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保護」升級,流量向善
編輯導語:隨著用戶群體漸趨年輕化,以及移動互聯網的廣泛普及,對青少年用戶的網絡保護、防治青少年沉迷網絡一事便逐漸提上了日程,而近來抖音短視頻平臺宣布的青少年防沉迷措施的升級,正是對“防沉迷”這一趨勢的呼應。
互聯網正在「溫室化」。
溫室對應的,是對花朵的保護。
揆諸現實,「未成年人保護」,已經成了互聯網平臺CSR(企業社會責任感)考核中的重要一塊。
先行者總能得到最多的贊許。
抖音就領先在了這條賽道上。
就在9月17日,抖音宣布,14歲以下實名認證用戶已全部進入青少年模式,未來新注冊的用戶也將直接進入。
在此模式下,那些中小學生每天只能使用40分鐘,且晚22點至次日早6點不能使用。
在視頻平臺中,嚴格到這個地步的,這是首家。
這意味著兩點:一,平臺在為無數孩子「合理健康使用手機」做努力。
二,隨著網游與短視頻「未?!股?,未成年人的用網環境變了。
可以預見,在將來,他們上網的處境或許就像「阿祖」那樣。
現實無時無刻不在喊話:
健康使用手機,合理對接互聯網,外面全是「青少年模式」。
01
時下,跟青少年網民相關的消息,出現頻度越來越高。
這背后是青少年觸網的普遍化:《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達1.75億,普及率達93.1%。
《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則披露,截至2020年12月,中國網民人數達9.89億,其中學生占比達到21%,也就是已超2億。
對很多互聯網公司來說,青少年用戶是雙刃劍式的存在。
A面是用戶增量和用戶結構年輕化。
誰不想多些用戶,不想切入年輕人市場呢?
B面是伴生問題。
簡單來說,就是青少年跟互聯網貼得太近。
人類學家達娜·博伊德在著作《一言難盡:網絡青少年的社交生活》中就說,在網上花太多時間對青少年來說可能是壞事,就算僅僅是從「留給其他活動的時間變少」這一層來說。
從實際情況看,很多孩子心智相對不成熟、自制力較弱、辨別力不強,容易被不良信息侵擾,被「上癮設計」俘獲。
這就將難題拋給了互聯網平臺——
該怎么對待青少年用戶?
02
對此問題,短視頻平臺就在用行動做出回答。
上世紀90年代,互聯網觀察家凱文·凱利曾預言,未來將會有5000個永不停播的電視頻道。
短視頻時代的到來,不啻為印證。
據CNNIC的數據,2020年我國短視頻用戶規模達到了8.7億。
短視頻和直播,無疑給很多青少年打開了「賽博天窗」。
他們可以在上面獲取知識,可以自我表達,可以拓展社交。
他們可以看「短視頻里的‘百家講壇’」,可以看羅翔講法外狂徒張三、看戴建業講李白杜甫……
「一塊屏改變命運」的故事,也得以發生。
03
近年來,防治青少年沉迷網絡,特別是網絡成癮,被多方提上了日程。
國家新聞出版署印發了《關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國家網信辦集中開展「清朗·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整治」專項行動,都挺有針對性。
《未成年人保護法》里的「網絡保護專章」,更是撐起了「保護傘」。
之前說到未成年人保護,人們想到的,都是學校保護、家庭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
而現在,「網絡保護」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在此背景下,考驗互聯網平臺自覺性的時候也到了。
平臺們得意識到,青少年網民是平臺UV(用戶量)和DAU(日活)的貢獻者,更是自己要保護的對象。
在未成年人保護議題優先序不斷提升的當下,除了強化未保,平臺別無二選。
短視頻平臺履行未成年人保護責任的「基礎工程」,就是推出和完善青少年模式。
所謂「青少年模式」,要害在于兩點:密碼鎖+限制使用時間。
推出這兩點功能,意味著平臺必須得放棄掉青少年用戶帶來的收益。
但在當下,平臺就得嵌入更多「社會責任」維度的算法。
04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這句話恒久遠。
作為短視頻最頭部平臺的抖音,顯然知道其內涵。
自2018年起,抖音就率先推出時間鎖功能,由此成為行業首家推出防沉迷模式的平臺。
同年7月,抖音啟動「向日葵計劃」,在審核、產品、內容等多個層面推出10項措施,并率先在業內推出青少年模式實驗版,用戶還沒法進行充值、打賞等操作。
2019年3月,抖音再次對青少年模式進行升級,青少年用戶在推薦首頁,只能瀏覽由青少年內容團隊精選出的內容。
這以一己之力,帶動了行業標準的成型與提升。
自2019年起,國內各大視頻APP紛紛推出青少年模式,用戶每日首次啟動應用時系統彈窗提示,進入該模式后用戶使用時段受限,且只能訪問專屬內容池,已成為「標配」。
「標配」不能淪為花架子式「標榜」:如果憑著跳轉賬號、卸載重裝、密碼自動記錄等就可以輕易繞開,如果專屬內容池質量依舊低下,那就發揮不了短視頻的教化意義,還會形同虛設。
2020年,抖音青少年模式兩次升級,并上線了「青少年守護官」產品功能。今年5月,抖音發布史上最嚴青少年模式,14歲以下實名用戶將直接進入。
這次明確14歲以下實名認證用戶全部進入青少年模式,未來新注冊的用戶也將直接進入,是又一次升級。
時至今日,抖音已建立起覆蓋內容過濾、隱私保護、消費保護、投訴處理等方面的全方位未成年人保護機制,可以說是為短視頻直播行業做了高標準示范。
這彰顯的價值取向就是四個字:流量向善。
事實上,在短視頻青少年保護問題上,之前并沒有可以參考的「國際案例」。
現在看,中國互聯網公司在這方面已然走在了前面。
05
在推動青少年合理使用手機上,查缺補漏,升級「未?!?,是平臺應盡之責。
也要看到,再高超的技術,都有可能被人破解,再嚴密的防御系統,都得靠「人」在末端的執行。
本質上,未成年人和手機、互聯網的關聯,不只是個行業問題,也是個社會問題;不只是個技術問題,也是個教育問題——它是個系統工程,需要平臺、監管部門、家長、學校等在各盡己責的基礎上協同共治。
讓孩子跟互聯網絕緣,并不現實——他們生來就是「互聯網原住民」。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下設的英諾森提研究辦公室就認為,數字技術的使用與兒童的心理健康之間的關系呈U形——適量使用是有益的,根本不使用或極端使用,可能是有害的。
孩子和互聯網,利弊也得看能否把握好「適量使用」的度。
如今,抖音的「最嚴」約束舉措,相當于把監督的接力棒交到了家長手上。
對很多家長而言,身處孩子使用手機「第一現場」的他們,理應做好示范與監督。
比如,以身作則地多放下手機,以在日常陪伴為匙,將孩子從各類網絡沉迷中拽出來,也培育其更廣泛的興趣愛好,培養其自我管理能力與判斷力。
最起碼的,別把自己賬號給了孩子。
在防治孩子網絡沉迷問題上,誰都不能是「稻草人」——平臺不能是,家長也不能是。
畢竟,在保護孩子面前,沒有誰是局外人。
作者:佘宗明
本文由 @數字力場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少年時期正處于三觀的形成期,需要及其重視
抖音在對于青少年保護這一方面做的還是很好的,值得推廣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