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特「務農」,叫板PDD
編輯導讀:說到助農的電商平臺,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拼多多。的確,拼多多在下沉市場的成績有目共睹?,F在類似的平臺越來越多,淘特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作者對此進行了分析,與你分享。
對城市中心論持保留意見的學者,一直在資源配置的合理性上喋喋不休。大城市先進性越強,集合度越高,也意味對周邊城市的整合、輻射和吸納。
整合和輻射都是正面效應,但吸納有時是沒辦法的。勞動力和資金外流是書面報告中的標準表述,換個接地氣的說法,果園里的果子被摘下來,最盤亮條順的那批也到了中心城市消費者的飯桌上。
在維托爾德《嬗變的大都市》里,同一緯度上跨越東西的C位城市和小城市在消費供給有著本質差距,居民對一個城市的「物質依賴和精神感受」也由此產生鴻溝。
就拿農產品來說,最大的需求本來也不在一二線。下沉市場人口占了七成,而對應各省市區發布的《國民經濟運行綜述》中的「零售業商品銷售總額」指標畫個圖,下沉消費零售市場也占了全國總市場的48.8%,快半壁江山了。
圖源:MSC咨詢
再有一點,中心城市的消費升級喊了許多年,也陸續完成了布局迭代。那下沉市場的消費者呢,消費結構的升級浪潮也應該惠及他們的餐桌。
尤其當互聯網平臺隨風而動時,上一階段在農產品流通中持有的分銷商身份應當被延展,一個上行至農產品上游生產、運輸、分銷等多個環節的供應鏈革命者應該崛起。
而這其中,無論淘特、拼多多還是京喜,都是繞不過去的觀察樣本。
01「貴族水果」擺上小鎮青年的餐桌
互聯網巨頭齊齊下場帶來的顯著變化是,縣域消費者的餐桌已經迎來了升級換代。
「葡萄中的愛馬仕」陽光玫瑰,在盒馬的1KG售價超過了45元。這個定價幾乎截斷了下沉市場消費者。而在淘特每周百萬單官方補貼等福利舉措下,湖北宜昌產地直供的18度甜的陽光玫瑰葡萄以2斤14.9元的價格,走上了小鎮青年的餐桌。
「車厘子自由」口號中的主角,每年漂洋過海來的智利3J品種500g單價在40元到80元之間,但在淘特生鮮直營店里,「3斤僅28」、「5斤僅52」,一顆山東煙臺大櫻桃有了樸素的價格。即使是月收入兩三千,買來嘗鮮也不會太奢侈。
不止是陽光玫瑰和車厘子,從淘特最近發布的“助農半年報”來看,海南三亞芒果、山東煙臺大櫻桃、甘肅民勤蜜瓜、湖北宜昌陽光玫瑰葡萄、臺州三門梭子蟹、四川會理石榴、遼寧盤錦大米、江西尋烏獼猴桃等時令水果都出現了淘特的熱銷名單里,這既讓縣域消費者對部分產地區域品牌建立了消費心智,也讓淘特成為小鎮青年嘗新嘗鮮的主流通道之一。
事實上,淘特在今年3月宣布全面升級后,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淘特事業部總經理汪海提到,淘特將打造全品類直供體系,持續補貼剛需日用消費品,同時從物流和供應鏈方面切入,正式發力農業,此舉一度被外界解讀為殺入拼多多腹地的信號。
淘特用大架勢來做農產品這塊,很明顯是在向拼多多叫板。就拿果品來說,水果拼團是其最早發跡的地方,生鮮品類一度為其拿下基本盤,而淘特在農產品上發力,也是想要和對手正面較量。
不過拼多多從五環外發家,早期建立的就是「低價」的用戶心智。淘特要想打這一點,無非兩條路子:要么同樣產品更便宜,要么同等價位品質、服務更好。
淘特兩頭都在做。一方面產地直供模式助農,通過省去庫存、物流、分銷等中間環節降低成本,平臺自己也投入補貼來「降低價格」,另一方面推出「壞果包賠、極速退款」等特色服務,提升消費者的體驗。
02?擁有后發優勢的淘特
不過,做農產品這件事兒,出發點不同,路徑和節奏也不一樣。
拼多多的CEO陳磊一直強調農業是戰略重點,要把拼多多打造成全球最大的農產品零售平臺,財報數據也證實了其對該路線的堅持:受疫情消費影響,農產品及農副產品成為拼多多增長最快的品類。僅2020年,平臺來自農(副)產品的成交額就達到2700億元,規模同比翻倍,占全年成交額的16.2%,而行業的平均占比僅為3%。
在下沉市場,做農產品,拼多多是先發者。他們最早發掘培育了用戶,但如今后來者疾跑,五環外的爭奪戰才剛剛打響。
淘特當前直供體系的核心是三盤貨,工廠直供、農產品直供和品牌直供,即從日用百貨,拓展到吃、穿、用多個品類。起初沒有直接猛火攻農產品,后來轉向于此,是因為發現消費者總是在淘特上搜索平臺上沒有的商品比如農產品。
如果淘特要做農產品,觸及最廣泛的人群,用戶勢必要與拼多多形成重疊。可以佐證的數據是,QuestMobile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6月,淘特用戶中78%與拼多多相重合。
畢竟下沉市場野蠻,消費者也熟悉紅包、補貼等玩法,常用的營銷方式也快走到盡頭,光靠低價沒法保持領先優勢。如果后來者用「低價+服務」一起出招,還是能撕開一道口子的。
在這個點上,汪海的看法是,「先發優勢不是競爭壁壘,規模也不是壁壘,消費者的體驗才是壁壘。這是我們未來要重點投入的,會有很多新動作。我們要保證特價版上的消費者一年至少買過一次農產品,并且有好的消費體驗?!?/p>
這套服務和體驗,就是阿里已經搭建好的電商基礎設施,包括物流、支付、供應鏈反應速度的全面構建,這是淘特的核心優勢,也讓其具備了后發先至的趨勢。
而從最近互聯互通的趨勢來看,發展迅猛的淘特可能會是最大的利好方之一。最近,淘特已經宣布上線微信掃碼付的消息。雖然目前淘特并非和微信支付直連,而是通過和微信有合作關系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合作,實現與微信的互聯互通。但未來隨著阿里和騰訊之間壁壘的打破,淘特能夠在微信體系里的作為就更多。汪海說,「平臺間如果能夠互聯互通,肯定會帶來新的改革紅利。我們相信互聯互通背景下淘特直連微信支付也不會太遠?!?/p>
如果淘特小程序成功上線,勢必與這些電商平臺尤其是拼多多,在微信生態內產生直接競爭,這也意味著淘特不到兩年直追拼多多的進程會進一步加速。
03?為什么要做產地直供?
那么農民的實際痛點在哪里?我們從供應鏈上游一一拆解。
舉個例子,用戶在鏡頭里看到一個即將成熟的芒果時,你可能不知道它還要經歷采摘、清洗、分揀、入倉、包裝的過程,這些是需要在原產地附近完成的「最先一公里」的問題。等分裝完成后開始進入大眾認知意義上的流通環節,包括運輸、裝卸、搬運、儲存和加工配送等,后面才解決的是流通成本的問題。
淘特的做法是,依托阿里巴巴供應鏈體系的5大產地倉和遍布全國各城市的銷地倉,以及天貓、淘寶、淘特、盒馬等線上線下零售渠道,構建了一個龐大的數字化倉配矩陣和分銷網絡。
從「最先一公里的出村」來看,品控分揀如果讓依靠純人力要累死的,數字化的介入就很必要。以廣西和云南兩倉來舉例,產地倉的數字化中控室內,室內光電分選機能夠檢測每顆水果的酸甜度、果面光潔度,是否有霉斑、劃痕等,也能精確計算果徑到毫米,重量精確到0.5克。這直接提升了農產品在收貨時的加工分級水平,在源頭上實現了食材甄選和數字化品控質量,也能提高分銷效率,降低損耗和成本。
從「最后的產品進城」來看,流通成本這個老大難問題也能被化解。農業部的報告數據稱,我國農產品流通成本一般占總成本的40%左右,其中鮮活產品及果蔬產品要占60%以上,而國外發達國家物流成本一般控制在10%左右。經過層層流轉和多個節點加價率高,每一個環節因為勞動、投入、損耗等要加價30%到50%左右。
而阿里供應鏈體系下,覆蓋全國28省份900多個縣域物流共配中心與遍布全國各城市的銷地倉,能夠保證來自全國8000多個鄉鎮的原產地農產品被「送出去」。這條“產-供-運-銷”的數字化鏈路,可以降低6%-9%的流通損耗,不僅讓前端果農定產保收入,提升供給競爭力,還能讓更多消費者享受原產地平價好食材。
總結來看,這套產地直供模式的優勢有三:直接向農戶,砍掉部分總銷、分銷,避免加價,二是源頭品控提升產品品質,三是加速流通率,減少庫存縮短流通周期。這就是前面提到的打下「極致性價比」的基礎。
該模式還有一個隱藏的優越性,就是互聯網公司基于大數據能夠發揮的預判和前瞻性。C2M的柔性供應鏈原理就在于此。產地直供直連消費者和上游生產者后,供需兩端實現了高效匹配,以銷定產成為可能。淘特可以基于數據規?;劓i定用戶需求,反向引導不同產地的農民生產,這既解決了農民庫存問題,也能讓「溢價收購」成為常態。
農民此前的痛點也在這里,由于當前缺乏全國性農產品統計平臺和菜市場實時價格,絕大多數分散的農戶對下游市場的動態變化是未知的,而產地直供解決了一個最樸素的問題,農民終于知道種什么能賺錢了。
04?當年輕人開始回鄉務農
一個可預判的趨勢是,當農產品源頭達成了標準化、智能化,品質穩定趨于常態化,流通環節大規模簡化后,農產品的品牌化就有了一定的可實現基礎。
而當這種品牌化發展到一定程度,即擁有了低線城市爆發新銳農產品區域品牌的機遇,也帶來了深入改造和振興當地農業發展,促成人才和資金大面積回流的可能。
入選淘特豐收節,從400個優選產地直供800萬款生鮮特產美食中脫穎而出的江西尋烏獼猴桃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過去,當地果農在收購價上很難有話語權,也擔心果子熟了沒銷路爛在地里,淘特進駐后,收購價比果販子高了10%,并且在平臺的流量漫灌和普惠補貼之下,來自全國各自的消費者對「尋烏的獼猴桃」產生了品牌認知。
當地澄江鎮汶口村西山下的果農藍奎緒對媒體坦言,「真的很感謝電商」,和淘特對接后自家果園得到是保姆式的服務,從開店、上新、運營、物流到營銷,這些復雜流程都不用操心,「和其他平臺不同,我只需要做好種植就行」。
效果顯而易見,比如依托阿里體系下菜鳥等物流業務的配合,尋烏當地10斤裝的水果發往全國,物流成本可以降到4元左右?!高@在過去幾乎不可能」。
藍奎緒年輕的兒子藍燁也在2018年大學畢業后回到了家鄉。彼時尋烏縣還沒有摘掉貧困縣的帽子,但藍燁覺得像他這樣玩得轉互聯網和電商的年輕人,能配合父親更好地經營果園。
事實上,尋烏具備良好的水果種植條件。阿里巴巴鄉村特派員、尋烏縣鄉村振興領導小組副組長戈新縣,曾經拿著“測糖儀”去過田壟,這里土壤微酸,晝夜大溫差又大,綜合因素加持下,尋烏獼猴桃的含糖量高達19.3%-20%,遠遠高出普通獼猴桃8%-15%的均值,此前也是臍橙的大規模產地。
當地政府也在2019年找過薇婭等頭部主播帶貨,但備貨先是出了問題,而后對采摘、打包和配送的溫度處理缺乏經驗,大部分果子都爛在了路上,哪怕政府出面賠錢退貨,消費者對當地品牌的信任度直接下降,花了很久才恢復。
而當品質穩定、配送快速、價格低廉這些命中農產品命門的問題被解決,諸如尋烏獼猴桃這條的單品突圍成為經驗可復制的常規路徑時,尋烏打響就不僅僅是一個獼猴桃,還有臍橙等其他更多品類,最終能為當地帶去「水果之鄉」的美名。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回鄉的不僅會有藍燁,當年輕的人才足夠對當地的農產業有信心時,這種價值遠不止于產業帶自身的現代化轉型或升級。
作為農業大國和制造大國的底盤支撐,它的發展關系著零售產業、區域經濟、鄉村振興、社會民生等各個層面,而這種基于供應鏈后勁的綿長有力,才能讓這場革命擲地有聲。
作者:麥可可,監制:吳懟懟
本文由 @吳懟懟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誰還記得農村淘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