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神梗到爛梗:刷屏的社交NB癥終于被玩壞了

0 評論 3224 瀏覽 0 收藏 19 分鐘

編輯導語:前段時間,社交牛逼癥刷屏網絡,一時間,大家都在刷屏:“我也想擁有社交NB癥”。在這場狂歡里,社恐成為了最活躍的群體之一。社交NB癥從神梗到爛梗,它是如何被玩壞的?本文從其流行出發,分析該話題刷屏的原因以及是如何由盛轉衰的,一起來看看。

“這就是社交NB癥嗎?作為一個社恐好想擁有這種技能!”前段時間全網刷起了社交NB癥這個梗。

社交NB癥是什么?它的刷屏戳中了人們的哪些心理?在這場“狂歡”里,社恐為什么反而成為最活躍的群體之一?從神梗到爛梗,社交NB癥是如何被玩壞的?

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從“社交NB癥”的流行出發,思考這一刷屏傳播的話題是如何由盛轉衰的。

一、社交NB癥是怎么火起來的?

社交NB癥從何而來?

關于社交NB癥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2006年,一位叫“馬牛逼”的博主開始在網絡上發布各類短視頻,他早期的一條作品《B哥的一天》就以極具戲劇性、搞笑、出格的行為而引人注目,比如“用洗衣粉在馬桶里洗頭”等,這成為社交NB癥的雛形。

但當時網絡上并沒有“社交NB癥”這個說法,事實上,這個詞首次成為熱門是出現在今年的7月27日,某B站up主搬運的“馬牛逼”的《B哥和路人支持鴻星爾克》視頻的評論區,有網友用這個詞總結了自己的觀后感。

圖片來源:B站

我們很難為社交NB癥下一個精準的定義,或許正是因此,才使得這種題材具備低門檻的可復制性:只要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不畏社死、自信、放得開“的性格,都可以被納入“切題”的范疇。

一方面,創作者將網絡上流行的古早視頻剪輯成鬼畜合集,“新瓶裝舊酒”,讓火過一輪的內容再翻紅。其中的代表當屬《馬牛逼:無法超越的經典【全網最全合集】》,一個不超過十分鐘的視頻將博主“馬牛逼”歷年來的經典創作整合,再加上字幕和BGM,不過兩個月已刷下超過2000條彈幕。

《馬牛逼:無法超越的經典【全網最全合集】》彈幕。圖片來源:B站@孤寂D晚風

另一方面,在八月中旬,一批模仿“雙喜哥”風格的視頻開始在B站和短視頻平臺中密集涌現。穿著天竺少女裙與廣場舞大爺互動、拿著啤酒瓶在公眾場合找人捧杯、在鐵板雞架燒烤攤旁邊擊鼓助威……視頻中的主人公做出了我們常人無法理解的舉動。[1]

廣大網友們的腦洞不斷創新,將梗應用得爐火純青,快速分化出非常豐富的形式。如果一個梗用著不過癮,那就用兩個。梗與梗之間的“夢幻聯動”碰撞出新的文本思路。

比如,一個標題為《當廢話文化遇上社交NB癥》的視頻,混搭當下同樣流行的“廢話?!?,僅發布4天,它已經擁有近50萬的播放量與超過5000次收藏。

《當廢話文化遇上社交NB癥》視頻片段。圖片來源:B站@不知名小老舔

不同平臺、各行各業似乎都能夠套上社交NB癥這個話題。

在虎撲,有網友發起“有哪些球員是社交NB癥”,津津樂道地討論起運動員們的社交能力;知乎上的提問則從心理學角度出發,分析在這種現象背后都體現出了人們怎樣的心理?也有粉絲發布“社交NB癥代表人物合集”,剪輯了多位明星上鏡時的表現;品牌方也利用新梗為自家生意造勢包裝;網友們也紛紛下場講述自己身邊的“社?!比宋?#8230;…

目前,#可能這就是社交NB癥吧#話題在微博上已有超過1.8億次閱讀與3.4萬次討論,“沒有社交恐懼就是爽”“這就是自信的味道”等衍生梗也得到擴散傳播并登上熱搜。

微博上#可能這就是社交NB癥吧#話題。圖片來源:微博

二、消費“社交NB癥”,滿足了哪些心理需求?

雖然彈幕中“爽”“666”“羨慕”等聲音不斷,但在許多視頻中,例如邀請陌生人進行互動配合錄制的行為,確實很難區分“社牛”與“社死”的區別,甚至會讓觀眾在 “大受震撼”與“尬出天際”兩種狀態之間反復跳躍。

男子在星巴克吃煎餅,然后發出大叫,以彰顯自己的“社交能力”。圖片來源:B站@梗指南

通過瀏覽抖音、微博、B站、知乎四個平臺近千條評論后,筆者發現,網友的議論體現出幾類不同的情緒心理,分別為獵奇、快感、羨慕、學習與“暗暗驕傲”。

首先,最有代表性的還是當屬“獵奇”。這是絕大多數網友在初次接觸這類視頻的第一觀感。這并不難理解,社交NB癥本質上是一種“行為藝術”,通過對于社交尷尬狀態的極限設定和自信表現來達成一種對觀者的情感沖擊。

而任何充滿矛盾性的表演都有自然的吸引與傳播力。例如,在每一期更新視頻的評論區,都會有網友刷屏“新活來了”,來表達“這場面之前沒怎么見過”的心情。

但獵奇之外,也有一些網友對此表示難以理解。B站上有的評論認為,大多數所謂社交NB癥的視頻里,很多行為都是為了賺流量而打擾別人,并且有的行為很讓人煩惱。

其次,社交NB癥提供給我們一種爽文式的快感。雖然我們刷著“666”,可身邊大概沒有幾個人會真的效仿,相當于這類視頻為觀眾們提供了一種近乎“在真實生活中不是合理存在、但可以在腦海中想象”的情緒宣泄方式,類似我們平時吵架沒吵贏之后腦補出各種劇情。

凸顯社交NB癥的視頻總能以劇情緊湊、主線明確、情感力量充足的內容,為曾經在社交場景產生過困擾的人們提供一種戲劇性十足的劇情。更有網友表示,視頻里的他們隨便做到了大家都想做的事情。

“社交NB癥”視頻下的網友評論。圖片來源:B站

這一點也與當下流行的爽文邏輯類似,與其說爽文是在情感經濟學下的文字游戲,那這類視頻則是在渲染氛圍的同時,以短平快的節奏供給多巴胺讓觀眾情緒上頭,達成“滾雪球”式傳播的目的。

再次,這種社交自信的姿態甚至為一部分人提供了“教科書式模版”。

在知乎上,有人發起提問:“怎樣才能從社交恐懼癥變成社交NB癥?”

下方排名第一的回答從社交的重要性出發,分別就社恐的五大表現“對癥下藥”,給出一定解決方案,比如“在該傾聽的時候認真傾聽,該表現的時候淋漓盡致地表現,不要過分維護自己完美的一面”等等??梢姶_實有網友存在著這類困擾,也因為了解到社交NB癥,而產生能夠更好進行社交行為的期待。

最后,人們的分享欲也能夠由此得到釋放。這類視頻明顯更加偏向“小敘事”,因極具親民草根性的定位和生活化敘事的選題,本就具備被受眾接納的社交基因。但相關的梗能夠火遍全網,其實很重要的一點是,本來只是搞笑的視頻,卻因網友的二次創作與分享解讀出了社交層面的意義。

例如,在一條視頻下方的3000多條評論中,大多都在講述曾經發生在自己身邊的真實故事,熱評第一是:“高中班里出去團建,在KTV進來一個說是同校的男生,特別嗨吃吃喝喝聊得很開,之后去吃飯誰問了一句這人是誰?全場沒有一個人認識他?!?/p>

圖片來源:B站

從一條內容到一整個故事鏈條,這是一個“眾創”的過程,也與美國社會思想家阿爾文·托夫勒早在1980年提出的概念不謀而合。他在著作《第三次浪潮》中用“生產型消費者”(prosumer)替代受眾,意思為在傳播過程中,我們既是消費者,也是具備創造性的生產者。

可以說,網友們的主動解讀與分享,也讓原視頻承載著更多的情緒,使得傳播的信息量變得更加豐富。

三、“社恐”為什么成為最活躍的群體之一?

社交NB癥流行時,“社恐”也頻繁被提起。在百度指數中搜索“社交NB癥”與“社交恐懼癥”也能看出,前者從8月23日開始在全網起量,次日流量爬坡明顯,并分別在8月30日-9月1日與9月5日-9月7日兩個時間段內達到峰值。與此同時,社交恐懼癥也相應呈現小峰值。

“社交NB癥”與“社交恐懼癥”百度指數數據對比。圖片來源:百度指數

首先,社恐患者,是對社交“想得卻不可得”、有著真實需求的一群人,急切地希望點亮社交這個技能點。社交NB癥對他們來說是一個發泄的切口。有些人借著話題講起了自己的故事,也有些人真誠發問:“怎么才能走出社交恐懼癥?”

這種情緒擊中了許多有著類似困惑的群體,評論區出現一片“我也是”的聲音。

這種本存在于內心深處的疑問,在遇見相似經歷的人之后會迅速激發共情心態。從這個角度來說,社交NB癥讓社恐用戶們找到彼此,緊密聯結,并出現在大眾的視野。[3]

社恐用戶在評論區里找到了彼此。圖片來源:豆瓣

其次,視頻中這些與社恐們的真實生活反差甚大的社交行為,恰好是為他們提供了一種“替代強化”。這指的是通過觀察他人的行為,以獲得一種“自己也做過或者也可以做“的快感。

社交NB癥相當于社恐人士腦海中的小劇場,恐怕很難在現實生活中發生,但是過了一遍之后也相當于給自己鼓勁,不失為一種情感能量的來源。

當然,社恐人士還有另外一種心態:面對社交NB癥的走紅,有些人并沒有表現出多么向往,而是以“我是社恐,我驕傲”的態度面對,從而彰顯個性。有學者將其描述成為一種“害羞驕傲”的表現。

英國蘇克薩斯大學社會學系學者蘇茜·斯科特在調研中發現,即使有許多自我診斷或者被診斷為社交恐懼癥的人投身于醫學或者心理學的治療,還有一些人以自己的害羞屬性為榮,并且樂于強調害羞的積極內涵(例如謙遜、敏感以及有責任心等),為自己正名。[2]

四、社交NB癥是如何被玩壞的?

雖然已經形成了熱度,但社交NB癥并非一直都是一個輕松好玩的神梗。

互聯網上,已經出現了許多批評之聲。豆瓣上,有網友將其排入了“最近討厭的網絡用語”,也有跟帖稱“越來越多人開始嘩眾取寵了,讓出鏡的素人不勝其擾”。那么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對生產者來說,這類搞笑視頻能夠提供的流量是已經被驗證的,引流的甜頭促使他們拍攝更多同類內容也可以理解,但如果將社交NB癥等同于“尺度夠大、博出位”就會足夠好笑,足夠吸引流量,則是收窄了原義。

比如,只為拍一條視頻,就攔在十字路口,讓眾多路人被動變成視頻中的“背景板”這種行為,甚至屬于干擾公共秩序的范疇了。

其次,對消費者來說,當一種意象從小圈子中開始向大眾泛化時,原本的意義會相應被消解,變得語義不明。比如上文提到的,當社交NB癥開始變成一個大籮筐,許多相關的故事都可以往里面裝,但與此同時,人們也越來越難界定社交NB癥最初的含義究竟是怎樣的。

在現在的社交媒體上,越來越多的網友不僅將社交外向的人比作“社?!保矊⒃诠妶龊稀耙谎圆缓稀本妥龀鲎屩車舜胧植患暗某龈衽e動的人稱作“社?!薄I缗Ec社死的邊界越來越模糊,相應的內容底線也在降低。

由此,比起最開始的有趣、搞笑,人們可能會在社交NB癥的相關內容中感受到越發強烈的“共情尷尬”。

其實,在社交NB癥這個梗的背后,體現的是一種符號傳播邏輯。每個梗都是一種傳播載體,幫助我們在交流的過程中獲取共鳴與趣味性。但載體本身并無好壞,如何使用才有講究。有些人積極豐富內涵,以卓越的腦洞貢獻更多有趣的視頻,但有些人卻將其作為吸引注意力的靶子,卻忽略了周圍人的感受。

視頻創作者在利用網絡梗吸引著更多流量的同時,也應該找尋合理的社交邊界,不能為了一時的吸睛而造成社會公共秩序的破壞。

我們在觀看類似視頻的時候,除了在評論區刷著“社交NB癥”“666”“本社恐羨慕哭了”,也應合理地表達我們的情緒,對于該支持的或者該批評的應該有著自己明確的態度,而不是一味地跟從。

參考鏈接:

  1. 社交牛逼癥患者中潛伏了多少社交恐怖分子?:https://mp.weixin.qq.com/s/fIX3o_umtN8OTMZpPRQQWg
  2. “社恐”的前世今生:在社交時代里,害羞是一種病嗎?-虎嗅網:https://www.huxiu.com/article/295224.html
  3. 13億“社恐”,在抖音觀摩“社交牛逼癥”|界面新聞· JMedia: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6567900.html

 

作者:Lilyann;公眾號:全媒派(ID:quanmeipai)

本文由 @全媒派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