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假不出行,你會焦慮么?

1 評論 6633 瀏覽 4 收藏 12 分鐘

編輯導讀:國慶長假就要來了,你準備出門旅游嗎?好像假期不旅游就覺得缺了點什么,實際上是受了消費主義文化的影響。本文作者對此進行了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不知為什么,每逢放長假,只要沒有旅行計劃,就跟欠人錢一樣,又是焦慮又是羞愧。但凡莫名其妙的感覺,多半是外部植入的「思想」在偷偷操縱我們的想法。

作為一個「自由」人,咱當然得把這一“未經同意擅闖大腦的思想”揪出來。

一個顯而易見的嫌疑犯是“從眾效應”(社會心理學)。

因為節假日大家都出行,所以不出行的人會感到“從眾壓力”。

這個理由很簡單,但說了等于沒說。大家都排隊時,沒有排隊的人自然會感到壓力,但它并沒有解釋為什么人們最初要去排隊,為什么節假日人們就要舉家出行,又不是大雁南歸。

另一個更有解釋力的觀點是“消費主義文化”。

消費主義這個詞近年被濫用了,它內涵很大,所以我們得說具體點,是消費主義下的“符號消費”在作祟。

簡單來說,就是人們消費,不僅是為了“使用價值”,更多的是為了其“符號價值”——即符號所指代的“意義”——通常是某種身份標簽。

就像中世紀男貴族穿的緊身絲襪,或是金庸小說里丐幫體現地位的布袋,都是一種“身份標簽”。

近幾十年來,旅游業已然被塑造成了中產階級的典型身份標志,跟緊身襪、小布袋是一個玩意。

你崇尚中產,就會下意識模仿中產的生活方式,眼看一年一度的長假將至,如若錯過,豈不是貴族紳士沒穿絲襪、丐幫X袋弟子丟了布袋?能不焦慮么?

那么,符號消費缺席所造成的“身份危機”會是“放假沒有出行計劃就焦慮”的正確答案么?

我認為,這個答案在十年前、五年前甚至兩年前都還說的過去。但這兩年來,社會潮流已然質變。哪怕最遲鈍的人都感覺到,華夏巨船已經從追求“效率”向追求“公平”調頭,社交媒體上對于“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態度從“強調”變成了“抹平”。一個直觀的表現是,如今互聯網上“炫富”的人很少見了。

而消費主義-符號消費生效的基礎恰恰是“強調差異性”,沒有土鱉怎么凸顯高雅,沒有苦役工哪能突出安逸活?但這些不良攀比風近年漸漸消散了。

由此可見,符號消費缺席造成的“身份危機”亦非主因。

那么,造成“長假不旅游就有欠錢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實際上,這個感受本身就給出答案了——欠人錢。

市場經濟有個很詭譎的特點,一旦市場體系之外的“事物”被納入,也會在同時改變該事物的「本質」。

譬如,愛情本與金錢無關,但一旦可以用錢交易,愛情便多了情色,丟了情分。

又比如,興趣愛好。孩子自覺看書,家長一開心,獎了零用錢,孩子就更多看書,家長獎的也更多。孩子因而更熱衷閱讀么?獎勵撤掉后,答案自現。

熱情、愛情、友情,但凡原不屬于「市場經濟」的事物,一旦沾了點銅臭味就變味。那么,我們的節假日——也就是自由時間,掉到大染缸里難道就能獨善其身么?顯然不能。

當然,「時間」在大眾意識形態中發生質變的過程并非一蹴而成。

它萌芽于五百年前,最古老的書面記錄在《論商業與完美的商人》一書中。近二百年前,為美國的國父富蘭克林那句名言“時間就是金錢”所發揚光大。而在我國,這句口號矗立在深圳蛇口工業區,短短四十年間,這句話從略微貶義一夜間成為民眾的人生哲學、致富之光。

成就了金錢,丟失了時間,命運早已標注的代價。

一個人內心接納了“時間就是金錢”后,這個人便也徹底“失去了時間”

今天的生產-消費關系中,時間既是工作者的生產力(我們常說“利用”時間),又是工作者的勞動成果,我們常羨慕“財富自由”,潛臺詞是,財富才配得上真正的休閑(不用顧忌時間)。

在這種生產-消費關系中,所有人都會自然而然的認為,假期的自由時間是自己的血汗勞動所“賺得”的成果,是一件私人財富。因此,我們必須享用它——然而,時間無法儲存,你“用”或“不用”,它都在流失。

這便是我們放長假沒有出行安排會產生焦慮感的根源——我們辜負了時間所指代的私人財富。它像冰激凌一樣在不斷融化,若不及時舔舐,反倒會弄臟衣服。你不去“自由支配時間”,自由時間反倒成了你的負擔。

這就與“閑暇”的內涵產生內在沖突。

所謂“閑暇”,就是不用顧忌怎么使用時間——而你卻一定要給自己安排點什么才覺得“沒有虛度”,這本身就是一種“顧忌”。

就我們真實體驗來說,的確不少人直言“放假比工作還累”,出去也不爽,不出去也不爽。

至此,我們已經鎖定“虛度假期產生焦慮”的根源了,它既不是因為社會從眾效應,也不是因為符號消費(中產階級)“身份確認”的需要,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市場經濟體系把“時間”也納入其中,改變了時間的本質,以至于市場體系內的所有人從此“失去了時間”。

或者說,失去了應對「自由時間」的能力。

就像以前有些監獄里的囚犯,哨響后才允許如廁,以至于出獄后沒有哨聲就不會尿尿。

剖析至此,戳穿了魔術背后的把戲,相信“假日焦慮癥”也得到極大的緩解。

如果你依然感到節假日沒有出行計劃會有那么點不自在,那我給你一個「合理化」的理由吧——疫情仍在,沒事別瞎湊熱鬧。

當然,就像一個「被制度化」的囚犯起初無法適應“自由民的生活”,如果一個人剛剛頓悟了市場體系中的“時間悖論”,剛從「財富化」的假日中釋放出“自由的時間”,一開始也會適應不良。

為此,我分享幾類休閑方式,如果你尚不習慣“自由時光”,需要過渡,亦可參考。

實際上,每個人都經歷過“時間與金錢未掛鉤”時的真正自由時光——在孩童時期。

表面看,那時候的我們與時光和解的方式就是一個勁的玩耍。但實質上,孩童是以游戲的方式探索未知(對于兒童來說)。

在群體嬉戲中學習并理解人與人的關系,在獨自玩耍時融入想象進行“冒險”,在理解并塑造人格的基礎上進行“自我創造”。

相應的,作為成年人,我們也可以選擇——

特別休閑的度過:

比如,可以重溫一些以前看過的優質經典文藝作品(書籍、影視、優質游戲),看看能否從熟悉又陌生的體驗中收獲不同以前的“新發現”。

這個過程不僅輕松愉快,更重要的是,也許你還能清晰的“看到”自身“人格”的變化軌跡,從而更好的認清自身。這是開啟高質量生活的充分必要條件。

同理,你也可以約見許久未見的親友,一起共度假日。從彼此的變化中你也能對自身有更立體的新發現。

略為休閑點的版本:

你也可以用心閱讀一兩本一直想看卻找不到時間看的好書。

不求多,但求質量。閱讀好書的意義,可參考:為什么成功人士都愛讀“閑書”

或嘗試某些一直有興趣卻遲遲未開始的業余愛好,提升下藝術品味、審美水平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甚至也可以在不同文藝形式中做類比,比如,哪首歌像哪幅名畫,小說與記錄片、數學理論與雕刻藝術有哪些共性等等。

在上述活動中都可以積極尋求“共鳴點”,然后停下來反思下這些共鳴瞬間,是觸動了你的哪些思緒。

如果你天性積極上進,我特別推薦一款“高級休閑模式”:

比如,你可以設定一個課題,像是“為什么人們常會自愿做些并不是真的想做的事情?”或者“傳統文化到底是怎么滲透進我們日常生活、思維、決策中?”,都是有意思的課題。

選定課題后,你就可以搜羅并鎖定若干資料、書籍或目標人群,并用假期時間做些實地調研,或是從多元化的資料中將該課題徹底弄明白。

這樣,你不僅對某一主題收獲了更為專業、深刻的認知,更重要的是,你還能從中獲得探索未知領域的實戰經驗。

以上不過是我的些許休閑經驗,拋磚引玉。

你可以作為一種啟發思路,不要給自己的想象力設限,最終目標是擴充主觀世界、探索未知、認清自己。

從庸碌中活出新奇,從尋常中發現新鮮,這才是本事。得此才能,穿著睡衣亦可開啟一場奇妙的旅程。

#專欄作家#

李少加,公眾號:少加點班,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哆M化式運營》作者,“基于用戶視角的用戶養成運營框架”提出者,互聯網商業獨立研究者、運營管理專家。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成因:幾年前:符號消費帶來的身份焦慮
    如今:市場體系外的事物被納入,會改變事物的
    本質,自由時間變成了私人財富,失去了 應對自由時間的能力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