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增萬檔的播客,拿什么吸引Z世代
編輯導語:當「播客」一詞浮現腦海時,你會聯想到什么?第一次聽見這個詞?還是聽朋友或者在信息渠道見過,或早已是播客的聽眾了。那么播客究竟是什么呢,到底是哪些人群在聽播客,以及大家喜歡在哪個app收聽播客和聽些什么類型的播客,以下文章簡單介紹播客的發展,和播客內容如何與主要收聽人群與Z世代共生。一起來看看吧。
當「播客」一詞浮現腦海時,你會聯想到什么?第一次聽見這個詞?還是聽朋友或者在信息渠道見過,或早已是播客的聽眾了。那么播客究竟是什么呢,到底是哪些人群在聽播客,以及大家喜歡在哪個app收聽播客和聽些什么類型的播客,以下文章簡單介紹播客的發展,和播客內容如何與主要收聽人群與Z世代共生??偟膩碚f,是讓他們有參與感和內容共創。
一、播客概況
1. 美國播客已進入成熟期時,中國播客在哪個階段
Podcast 這一詞流行于2004年,Pod + Broadcasting ,凡是基于互聯網而傳播的電臺節目,都可以被叫做播客。播客在美國普及率也相當高,據Edison Research報告指出,接近1.04億的美國人(12歲以上)的經常收聽播客,占美國總人口的1/3以上,并且最常聽的節目類型是喜劇、新聞、真實犯罪、體育以及健康類。
據eMarketer調查指出,2021年中國播客聽眾人數有8560萬人,雖然人數僅次于美國,但是在中國人口的基數僅占6.1%。接下來也會保持2位數的增長,但在2025年增勢放緩,即2021-2024年是中國播客發展的黃金時期。
在國外,播客聽眾主要通過蘋果Podcast和Spotify或RSS訂閱收聽播客。在播客廣告營收上,據美國廣告業務機構IAB發布的美國播客廣告收入調查表示,美國播客廣告營收在2020年已到達8.42億美元的規模,比2019年增長19%,在2021年更是有望破10億美元。
回看國內,中國播客行業的生命周期依然是在成長期,但是2020年和2021年幾乎是播客增長的爆發期。
2020年,即刻旗下推出播客app「小宇宙」,喜馬拉雅和網易云、QQ音樂分別改版新增播客入口,泛用型和垂直型播客平臺開始發力。根據播客搜索引擎Listen Notes統計,2020年新增中文播客節近1萬檔,在2018年和2019年分別是1465和1931檔,增速跟平臺投入力度呈正相關。
2. 播客形式的利與弊
(1)優勢
- 建立信任,通過音頻的形式,建立主播與聽眾的信任感,從而形成粘度更高的互動關系。
- 播客帶來陪伴感,在眼睛無法分神做其他事情的時候,如訪談類像旁聽他人的對話。
- 播客適合品宣:可以通過博客節目很直接找到細分垂類,并且在PodFest China調研中發現有一半聽眾表示內容會影響他們的消費,即在欄目與聽眾建立信任感后,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消費者心智。
(2)劣勢
- 人的注意力有限且短暫,視頻形式比播客更有吸引力。
- 播客內容過界時可能出現下架的風險。
- 信息密度低且隨機,播客時長約在一小時左右,閑聊類對話發散、難以集中。
3. 聽眾畫像:年輕人、好奇心、收入水平較高
數據來源:
- 《PodFest China 2020 中文播客聽眾與消費調研》,樣本量:977
- 播客公社《2021播客聽眾調研報告》,樣本量:3727
基于這兩份調研得出更清晰的用戶畫像:
- 聽眾主要生活在一線城市,且年齡集中在18-35歲之間,其中18-25歲、26-30歲占比接近,都在30%左右,90后中95后Z世代占比更高,且男女比例在1.1:1,聽眾主要為互聯網從業人員和學生群體,其次為教育、金融業等,學歷主要為本科以上。
- 主要收聽場景:通勤>休息/閑暇>做家務。
- 收聽原因:開拓視野、滿足好奇心>對興趣愛好形成補充>學習有用的知識和技能。
- 在可支配收入上,PodFest China調研顯示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占70%,其中月收入10000元以上的為41 .2%,而播客公社的調研維度是年消費總額10萬元以上的有50%,兩份報告指向播客聽眾的收入水平較高。
二、播客平臺簡析
播客公社《2021播客聽眾調研報告》關于前三收聽平臺的排序。
可見2020年前才推出的小宇宙app已成為后起之秀,直逼平臺型的喜馬拉雅和網易云音樂。
小宇宙和蘋果播客作為泛用型的播客客戶端,即提交RSS完成分發,而平臺型則需要單獨上傳。對比純RSS訂閱的泛用型播客,蘋果Podcast和小宇宙以及喜馬拉雅等app,還是會根據內容的收聽熱度和用戶收聽習慣進行分發,讓聽眾能找到更多自己感興趣的內容。
1. 主流播客app簡析
汽水兒/荔枝博客/播客群島/小宇宙/喜馬拉雅/蘋果播客/網易云音樂。
以下基于7個主流播客app簡單從用戶體驗角度,分析界面、下載量和評論。簡單來說,喜馬拉雅和網易云音樂的日活量更高,但2020年推出的小宇宙在視覺和用戶體驗上口碑更佳,潛力更大。
(1)圖標對比?
6款播客app的圖標,相對來說汽水兒和小宇宙更迎合年輕群體的喜好。有趣的是,汽水兒app的開屏聲效就是圖標上易拉罐打開的聲音,瞬間讓人聯想到喝碳酸飲料的愉悅感,這一聲效很有記憶點。
(2)APP內容&下載量對比
蘋果播客和喜馬拉雅的播客欄目數量更多,得益于蘋果播客為iPhone自帶app和喜馬拉雅的著力市場推廣,而新生的小宇宙用戶粘度最好,評論內容質量高,像討論區。
播客群島和荔枝播客更像電臺app的分支,少資源推廣,用戶量相對來說更少。
(3)界面對比
從首頁截圖來看:
- 蘋果播客:信息量少且雜,較難在打開界面就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欄目。
- 喜馬拉雅:頂欄有直播、兒童、少兒教育的分欄。內容比較龐雜,還包括聽有聲書如小說等。
- 網易云音樂:有單獨的分區給播客,猜你喜歡的欄目大部分像歌單封面,播客跟歌曲的區分不太明顯。
- 荔枝播客&播客群島:首頁是推薦3個節目,播客群島中無播放量,無法給聽眾收聽參考,但播客群島有節目分類,對新聽眾來說,便于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收聽類型。
- 汽水兒:首頁推薦多元,會統一推薦一個欄目的某幾集,還有白噪音合集,看起來還在探索app自己的定位。在播放頁顯示有多少人正在收聽,但看評論不太方便。
- 小宇宙:除了每日推薦3個節目,現在還有收聽量top10以及推新欄目,通過第0期制作入口和推薦機制,鼓勵用戶產生UGC。
(4)互動評論區對比
- 喜馬拉雅:評論不多,用戶更愿意點贊。
- 小宇宙(評論質量最高):評論和點贊都很多,并且用戶和用戶之間可評論互動。
- 網易云音樂:受歌曲評論風格影響,大家留言都是一句話為主。并且穿插樸樸的廣告,用戶體驗不佳。
- 注:蘋果播客沒有單集評論區,缺少討論氛圍。
- 其他播客app評論量少暫不討論。
(5)內容喜好:文化、娛樂、社科類
經常關注的節目話題:左為PodFest China報告,右為播客公社調研報告。
兩份調研中均指向聽眾更傾向文化、娛樂、社科類的主題。
以小宇宙上訂閱量過萬的12檔播客,可以看出大部分都是2人以上共同主持播客,或者主播邀請嘉賓訪談,也是調研中聽眾喜歡收聽的播客類型。
每個播客中最受歡迎的3期主題,亦有是品牌合作的,只要內容做得好,聽眾對廣告并不反感。
- 主播背景:媒體出身較多,對選題更敏感,可以以小見大深入人心,如隨機波動會討論時事也會通過一棵樹、一顆腦、織毛衣等容易引起日常共鳴的選題;較專業型的播客均有自己熟悉的領域,更像科普小課堂,但對主播自身專業素養有門檻。
- 更新頻率:周更可以養成聽眾收聽習慣,如姜思達每周四傍晚更新30分鐘的播客。
- 新形式:主播串臺聯播,如路人抓馬與文化有限聯合。品牌或企業自制播客如泡泡瑪特、中金研究院、一財旗下的商業就是這樣。
上圖為小宇宙播客欄目分析
Z世代可能會更喜歡怎樣的播客內容和形式?Z世代不僅想聽,還想參與其中。
Z世代(1995年-2009年出生,目前預計中國有2.6億人)已成為目前各類消費的主群體之一,在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2020Z世代消費態度洞察報告」中指出他們的其中一個消費態度是對趣味體驗的追求,除此外個性化、多樣化也是他們身上的標簽。
Z世代會更青睞播客欄目是參與者關系,簡單來說是有參與感以及內容共創。目前比較頭部的播客欄目完整的鏈路是配有微博&公眾號作為上新通知渠道和轉文字版概述的承接,粉絲群是高粘性用戶的互動聚集地,在群里主播還可以發起選題征集和靈感采集地,讓播客選題更靠近聽眾。
如何跟Z世代聽眾共創播客內容?有趣的互動形式,讓聽眾角色前置。
- 留言信箱征集:讓Z世代聽產生一種感覺即他們的聲音有被聽到,例如梁文道的「八分」會在每期后面回答幾位聽眾的來信。
- 主題快閃:定期在聽眾群進行選題征集投票,讓聽眾能決定“劇情發展”的刺激。如與聽眾喜歡的播客或KOL夢幻聯動,讓觀眾建議邀請誰以及有什么好奇的點需要了解。
- 聽眾也來當制作人:故事FM是很典型一檔聽眾視角的欄目,收集聽眾的故事。那么也可以邀請某位聽眾或者不同的聽眾來一起玩,例如選題為「我們的30歲」、「我們結婚那一天」來征集經歷過這一天的聽眾來說出自己的感受?;蛘咦屩鞑⑴c到聽眾的生活中,例如主播去參加某位聽眾的婚禮,甚至播出現場的新人雙方的誓言等更有參與感的形式。
- 內容“走”出去,如賢者時間探索新形式,有一期在公園錄制,有大爺來詢問錄音器的聲音、有自然的聲音,audiolog下的背景音不是噪音,反而是與外界的自然融合,讓聽眾身臨其境。
- 跟著他們的成長軌跡走,聽眾是會長大的,可以預測他們即將面臨的人生節點選題,像朋友一樣更懂他們。
- 自產周邊,畢竟周邊也是播客自帶宣傳性質的門面,例如推出與聽眾高頻使用的產品如airpods保護套、手機殼、跟聽眾在實際生活中產生更多連接。
三、總結
1. 播客平臺
鼓勵PGC和UGC內容的產生和給予流量扶持,增加用戶的粘度,以及吸引更多新用戶。
廣告可以考慮在其他形式變現,而不是無孔不入在搶占用戶的注意力引起反感。喜馬拉雅開屏已經有3秒的廣告,再點擊進播客的收聽會有20秒的廣告和廣告banner(如播音培訓),十分影響用戶體驗。
2. 播客欄目
讓聽眾有一種被重視的感覺。播客欄目的類型已經越來越多元化,閑聊日常、訪談類、文學類、專業類等。例如賢者時間播客,兩位主播均為素人,平時工作也很忙,雖然月更但在小宇宙app每期評論都是99+,除了話題引起聽眾共鳴,還有很重要的是她們兩個都會分別回復留言的聽眾,建立良性的互動。
選擇契合自己播客風格的品牌合作,不少主播都有全職工作,即在播客商務合作上是有更多選擇權,專注內容會讓品牌和欄目相得益彰。如三頓半宣傳返航活動,與文化有限和限時膚淺合作,分別從書《100個基本》和心動到行動選題切入,最終落腳點是三頓半的返航活動,更是品牌理念的植入聽眾心智,對品牌產生好感。
3. 品牌方
播客的傳播形式,品宣效果大于即時轉化效果。因此品牌可以不那么注重眼前的轉化效果,畢竟播客不是電商直播,直白告訴利益點,優惠價今晚不買就沒有。而是可關注評論中用戶對品牌印象的闡述,再繼續改進自己在播客形式上應該跟什么類型的欄目合作,內容形式怎樣會讓聽眾更有共鳴和記憶點。
本文由 @王困困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寫得好好啊,尤其是播客平臺簡析那部分。幾個對比角度立刻讓幾大播客平臺的差異展現出來了。佩服佩服。
在通勤過程中聽些東西,已經快形成習慣了
播客我主要是初高中聽,現在反而不怎么聽。但有時候眼睛累了,不想看視頻小說,就會聽一聽。
嘻嘻謝謝~
Z世代會更青睞播客欄目是參與者關系,簡單來說是有參與感以及內容共創。目前比較頭部的播客欄目完整的鏈路是配有微博&公眾號作為上新通知渠道和轉文字版概述的承接,粉絲群是高粘性用戶的互動聚集地,在群里主播還可以發起選題征集和靈感采集地,讓播客選題更靠近聽眾。
作為用戶,真的蠻喜歡聽播客的,注意一下,在內容形式上有所創新
閱讀了文章,了解了播客的發展和播客內容,增加了知識面哈哈~
不太了解播客是個啥,日常周圍也沒啥用的人,可以試用一下了
可以找感興趣的聽聽,說不定會成習慣呢~
播客更講究用戶體驗,轉化之路可以放緩點。
同意,先建立信任感~
有意思,學習了
嘻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