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面向未來的協同辦公產品,誰是中國版Notion?

5 評論 9179 瀏覽 23 收藏 11 分鐘

編輯導語:隨著市場環境的發展,用戶對協同辦公產品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工具類軟件Notion的發展便體現了這一需求。不過,在不同環境下,國內協同辦公產品的發展也會更適應國內生態。本篇文章里,作者從Notion出發,對協同辦公產品的發展做了解讀,一起來看一下。

2015年,或許沒有人能預料,當時瀕臨倒閉的知識管理軟件Notion,5年后會成為硅谷最炙手可熱的生產力工具明星之一。

2020年以來,由疫情催化的在線遠程協同辦公熱潮激活了相關的軟件服務市場,美國SaaS行業的興旺發達更是一個有力的底層支撐。Notion在今年10月初完成了2.5億美元C輪融資,最新估值達到103億美元。

這個以筆記協作為基礎功能的生產力工具,只是當下錨定B端的協同辦公產品們的一個縮影。隨著生產習慣不斷革新,被視為能創造下一代Office生態的工具們,正走入新的生長期。

一、估值百億的筆記工具

2013年,80后華人Ivan Zhao創辦的Notion獲得了200萬美元天使輪融資。這個以筆記為基礎,將功能延伸到協同辦公全領域并逐步打造完整生態化平臺的工具,目前已經擁有超2000萬用戶。相比較疫情蔓延的2020年初,其用戶和估值都翻了5倍。

在C端,Notion可能是全球最受年輕人喜愛的工具類軟件之一。TikTok上,Notion話題的視頻播放逼近一億次;它用戶的80%和銷售額的70%來自美國以外,比如其阿拉伯語Facebook群組擁有超五萬名成員;中國也有不少Notion的忠實粉絲,B站上,最早的使用技巧視頻可以追溯到2017年以前。

Notion受年輕人歡迎與疫情帶來的網課和知識管理需求分不開,其漂亮的模板、樂高式的元素組合方式、拖拽級簡單操作等是C端用戶選擇它的核心原因。另外,它的個人版免費,這也是個優勢。

那么,它的商業模式到底是什么?其實,Notion百億估值的核心支撐在于,它是一個“All-in-one workspace”產品——一站式在線工作平臺?;蛘哒f,B端才是Notion的生命動力。

具體而言,Notion = Google docs + Evernote +Onenote+ Trello + Confluence + Github + Wiki + Quip+更多生產力工具,涵蓋筆記文檔、知識任務管理、數據庫、團隊協作、歷史記錄,堪稱協同辦公集大成者,也被視為下一代微軟Office級別的生產力工具。麥當勞、英特爾、Adobe等巨頭都是它的企業用戶。

并且,Notion和眾多工具產品一樣,具有很強的生態建設意識。比爾蓋茨曾經說,當你的平臺上搭建的東西的價值超過了你的產品本身的價值時,你才是真正的平臺。Notion在今年9月9日宣布收購工作流自動化平臺Automate.io,進一步強化To B的一站式工作空間屬性。

在這一層面上,Notion至少有潛力成為下一個Slack或者Zoom。如果它能持續在當前的辦公工具大亂斗中保持領先地位的話。

目前,Notion的直接或者間接競爭對手包括Coda、Almanac、Roam Research、Skiff 、Zapier等等。它們并非都是一站式工作解決方案的擁護者,但都在相近的領域具有不錯的表現,也都收獲了資本的青睞。

Notion看起來既有大而全的愿景,又有小而美的特性,能否收獲市場的長期支持還需要時間驗證。而相較于海對岸協同辦公產品的熱鬧場景,國內市場也并非一片沉寂,中國版Notion會誕生嗎?

二、沒有下一個Notion了

正如前文所述,Notion在國內已經有了一大批種子用戶,但它畢竟不是一個主動全球化的軟件產品,對中文生態也沒有深度適配。

在國內Notion的追隨者中,“我來wolai”在底層邏輯上跟隨了Notion的“block信息塊”思維,打造了類似的產品,并在2020年12月底完成數千萬元融資,彼時它已經擁有五萬多名注冊用戶。

盯上協同的還有更多玩家,比如石墨文檔、阿里旗下企業級協作服務平臺語雀、老牌筆記產品印象筆記也可以算在內,盡管它在C端更廣為人知。

但是,只定位單一工具是對未來發展的限制。我來wolai創始人馬銳拉說:“如果你的格局小的話,你對標的就是印象筆記;如果有大格局,你會覺得這是未來的一個新的Office的生態?!?/p>

考慮到Notion都在布局生態,國內的協同辦公市場很可能走向巨頭統治,因為只有它們可以做到生態、技術、資源、銷售能力等全面位居一等水平線。

互聯網企業面臨的共同問題是獲客成本和用戶話語權提升,因此對B端的SaaS產品而言,傳統銷售驅動的方式不再是萬能的,而已以C端用戶量帶動B端品牌建設和銷售、最終獲得更多收入和市場份額,則成為一種破局方法。

于是,優勢自然來到國產協同辦公三巨頭——釘釘、企業微信、飛書一邊。它們直接跨過了Notion在C端的積累階段,依靠背后企業阿里、騰訊、字節跳動各自在國內某一方面占據較大優勢,迅速走上了“All in To B”的道路。

這就意味著,從一開始,巨頭級產品的布局就可以瞄準生態:有大公司背景背書,打開市場更容易。同時在此基礎上,完整的生態服務滿足了很多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即拿即用的需求。如果大客戶有需求,再基于軟件平臺自主定制。

對三巨頭的生態建設而言,某種程度上,與文檔相關的管理協作功能只是它們產品系統中的一個小部分,比如釘釘云文檔、飛書文檔、騰訊文檔。然而,文檔又是協同辦公產品系統中,和即時通訊幾乎同一等級的需求,巨頭選擇深度集成。

釘釘10月13日在2021未來組織大會上發布“釘閃會”,通過文檔連接視頻會議、日程、項目等協作功能補上了云釘一體協作的重要一環。同一天,騰訊宣布進一步打通騰訊會議和騰訊文檔,字節跳動更早就將飛書視頻會議和云文檔綜合成“飛閱會”。

這再次印證,巨頭眼中大而全才是未來,Notion+ZOOM都滿足不了其布局意愿。即使真有中國版Notion出現,它要面對的是幾個一眼望不到邊的龐然大物。

綜合來看,我來wolai、石墨文檔等產品相當于Notion的成長的第一階段,而釘釘、企業微信、飛書至少已經在戰略上試圖吃定協同辦公的終局。小而美亦或是大而全,在這個特殊的市場里,市場地位位居中部、既要效能相仿、又要體量相當的中國版Notion可能并不會出現。

這大概與企業數字化趨勢有關,未來更多中小企業們全面擁抱數字化后,協同辦公服務的土壤才會發生新的化學變化,為彼時的產品們提供養分。

三、結語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

國內外不同的SaaS乃至云服務生態決定了,中國的協同辦公產品發展歷程,將與傳統潮流出現分野,以適應中國的軟件傳統和企業生態發展需求。

但可以預見的是,無論在世界的何方,工具對人和組織始終帶有雙向重塑的意味,因為它帶來了效率的演進,用一種大多數人都能接受的方式,逐步實現了生產方式的辭舊迎新。就像Notion創始人Ivan Zhao所說:“我們塑造了我們的工具,然后我們的工具將塑造我們?!毙问讲⒉灰欢ㄖ匾?,趨勢才是永恒。在這一點上,這也是中國的玩家們要去深思的。

 

本文由 @美股研究社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其實金山辦公也在做這類新格式

    回復
  2. 對筆記工具了解得還是較少,一般都是直接備忘錄……

    來自廣東 回復
  3. 嗯確實,這些軟件也算是正在慢慢強大起來了吧

    來自廣東 回復
  4. 隨著生產習慣不斷革新,被視為能創造下一代Office生態的工具們,正走入新的生長期。

    來自湖北 回復
  5. 石墨啟動再快點就更好了,有時候著急用我還是會先用便簽

    來自浙江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