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社區?這是我做社區一年的答案

16 評論 8410 瀏覽 56 收藏 15 分鐘

編輯導語:什么是社區?相信社區對于我們來說并不陌生,但是對于社區的理解每個人都有所不同。本篇作者就結合自己的工作經歷,從社區的特征是什么、社區的本質是什么、社區與社交、社群的區別是什么三個角度出發,進行了解讀,一起來看一下吧。

社區對于我們來說并不陌生,目前在移動端以兩種形態存在,一種是社區是作為產品的主體,聚攏同類人交流,比如知乎、酷安,另外一種是社區是產品的子模塊,供自己用戶交流,比如 Keep 社區。

而對于什么是社區,有人說是論壇,隨著貓撲、天涯等衰落早已成為了歷史,有人說是內容平臺,類似做編輯,將內容做成專題,在某個曝光位展示給用戶即可。

但經過這一年的思考,在我看來,社區是一個基于某個點交流互動并持續產生內容的空間,簡稱同好互動空間。

這個點,可以是興趣點,比如游泳、哈利波特;也可以是目的點,比如求職、租房等。

基于這個點,同類人留在了這個空間,傾聽別人的聲音(多數)和發出自己的聲音(少數),同時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人(關系),自然能沉淀用戶的關系鏈,讓用戶與產品之間增加更多情感連接,從而提升黏性。

這里的「這個點」,是人們來到這個社區的最初動機,也是社區對于自我的定位。比如想到虎撲,大家自然會想到籃球、運動,而想到豆瓣,大家自然脫口而出的是讀書、電影。

這個點背后更多是用戶想尋求的情感共鳴。就我個人而言,上知乎尋求答案時,遇到心里認同(包括拓展認知),一般都會點贊同,但如果不認可(包括覺得文章很水),一般點反對。

PS:文末有這篇文章目錄的思維導圖,可以保存下來,然后再閱讀~

一、社區的特征是什么

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社區是一個社會群體組織單位。那么個人作為一個角色,觀點容易受到集體影響,從而給出非客觀的答案。比如你看完某部電影,覺得還不錯,在豆瓣上看到很多人評價為爛片,但當你向朋友推薦時,會不自覺說這部片子是爛片。

這種群體意識,即集體人格,是社區最典型的特征。正如梁寧在《梁寧產品思維三十講》分享過,群體是角色的聚集,集體人格就是這堆角色的共性,比如類似觀念、共同記憶。

那么集體人格是怎么形成的呢?

如果我們在同一個文化場景中,比如童年時在一個院子生活過,曾經在同一個單位里,被反復灌輸一些觀念,不管是通過訓練還是壓力的方式,最后我們都被共同催眠了,然后會有相似的觀念,有了共同的樣子,這就是集體人格。比如湖南人有湖南人的樣子,東北人有東北人的特點。

即使有人想標新立異,炫耀自己的與眾不同,獲得別人的尊重,但為了留在有歸屬感的社區,那么他會犧牲一定的獨特性,鉆進社區里面,表現出一定的集體行為。

隨著時間的推移,集體意識會沉淀出有利于社區長期利好發展的文化。

那么什么是文化?

王東岳老師對此的定義,人類面對其生存環境和生存條件,所產生的一系列謀生行為和思想體系,通俗來說就是人類的基本謀生行為體系就叫文化,這是文化的本源和根脈。人類的一切生存行為都叫文化生存,這才能感知到文化的力量所在。

此外,《語言的誕生:人類最偉大發明的故事》稱為,文化是關于社會角色、價值觀和社群共享的生存方式的隱性知識和公開實踐。

基于上述,我認為在社區里,文化是達成共識的規則,由社區官方人員與早期用戶共同創造,經過一輪輪的篩選,獲得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同,形成共識,促成了社區氛圍。

最出名就是社區的暗文化,俗稱梗,從貓撲的「233」到知乎的「謝邀」,再到虎撲「JRs」,還有某網站的「好人一生平安」……

但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影響力的內容社區,才會出現獨特的梗。

之前為了讓自己負責的社區形成氛圍,我特意收集了抖音火熱的梗,比如「希望你不要不識抬舉」、「勇敢牛?!?,隨后安排兼職利用馬甲號將這些梗在社區內容進行鋪設, 最終的結果與預期完全相反,不僅社區的評論互動數據沒有一點增長,反而還被核心用戶吐槽這些評論是騷擾。

對于這個問題,我困惑了很久。某天在 B 站觀看關注某個 up 主的視頻時,瀏覽評論一些聊得火熱的梗, get 到后不由得會心一笑,隨后也加入斗梗的討論中。對此,我初步結論是只有影響力的內容產品,才會在自己的粉絲圈形成亞文化或梗,進而形成氛圍。

為了驗證這個結論,我特意找了小約翰可汗在西瓜視頻、B 站等平臺的視頻賬號,發現這些賬號的同一視頻在不同平臺形成不同的梗,比如小約翰可汗在西瓜視頻的梗更多是新恒結衣,而在 B 站更為人所知的是通遼殿下可汗,也就是說,梗是用戶認可產品后,自發生產和傳播。

二、社區的本質是什么

正如李少加在《進化式運營》所言,UGC平臺的價值基礎是為?們提供?個「表達自我」的線上虛擬空間,通過內容來找到同類,進而找到存在感、認同感、尊重,甚至自我實現。

社區最后歸于人性的尊重跟自我實現需求。人們上來社區,要么追求認同,要么解決問題。前者占大多數,因為大部分的問題,人們心里都想看看有多少人有同樣的想法。

為什么呢?

社交是人與人打交道,每個人都會基于角色進行交流,甚至對于最親密的另一半,都會帶上面具。 或許只有夜深人靜或自己非常信任的人面前,他才會脫下面具,展示真實的自我。

而社區就可以讓脫下面具的人展示真實的自我。比如知乎最熱的失業話題:27歲的人生到底有多無力?

回答這個回答的,多半是剛好處于這個年齡段,或過了這個年齡段,回答自己是怎么度過的。而消費或評論這些內容的用戶,也是這個年齡階層。

這使得他們可能有共同的感受,像是在人海茫茫中尋找到知音,進而卸下自己的偽裝,展示出自己的焦慮以及無奈,這無形中使得他們對社區有了歸屬感。

正因為社區有歸屬感,那么隨著移動時代的到來,會將匱乏人群的需求用社區進行承接。

過去,我一直覺得,隨著移動互聯網的不斷發展,我們僅需要打開微信視頻,就可以跟父母面對面聊天,分享彼此的生活趣事。

但真的是這樣嗎?

今年過年的時候,我看了一下父母的微信,微信好友就 100 個左右,絕大多數還是不咸不淡的人,聊天列表的第十位好友的最近聊天時間停留在幾個月前,而朋友圈的動態,一天可能更新不到 10 條,他們很難通過社交渠道獲取充足的有價值信息。

這種人群,就是梁寧所說的 「匱乏人群」,他們微信好友平均不到 130 人,渴望與人交流與分享,但礙于各種原因,很多時候都找不到聊天對象。對于他們而言,如果有一個 App 不停地給他發信息,告訴他什么東西有趣、發生了什么事,對他來講可能不是騷擾,而是關懷。

正是如此,他們對抖音、快手等短視頻應用的推送非常喜歡,而且也喜歡在留言區說出自己的心聲,比如讓人給他點個贊,好讓他知道有人關心著他。

三、社區與社交、社群的區別是什么

1. 社區與社交的區別

提到社區,就不得不提出社交。它們基本元素很像,都是人與內容。但區別在于社交更側重人,而社區更側重于內容。

在社交中,我們通過內容打造出一個符合自身需求的人設,比如我微信好友格半在朋友圈發手賬復盤、與粉絲互動的截圖等,都是為了打造出一個平易近人的手賬達人,而其他用戶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為了消費這些內容,而是借由這些內容去聯系這個人設。在這個過程中,與人聯系是主線任務,而內容只是打輔助。

而社區中,當內容產生后,其他用戶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消費這些內容,來滿足自己的需求,這時候要與人建立聯系,也只是為了基于某個興趣點或目的進行更深入的探討,比如我當時看了知乎網友雎安對鴻星爾克及其鞋子的評價,讓我產生了購買鴻星爾克鞋子的想法,但擔心鞋子尺碼買大了,所以就私聊她問清楚。在這個過程中,與內容建立聯系是主線任務,而與人聯系是打輔助。

所以,在社交產品里人是關系鏈的節點,像是 「用戶A—用戶B—用戶C」,而社區產品里內容才是關系鏈的節點,像是「用戶A—內容—用戶B」。

基于此,社交更重視即時性,當自己發送消息后,希望對方即時收到并回復,而對于社區而言,內容的沉淀是最重要的,甚至為了生產者者安心創作優質內容,直接取消私信等功能。

2. 社區與社群的區別

社群雖然作為社交的衍生物,而社群與社區更像,成員都是有共同的愛好或目的,然后進行交流,產生內容。

但對于內容,社群跟社區也有所區別,社群是IM即時通訊工具,傾向于內容的及時性,但不具備沉淀性。

在社群里,最??吹骄褪切畔⒒靵y,也就是群成員發表信息后,但彼此的關注點不同,隨著信息數量越多越多,容易給其他群成員造成 「參與不是,不參與也不是」的社交壓力,進而選擇了潛水。

而社區是圈子交流,具備沉淀性,傾向于內容的長期價值以及復利價值,也就是當優質內容產生后,感興趣的人可以在幾個月甚至幾年后消費。

正因為如此,社區可以變得開放,興趣點可以百花齊放,每個人都可以在這里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點。比如抖音,有人喜歡看明星,有人喜歡看段子,還有人喜歡看新聞,他們雖然都在抖音活躍,但他們彼此之間都隔絕,這也是所謂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所以,社交社交更多是人基于某種角色進行交流,比如血緣關系的父與子、求學關系的老師與學生。但社區,都是一群臭味相投的人做著共同的事情。比如因為愛好讀書或寫書評,我們會聚攏在豆瓣。

最后,這篇文章比較長,特意為你準備了一張思維導圖,方便你閱讀。

我的最新優質回答可戳這里直達:

《中國互聯網社區的發展史》

 

作者:貓曉豆豆,社區運營,健身進擊中ing,白天工作,晚上碼字。微信公眾號:貓曉豆豆,希望與一百萬社區人分享所見所想。

本文由 @貓曉豆豆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只有影響力的內容社區,才會出現獨特的梗??偨Y的挺好

    來自湖北 回復
    1. 謝謝

      來自廣東 回復
  2. 很像講了很多,很像又沒講啥

    回復
    1. 哈哈,是的,只是講了怎么定義社區

      來自廣東 回復
  3. 人們上來社區,要么追求認同,要么解決問題。前者占大多數,因為大部分的問題,人們心里都想看看有多少人有同樣的想法。

    來自廣東 回復
    1. 每個人都不是傻子,只是基于壓力不能說出自己的想法

      來自廣東 回復
  4. 社區是一個基于某個點交流互動并持續產生內容的空間,簡稱同好互動空間。

    來自廣東 回復
    1. 是的,只是我對它的定義

      來自廣東 回復
  5. 樓主好,關于如何讓社區用戶有存在感、價值感、榮譽感,有哪些產品功能和運營策略,這一塊能展開講講嗎,多謝

    來自廣東 回復
    1. 會的,下一篇文章會講到,還在寫

      來自廣東 回復
  6. 找到是什么把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就是關鍵了。一個社區除了要有一定的社區文化,社區管理也非常重要。

    來自香港 回復
    1. 社區管理屬于社區文化的一環

      來自廣東 回復
  7. 作者就社區講得很透徹,很適合剛做社區或者準備做社區的小白碼住看看。

    來自廣東 回復
    1. 沒有啦,你更棒

      來自廣東 回復
  8. 在我看來社區的文化和氛圍真的挺重要的,決定了很多人的去留呀…

    來自廣東 回復
    1. 是的,這是最核心的部分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