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書的“月亮背面”

6 評論 2956 瀏覽 6 收藏 15 分鐘

編輯導讀:照片變成“照騙”,只需要加一層濾鏡。而這層濾鏡,最近可坑了很多人。很多人根據小紅書上的絕美圖片到達拍攝地點,卻發現和原圖相差甚遠,白白被騙。本文作者對此進行了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在地-月系統長期的演化過程中,月球被地球的潮汐鎖定,此后,地球上永遠都看不到月亮背面。

2021年了,哪怕是我最直男的朋友,他也知道照片這個東西“看看就好,不能當真”。

“濾鏡”——可以說是顏值時代的默認共識,新世紀的社交潛規則。

饒是如此,最近還是有一群人因為濾鏡而“破防”,把“#我再也不相信小紅書了”之類的話題頂上了各大社交平臺的熱搜榜。

最直觀的原因還是在于趣味性,“買家秀VS賣家秀”的對比梗永遠不過時,我現在看還是想笑。

10月17日,小紅書官方公眾號正式對此事發文道歉,表示將對過度美化筆記等情況進行糾正。

這也讓不太熟悉小紅書的吃瓜群眾多少感到有些奇怪。

畢竟,現如今“濾鏡人人都用”,幾乎每一個要打開前置攝像頭的App都配有美顏功能,“照騙”一詞幾乎都成了日常用語,為什么就你小紅書要出來正式道歉?

01?種草社區的信任危機

商業視角來看,這一問題的答案其實也并不復雜。

因為濾鏡傷害到了小紅書的核心價值:種草。

2021年8月,有消息傳出小紅書已經開始了新一輪的融資,估值超過了100億美元。

作為對比,另一家老牌內容社區知乎,其市值一直在50億美元上下徘徊。

在2021年4月份的那次融資中,有消息稱當時的估值是60億美元左右,短短半年,小紅書的估值又翻了一倍,為什么?

新消費的火爆。

在投資人眼里,“小紅書已經成為了新品牌進入市場推廣的第一步”。

最經典的案例便是與完美日記的互相成就。

2018年2月,完美日記將小紅書作為重點渠道開始運營,彼時的小紅書剛剛引入林允等明星的入駐,聲量暴漲。

數據顯示,2017年6月,小紅書用戶數為5000萬,2018年4月就激增至1億,用戶活躍度接近3000萬。

而完美日記2月份加大在小紅書上的筆記投放,到6月份銷量就來接近5000萬,2018年雙十一當天更是直接成為了第一個破億的彩妝品牌。

一直以來,小紅書都有著“國民種草機”的美譽。

所謂“種草”,其實就是指通過分享推薦某一商品的優秀品質,以激發他人購買欲望的行為。

根據其聯合創始人瞿芳的表述,小紅書便是“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及消費決策入口”。

消費決策,自然需要信任。

濾鏡意味著美化,過度濾鏡意味著過度美化,過度美化意味著虛假,虛假意味著欺詐,欺詐意味著信任倒塌。

信任倒塌,自然就是小紅書商業價值被釜底抽薪了。

這也無怪乎在輿論運營上向來比較佛系的小紅書,這一次會緊急出動,嚴陣以待。

在處理方式上,小紅書表示將嘗試推出景區評分榜、踩坑榜之類的產品,但這顯然是治標不治本的。

當信任基石產生動搖后,看似對沖的踩坑榜也不再有實際意義。

消息傳出后,當即就有網友提出了“兩頭吃錢”的擔憂。

過去,品牌方只需要花錢購買正面的種草內容,現在則多了一項抹黑競爭對手,下架負面消息的“新套餐”。

02?虛榮與真實的死敵

數年前,當產品經理還無比風光的時刻,我那位禿頭的主管老大在閉門會議上對我們那群產品菜鳥傳授心法:

“用戶,是色欲的,虛榮的,貪婪的,嫉妒的!”

當時就給我鎮住了。

后來,看了大衛芬奇的電影才知道,原來老大是直接把“七宗罪”安在了尊貴用戶的頭上。

事實上,知乎傲慢,微博暴怒,拼多多貪婪什么的,都可以找到對應產品。

但我們不能說,我們得說“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傳播知識”、“分享快樂”。

至于設計產品時的幽暗心境,則被隱藏進了月亮背面。

小紅書的月亮背面是什么,用過的一定懂。

嫉妒,虛榮。

這也沒什么好避諱的,某種意義上,這正是小紅書了不起的地方。

倘若一個產品真的能在不越線的前提下滿足人性的陰暗面,那么這款產品的生命力,或許將如同人性的陰暗面一樣基業長青。

但問題是小紅書除了是一個產品之外,它還是一家商業機構,商業化是它的宿命追求。

一直以來,社區產品都遭受著商業化的質疑。

從豆瓣、虎撲到知乎、快手,甚至是微博,或曾經或現在都遭遇過賺錢的困擾。

一開始小紅書的選擇是電商路線,早在2014年的時候小紅書一度all in電商。

它自建倉儲,在海外有20多個倉庫,自建客服,在武漢一個300多人的客服團隊,投入大量人力財力,最終搭建起一套包括采銷、倉儲物流、客服等所有環節的電商鏈條。

但最終由于外部競爭壓力,電商的燒錢屬性以及自身的能力限制(精細化實體經濟運營能力),這條業務始終沒能發展起來,甚至一度在2017年陷入困境。

直到“種草社區”的定位出現并拯救了它。

截至7月,小紅書的平均DAU(日活躍用戶)為7051萬,活用戶約1.48億,從使用時長、啟動次數、粘性分析來看,2021年依然呈明顯的上升趨勢。

用戶構成方面,女性占比達67%,24歲以下用戶占比高達44.99%,中等消費者、中高等消費者總占比高達75.62%,且大都生活在一二線城市中。

再往前看兩年,2019年時小紅書的女性用戶甚至一度高達80%。

那么,搞錢的方式也呼之欲出。

根據《小紅書商業生態》的官方招商文件來看,內容互動(做活動,給曝光)、電商導流(上鏈接)、信息流(博主給自己買流量)等方式為主要變現手段。

透過花里胡哨的表現形式,其最根本的價值就在于用戶瀏覽內容,然后直接購買商品或形成購買預期,構建品牌價值。

單從產品的角度來看,在月亮背面,up主為了虛榮心,為了吸引更多的目光和羨慕,其天然具備持續美化自己生活的動機。

對普通受眾來說,看到更大更美世界的新鮮感,獵奇感,酸酸澀澀的嫉妒感帶來的刺激,則是其反復打開小紅書的重要底層心理。

這一維度上,雙方其實都有著“濾鏡需求”。

而這種心理紅利,朋友圈、抖音、微博、知乎等都曾以不同的面貌吃到過。

但不同的是,小紅書采用了一種“內容即商業本身”高重合模式。

在知乎er努力寫軟廣還被罵的同時,我們的小紅書名媛們創造了一種“這東西絕絕子,買它!”的干脆路線。

其好處便是距離商業最近,變現路徑清晰,內容創作門檻大幅降低。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高綁定帶來的管理(內容造假)難度,將無限走向失控。

信任這種事,一旦出現裂縫,就如同釘入公眾心中的一顆釘子。

此類“濾鏡事件”再出現個兩三次后,用戶在打開小紅書時心態就會越來越倒向“看看就好”。

而這種變化對小紅書的商業價值,無疑是摧毀式的。

03?流量錢燙手

如果是兩年前,寫到這差不多就可以收尾了。

但眼下大風驟起,資本市場關于互聯網企業,尤其是平臺類產品的估值邏輯,也必須跟進更新。

在大方向上,我堅持認為傳統的平臺型互聯網企業,尤其是核心價值在“賺取信息差價”這一領域的企業,其估值上限已經被嚴重壓低了。

有一個共識我們應盡快形成:對傳統互聯網企業來說,打通信息壁壘,降低信息流通成本,是評估該企業商業價值的核心標準。

但在發展過程中,不乏有大量的互聯網企業一手打通了信息流通成本,另一只手又人為地抬高了信息流通成本(如直通車、競價排名等商業設計),進而達成了“增量價值通吃”的效果。

在過去,資本市場是非常認可這個邏輯的,過去十年來互聯網企業的高估值也是建立在這一基礎認知之上:企業固定成本幾乎不變,商業場景確定,規模效應越大,收益就越大,成效也會隨之提高,隨著參與方的營收不斷增大,其利潤就可以被平臺型企業不斷攫取。

這顯然不符合共同富裕所倡導的精神,長此以往,整個商業市場也將形成穩固的頭部效應,有害于全社會的經濟活性。

回到小紅書。

2019年5月,小紅書發布“品牌合作人”新標準,一度引起了博主們的強烈反應。

它一方面提高KOL的準入門檻,一方面要求品牌合作人簽約MCN。如果沒得到品牌合作人的認證并且沒有簽約MCN,KOL將無法發廣告,一旦被平臺發現私接廣告,將有被封號的懲罰。

6月,小紅書再次提高門檻。要求入駐的MCN機構繳納20萬保證金,如果出現旗下博主私下接單、與博主合作關系作假、數據作假作弊等行為,將會被扣除保證金,并中止合作一年。

2020年1月,小紅書又上線了“創作者中心”,具體的要求是,所有博主的推廣內容,都需要報備。

品牌方在創作者中心給博主下單,推廣內容只能獲得50%的流量,如果想要100%的流量,就需要額外加錢。藝人賬號應自行報備,即發布時標明這是一條推廣內容。

如果不報備,被平臺的算法或人工審核識別出是推廣內容,就會被限流。嚴重的會遭遇禁言、封號的處理。

此外,今年開始,小紅書又進一步推出“號店一體”,品牌方可以注冊成為專業號,專業號可以在主業上直接開店。

無論是個人博主還是品牌方,都可以以“競價排名”的方式,購買平臺的流量曝光。

這是一種極為原始且粗暴的商業模式。

7月10日,國家網信辦發布《網絡安全審查辦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掌握超過100萬用戶個人信息的運營者赴國外上市,必須向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申報網絡安全審查。

據報道,小紅書原計劃今年赴美上市,但受到監管影響,IPO暫停。

 

本文由 @財經琦觀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來源公眾號:財經琦觀(ID:cjqiguan),有溫度的商業觀察。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 @財經琦觀 授權發布,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妙啊,把七宗罪加在用戶頭上,這是一個新思路

    回復
  2. 七宗罪哈哈哈哈哈看文章突然被笑到 居然很形象(不是)

    來自福建 回復
  3. 現在也很難去相信小紅書上博主的推薦了,不過小紅書倒還是有一群熱心的姐妹

    來自北京 回復
  4. 是的,我還是喜歡以前的小紅書,不過隨著小紅書越來越火,變成商業化幾乎是必然的事了

    來自北京 回復
  5. 其實說起來,現在幾乎很多人發在網上的東西或多或少都帶了濾鏡,但如果是欺騙性的濾鏡,就是不好的了

    來自廣東 回復
  6. 這篇從小紅書的01 種草社區的信任危機
    02 虛榮與真實的死敵
    03 流量錢燙手
    分析實在是太棒了

    來自河南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