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圈子到話題,從帖子到動態(tài),表達更自由,互動更稀缺
導讀:話題與圈子在社區(qū)中不是互斥的組成部分,有時候圈子中也有話題,但它們服務于不同的目標,以不同的方式發(fā)揮作用。在“話題聚合內容、圈子聚合人”這句描述之外,本文以貼吧、豆瓣、即刻為例,探討這兩種產品工具的特性。
一、貼吧聚集同好
貼吧以搜索關鍵詞聚集初始成員,群組內的討論起初是圍繞這一主題進行的;這部分討論吸引更多人進來,后來者在已有內容的基礎上延續(xù)、衍生更多討論;貼吧持續(xù)運轉直到無法產生新的互動。
“圈子聚合人”強調并不是所有人都會生產內容,大部分人只是瀏覽、反饋(指點贊、轉發(fā))、互動。在《豆瓣的社交價值》一文中,作為非圈子用戶,我臆想圈子是創(chuàng)作者的集群,忽視了這一問題;不過從另一個角度看,評論是更低門檻、高頻的創(chuàng)作形式,亮點的留言也能夠給自己帶來更多曝光。
一個貼吧的高活躍成員:
- 對貼吧內容有大致的預期
- 對貼吧主題保持興趣,經常來訪消費
而貼吧內的創(chuàng)作者:
- 對成員的興趣和接受能力有一定的感知
- 很有可能多次發(fā)表
- 發(fā)布的內容屬于圈子
一個新貼吧如同一個新的群聊,大家因為某種共同點聚集在一起,迫不及待交換信息,這部分信息引入新人,新人拓展主題來帶來更多討論。
這要求主題是長期、高頻、能夠吸引更多新人的,或者能夠拓展為長期、高頻的主題,否則這一貼吧會漸漸沉寂;如同我們的新生群一樣。
高頻才會帶來熟悉和多次來訪,長期保證貼吧的生存,比如海賊王吧——一來主題還沒完結,二來總有新的入坑者。社區(qū)內還提供了其它主題,同一個人可以在不同的貼吧活躍,發(fā)現(xiàn)新的興趣;大貼吧的言論習慣會影響到其它貼吧,或許會有凈土,但在社區(qū)內就過于小眾了。
貼吧主題延展的典型案例可能就是李毅吧了,類似的還有兔吧、孫笑川吧。
說起群聊,如果同為主題圈,兩者有更多的相似之處,比如總會有人不發(fā)言、參與者一般都是平等的、有管理員維持秩序、只要發(fā)言就能被看到。不知道你有沒有遇到過那種群內有兩波人在同時聊不同的話題,在貼吧內就是不同的帖子,體驗或許還更好一點,還便于后來者的訪問。我們在QQ、微信上加入這種主題群的話,可能會屏蔽,因為不能妨礙更重要的通訊。
一個貼吧是有主題的,當信息交換到達一定程度后,發(fā)帖可以很瑣碎,且吧外人無法理解:一方面是主題本身有一定的受眾,圈外人對此不感興趣或沒有了解過;另一方面是圈內產生的默契,如黑話、縮略詞等等。這部分內容在社區(qū)內流轉只對一部分路人有效。也因為如此,標題+正文的格式在一些主題下過于低效了,可能差不多就跑路去QQ群了吧。
這不代表動態(tài)就必然比文章方便,在文章中,圖文是可以混排的;在貼吧內,如果普遍是比較長的文本,有一個標題的列表也會更高效——畢竟并不是對圈子中所有內容都感興趣。
貼吧的發(fā)帖會沉淀在個人主頁,對于訪客而言可以快速了解到這個人最近的興趣。或許貼吧才是真正的興趣社區(qū)吧,哈哈。
二、小組聚集孤獨者,話題釋放表演欲
比起貼吧,豆瓣小組的匿名性或許更強一些了,小組的帖子不會同步到個人主頁,同一成員的帖子也無法訂閱。如果被關注量不多,在同一小組內,換個頭像和昵稱,就是嶄新的一個人。而貼吧可以關注賬號訂閱新貼。
由于豆瓣小組的創(chuàng)建是更加開放的,主題天馬行空,雖然都是同一形態(tài),但效用是完全不同的。如銀魂組是一個主題論壇,鵝組是一個吃瓜廣場,哈組則是一個共創(chuàng)的信息流,在具體的使用上還是有較大的差異;除此之外,也可以有成員更少、凝聚性更強的討論組,不過這是比較難見到的。
從一個豆瓣身份不能找到他的小組貼,但從小組貼可以進入其主頁,訪問到其書影音記錄、加入的小組、以及個人動態(tài)。也就是說,如果從小組之外相遇,那只能看到小組之外的形象;即使在小組相遇,也可能只能看到其在幾個帖子中的表現(xiàn)。
豆瓣小組中主題論壇普遍不溫不火,小組名稱千奇百怪,令路人摸不著頭腦,通過瀏覽帖子了解小組主題,產生興趣,收藏、訂閱,以后或許會產生更加緊密的連接;貼吧一些具體的動漫組,成員也是通過搜索進入的,保證對此有強烈的興趣。小組的共同語言通過組內內容產生的共鳴建立,是先有來訪后有興趣,貼吧的共同語言通過共同愛好建立,是先有興趣后有來訪。
小組的主題顆粒度是更細的,它的共同語言就在組內,更多的內容“與我相關”,更能產生情感依賴,帶來定向的回訪,話題的延申也比較容易;貼吧相對來說比較低頻,且主題的拓展性不夠,依賴源源不斷的新人進來。
話題主要是用來牽引動態(tài)的,參與話題即進入以“最熱-最新”排序的廣場。話題相比于小組,有如下特點:
- 主題集中,適合直接瀏覽內容而非進入標題列表(話題就算標題);
- 可能只集中消費一次,關注話題也只是收藏;
- 主題更加小,一個人或許只會參與一次;
- 發(fā)布的內容有更強的個人屬性,內容屬于我。
在話題動態(tài)下,參與者與瀏覽者已經成為一種作者與讀者的關系,應該鼓勵的是與作者的互動,可以只點贊不說話,但不可以不禮貌,作者對自己的評論區(qū)有絕對的管轄權。一個極端的例子是,應該大多數(shù)人都不喜歡兩個好友在自己的朋友圈下突然聊起來了。
相比而言,小組是一個大主題,在這個大主題下可以衍生出各種小的討論,可以是單純的分享,也可以是提問,最好是激發(fā)更多交流的。
不帶話題的動態(tài)更加是私人領地,這部分動態(tài)一般只有關注者可以第一時間看到;如果想要被看見被互動,可以參與話題,反之也可以只把動態(tài)作為樹洞來用。
在一些豆瓣話題下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文字:“終于找到適合我發(fā)東西的小組了”,對于他們來說,是話題還是小組并不重要,主要是想說點什么,有人理會。
三、表達更自由,互動更稀缺
從小組、到話題、再到個人動態(tài),實際上表達是更加自由了(話題雖然有限制但是可選擇的余地也更多了,受眾也更多樣化了);標題缺失,要求更高的表達的主動性,單條內容要有更完整的信息。
知乎的問題也是一種話題,在推出想法之前,自由表達只可以使用文章,創(chuàng)作門檻極高;大多數(shù)用戶可能選擇回答感興趣的各個主題的問題,只有少數(shù)人才可以成為某一垂直領域的創(chuàng)作者并獲得一定的關注。
從消費者這一側看,是要關注一個僅在某一領域創(chuàng)作的人,還是一個很厲害(好多時候是職業(yè)、學歷認證信息做擔保)但興趣廣泛的人呢?更不用說此前贊同也會分發(fā)出去了。
這一問題在這里先不深入討論,不過顯然我在《豆瓣的社交價值》中對知乎動刀關注流這一操作的認識是極度錯誤的。
主題內容消費的屬性越重,新人沉浸的效率越高,但長期留存還是看融入,所以圈子類社區(qū)對新人是相對比較友好的。用某一類型的內容吸引生產者和消費者,降低生產門檻,激勵互動,沉淀情感聯(lián)系,才能稱之為社區(qū)。
我可以告訴你抖音可以看有意思的短視頻,但我怎么向別人推薦豆瓣小組?豆瓣的新成員進入了一個活躍的感興趣的組,每天在這里消費信息,發(fā)布的評論和帖子收到反饋,可能就離不開了;哪天發(fā)現(xiàn)我太容易沉迷抖音了——卸載!但是如果在抖音有了在乎的作者,可能也會心心念念他今天干什么了——我是說如果。
相比于話題,圈子發(fā)現(xiàn)、消費的成本更低,發(fā)布也更容易得到互動,但發(fā)布的主題受限;如果是熱度適中的圈子,也能很好促進成員熟絡。
相比于圈子,話題內容的選擇空間大,創(chuàng)作難度較高,個體曝光的機會?。唤庾x要求更高,互動也更可貴;站方也需要源源不斷提供話題。
四、圈子分類表達
即刻的圈子是很獨特的,在諸多特性上更像話題,但又是相對穩(wěn)定的。我們將其與貼吧、小組簡單比較一下。
即刻圈子聚合的是動態(tài)而非帖子,內容是最新/最熱排列的,沒有頂貼機制,新內容的曝光相對于小組、貼吧是比較差的;無需加入即可參與,“加入”其實是收藏,服務于個性化推薦。
在主題上,即刻“產品經理的日?!?、“浴室沉思”、“大產品小細節(jié)”、“讀書會”、“優(yōu)質長文分享會”、“大學生的日?!?,相比于豆瓣“985five引進計劃”、“來自農村的大學生”、“吹牛逼不怕被嘲諷”,貼吧“女權吧吧”、“宮漫吧”、“圖拉丁吧”,內容實際上沒有足夠標準化,群體共同語言沒有建立起來,本就不容易產生互動,這與顆粒度無關。
在使用上,小組和貼吧的發(fā)帖是作者對圈子氛圍足夠熟悉后,以“標題+正文”的形式,喊出“友友們我給你們說件事+事情是這樣的”;而在即刻,其實主要還是對個人表達的分類。
值得注意的是,在豆瓣,無論是發(fā)布小組貼還是話題,一般都要先進入內容頁面;在貼吧,雖然有發(fā)布器,應該主要也是先進入/選擇吧,再寫作;而在即刻最多的場景可能是先寫作后選擇圈子——甚至是系統(tǒng)根據(jù)內容自動推薦圈子。
“即刻冷吐槽”是一個尷尬的即刻圈子,原本圈子是有規(guī)則與玩法的,類似于豆瓣的杠精組,是出題與答題,但現(xiàn)在真的成為了一個吐槽的地方。
說起豆瓣的杠精組,圈子由于聚集人群,凸顯共同語言,更容易出現(xiàn)伸手黨與倒垃圾的現(xiàn)象,但誰有義務把同樣的問題回答好多遍,又有誰有義務把同樣的遭遇看好多遍呢?圈子需要更多的價值輸出者,在即刻就是每個人的自由表達,尋求受眾。
總之,豆瓣、貼吧的圈子中人們是有共同語言的,不管是共同的經歷、共同的愛好、共同的語言習慣,講話更關注受眾;而即刻用戶相比更加個人中心,自己表達爽了是第一位的——畢竟,即刻幾乎只有個人動態(tài)(雖然在圈子里可以選擇不同步)。
五、用戶還需要那么多圈子APP么?
其實貼吧和小組里也有話題了,它們與豆瓣的話題其實起著一樣的作用,在廣場或圈子里拉動、聚合具體的內容;知乎、脈脈用戶自建的話題相比起來就更加隨意了。
而用戶加入貼吧與小組,首先不意味著加入一個群體,而是他收藏、訂閱了這一主題下的內容,實際上是一個信息交換的行為;即刻也是從信息訂閱開始的。
而在各種信息交換的需求——無論是無聊時還是焦慮時的,被不同的產品滿足的情況下,消費者還需要那么多的純興趣圈子產品嗎,知乎、嗶哩嗶哩、小紅書的內容評論區(qū)不好玩么,寫個神回復也算是被看到了吧?更別提,加入一個圈子,壓力多大?。?/p>
想讓用戶更多說話,或許給個大大的文本框也可以。
對不同產品結構的對比、對同一產品結構進化趨勢的整理好多時候可能都是沒有意義的,本文只是做一些梳理,或許會讓一些問題更加清晰——當然主要是我自己的疑惑啦;值得記住的是,一個產品的出現(xiàn),到底是市場的需求,還是企業(yè)的需求,這個是需要想明白的。
在撰寫本文的時候,有些內容剛好與下一個關于社交的主題有關,所以就寫在下次好了。
本文參考了《產品經理的自我修養(yǎng)》、《產品馬后炮》、《鳳尾的自說自話》等專欄和《論壇、小組和話題的討論》、《從聚合內容到聚合人:對“圈子”的思考》,也不知道有多少東西是自己的。
本文由 @小拼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參考資料的鏈接被移除了,或許可以用題目搜到吧……
表達更自由,互動更稀缺。目前讓我們自由表達的平臺有很多,但是很多人都不愿意表達,也羞于表達。
表達的永遠是少數(shù),符合90-9-1的規(guī)律;但是給用戶一個大大的、安靜的文本框,或許他也會說些什么。以微博來說,發(fā)布器隱藏在小角落,打開之后撲面而來的是上癮的信息,即使有要表達的,也給忘了;而即刻相對而言就鼓勵表達。
另外就是表達的安全感了,一罐的UGC量還是蠻不錯的,只是樹洞內容的價值可能略微少一點吧。
一方面在廣場里或許能產生一些想要表達的內容,另一方面廣場的豐富內容其實抑制表達,更不能保證反饋。所以我傾向于認為,愿意表達的人還有很多,但沒有平臺給他機會。
很認同作者這句話:內容實際上沒有足夠標準化,群體共同語言沒有建立起來,本就不容易產生互動,這與顆粒度無關。
所以感覺即刻并沒有做圈子,即刻可能更想把自己變成一個松散的大圈子,歸屬感更強;不過社區(qū)內是很原子化的,自說自話,推崇大即,小白的被反饋體驗甚至不如豆瓣小組好。
一個產品的出現(xiàn),到底是市場的需求,還是企業(yè)的需求。有些產品的設計,對用戶而言,使用不夠簡便,那么它很快就會被市場淘汰。
是的,所以用小程序做圈子,應該是一件很清奇的思路了,哈哈;以前有個小打卡,也是配合群一起做的。
其實這里主要是想說,做社區(qū)是產品經理的需求,而好多以前由社區(qū)提供的價值已經被其它產品解決了,社區(qū)反而是低效的?,F(xiàn)在做圈子,還是要服務用戶在內容、工具之外尚未滿足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