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內容生產的“四大要素”的思考

4 評論 7505 瀏覽 7 收藏 11 分鐘

編輯導語:在內容生產過程中,我們常常會因為陷入其中導致沒能及時看到周圍環境。內容生產和內容消費其實是一個循環過程,兩個過程都要互相參考。作者基于其實踐,分享自己在落地前的一些前置思考,幫助我們更好地進行內容生產。

最近一直在負責內容生產的業務(即創建和設計一個更優秀的內容發布生態);在設計的過程中,我發現好的生產工具可以帶來內容量和質的提高(前提是你的平臺已經有足夠且穩定的流量)。

內容生產和內容消費其實是一個循環,很像雞生蛋蛋生雞的概念;本篇文章,我首先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落地之前的一些前置思考:我會從【生產人】、【生產載體】、【生產物料】、【生產結果】四個部分進行闡述。

首先是生產人:“生產人”是個體用戶和專業用戶的集;個體用戶即是普通的App使用者,你我他都是一樣的;專業用戶即是現在一直說的KOL和PGC(專業三方機構和自有平臺)。

一、個體用戶與專業用戶是否需要兩個不同的生產環境來產出內容?

個體用戶從質量上來分類可以分成高凈值用戶(即對平臺內容的量和質甚至平臺營收和流量引入都有貢獻的人)和低凈值用戶;從用戶屬性上來分,可以分成周期性用戶(在平臺投入較多時間的用戶,長期穩定的使用產品)和間歇性用戶。

對于個體用戶,他們的主要目標是完成自我價值認同和尋找價值觀相同的人;我們可能要綜合很多因素,然后去考慮如何對高凈值和周期性用戶做好服務就行。那我們在交互、UI上也更加的貼合這些用戶的行為習慣和心理認知去設計一個符合他們價值觀的生產工具(好用、易用)。

專業用戶,對于專業用戶來說;他們的目標更多的趨向于“項目目標”(流量吸引、價值建立、關系沉淀、商業化等);基于這類用戶我們,往往只要我們自由平臺的流量足夠大和穩定,都會吸引部分的專業用戶在平臺進行內容的產出。

對于專業用戶來說,他們的內容只要可以達到他們想要的效果,就可以忽略平臺創作的成本。但是對于平臺來說,我們還是希望除了他們的目標被達成外,我們的生產工具也可以讓他們用的非常順手,滿足他們的絕大部份的生產要求。

如果可以做到,那么我們的的生產工具將會從目標達成機器轉化成生產欲機器(即他們只要有想產出內容的欲望,就會使用我們的工具進行制作,那么“同步到本平臺”這件事又有什么難的呢?)

對于平臺來說,就可以有更多、更豐富的優質內容進行填充。

所以當一個平臺已經發展成一個中量及以上級的流量平臺的時候,上述問題的答案是需要。

產品經理在思考生產工具時,就不能再盯著App上的那一個發布按鈕來思考問題,而是要考慮當一個功能的落地,這個功能我們是否可以對其進行整合以備之后的專業用戶使用。

而如果你的平臺只是剛剛開始,那么產品經理的主要精力要花在那一個發布按鈕上,你首先要保證的使用你產品的用戶,在有分享欲望并且打開你的App時,他們可以流暢絲滑的發布出去。

其次是生產載體:生產載體是在生產人中提到的生產工具,我為什么想叫它生產載體,原因是因為我一直認為工具并不能很好的概括用戶發布這一現象。工具給予用戶的感受只有使用屬性,而生產載體則多了探測內容質量、匹配程度等屬性。

二、如何設計出符合自己內容生態的生產載體?

執行前:所以我在進行設計和優化的時候除了用戶如何快速的將內容發布出去這一問題以外,我還會考慮如什么樣的場景下,用戶使用什么樣子的發布功能更加合適;這可能需要去找數據分析師和用戶研究的同學一起聊一下,具體我們產品用戶都喜歡發什么類型的帖子,然后再對其進行優化和整合,這樣既可以整合內容廣場的貼子類型和質量,也可以整合用戶的使用習慣。

執行中:我會將現有的生產載體所具備的能力進行一個窮舉和排列,根據用戶的使用數據和發帖類型做一個判斷;并且思考我們的平臺是否是需要用戶發布這類的內容?如果不是我們要如何設計出不阻礙用戶發布又讓用戶發布我們所需要的內容的形式。

執行后:需要觀察用戶的具體情況(數據、用戶反饋等);自己也應該集合歷史的數據情況給新的方案設計一個圍欄指標,當預期低于圍欄指標的時候;自己也有相應的應對策略來降低或者阻止負向結果的擴大和產生。

生產物料就是用戶的表達欲;我們如何通過我們的平臺讓刺激用戶有更強烈的表達欲望,并且來到我們的平臺進行獲取滿足。

三、如何更好的刺激用戶生產物料

除了一些日常的已知結論:成產載體的優化、流量扶持、內容圈子等方式外;我還會去思考是否可以給予用戶內容產生后,更加細致的反饋(除了點贊評);比如以時間為維度的曝光曲線,以時間為維度的人數完看量,按照平臺規則、算法為維度的內容質量點評和建議等等。

除了單純的功能刺激以外,我還會思考除了上述這些策略和方式外;平臺本身是否可以與用戶保持良好穩定的聯系,讓用戶對平臺產生情緒和價值依賴。

如果以用戶角色區分作為策略實施的方向的話:對于新用戶來說,用戶生產物料的冷啟動、平臺有效的機制策略、以及和專業三方的聯動,都可以很好去刺激新用戶的創作欲望。但是對于老用戶,那可能要從用戶的歷史數據、平臺激勵方案、以及三方的聯動來思考。

歷史數據:比如用戶歷史的發帖質量、數量、以及引起的圍觀等,都應該固定的去給到用戶,讓用戶知道自己產生的價值。

平臺激勵方案:可以從功能本身上,或者從流量上,甚至是讓用戶感覺到被平臺看到等策略來進行刺激用戶。

三方的聯動往往是比較有效的,可以思考一下商品的聯名效應。平臺積極的和具備一定流量的三方平臺進行合作,并讓用戶參與進來,這會讓用戶在不知不覺的中產出更好的內容(可以看看抖音和三方的合作:特效視頻的聯動、單個優秀視頻的持續不同創作等)。

最后是生產結果,由我看來生產結果應該由兩個方面組成;其他用戶的感受和平臺的反饋。其他用戶的反饋很好理解,就是其他用戶看到你的發布內容, 的反應。平臺的反饋則是,根據用戶的內容產生的真實數據從給用戶生產人的反饋:這個反饋應該是積極的、正向的。

四、生產結果對生產人和平臺意味著什么(這里只針對非專業用戶展開討論)

對于生產人來說,成產結果對于下一次的發布有著很重要的影響,反饋好,用戶會在很短的周期就會發布下一條內容,或者進入中長期的構思:如果使下一條內容反響更好,或者花費更多的成本來使用我們的App,總而言之,好的反饋可以說是萬能藥。

對于平臺來說,我們對于優質的用戶,我們要思考如何鼓勵和教育用戶如何更好的生產內容;對于一般的用戶我們則更要注重教育用戶,和展示用戶的內容消費數據,以此將一般用戶轉化成優質用戶。

即使是現在的抖音和快手都可以看到:越來越豐富的創作入口和創作功能;由此可以一窺,即使是不缺流量的應用也會有內容不足和枯竭的風險;內容生產解決的是內容數量和質量問題,如何引導用戶持續的產出,絕不是創造一個生產工具那么的簡單。

 

作者:海鮮君,微信公眾號:海鮮君的設計物語

本文由 @海鮮君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內容運營的友友們快來看看,這些內容的確很重要,感謝老師分享??!

    來自陜西 回復
    1. 謝謝

      來自上海 回復
  2. 根據評估平臺機制,按照算法時間生產發布內容還挺有效的,因為有平臺加持

    來自廣東 回復
    1. 是的,平臺的促發很重要~

      來自上海 回復