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零售即配戰場,流血中的帝國崛起?

3 評論 8603 瀏覽 6 收藏 16 分鐘

編輯導語:人們對時效性的進一步要求下,用戶需求的服務已從「次日達」到「當日達」再到「小時達」,同城角力的創新與消耗中,哪種才是互聯網零售的終局模式呢?本篇作者對此話題進行了分析描述,一起來看一下。

無論何種形式的零售,核心三板斧無非「人、貨、場」,都是基于其中一種或多種要素的交雜演變。

早期電商發展的石破天驚,即是購物場域的顛覆。小小一塊手機屏幕,便能買遍整個世界的便利感,打破了時空隔閡,這是物流與信息流的同步升級。

當然,人們尋求更完美購物體驗的渴望從不止息。網購雖然品種繁復,但在犧牲身臨其境的購物場景同時,也增加了等待的時間??爝f從天南走到海北,并不能做到閃現。對時效性的進一步要求之下,同城戰場已經成為各路勢力必爭的疆域之一。

與傳統快遞時效相比,客戶需求的服務已從「次日達」到「當日達」再到「小時達」,同城角力的創新與消耗中,哪種才是互聯網零售的終局模式呢?

一、解決「最后一公里」的底層邏輯

首先拆解底層邏輯來解答一個問題,各類商品是如何越送越快的?

可以舉例理解。說到同城時效,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外賣了。手機下單,甚至半小時的時間就能取到。當然,這種「快」是建立在一定基礎之上的。首先,取貨點和收貨點距離要相近;其次,要有能夠即時響應的運力。這也正是同城即時賽道的激烈比拼戰場。

除卻美團、閃送等騎手送達平臺的眾包運力配送的即時物流模式最為「靈活」。此外O2O的到家模式也是即配大軍中的一員,比如O2O老玩家達達。定位本地即時配送平臺的達達與京東深度合作,同時與零售商和品牌商持續建立密切的伙伴關系;同時「讓分鐘級配送成為常態」的阿里系蜂鳥即配也是攪局力量。

此外,倉配模式也被討論良久。店倉合一的盒馬,還有押寶前置倉的玩家,比如今年先后上市的每日優鮮、叮咚買菜。前置倉的市場定位,是大型超市與便利店之間的市場空白,千方百計地以多建倉、縮短配送半徑的代價來 「接近用戶」

問題是,當用戶所需所想的物品種類多樣化、甚至想要「無限貨架」,在周圍可觸及半徑內,又有多少能快速響應的可能呢?不妨再從身邊想起。多元貨品選擇下,網購時速視角首先想到的應該是京東物流的迅速。為什么種類繁多的商品會做到隔日達?

很明顯,送得快的條件之一就是離得近。面對捉摸不定的消費者,只有密集建倉,才能在「概率」上做到接近。

截至2021年6月30日,京東物流運營約1200個倉庫,倉儲網絡總管理面積約2300萬平米(包含云倉生態平臺的云倉管理面積)。建倉成本之重,也給京東物流帶來了難以擺脫的虧損命運。

但收獲的是用戶體驗的回報,正是密集的網點,繁復的運力,廣闊的倉儲空間,這才使得時間大幅度縮短。

倉配、網絡快遞、即時配送的鏈條不同,對比之下不難看出,即時配送以平臺運力方式能擁有較短的環節與較高的效率,并單配送的有利于提高區域訂單配送效率,實現運力利用的最大化;但網絡化快遞時效性缺失,豐富度層面自然是最佳;倉配模式最「重」,服務品質、時效高,但也加大了運營成本。

互聯網零售即配戰場,流血中的帝國崛起?

即時配送與倉配無疑是互聯網零售快捷化的兩個方式。那么一小時達甚至半小時達的即配賽道,是否能通過數字化改造供應鏈帶來更好的互聯網零售體驗呢?

二、履約費用大山何越?

兩種方式的對比表現如何,拆解如下:

1. 即時配送

中國的即時配送市場始于2008年前后,起點是餐飲外賣,2014年前后經歷了高速增長期。2017年開始,即時配送嫁接零售、個人物品等新的品類,逐漸成為同城時效配送的基礎設施。

互聯網零售即配戰場,流血中的帝國崛起?

時效高了,對應的成本也相對較高。當下即時配送的成本遠高于長距離運輸的加盟制快遞。原因很簡單,即時物流難以實現長距離快遞的規模效益,無法省去邊際成本。

以「即時速運第一股」達達集團為例,其達達快送通過眾包模式,為即時配送合理匹配運力。2020年達達快送配送服務產生的收入占比達到75.8%。公司單筆營收5.43 元,騎手成本3.92元,占比為72.3%,單筆毛利0.96元,毛利率為17.7%。

但即時配送賽道可謂人才濟濟:依托外賣服務護城河的美團、蜂鳥,以快遞心智鏈條延伸到同城業務的順豐,強調配送品質的閃送……

本就「微微利」,內卷之下又不得不燒錢打磨存在感,加強營銷、研發、管理費用……疊加之下自然難免虧損。2020年全年,達達集團虧損17億元。目前也鮮有玩家宣告盈利。

互聯網零售即配戰場,流血中的帝國崛起?

2. 倉配模式

聚焦倉配模式,以生鮮配送為例再恰當不過,畢竟同城即配中沒有什么品類比生鮮對速度的要求更為「急迫」,其倉儲損耗的特性,便注定了傳統B2C電商市場的「失靈」。先看前置倉模式:前置倉電商是指將生鮮、快消品直接存儲運營在社區周邊密集構建的前置倉中(一般為3公里內),由騎手負責最后一公里配送的電商模式。

與即時配送模式相似,前置倉模式最大的詬病之處即在于,配送成本方面規模效應太差。

履約費用高企,對企業盈利削弱程度較大。平安證券在針對前置倉電商業態的研報中指出,生鮮品類毛利低、配送成本規模效應較弱,因此前置倉企業盈利能力天然較弱。

互聯網零售即配戰場,流血中的帝國崛起?

新零售龍頭盒馬曾經以「盒馬小站」試水前置倉模式,之后不久就全面關停。

2020年接受媒體采訪時,盒馬總裁侯毅從毛利率、客單價、損耗率和配送成本等角度出發,表示「前置倉沒有未來」、「是做給VC看的模式」、「生鮮電商語境下的偽命題」,因此目前的盒馬選擇的是店倉到家模式。

再看店倉到家模式。以盒馬為例,其思路是改造門店,店倉合一,提供「到店+到家」的全渠道的商品和服務。

當然,店倉到家并不完美。租金高企之外,門店配送有多重「硬傷」,比如高峰期的人力調度困難,系統、管理和經驗的數字化基礎也至關重要,還需要線上和倉庫商品庫存同步的電商交易系統支撐。且存在無可避免的發展瓶頸。

對比之下,前置倉能實現商品庫存到庫位都精準定位的倉庫管理系統,更方便揀貨員揀貨、補貨效力提升。此外,前置倉優勢在于網點更密集,配送速度更快,選址要求低、能夠更加密集的覆蓋用戶。

根據CIC咨詢公司數據(叮咚買菜招股書),2020年生鮮電商規模1288億,其中平臺型規模703億,自營型585億(前置倉308億,店倉到家277億)。生鮮領域中,前置倉模式規模稍大。

三、破局互聯網零售新戰場

當然,高企履約費用之下,沒有玩家不想掙脫虧損的泥潭。降本增效是成長必答題。

互聯網零售即配戰場,流血中的帝國崛起?

提升用戶體驗、夯實技術基礎構建供應鏈護城河之外,想要破局,就必須構建自身商業邏輯下的生態閉環。各巨頭深諳此道,紛紛在戰略層面上落子不斷。

最有野心的,當然是本地生活「超級平臺」美團。沒有邊界的美團在筆者看來是即配賽道中最有實力與野望的玩家。當前美團外賣日均單量為2780 萬單,每位用戶年均交易筆數在28.1 筆,本地生活的充裕流量也為其戰略帶來更大可能。

西南證券分析,美團超級平臺戰略的核心是流量池的擴大和形成閉環,從而控制本地生活服務相關的流量分發,從而對內以低獲客成本反哺新業務,對外形成壁壘對單一業務線公司形成降維打擊。

9月8日,2021美團閃購數字零售大會召開。會上,美團做出判斷:

未來五年,即時到家服務會成為主流消費方式,即時零售市場規模到時有望達到1萬億,交易用戶規模也會達到5億。屆時1萬億的即時零售市場規模中,美團閃購將占據4000億。

聽上去像是大話,但梳理過去,美團從2013年10月11日開始第1份外賣,到2021年6月7日已經達到1天5000萬單。外賣帶來的即配高壁壘,使得「閃購」的夢想似乎不再是夢想。

據悉,目前美團閃購已有超過50萬家散店,以及超過400家便利店。這些便利店能提供2000-5000SKU,店均日交易額達到一萬四千元。這個邏輯下,把美團看做是線下版「淘寶」,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達達集團的京東到家也提出了「微距電商」的概念。指出應對消費者對即時消費全客群、全地域、全品類、全訴求、全場景、全天候、全渠道、全觸點、全服務、全速達的需求,越來越「快」的微距電商的時代已經到來。

互聯網零售即配戰場,流血中的帝國崛起?

達達認為,從行業和全社會的角度,即時零售的社會價值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 通過連接線上和線下場景,提升從數字經濟到實體經濟全渠道生產要素的匹配效率;
  2. 優化了從消費端到產業端全鏈路的成本和效率;
  3. 通過數字化轉型等技術服務,給包含大量中小企業在內的線下實體零售帶來數智化升級支撐。

達達集團創始人蒯佳祺表示:

中國電商快速發展了20年,涌現了非常多優秀的企業,但加起來也只占到零售總額的20%,而80%依然發生在線下。即時零售,以及零售的本地電商化將是我們最大的歷史機遇。

背靠京東,深耕多年,達達的實力也不容小覷。相比于即配玩家們的追求規模,而需要「直面用戶」的倉配模式的玩家們目前則更看重「質量」

無論是叮咚買菜、每日優鮮還是盒馬,其戰略方向本質是相似的:一方面著眼于擴大會員規模增單量,提升會員粘性;另一方面狠抓供應鏈,加大預制半成品建設,推出自有品牌,以提升毛利率。

互聯網零售即配戰場,流血中的帝國崛起?

四、結語

總結而言,新零售市場的發展,拓寬了即時物流的邊界,即配的需求場景也趨向多元化,將成為互聯網零售的下一個機會。

但綜上分析,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代價之下,盈利是如此艱難。爆發式增長背后的蹣跚之姿又能維持多久?盈利緊箍咒下的戰略轉向同樣值得思考。

萬物到家、體驗升級的大潮流下,購物會越來越「快」。群雄逐鹿,必將發生一場變革之戰。顯然,「流血」之中,將會有行業「帝國」崛起,讓我們拭目以待。

#專欄作家#

于盛梅,微信公眾號:果膠商業觀察,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關注營銷領域,產品生態觀察者,商業模式評論家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總之越來越朝著便民的方向發展~

    來自江蘇 回復
  2. “新零售市場的發展,拓寬了即時物流的邊界,即配的需求場景也趨向多元化,將成為互聯網零售的下一個機會?!辟澩?,是機會也是新挑戰

    來自福建 回復
  3. 樓主對這些商家分析的很現實,主要就是說怎樣以最快的速度把東西放到客戶手中,才是各個商家相互競爭的關鍵因素。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