬遜一季度財報數據上看到,亞馬遜云服務AWS一季度營業額135億美元(約873億人民幣),而2020年中國IaaS市場規模約774億人民幣。在云市場這個賽道也有著大塊的蛋糕等著頭部企業瓜分。
亞馬遜全球的二季度營業收入是1130.8億美元,而其中來自于AWS云服務的貢獻是148.09億美元。可以看到電商業務是亞馬遜的基本面,貢獻了主要的營業額,而利潤的主要貢獻者是來自于AWS云服務業務。
亞馬遜二季度營業額,數據源:亞馬遜二季度財報
亞馬遜二季度利潤率,數據源:亞馬遜二季度財報
反觀國內目前云市場的分布,目前巨頭已經出現。
國內SaaS市場情況,圖源:艾瑞咨詢
當下最熱門的SaaS也好、低代碼也好、數字化轉型也好。無論哪種概念,落地都需要IaaS層支撐,云服務是個利潤很高的好買賣,只是門檻也比較高,一般企業沒法入局。
所以,如果按阿里云智能總裁張建鋒在年初發布會上表示:未來3年在釘釘上能長出1000萬個釘應用。那么這背后毋庸置疑有著大量云資源的需求。
類比線下,云服務商就像地產開發商,云服務商搭建好了線上的商場,只要有源源不斷的商家入駐就好了。
低代碼恰好是可以批量生產商家的平臺,低代碼生產出的商家入駐由云服務商搭建的商場,就一下盤活了云服務和軟件應用兩個行業。低代碼平臺可以選擇和不同的云服務商合作,入駐不同的商場。而大廠的入局能夠更好地招商引資,和低代碼平臺合作,吸引更多的用戶使用自家的云資源。
七、低代碼有沒有可能存在新形態?
目前看下來市場上的低代碼平臺基本還沒有在大B企業里全面推廣,我們遇到的一些KA客戶對這類新產品都保有著謹慎的態度,對于一些制造型企業來說,能讓低代碼進入在一個廠域進行驗證已經很不錯了。
小規模的低代碼廠商更多需要集成到大供應商,才能接觸到一些KA客戶。對于一些規模不是特別大的公司,低代碼產品相較于SAP這種老牌企業確實更具競爭力。
從國內的低代碼產品的橫向對比來看,總覺得缺少一些創新力。
偶然原因接觸到一位朋友,他正在用低代碼創業,但是和宜搭、氚云這些低代碼廠商不太一樣,他服務B端企業,最終用戶不是企業員工,而是C端用戶。他做的事是想用低代碼去幫助B端企業設計一些含有高設計感的宣傳頁面,以此來為當前B端企業拉新做增長。
從這位朋友這邊我獲得了一些啟發。我們仔細想一下低代碼平臺的本質是什么?我個人的定義是:工具。我們通常會把哪些產品定義成工具?
- 原型繪制:墨刀、Axure、Sketch。
- 設計工具:Ps、AI(Adobe Illustrator)、XD(Adobe XD)。
- 筆記和知識管理:Notion、語雀、我來、flomo、Obsidian。
- 視頻創作:剪映、繪聲繪影、Adobe After Effects。
- 團隊協作工具:釘釘、飛書、企微、Slack、Teams。
- 即時通信工具:微信、QQ。
那么低代碼平臺作為工具,它屬于哪一類?
我想嘗試把它放入創作工具這一類,類似剪映這種。剪映是剪輯工具,來創造出一個短視頻。而低代碼平臺是一個應用編輯工具,來創造一個應用。
再往下思考,短視頻是面向C端的,那低代碼平臺創建的應用有沒有可能直接面向C端。或者說市場上能不能出現一個C端的應用編輯工具。在少數派這個網站上會看到很多獨立開發者分享自己的產品和開發的故事。
對于一個不會寫代碼的人,有沒有可能快速地掌握低代碼開發平臺,并且能創建出面向C端的產品,然后把創建的應用上架到應用商城,開發者也可以根據下載量收取報酬。這個模式就像普通用戶通過剪映制作短視頻,然后在抖音這個平臺獲利。
我一直在構思這個想法,最近發現這件事已經有團隊在做了,而且來勢洶洶。這是一家海外的公司叫Bubble。這家公司在2019年進行了種子輪融資650W美金,而今年7月突然宣布A輪融資1億美金。他們的創始人之一Josh Haas畢業于哈佛,創辦Bubble前在對沖基金機構橋水工作,他們的創業目的就是:幫助沒有工程師的團隊創業。
低代碼平臺 Bubble
我也體驗了一下Bubble,說實話功能很齊全,把一些常用的邏輯做了枚舉,這樣能把大部分邏輯通過配置實現,然而比國內的大多數產品難上手。
如果要把低代碼定義成工具,還需要從工具用戶的角度去思考產品形態。張小龍在提到設計微信的時候,微信作為即時通訊的工具,怎么才能吸引人用它。創造工具的本質,是為了更好地創造。
首先,使用門檻盡量不要太高,其次對于這類復雜工具一定需要有引導教程,最后必須要實現工具的意義——提高效率。通訊工具會提高通訊效率,那么低代碼開發平臺一定要能提高開發效率,并且能夠交付完整的開發成果。
如果沒有低代碼工具,用戶需要系統學習前后端知識,包括web端、移動端等等。相比于這部分的學習成本,使用低代碼工具能提高用戶生產力。低代碼廠商需要讓用戶認識到:相較于系統學習前后端,低代碼開發工具使用門檻并不高。能做到這一點,就能很好地打消用戶畏難心理。
目前低代碼主戰場在B端,但可以預想的是,C端也可能是低代碼發揮的舞臺。
八、最后
低代碼并不是很新很了不起的技術,只是順應環境發展的一個小賽道。但低代碼在當下這個環境確實能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當下,我們能看到的是,還有非常多傳統行業里的小微企業、小微團體、偏遠地區的事業單位正強依賴著Excel甚至紙檔文件。這類傳統的方式既不利于資料的統計、也不利于信息的查找和保存。低代碼能夠低成本、高效率地緩解這些現象。
至于低代碼會不會造成程序員失業,我想也是一個偽命題。沒有哪一個語言的出現會造成程序員大量失業的。假設真有一天低代碼成為主流開發方式,我相信程序員也是最容易掌握低代碼平臺的那一批人,甚至可以想象的到,程序員們邊用邊吐槽的場景。
#專欄作家#
忙里偷賢,公眾號:忙里偷賢,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B端產品,低代碼玩家,工具類產品思考者。熱愛分享,務實的理想主義者。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CC0協議
向C端用戶提供低代碼平臺
低代碼平臺屬于創作工具類來創造一個應用
這兩點,學到了,謝謝
供給側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