魷魚:換一個角度來大話監管對于平臺的治理要求
編輯導語:關于平臺治理的方案未來會趨于完善,那么具體而言,用戶與互聯網平臺之間應該存續著一種什么樣的關系?本篇文章里,作者結合近來大火的《魷魚游戲》做了一番思考,不妨來看一下。
引子
繼今年初中央出臺《關于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強調《反壟斷法》及配套法規規章適用于所有行業。2021年10月29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互聯網平臺分類分級指南(征求意見稿)》《互聯網平臺落實主體責任指南(征求意見稿)》。
兩份指南為治理平臺企業提出了更明確和細致的方案。市場監管總局結合我國平臺企業發展現狀,通過對平臺進行了分類分級,并分別提出了相應的治理和監管要求。
- 依據平臺的連接對象和主要功能,將平臺分為以下六大類:網絡銷售類、生活服務類、社交娛樂類、信息資訊類、金融服務類和計算應用類;
- 在分類的基礎上,綜合考慮用戶規模、業務種類以及限制能力,互聯網平臺被分為超級平臺、大型平臺和中小平臺。其中,活躍用戶不低于5億、至少涉及兩類平臺業務、市值(估值)不低于10000億人民幣定義為超級平臺,對應的年活躍用戶與市值(估值)標準分別降到不低于5000萬、不低于1000億人民幣為大型平臺,合稱為超大型平臺,也是重點監管對象。其余的,均屬于中小平臺。
一、魷魚
魷魚,槍烏賊,名字是魚但卻并不是魚的軟體動物。
頭大,在其周圍伴生10條須足(觸足),均長有吸盤。其中8條短須足,2條長須足,長須足主要進行捕食。尾端肉鰭為三角形,整體呈圓錐形,體色白,附有淡褐色斑,常游弋于深約20米的海洋中。
屬頭足綱、鞘亞綱、十腕總目、管魷目、開眼亞目。
二、上岸
字面意思:舍舟登陸。見“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之第十七回:“述農恐怕有事,請先上岸罷?!?/p>
又有比喻:棄邪歸正。見黃谷柳《蝦球傳?賭注》:“‘洗手上岸’?好!等我把那四百桶汽油和三千九百袋米弄到手,我們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再有比喻:成功擺脫某種消極或負面的狀態。見當貸眾媒體報導,《上岸后,她成立了后悔讀研小組》、《騰訊員工吐槽:公務員堂哥催我上岸,他月薪3800,我年薪90w!》及《輔警轉編制不是“虛話”,杭州4名輔警成功上岸,工作更鐵了!》,以及《網貸如何上岸(實例+干貨分享)》。
三、魷魚游戲
2021年9月17日在Netflix上線就全球爆火的影視劇,在北美、韓國、日本、新加坡、泰國、德、英等近20個國家或地區拿下日榜第一。
劇集講述了在現實生活中,因各種原因面臨人生“破產”或者已經“破產”的一群人,在走投無路之際接到邀請去參加一場生存游戲,勝者將活下來,并因此以“強者”的身份獲得的巨額獎金。
這個看似“雪中送炭”、救人于苦難的機會,發生的時機卻很微妙,因為這種給了參加者“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氣的選擇機會是在這些人“退無可退”的時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游戲的組織者以某種趁人之危的方式“邀請”參加游戲人者。
劇集的設定,刻意地把這種極端狀況作為背景,以創造戲劇的張力。那也就意味著,游戲的組織者擁有能夠“控制”這些人不陷入“退無可退”的能力,但卻并沒有干預,而是觀察、等待。
這些人中有男、有女、有老、有人,有金融高知、有市井流氓,有背景交代的幾個角色里:
- 男主失業、離異、欠著賭債,母親重病無法支付費用而拒絕住院,與此同時還在與前妻現任丈夫的競爭中落敗,即將失去與親生女兒見面的機會;
- 女主由北偷渡,找“水客”幫父母偷渡時被騙,需要再次籌錢幫父母偷渡并接回寄養在福利院的弟弟;
- 男二投資失敗,失去工作、職務犯罪且抵押了年邁母親的小店。
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無力改變現狀,而且沒有退路。換句話說,已行渡海,苦海無邊。
四、上岸
如果,我們假設……
那些走投無路借了某唄、各種白條或網貸但無力償還正渴求“上岸”的人,如果某天這些放貸的平臺提供一個機會給這些渴求“上岸”的人:參加一個游戲,如果勝出就可以免除債務,甚至可以獲得獎勵,會有人感興趣嘛?會有人參與嘛?
這些欠了某唄、白條或網貸的人,為什么當初會“下水”,很大概率是窮,或者是急。那我們是不是可以把這種“急或窮”的狀態暫時理解為——他們的處在某種“邊緣”狀態,需要通過外力來撐一把,好把生活平衡住。在國內某知名的論壇里,有人發帖問大家借網貸的原因,根據大家的回帖我大概整理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幾個:
- 生意失敗,轉折點沒處理好。
- 眼高手低沒找到滿意的工作,跟朋友借的錢花沒了,然后就看到貸款了,然后就開始了以貸養貸的生活。
- 投資失敗。
- 感覺自己到了該出去打拼的年紀,家人不支持,無奈之下只好借了網貸。
- 信用卡還不上,后來染上網貸。
- 礙于面子,幫朋友擼開始,朋友沒還就養到現在。
- 家里窮,就讀個技校。但是還想考本科,因為付不起學費,借網貸,不想讓父母知道。
在申請了某唄、白條或網貸的時候,按照“平臺”通常的要求,也因為有求于人,于是你將個人身份信息、居住信息、工作信息、聯系信息、收入信息等等一股腦的都給了對方,以表誠意。
一方面這些信息確實作為“大數據模型”的參數用以評估資信情況,以匹配不同的可借貸金額和所謂的風險定價。
另一方面這些信息更作為你在網絡上的電子“信標”,如同追蹤器一樣,標記了個人的信息、信號,使得這些機構,乃至其利益相關方可以隨時對你進行觀察,而你無所察覺,而且即使察覺也只能被動地接收。因為,你所提供的信息,以及通過你授權獲取的其他關于你的信息,已經使你很難通過改變自己一部分信息來擺脫在網絡上已經建立好的這個身份。
所以,如果我們假設成立的話:如果你欠錢的機構或者“平臺”為了挽救處在了“邊緣”的你,提出一個游戲的邀請,你會接受嘛?
五、魷魚的須足
魷魚者,頭大,在其周圍伴生10條須足(觸足),均長有吸盤。
按照贏者通吃,以及互聯網發展的平臺化邏輯,一旦某機構在某一個業務“方向”取得競爭優勢,能夠建立起穩定的“護城河”時,就會通過自建、入股或者收購等方式在“產業鏈”上向上、向下進行“控制力”的延申。
介于網絡的特性,這種延申并不是線性的,而是放射性的。從某個節點出發,可以向著交叉產業的方向都進行延申,所以最終的發展肯定是趨向平臺化的,即源自解決業務“節點”的依賴,包括對于“生產資料”、“生產加工”以及“銷售渠道”都需要自己來把握,自己來掌握控制力,從而構建足夠穩定的競爭壁壘,以及發展所追求的“閉環”。
同時,這種發展也是“排他”的平臺化,是平臺化發展的“自然現象”。這些從節點向著各個交叉產業的延申就好像,一只魷魚在其頭部伸出來的須足。十條須足,牢牢把途經身邊的生物都控制住,不論你是魚是蝦。
大家看看身邊能數得出的平臺,無一不是如此。而且,個別超級平臺,幾乎橫跨監管列出的所有平臺分類:網絡銷售、生活服務、社交娛樂、信息資訊、金融服務和計算應用。
通過這些平臺對于用戶信息、使用軌跡、行為偏好等等信息的跟蹤和分析,一方面可以較為真實地通過模型,標簽化地“還原”一個個體人的“網絡形象”,另一方面更是可以在此基礎上,對這個“網絡形象”背后的人進行針對性的行為引導。
比如:分析個體對電商活動,消費誘導的敏感性、對消費品類型,消費品價格區間的偏好、消費時間,消費頻次、支付方式的特征、結合地域、職業、婚姻、家庭等信息可以較為充分的還原一個個體的消費習慣、消費能力和消費偏好。
在此基礎上,通過固定算法和機器學習實現的符合心理學認知方式的“誘導”推送:重復、強調、刺激,并最終達成銷售。
銷售的達成作為單個商業節點的完成,也意味著新的商業節點的開始。通過將消費過程和結果內容化,并以社交呈現的方式滿足分享、炫耀的心理訴求,并以之引導相應地“炫耀”式消費。
對于消費“決策干擾”也可以通過相應地手段去滿足,通過消費分期滿足“超前”的消費能力不足、通過二手回購滿足沖動消費等等。社交分享、消費分期、二手回購等這些“須足”在各個“業務生命周期”都提供了服務和內容來減少消費的阻力,山不能滿足的,海來滿足,海不能滿足的森林來滿足,十條須足,足足滿足。
于是乎,你在不知不覺之前,就下了水。而且毫不知情。不知情的還有岸在那一邊。
我們雖然以借貸距離,但一切并不一定和借貸有關。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走在邊緣的時候,不一定是因為借貸,比如我們在社交軟件中不小心泄露了我們的秘密、暴露了我們的心理狀態,顯露了我們的軟肋,然后信息被收集,繼而被利用。所以,在“須足”之間,我們可能在某些瞬間,在某些狀態下可能身不由己。
六、游戲
如果,我們假設……
如果真的參與了游戲。這些平臺所延申的社交娛樂、信息資訊的業務,把游戲內容、游戲的過程在知情(身不由己而同意)或不知情的情況下,制作成綜藝,通過直播、超前點映的方式播出,在內容中再植入各種方式的“誘導”:廣告的銷售,消費的植入,游戲內外的交互等等。
在這個過程里,再加入一些文化概念的塑造,比如,某平臺曾經的“錦鯉”;在這個過程里,制造一些話題、一些超話、一些KOL,說不定,還有一些偶像、勵志典范、平民英雄等等。反正,只要是把有利于“須足”舞動的一面,放夠大,包裝好。
結語
塞克說:(如今)大多數人都是債務的奴隸,CELL控制了所有能源,普通人無法支付賬單,只能通過不停工作來償還,當然還有另一種選擇就是進行反抗。
——來自游戲【CRYSIS3】
#專欄作家#
大俠,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爝^文青的支付出道的產品人,長期以支付廝混,關注支付、O2O、社交領域,擅長行業、業務需求分析,產品設計和用戶體驗。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如今)大多數人都是債務的奴隸,CELL控制了所有能源,普通人無法支付賬單,只能通過不停工作來償還,當然還有另一種選擇就是進行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