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故事#004 | Facebook,一個商業帝國的崛起與逆轉
編輯導讀:要說到國外網站哪個最出名,facebook一定高居榜首。它之所以在互聯網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靠的是什么?它是如何發展壯大的?本文梳理了facebook的發展歷程,和大家分享。
一、技術極客的哈佛歲月
1984年馬克·艾略特·扎克伯格出生在一個醫生之家,他的父親,艾德·扎克伯格雖然是一個牙醫,卻也是一個技術極客,在1984年,艾德·扎克伯格就擁有一臺計算機和一個調制解調器,并自學編程語言建立病人的數據庫。在小扎還是孩子的時候,就用父親的那臺電腦,玩游戲和編程。所以,當他2002年成為一個哈佛大學新生時,他已經是一個編程老手了。
寫到這里時,不得不感慨下時間對于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在精通之前,都需要大量時間的練習和積累,真羨慕有些人年紀輕輕就開始挖掘自己喜愛和擅長的東西,并在人生的中途,富有創造力的壯年,發現自己此生的使命。
小扎最喜歡的游戲是《文明》,玩家可以從7個不同的“人類派系”中選擇一個,用復雜的策略來控制整個星系。扎克伯格總是使用“維和部隊”。在游戲的復雜故事背景里,維和部隊的精神領袖是一個名叫普拉文·拉爾(Pravin Lal)的行政官,他的觀點是“反對暴政的唯一措施是讓信息自由流動”。小扎后來引用了下面這句話,把它放在了自己的Facebook簡介上?!靶⌒哪切┎蛔屇惬@得信息的人,在內心深處,他們希望自己成為你的主人?!?/p>
進入哈佛的小扎并不受歡迎,專注于編程的他看起來有點像個書呆子。但他也能自得其樂,沉醉在自己的點子里,并將點子通過編程變成現實。其中一個項目是「課程配對」——通過選擇課程,使用者可以看到誰選擇了這門課程;也可以輸入名字查看別人上什么課。由于網站太受歡迎,作為該網站服務器的小扎本人的電腦燒壞了。「課程配對」讓他看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現實:“人們有強烈的渴望,去了解周圍的人?!?/p>
如果看過電影《社交網絡》的話,那一定知道「facemash」這個對女生相貌進行評分的惡作劇項目。幾年以后,當再次被問起這個項目時,小扎說,他印象最深的是,人們對于自己的朋友和熟人的圖片多么感興趣,人們比想象中的更喜歡窺探他人的隱私。
二、The Facebook的光輝歲月
2004年2月4日The Facebook在哈佛上線,事后回想,一開始在哈佛大學封閉的社區內發布乃神來之筆巧妙地解決了“雞與蛋”的問題。如果一開始在世界范圍內發布,可能很快獲得幾百位甚至幾千位注冊用戶,可它不會成功,因為廣泛分布的隨機用戶注冊之后不會有互動。小扎通過郵件邀請朋友們注冊,可在上面使用「課程配對」,這讓The Facebook有實際的使用價值。2004年2月26日The Facebook進軍哥倫比亞大學,其實哥大并不是一個簡單選項,因為它內部已有競爭對手,在2003年就存在了。這就是小扎,先去進攻那些看上去成功率最低的大學。
此刻的The Facebook,每個學校都是一個單獨的單元,一個學校的學生無法瀏覽另一個學校學生的資料。小扎認為,當人們在一個更小的圈子里,可以分享更多的信息,表達更多的內容。
接下來幾個月,The Facebook入駐了超過100所大學。
三、TheFacebook故事開場了
Facebook呈現病毒式增長,他需要資金。2004年9月,他們一開始找到是里德·霍夫曼,在硅谷沒人比他更懂社交網絡,他因為投資PayPal而變得富有,是PayPal黑幫的成員之一,他還創辦了LinkedIn,一個針對職場人際關系的社交網絡。但是彼時他因為投資了friendster(當時Facebook的競品),這讓他的身份比較敏感,所以他引薦了同是PayPal黑幫成員之一的皮特·蒂爾。
蒂爾投資了50萬美元,換取了公司7%的股份,這是他最成功的一次投資,現在Facebook的市值1.07萬億,蒂爾這50萬美元現在價值749億美元,也就是放大了約15萬倍的樣子,woooooow?。?!
2005年5月,阿塞爾以9800萬美元的估值,投資1270萬美元,給一家由一個20歲的年輕人運營了僅一年的公司,比蒂爾半年前的估值翻了近20倍。
這里還有一個額外的小插曲,其實從個人情感的角度講,小扎更希望接受來自《華盛頓郵報》格雷厄姆的投資,并且在阿塞爾給出最終報價前已經口頭答應了格雷厄姆,但是阿塞爾的報價太高了,是格雷厄姆的2倍。這讓小扎特別的痛苦,好在雖然買賣不成,兩位成了忘年交,小扎后來還邀請格雷厄姆加入了Facebook的董事會。
在20歲的年紀,小扎學會了在商言商,也更了解自己,在道德和利益之間做了一個重大抉擇,那個月,他在桌邊的墻上寫了一個單詞 Forsan,這個單詞出自古羅馬史詩《埃涅伊德》中的一段:“Forsan et haec olim meminisse iuvabit. 再回首,或許往事皆笑談?!?/p>
四、要快!非???/h2>
在Facebook早期,發展是非??褚暗模绻愕拇a里有嚴重的漏洞,把整個網站整垮了,招致大量用戶的不滿,這件事會被以郵件形式發送給整個工程師團隊:恭喜你!你把網站整垮了,說明你的速度很快!
后來這成了一件約定俗成的事:每一名工作和編程相關的員工,哪怕是副總裁級別的,都要加入“訓練營”。每一個參加者都需要快速熟悉系統,并在第一天提交修改代碼(修改的必須是真正能讓Facebook運轉的代碼),在第二天正式使用這些代碼。這就像是你第一天坐進駕駛艙里,他們就讓你開火箭。
這家公司一直保持著這樣的理念:快速迭代,先上功能,再修復漏洞。也是這個時候,小扎發現言論自由對他來說是熱情所在。他開始意識到自己創造的產品將成為非常強大的工具,或許還將具有歷史意義,讓人們可以發出自己的聲音。
Facebook上線一年后,發布了照片功能,這個功能是在觀察用戶的使用行為后得出的。當時Facebook的每位用戶只有一張個人資料照片。Facebook用戶十分渴望分享照片,有些人會不斷更新自己的頭像,有時一天更新好幾次。
在照片功能中還疊加了社交功能。給照片中的人打上標簽,就這樣,傳播機器啟動了,打標簽的做法將這一體驗傳遞給其他人。當別人在照片中標記你時,你會收到通知,然后可以去那個人的個人資料頁面看照片。如果發那張照片的人還不是你的好友,你可能會馬上加對方為好友。接下來你也更可能上傳自己的照片。
五、Facebook的變革之書
“變革之書”的重心是將Facebook從大學網絡變為互聯網巨頭的兩個項目。
1. 開放注冊
第一個項目是開放注冊,它將顛覆Facebook的本質,使之從大學社交網絡軟件變成通用社交設施。
Facebook的第一步行動是將服務自然而然地擴展到了高中。過去Facebook每進入一所大學,就會單獨創建一個數據庫。這為社區設置了自然邊界,從基礎設施設計上保證了高水平的隱私性,用戶無法瀏覽自己學校以外的個人資料。用戶也不會因此覺得遺憾,因為大學社區里就有成千上萬人了(包括校友),這些網絡在當時仍然很有趣。但這種結構不適用于高中。當時全美只有幾千所大學,但有約40000所高中。這就需要建立一個更加開放的系統,來取代孤立的大學網絡。
Facebook一開始讓大學生邀請他們還在上高中的弟弟妹妹加入,希望與年長孩子的聯系能給Facebook注入MySpace所缺乏的成熟。這一方法很有效,但沒有大學生的那種個人沉浸感。
然后,Facebook試探性地向學校以外的領域擴張,開放了工作網絡,以公司而非學校作為社區的基礎。Facebook挑選了1000家包括科技公司、軍隊在內的大雇主,允許任何擁有這些組織電子郵件地址的人注冊。這次嘗試以失敗告終。與大學或高中不同,人們通常希望把社交生活與工作分開,并不是所有公司都像Facebook那樣,員工在一個緊密的社區里工作。
2006年中期,Facebook停止了增長。監控顯示:用戶數量已經停止增長。大學生們已經都在Facebook上了,而Facebook在高中未能獲得同樣的成功,工作網絡則徹底失敗了。
2. 動態消息
2006年拯救這一停滯的是現在Facebook的代名詞“動態消息”,簡單的解釋就是類似于微信朋友圈的功能。它成為了Facebook最大的福音,同時也是Facebook未來的麻煩之源。
在動態消息設計之初,小扎設計了一個引人入勝的層次結構,極大的融合人們的好奇心與自戀。
- 最頂層是“關于用戶的故事”。Facebook的首要任務是向用戶分享這些時刻:有人在用戶的留言墻上留言、在博客文章中提到了用戶、在照片中標記了用戶、評論了用戶的帖子或照片。
- 第二重要的類別是“用戶關心的人”——那些Facebook認為屬于用戶社交圈的人。扎克伯格舉了一些例子,其中包括用戶好友的感情關系變化,認識的人的生活事件。
- 接下來是“友誼趨勢”,涉及在用戶熟悉的圈子里進進出出的人。還有,最不重要但仍值得納入的故事,與用戶和用戶社交世界的關聯更少,扎克伯格把這類故事稱為“用戶關心的事情和其他有趣的事情”。
可是動態消息剛剛上線時,并不受用戶的歡迎,用戶覺得自己的隱私受到侵犯,這也是后來Facebook被一而再再而三被詬病的話題,甚至人們為了反對動態消息還舉行了示威游行來抗議動態消息。盡管成千上萬名用戶表達了他們對動態消息的不滿,他們的行為卻表明他們的感受并非如此。用戶花在Facebook上的時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
從2006年最后幾個月到2007年,Facebook停滯的增長數字開始上升。扎克伯格回憶道:“在發布開放注冊后一周內,我們的注冊人數從每天不到1萬人增加到每天6萬~8萬人,從那時起,注冊人數迅速增長?!遍_放注冊讓數十億名用戶涌向Facebook,而動態消息會讓他們一直待在那里,這個網站像一開始吸引大學生那樣吸引所有人,它還會滋生欺凌、仇恨以及致命的謠言。
在2006年,兩歲的Facebook還干了一件大事,就是拒絕了雅虎10億美金的收購。還記得一年前阿塞爾給Facebook的估值還不到1億,一年后估值又翻了十倍。盡管如此小扎卻拒絕了,他覺得這個過氣的大公司已經不酷了,他會把一切都搞砸的??烧l知僅在6年后,小扎會因為同樣的理由被snapchat拒絕。
六、成為平臺
在開放注冊和動態消息之后,Facebook的下一個偉大項目就是平臺。這將鞏固Facebook作為社交網絡世界霸主的地位,讓其相對于競爭對手擁有巨大優勢。(并幫助它超越了MySpace,后者當時已經支持第三方應用。)這將為流行應用的開發者帶來數百萬美元的收入。
“開發平臺”將為其他軟件開發商提供技術通道,使其能夠創建將Facebook數據用于社交應用的程序。要做到這一點,第一步就需要創建一個API(應用程序接口),這是一種軟件插槽,開發者可以接入程序后,訪問平臺上的數據。
“開發平臺”讓Facebook快速增長并戰勝競爭對手MySpace,但也是其后來深陷數據泄漏丑聞的元兇。所有命運的饋贈,都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七、是時候開始賺錢了
2007年,Facebook大力推動收入增長的手段是社交廣告,簡而言之,就是在用戶與用戶好友的關系中插入商業廣告。廣告主付費的衡量標準將基于參與度而非曝光率:廣告主將為每次點擊付費,而不是為廣告吸引了多少眼球而付費。這很像谷歌的系統,不同之處在于廣告主的競價對象是人,而不是搜索關鍵詞。
同時,為了增加廣告的價值,也影響了動態消息功能,這就是點贊按鈕。在動態消息推出不到一年的時候,主創團隊就在思考在這個龐大的社交網絡里,怎么盡可能簡單地讓用戶在系統中傳播積極、愛和肯定的細碎信息。用戶不點擊,他們就肯定做不到這一點,所以最好只需要用戶點擊一次。
盡管如此,Facebook還是花了一年半的時間才推出點贊按鈕,部分原因是小扎在產品審核中對這個按鈕一直不太熱心。這個功能在扎克伯格那里審核了7次都沒有得到通過。沒能通過審核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扎克伯格擔心為動態消息帖子提供這種一鍵評論功能會抑制真正的評論,帖子下不會再出現有趣的對話,而只有無腦的點贊數累積,這也是多年后蘋果CEO庫克在攻擊Facebook的說辭。
但最終,Facebook只有通過嘗試推出功能并衡量反饋,Facebook的研究人員讓一些北歐用戶使用點贊按鈕,并將他們的行為與沒有點贊按鈕的北歐用戶進行比較,發現點贊按鈕會增加評論數量。這個就是互聯網公司常用的ABtest。
點贊按鈕的表現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人們立刻就喜歡上了它。正如最初設想的那樣,它提供了有助于對動態消息的帖子進行排名的關鍵信號。有什么能比一個明確表達自己喜歡的行為更能清楚地表明人們喜歡這個帖子呢?2008年,四歲的Facebook有了自己的商業模式,同時獲得微軟投資的2.4億美元,以換取該公司1.6%的股份。這意味著微軟對Facebook的估值是150億美元,而就在一年前,人們還認為扎克伯格瘋了,竟然會放棄雅虎10億美元的收購要約。
八、Facebook的增長團隊
在增長領域,Facebook的增長團隊是一個標桿。創造了太多的經典案例,并深深影響著眾多互聯網產品。
手段1:找到北極星目標
Facebook的“北極星”,即公司賴以確定自身業務及財務健康狀況的基本面。這顆“北極星”就是“月活躍用戶”。其他互聯網公司會計算每天有多少人瀏覽了自家站點,或是每天有多少人進行了注冊。
不過,月活躍用戶是一個更好的指標,因為如果用戶連續一個月使用某項服務,那么他們很有可能會留下來。因此,這個數字將“用戶流失率”(即有多少用戶離開了Facebook)也考慮進來了。根據這項指標來考察Facebook業務的各個方面,并搞清楚做什么能夠提升月活躍用戶數量,如何解決阻礙月活躍用戶增長的問題,以及怎樣開發新的功能以進一步推高月活躍用戶數量。
手段2:善于對照
增長團隊會考察那些用戶增長迅速的學校,并將它們跟那些增長停滯不前的學校進行了比較,以此探究是哪些因素帶來了成功或造成了失敗。
手段3:分析數據
在分析數據時,增長團隊發現最大的用戶來源是一款名為“尋找好友”(Find Friends)的內部工程師開發的程序,它可以幫助用戶從微軟的電郵服務Hotmail中導入聯系人。
該程序支持Hotmail、Gmail和Yahoo!Mail(雅虎提供的電子郵箱服務),用戶在使用時需要先提供自己的用戶名和密碼,然后Facebook會對用戶所有的聯系人進行掃描,并將數據導入自己的數據庫。如果聯系人中有已經注冊Facebook的,那么系統便會替用戶發送加好友的申請。其他聯系人則會被呈現在用戶眼前,用戶只要在他們的名字旁邊點擊一下,系統便會發送電郵邀請他們加入Facebook。在完成這一切操作之后,Facebook會刪除用戶的登錄信息。
“尋找好友”在微軟和Facebook之間制造了一種緊張關系,這種關系直到2007年微軟向Facebook注資前夕才得到緩解。
這里還有一個趣聞,為了保持增長的勢頭,Facebook不僅需要抓取Hotmail的數據,還需要借助很多其他服務。這個過程必須針對各家電郵服務提供商分別進行,是一個非常耗時的項目,Facebook為此分派的一個工程師根本不可能完成。最后,該公司一位名叫杰德·斯特梅爾(Jed Stremel)的早期員工解決了這個問題,斯特梅爾在馬來西亞一家名為Octazen的公司發現了抓取聯系人信息的奇才,該公司總共也就兩個人。斯特梅爾很快跟他們敲定一筆交易,由后者為Facebook編寫一款抓取數據的程序。斯特梅爾回憶說,他為這筆交易支付了大約400美元的費用?!斑@符合Facebook‘快速行動,破除陳規’的精神,快速把事情做好是最重要的。”斯特梅爾說道。(Facebook于2010年收購了Octazen。)
對Facebook來說,“尋找好友”只需點擊一下就可以加好友的做法就像氧氣一樣必不可少,因為人們往往不會費心去填寫信息來完善自己的社交圖譜。非常大的一部分Facebook用戶很少發送好友申請,他們甚至不會去設置最基本的關系,他們只會在別人發來邀請時點擊接受。
手段4:SEO搜索優化
在早期,增長團隊發現了很多簡單的手段來幫助提升Facebook的數據。其中之一是搜索引擎優化(SEO),這種做法旨在增強網站內容在谷歌搜索排名結果中的可見性。如果一個非Facebook用戶在使用谷歌時看到了自己好友的個人資料,那么他或她就可能會注冊該服務。
手段5:你可能認識的人
Facebook內部將其簡稱為PYMK(people you may know)。PYMK于2008年8月正式上線,該功能可以向用戶推薦他們潛在的好友。
PYMK被證明是增長團隊最有效的工具之一,同時也是最有爭議的工具之一,它讓我們看到增長黑客的暗黑技藝如何能夠帶來意外的后果。這并非Facebook的發明,始作俑者是憑借一己之力瘋狂增長的LinkedIn(里德·霍夫曼后來對這種不惜一切代價要增長的現象進行了粉飾,稱其為“閃電式擴張”)。不過,Facebook將這種做法提升到了令人目眩的新高度。
從表面上看,PYMK似乎沒什么危害性:Facebook輪番向你呈現一些用戶的個人資料照片,這些用戶被認為和你存在聯系但不知為何還沒有與你相互加好友。Facebook這樣做的目的是要解決增長團隊研究人員發現的一個問題:如果一個新用戶注冊Facebook后沒有迅速與7個新好友建立聯系,那么他或她很有可能會放棄這項服務。對那些沒有核心好友列表的用戶來說,使用Facebook就像是在玩單人足球。
對于社交網絡的開發人員而言,鼓勵用戶貢獻內容至關重要,因為每個人的使用體驗都取決于他或她的好友所貢獻的內容。而鼓勵新用戶貢獻內容尤其重要,同時也非常困難。因此,PYMK對Facebook來說至關重要。向用戶呈現潛在的好友是提升其使用體驗的一種方式,這能夠提升用戶分享更多內容的可能性,而最重要的是,這能夠降低用戶放棄Facebook的概率。
PYMK最重要的狩獵場是“好友的好友”(friends of friends,以下簡稱FoFs)這一塊。不過,這是非常大的用戶集合。在當時,每個Facebook用戶平均擁有130個好友,而這130個好友也各自擁有130個好友(這接近于以羅賓·鄧巴命名的所謂“鄧巴數”,這位社會學家發現,一個人維持人際關系的人數上限不超過150個)。因此,一般用戶的FoFs是40000個。
手段6:擴大市場,走向國際
為了快速增長,增長團隊將目光鎖定了更為廣闊的國際市場。首先,要解決的是語言問題,而如何能夠既快速又便宜的解決這個問題呢?
那就是眾包模式,在Facebook的用戶中,尋找志愿者,譯成他們的母語版本。當然,Facebook沒有坐等志愿者的到來。它檢查了后臺日志,找到了一些在海外使用英語版本Facebook的人。這些通過算法被選中的用戶會在自己的動態消息頂端看到一則消息,詢問他們是否愿意幫助翻譯Facebook。這些不領報酬的幫手會起草一份初稿,搭建起框架,一一甄別把Facebook翻譯成特定語言需要避免的陷阱。在完成這一步之后,Facebook就會將翻譯術語的過程開放給所有人。
在增長團隊的領導下,Facebook的國際化進程非常順利。在國際化團隊認定特定語言的翻譯準備就緒之后,他們就會在說這種語言的國家上線本地版的Facebook,然后用戶人數就會出現爆炸式增長。僅僅用了幾個月的時間,Facebook就從只支持英語變成支持上百種語言。
不過,在這種擴張的另一面,也有一個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遭到了Facebook的忽視:通過將國際化工作眾包出去,Facebook開始在那些沒有任何雇員或者無人知曉當地語言的地區開展運營。這意味著Facebook無法向這些地區提供合適的用戶支持,或者對當地用戶發表的內容進行監管。那些違反Facebook政策的內容有可能是危險的,有時候甚至是致命的。即便有當地用戶上報了違規行為,Facebook也無法做出反應,因為公司的員工并不懂當地語言。
九、差點被移動時代拋棄
隨著2012年臨近,Facebook的用戶人數有望在年底之前突破10億
但小扎沒有為行業的巨大變革做好充分準備,以致這次變革對Facebook構成了生死存亡的考驗。世界正在轉向智能手機,而Facebook的轉型卻做得笨手笨腳。
移動平臺同過去的桌面電腦時代不同,應用不是直接分發給用戶,而是在由蘋果或谷歌這類硬件設計廠商運營的應用商店中上架。每個版本都必須符合特定的標準,并通過那些應用商店的審查。突然之間,Facebook成了一家試圖跟上潮流的傳統公司。
現在大家都知道,一定是系統原生的應用,體驗最好,而當時Facebook選擇押注HTML5(網頁版),這成了Facebook的一場災難。
更棘手的問題是扎克伯格本人——他還沒有到30歲,但他一直浸淫的技術已經過時,他必須了解新技術的發展動態。畢竟,他要對新開發的應用做最后的拍板。他不了解原生應用的開發。他每天要做出一千個決定,而它們對原生應用來說是錯的。
扎克伯格必須學到的一個教訓就是犯錯的代價:當第一版本的應用在不斷崩潰而你需要等待蘋果的審查才能推送修復程序時,“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就不再適用了。
當該公司的未來因人們使用技術的方式發生范式轉移而陷入危機之時,他們竟然還在尋求掛牌上市。后來Facebook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才讓股價回到招股時的價格。
小扎在招股書里寫到“Facebook最初成立的目的不是成為一家公司,”他在信的開頭寫道,“它的成立是為了完成一項社會使命——讓世界變得更加開放和互聯?!?/p>
十、收購未來
幾年收購公司的經驗,給了扎克伯格一份進行大額收購的劇本,他用Instagram來測試這個劇本。
第一個原則是扎克伯格本人的直接參與,通過給予關注的方式,來奉承和扼殺他的獵物。
第二個原則是獨立運營的承諾,即向被收購公司的聯合創始人承諾,他們可以繼續在自己的公司里執行創造性的決策——正是他們的天分讓其公司對Facebook具有如此的吸引力!Facebook負責為其提供基礎設施、安全保障、辦公空間和營銷手段等所有枯燥無趣的東西。
所以,Facebook的收購史也頗為光彩,有Instagram、WhatsApp、以及最近很火的VR游戲機oculus,我身邊已經有不少朋友在使用這款VR眼鏡了。
這些收購,不僅鞏固了Facebook在移動端的地位,吸引那些認為Facebook已經不酷的年輕人,更重要的是押注于下個時代,希望在最近很火的元宇宙里,掌握社交網絡的基礎建設。
十一、丑聞
1. 選舉
2016年,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很多美國精英崩潰了,人們無法接受這樣的選舉結果,他們將矛頭指向了Facebook,是不是Facebook在無形之中操縱了選舉?
而在后來的調查中,被證實Facebook里有個功能是“我投票了”的按鈕來展示人們的投票狀態,這個狀態影響人們去進行投票的概率,那Facebook是可以控制展示邏輯來控制投票情況的。
在后續調查中又發現在有關選舉的廣告中,存在俄羅斯人的影子。
而后來又被爆出開放平臺上的開發者將8700萬用戶數據泄漏給劍橋分析公司,一家政治咨詢公司,用于投放選舉廣告在2016年大選中支持特朗普。
雖然隱私這件事情一直被反復提及,但這是人們第一次深刻意識到,隱私是如何被有心人悄無聲息的利用。而你的行動真的是你本人的意識所為,還是被操縱的結果?人們對Facebook的不信任達到了頂點。
2. 屠殺直播
2019年3月15日,一名澳大利亞白人至上主義者進入新西蘭克賴斯特徹奇的阿爾努爾清真寺,殺害了51名禮拜者。他揮舞著多種自動武器,用便攜式揚聲器播放軍事音樂,還通過Facebook直播了整個瘋狂的過程。
在Facebook創建之初,是希望能夠連接世界,構建一個可以讓大家能夠自由發聲的平臺,可是當他的平臺每個月有20億人活躍時,就是會有這樣那樣的有毒的言論、圖片和視頻。
小扎說他或他的公司不應該成為全球言論的仲裁者,這種說法是對的。但是,通過連接世界,他創造了一些東西,并讓自己處在了那個令人難受的位置上。
十二、開放?封閉?什么是人類的未來
1986年阿西莫夫出版了《基地》系列的最后一本,在這本書里,描述了人類社會兩個極端的終態。
一個是極端開放互聯的蓋婭星球,這個星球上的所有生命體擁有共同意識,每個生命體都是蓋婭。在這里沒有個人,只有蓋婭,每個人所做的決定,都是集體共同意識下的決定。聽上去是不是有點晦澀,舉個例子,這里每個人就像是你身體中的一個細胞,每個細胞都有主體意識,信息高度流通不會有所謂的信息壁壘。當你舉起右手的時候,不是你的右手決定的,而是你全身所有的細胞共同決定的結果。這聽起來很像是信息流通互聯后的一個終態,不知道在小扎渴望的互聯的世界里是不是這樣的。
而另一個,是極端封閉和自我隔離的索拉利星球,他們個個單獨生活,極少有真正碰面的機會。甚至發展成了雌雄同體,這樣就不用因為繁衍后代而不得不與他人接觸了。他們不關注星球上的其他個體,擁有絕對的隱私與自由。不知道讀者當中,有多少人是向往這樣的世界的。
文明發展與個人隱私、開放社交與封閉獨處,只要社會在發展,就要不停的回答這個問題吧。
本文由@加一時刻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深度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